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572章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572章

小说: 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因素是现在和历史上不同,陕西全省都被共产党占领了,已经成了共产党的大本营。没有了过去军阀逼迫老百姓广种罂粟,没有了那么多的土匪,也没有了那么多的苛捐杂税,共产党又给老百姓分了地,几年休养生息下来,陕西居然一改过去灾祸连天的局面,渐渐恢复了生机。去年四川饥荒,饿死了那么多人,连重庆每天都要饿死几十个人,许多人都跑到了陕西,而陕西居然没有发生象过去那样的大规模饿死人的事情。看来,这陕西再过几年就会恢复元气。

对于陕西的情况,蒋介石心里自然清楚。历史上陕西人口在清光绪年间达到顶峰,为一千二百万人口。民国元年,人口为九百一十多万。到民国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陕西人口总算再次达到一千一百八十万。之后由于民国十八年大灾荒,八百里秦川饿殍遍野,到1931年的时候,陕西全省人口锐减至八百九十万,其中五百万口人是灾民。以后就是疫病横行,年年有大灾,年年死人多,人口一直上不去。但是到了1935年共产党进占陕西,陕西人口开始回升,到去年年底,竟然上升到了一千二百万,粮食也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这样下去,共产党岂不是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壮丁有壮丁么?那也太可怕了吧!

既然如此,小日本会不会继续西进、攻击陕西,干卿底事?

其实,蒋介石不是没有援军,他知道陕西还有警备师、保安师两支老红军部队,完全可以命令八路军总部将这两支部队一个到中原战场来,让他们和日军去拼去。但是蒋介石对共产党、八路军搞根据地那一套忌惮甚深,山西的八路军不说了,冀中、冀南、冀东的八路军不说了,光是刘一民的教导师就把偌大一个山东收入囊中。要不是日军把山东视为禁脔,派重兵大规模清剿,让刘一民的根据地大幅缩水,恐怕山东早就成共产党的天下了。因此,蒋介石宁可让八路军渡河东进增援山西战场,也不愿他们再到河南来。

程潜没有蒋介石心里这么多道道,他心急的是眼见开封丢失、郑州不保,日军的攻势还没有遏止的迹象。开封,那可是河南省会、中原最繁华的都市、有三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啊!就是郑州,也是有着十几万人口的商埠城市,而且还是平汉路、陇海路的交通枢纽,一旦丢失,对战局影响巨大。

无奈之下,程潜想到了八路军,他向蒋介石请示,是否可以命令陕西抗日特区政府抽调陕西守备部队增援河南战场。结果蒋介石的电报只有两个字:“昏聩!”

不过,程潜的电报提醒了蒋介石,不让八路军出兵河南不等于不让八路军上武汉保卫战战场。部队不要,八路军的飞机、飞行员可是实实在在需要。

蒋介石在周恩来、王明离开武汉回陕西开会前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周、王二人前来拜会,寒暄过后蒋介石询问日军对陕西八路军机场的轰炸情况。据周恩来说八路军的机场已经被彻底摧毁,要想再建航空队,必须得重新缴获日军飞机。

事实上八路军航空队经过日军航空兵偷袭,战斗机损失殆尽,只剩下轰炸机、教练机。上次刘一民曾经给主席发报,请求派航空兵出战,支援反扫荡作战,结果石沉大海。主要原因是日军航空兵一直紧盯八路军机场,偷袭成功后,又连续派飞机前往勉县兵工基地和飞机场大规模轰炸,不但把兵工厂彻底炸成了废墟,也把机场彻底炸毁。后来,日军怕八路军修建有永久性机库,把飞机藏起来,每日都派飞机前去侦查、轰炸,八路军航空队曾经试图趁夜间修复机场,把飞机推出来投入战斗,结果都没有成功,只能让飞机老老实实地呆在机库里。

最近日军由于发动武汉会战,加上山东方面八路军教导师刻意隐蔽战略意图,日军华北航空兵大部分战机用于武汉攻略战,对陕西八路军机场的侦查监视力度减弱。冯达飞就专门向中央报告,想让八路军各部攻击一下日军华北方面军机场,转移日军航空兵注意力,让他们停止对我机场的侦查监视,好让航空队有机会把飞机推出来,转移到新机场,好参加战斗。

毛泽东在刘一民请求派航空队参战时就有这种想法,冯达飞这个建议一提,等于英雄所见略同。他马上找来冯达飞,详细询问了新机场建设情况和航空队投入战斗的可行性,给八路军前线各部队下命令,要求注意攻击日军机场,为航空队能安全转移飞机创造条件。

这些情况周恩来、王明都知道。

王明此时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保卫大武汉的宣传工作中,又亲眼目睹日军轰炸武汉的惨状,加上他以共产国际代表自居,习惯于不同别人商量就表态,因此,不等周恩来说完,王明就对蒋介石说保卫大武汉就是保卫抗日统一战线,保卫抗战大局。回去后将和中共中央诸同志商量,一切服从于统一战线,只要保卫大武汉需要,八路军航空队义不容辞,慨然请缨,奔赴武汉战场,誓死保卫大武汉。

当然,王明没有那么傻,他接着补充说虽然八路军航空队现在只有飞行员、没有飞机,但只要国民政府提供飞机,八路军航空队马上就可以投入战斗。

现在蒋介石就想起了周恩来和王明的话,虽然日军宣传说八路军航空队被彻底摧毁,周恩来、王明也这么说,但蒋介石不相信,他觉得以共产党之能,一定不会让日军把飞机全部摧毁的,他们一定保存有部分飞机。

于是,蒋介石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明分别发去电报,将日军轰炸武汉和双方展开空战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命令八路军航空队出动所有飞机,转场洛阳,听候调遣,承担支援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作战任务。

在电报结尾,蒋介石使出激将法,说贵党一贯主张抗日救国,八路军各部在敌后战场也建立了殊勋,现在武汉会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空军将士一日数战,损失惨重。连苏联志愿者都与我空军一同驾机迎敌,碧血染蓝天,难道八路军航空队此时还想保存实力、坐视我武汉民众和前线将士遭受日机蹂躏么?

这一下八路军航空队就是再难、再不可能也得想法把飞机推出机库了。

中央给冯达飞、常乾坤的命令上说的很清楚:“不怕流血牺牲,尽最大力量让飞机出库,一大队转场洛阳,参加武汉会战,承担掩护第一战区、第五战区作战任务。二大队到新机场后展开对山西日军机场的偷袭战,掩护我军作战。”

同时,毛泽东又给刘一民发去电报,要他在作战中想方设法攻占日军机场,缴获日军飞机、汽油和航空弹药。如有可能,最好在山东建隐蔽的机场,方便航空队作战使用。

接到命令,冯达飞以为自己看错了,主席是怎么搞的么,怎么能让这么宝贵的飞机去配合国民党部队作战呢?又仔细看了一遍,命令说的很清楚,没有错。

冯达飞毕竟是高级指挥员,大局观念很强,知道在日本鬼子面前,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罢,都是中国人,打小鬼子不分党派。他找来常乾坤仔细研究,决定利用晚上时间清理被炸毁的机场,修简易跑道。白天用木材、纸张和布匹做好伪装,不能让日军发现。一旦简易跑道修成,利用日机侦查空袭转移飞机,争取尽快完成转场任务。

第485章 武汉上空的鹰(二)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自行车工人莱特兄弟以帆布糊在柳树枝上,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有动力、可操纵、能载人的飞机。虽然这架名叫“飞行者一号”的飞机首次试飞高度只有3米,航程只有37米,在空中飞行也仅仅是12秒,但揭开了人类航空史的第一页。此后,世界各工业强国都开始发展航空工业。

中国人的航空业起步并不晚。1909年9月21日,旅美华侨冯如在美国奥克兰上空试飞了他自己制造的“冯如一号”飞机。仅仅隔了一年,1910年清政府购买了第一架飞机,并于同年8月拨款委任留日归来的刘佐成、李宝焌在北京南苑修建厂棚制造飞机,利用南苑驻军操场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虽然刘佐成、李宝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失败,中国人造飞机的梦想却一直艰难飞翔。

1911年2月,冯如带着助手和两架飞机回到广东,辛亥革命后他被孙中山任命为飞行队队长。不幸的是,冯如在1912年的一次飞行表演中失事牺牲。

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视野开阔,一口气创办了四支航空队。当然,初创时期的航空队飞机数量少、非常简陋,作战效果有限,大部分都烟消云散。

由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心中有鬼,一心想壮大军事实力,不但拨款批准购买飞机,还批准创办南苑航校,首批招生50人,培训飞行员。这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航空事业的起步。

1913年,袁世凯的海军总长刘冠雄从海军舰队中挑选了十四名学生,送往美国学习制造飞机。到了1916年这批人学成回国,在福建马尾船政局筹建海军飞机工程处。马尾船政局飞机处于1918年1月正式成立,设有木胁、铁壳、合扰等车间,工人约二百多人,由曾贻经负责机务,巴玉藻负责设计。次年8月,马尾船政局飞机处制造出我国第一架水上教练飞机“甲型一号”。甲型一号是一架100匹马力的双桴双翼机,机身采用国产榆木,有三个座位。因为是水上飞机,不需要机场,以水面为跑道,在江中修建停靠站。可惜当时试飞的飞行员华侨蔡司度经验不足,试飞失败。飞行处设计人员毫不气馁,一边继续研制甲型二号、甲型三号,一边派遣曹明志、吴汝夔、陈泰耀、刘道夷等人前往菲律宾航空专科学校学习飞行技术。这些人于1921年4月毕业回国,进行试飞获得成功。他们是我国最早的一批飞行员。到了1923年7月30日,杨逸仙主持的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乐士文一号”,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亲临大沙头机场参加试飞仪式。至1930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处共制造出教练机、侦察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7种17架飞机。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飞机也成了克敌制胜的法宝。各路军阀纷纷向国外购买飞机和飞机制造设备,当然也买不来什么好的飞机,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淘汰下来的飞机,什么牌子的都有,把中国变成了一个万国飞机博览馆。这样一来,不但北洋政府和南方的国民政府办航校、建飞机制造厂,连各省军阀也都纷纷办航校、办飞机厂。比较大的飞机制造厂有6个,其中以孙中山创办的广东飞机制造厂和陈炯明1934年创办的韶关飞机制造厂较为先进,广东飞机制造厂生产经营13年,制造出“羊城”号教练机、驱逐机、轰炸机60架。韶关飞机厂生产“复兴”号飞机30架、“霍克”号飞机10架。

北伐结束后,蒋介石逐步整顿全国军事力量。到1934年的时候,孔祥熙到意大利去访问,墨索里尼为了推销意大利飞机,就告诉孔祥熙说,日本人海军力量强大,中国发展海军无论如何赶不上日本,只有发展空军才能迎头赶上。这话传给讲解时候,蒋介石越琢磨越觉得墨索里尼说的对,遂决心发展空军,将属于军政部的航空署改为委员会。按蒋介石的话说,就是要“创造中国新空军,赶速建立中国的新空军”。国民政府和美国签订协议,决定在杭州组建霍克飞机。但是直到1936年“两广事变”中广东空军归顺中央,国民政府才算是把全国航空力量基本整合。加上新从美国购买的霍克三型飞机,战斗机被编为3、4、5三个大队,各辖三个中队,每个中队10架战斗机,另外还有29个独立中队。

这个时候,蒋介石可以大规模发展空军了,但想来想去,发展空军是个花大钱的事情,一个县的财政收入还不够买一架飞机呢!手下的那帮贪官污吏别的本事没有,弄钱的本事可是不小,要是让这帮人管空军采购,岂不是把钱送到火坑里去了么?再说空军是新兵种,威力又大,可不能让外人掌管共军大权。于是,蒋介石在航空委员会委员长下面设了个秘书长,让蒋夫人宋美龄亲自担任秘书长,具体筹划发展空军事宜,也就是实际上的空军司令。

宋美龄这个人确实是有本事,她虽然坐飞机晕机,又没有学过航空,但她冰雪聪明,又天生丽质,魅力四射,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还别说,让她管空军还真算找准了人,她还真的是精心筹划,建章立制,把空军管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宋美龄毕竟不是什么战略家,对中日全面战争的时间把握不准,导致中国空军购买飞机、备件力度没有跟上战争的实际需要。

在宋美龄看来,各国的飞机制造业发展迅速,新机型层出不穷,今天买的明天就已经落后,不如暂时买一部分,以节约经费为主,一旦中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