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第501章

一个人的抗日Ⅱ-第501章

小说: 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然的地位和姿态,我可能还要好好学习学习。”叶海亚自嘲地笑道:“如果依照你的功绩和头脑,尚且能够洒脱地放弃权力,我再恋栈可就太可笑了。也好,放权就从现在开始吧,让贝布托与东巴独立人士进行会谈,释放穆吉布。”他停顿了一下,用军人的纯朴态度严肃地说道:“这次战争,对我来说是解脱困境的最后机会,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也是一条光荣之路,即便倒下,我也会在战斗中倒下。”

“不是你倒下,而是新德里的那个泼妇。”黄历起身笑道:“我只担心你们没有那么多的监狱来关押印度俘虏。人老了,胆子就小了,就贪生怕死。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我是不会跑到这里来的。”

叶海亚哈哈一笑,黄历的话扫除了他积压心中已久的阴霾,燃烧起了伊斯兰战士的热血,印度欺人太甚,该是痛快反击的时候了。正如黄历之前所分析的那样,孟加拉独立从长远来看,对印度未必是福,民族和宗教的因素使其将成为印度难以处理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带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的民族情绪。眼前的要务是打赢这场战争,在西巴给印度以重创,挽救在民众心目中摇摇欲坠的政府,将西巴的动乱扼杀于萌芽之中。

……

印度信心百倍地进行着战争的最后准备,他们很干脆地拒绝了叶海亚的新建议。但叶海亚的让步使英迪拉甘地的难题变得严重,如果她能肯定叶海亚口是心非,肯定不会成立文官政府,穆吉布不会获释,东巴不会获得自治并在不长的时间内获得独立,她可能会放长线钓大鱼,利用巴方所提计划的失败作为摊牌的借口。但她确定巴基斯坦的计划几乎肯定会取得有利的结果才使她的行动具有了紧迫性。

文官政府可能领导巴基斯坦摆脱孤立状态,孟加拉国代表同巴基斯坦谈判,如果不是印度无能为力的话,也可能会限制印度强行加快战争步伐的能力。印度必须在这一连串事情发生之前采取行动。

当潜在的侵略者看到战利品近在咫尺,又自以为享有压倒的军事优势,而作为牺牲品的对象处于孤立状态,和平的前景就黯淡了。

印度就是这样,他们的计划已经进行到最后的阶段,一切看似都很顺心遂意,他们当然不会停止蓄谋已久的行动,放弃这个打击对手的天赐良机。正如黄历所预料的那样,叶海亚表示让步,加快了印度人动手的时间表,而印度人显然在准备上还有不足,而一切的小失误加起来,最终便会变成决定胜败的关键。

第369章 信心的来源

信心,不光是印度人有,南洋联邦也有,而且是必胜的信心。这种必胜的信心不象印度人是基于错误的判断,而是综合了各个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

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在战争中掌握正确的情报是取得胜利的前提,而不使敌方获得真实情报也是至关重要的。每场战争前,参战双方的侦察与反侦察就已经展开,其激烈程度不亚于战场的较量,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智力竞赛。“非上智不能用间”的话,正是对这种较量的精辟概括。

借助于美国侦察卫星的情报,巴军和援巴军已经掌握了印军在西巴边境地带的兵力布署情况,这是总兵力弱于对方而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说到侦察卫星,从一九六二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侦察卫星开始,到六九年发射多星定位制电子侦察卫星,不得不说美国在这方面大大领先于苏联。而在原来的历史上,美国也在一九七一年印巴战争、一九七三年中东战争、一九八五年英阿马岛战争和持续十年的两伊战争中,曾利用电子侦察卫星给友方国家提供军事情报。其中七三年中东战争的转折点便是美国侦察卫星发现了埃及两个军之间结合部的虚弱,才使以色列转败为胜的。

而苏联侦察卫星可能是性能上的原因,虽然数量也不少,但在历史上却乏善可陈。也正是缺乏这有力的侦察手段,对于印军来说,情报系统的差劲表现,最后令他们饮恨西巴。

侦察卫星的助力还只是取胜的一个方面,南洋联邦援巴兵团的重要倚仗还是空军,而联合空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想要以质取胜,也作了充分而细致的准备。而美国在关键时候提供的数据,令南洋联邦空军的胜算又提高了几分。

第二次印巴战争后,印度大力推进空军的现代化建设,目前共拥有飞机六百二十五架。原先作为主力的“猎人”中队减少到六个,“神秘”中队也仅剩两个,而“米格…21”中队却增加到八个,还有用印度国产的“风神”战斗机组成两个中队。此外还有六个“苏…7”超声速战斗轰炸机中队,与四个“堪培拉”轰炸机中队共同组成印度空军的打击力量。

想要夺取制空权,南洋联邦便要对付印空军的主力——“米格…21”飞机。而“米格…21”飞机的性能足以与当时西方主力战斗机F…104相抗衡。但该机除了大速度、减速性能好以外,其机动性能并不高,加上机载设备过于简单,武器挂载能力过小和航程过短,因而作战能力有限。因为米格…21价格低廉,对第三世界国家很有吸引力,曾广泛使用于越南、中东、印巴和两伊等局部战争。

另外,从米格…21的设计目标来看,它不是要在导弹或机炮的空战中取得优势,而是要对付高空高速的战略轰炸机,所以,作为一种空优战机,它在中低空的格斗中是有缺陷的。

美国对米格…21的研究比南洋联邦更加透彻,这是因为在对老挝和北越的轰炸中,越方飞行员曾多次击落名声赫赫的美军F…4“鬼怪”战斗机,引起了美国的震动,为此千方百计搞到了米格…21,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空战,以便找到其弱点。

美国人发现米格…21高空高速性能虽然好,但在一万五千英尺以下的高度时,如果空速高于五百一十节或低于二百一十五节,米格…21的控制将变得非常迟缓笨重、使得飞行员难以快速驱使它作大幅度动作;加上结构的限制,使其一万五千英尺下的极速也被限制存五百九十五节以下,故米格…21在中低高度时不论是能量上或转弯性能上,对付F…4及F…8都讨不到便宜,只有欺负F…105还不错。

所以如果米格…21不能顺利躲过护航机群的侦测,并爬到护航机群的后上方合适的高度,而在中途较低高度就被拦截,则其不但是陷入险境,而且其后燃器要耗时五点七秒才能启动,启动后提供的额外推力又不足,所以也没有额外的能量可以协助它逃离不利的空域。

所以米格…21如果顺利取得能量(高度+速度)优势,则其攻击几乎无人可拦;但如果在中低空就被逮到,那只能求上天垂怜。此外,三角翼在转弯时会提供大升力,却也会提供极高的阻力。这使其在转弯时会迅速消耗能量,加上后燃器不足以补充动能,使其持续转弯性能不良。虽然米格…21有很高的理论“瞬间”转弯率,但由于控制问题。实际上机身难以快速反应,故一旦和敌机进入转弯缠斗,便会慢下来而被敌机闪脱,并反过来咬住能量耗尽的米格…21。

综合了所有分析,南洋联邦认为对付米格…21应该采用水平战术,即争取在一万五千英尺以下的中高度,以四、五百节以上的速度与米格…21进行水平转弯缠斗,并对此战术进行了突击训练。

致胜的法宝还有地空导弹,印空军自恃优势,战争开始一定会对巴基斯坦的空军基地和重要目标进行空中打击,而等待他们的将是来自地面的利箭。另外一个致胜的秘密武器便是经过设备升级的预警机和专门的电子战飞机。

加装了类似于美国“强盗”系统的预警机能在远离三百五十公里被测雷达的空域侦察,不需飞机作任何可能暴露其使命的特殊形式飞行,便能利用通常的平面位置显示器摄影技术拍下被测雷达的地面反射杂波图。而这种图形正是雷达阵地周围地理特征的真实反映,通过计算机处理,即可确定雷达的位置,其定位精度比其他定位手段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定位速度提高了一百六十倍,并能根据地面杂波的大小准确地确定雷达的盲区。

而安装了通信干扰机和转发式欺骗干扰机的电子战飞机则不仅可以瓦解印空军飞机与地面引导站的通信,还能将接收的敌方雷达信号进行“窜改”后再发射出去,进行欺骗干扰,使敌方雷达无法跟踪己方飞机。

第370章 全面战争

信心来源于实力,来源于知己知彼,来源于周密的分析和研究。当印度加快了战争的脚步,要对南亚的老对手展开沉重一击的时候,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踏入了陷阱的边缘。

到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在东巴方向,印度投入约十七万兵力,其中空军十二个中队(含四个“米格…21”中队),作战飞机达两百架;而巴基斯坦部队仅剩了四万正规军及三万亲巴民兵,其中空军两个中队、却只有十七架作战飞机,处于明显劣势;在西巴方向,印度投入约三十万兵力,其中空军二十个中队、三百架作战飞机;巴基斯坦约二十五万兵力,其中空军二十个中队、两百架作战飞机,印军的优势不是很大。

十一月十日,甘地夫人在内阁会议上决定,于十一月十六日展开军事行动,印军的作战目标有三:解放“孟加拉”;占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消灭巴基斯坦军队主力,使其永远不能再对印度构成威胁。这一绝密情报为美国获得,立刻通知了南洋联邦,为南巴联军争取了调整的时间。

不以攻城夺地为最终目标,而是要尽量消灭印军有生力量,以便在停战后占据有利的地位,这是考虑到东巴有可能全军覆灭的巴军部队后制定的军事计划。而且也是切合实际的,印军的布署是进攻性质的,这便给南巴联军制造了诱敌深入、穿插分割、大纵深大包围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巴基斯坦并不是孤立的,除了南洋联邦的援军外,伊朗、土耳其、沙特、约旦也是他的朋友,也在尽力帮助巴基斯坦。虽然这些国家没有派出作战人员,但给予了物资上的援助,约旦还向巴基斯坦租借了他们空军中的F—105战机。

印度人可以忽视这些阿拉伯国家对巴基斯坦的帮助,但忽视了南洋联邦,却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危机开始时总会显得很混乱,十一月十六日,巴基斯坦广播电台播放了特别新闻:“印度未经正式宣战便向东巴发动了全面进攻,已经有两个师的印军进入东巴,向政府军猛烈进攻……”印度随后也开始广播,声称这些报道是“绝对虚假的”。

十一月十七日是打口水仗的一天,一方声称遭到了侵略,一方竭力否认,外界虽然没有看到确切的证据,但多数认为巴基斯坦说的是真的。无论流行的神话怎么说,大部队作战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说七万正在与孟加拉游击队作战的巴军会突然进攻数量众多的印度军队,或者说仅有十几架飞机的驻在东巴的巴基斯坦空军会向拥有几百架飞机的印度空军发起挑战,无论如何胡说八道也不会使人相信。

十一月十八日,美国方面已经掌握了印度入侵东巴的确切证据,并将其公之于众。南洋联邦立刻发出严重警告,要求印度马上停止侵略,撤退军队。

十一月二十日,英迪拉甘地在沉默了一天后,承认印度军队越过了边界,但她狡辩说这是印度军队在行使自卫权利,并且表示印军的行动将由“现场人员”,即在前线一批急于证明自己才能的军官去决定。并猛烈抨击某个国家竟然厚着脸皮“由于我们采取了保卫边界的正当行动”而发出怨言和威胁,“撤退的不应该是我们,而应该是在孟加拉的巴基斯坦军队。”

在英迪拉甘地看来,在印军在东巴日益推进的时候,叶海亚将他的主力放在西线无所作为,已经证明了巴方的虚弱和胆怯。而如果巴军在西巴采取行动,则可以给印度开始全面战争的借口。当然,对她来说,借口是不难找的,等到东巴大局已定,还是要对西巴展开军事打击,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十一月二十二日,就在东巴的巴军在优势之敌的猛攻下节节抗击,不断后退的不利情况下,西巴的战争也爆发了。巴军第一装甲师第191旅从克什米尔的昌布突然出击,在空军的掩护下夺取了法齐尔卡附近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桥。与之相配合的是巴方舆论,与英迪拉甘地瞪着眼睛说谎如出一辙,巴方声称“印度对西巴展开了卑鄙的进攻,他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肢解东巴,还阴险地要摧毁西巴。巴军奋起抵抗,正英勇地粉碎侵略者的进攻……”

英迪拉甘地感到又惊又喜,惊的是巴军竟敢主动进攻,还学着她说谎,在世界舆论已经确认印度在进攻东巴,侵略巴基斯坦的时候,开始全面战争的污水令印度难以洗刷。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