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建三国 >

第50章

重建三国-第50章

小说: 重建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道:“对了,许尚书,我乃有一事要你去办。”

许靖道:“大王,何事?请尽管吩咐。”

我道:“昔日你曾说,各郡县地主,可分封其为地方官,管治地方之事,我想通了。就依你所言去办,但须择优录用,一视同仁,如若其敢无视王法,任意妄为,期压百姓者,立斩无赦。”

许靖道:“是,大王。”

我道:“对了,各郡县须分封至微,曾有些地方经战乱,早已荒废,可命郡县重新复之。”

许靖领命允之。退朝之后,我与孔明、赵云、马超至牢中见安定反乱所擒地主土豪。狱卒报之我来见,地主土豪皆跪地求饶道:“大王,罪臣知错,望大王格外开恩啦,大王。。。。。。”

我道:“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我大蜀的地方,其土地就是我大蜀的,不是你等地主豪强的,我要将其分与何人,就分与何人,你有何权?

你等为何起反,今我大蜀百姓安居乐业,民心思定,怎会有你等挑起祸端,让我百姓不得安宁。我知,你等地位得来不易,不想去过与平民百姓那种受苦受难的日子,但你等可知,黎民百姓可想乎?!天下百姓,芸芸众生,皆一平等;自商周至秦汉,百姓皆被人所压制,受尽苦难,为何你等就必须压在百姓头上,只知享尽人生之福,却不知百姓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好比今日,你等乃反,即使我可免你等一死,但你等一无所有,去过那种受人期压的生活,你会如何想?不如死了算了,来个痛快点!”说完我挥袖而去。

其众皆放声大哭道:“大王,开恩啦,大王,。。。。。。”

出来后,孔明道:“大王真欲斩此等人乎?”

我道:“此等人违反作乱,不杀一儆百,如何显我声威?”

孔明道:“可是依臣之见,如若大王今日放了此等人,布告我大蜀,以示警告,如若再遇此事可擒之立斩不赦。其各郡各县皆莫敢再有反心之意。”

我道:“军师之言正合我意,此事就交与军师办。”

两日后,其安定所反被擒地主皆押至堂上,孔明道:“大王念你等人诚心悔过自新,特网开一面,免其你等死罪,昔日你等违反作乱之事,就不再重提。。。。。。”

其众人立再三叩头谢道:“多谢大王不活命之恩,多谢大王不活命之恩。。。。。。”

孔明又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大王命你等人回安定后为百姓多作善事,以补救你等违反作战所伤及的百姓,所死的兵士。你等可行否?”

有一人答道:“是,多谢大王,可是我等现身无分文,一无所有,如何为百姓做事呢?”

我道:“这你等可放心,我已使人传命于安定黄将军,昔日你等被交纳之财务我一分不少的俸还你等;但是你等如若现有何不诡,可再也没有今日之幸矣。”其皆叩拜谢恩。

此一年,兰飞皆实施新政策,蜀中有孔明、许靖、张松,汉中有法正、庞德,荆州有徐庶、庞统,一起共治我大蜀,有利有弊,试验再改之。蜀王常亲视民情,视察工程修筑,百姓皆拥戴,说出民间实情,兰飞则广纳其言,适之用之。

又一年后,蜀国又迎丰收,官民同庆。再者,昔日南海防洪措施已屡见成效,百姓安居复业,报之蜀王兰飞,兰飞大喜。再一年,大蜀基础大定,基业稳固,兰飞正蓄粮习兵,准备发兵北讨中原。

第六卷 三国鼎立 一、议事中原

话说蜀王兰飞在蜀都成都得孔明等人相助,事无大小,皆亲自使人决断。大蜀之民,忻乐太平,兰蜀基业日愈定固。又幸连年大熟,老幼鼓腹讴歌,凡遇差徭,争先早办。因此军需器械应用之物,无不完备;米满仓廒,财盈府库。

一日,我正与孔明等人在商讨议事,忽有武飞来报道:“禀大王,长安杨文义、张任二位将军飞马来报,中原事变,曹操进位魏王,并修筑王宫;南阳曹仁,积粮屯兵,习练兵士,欲有发兵进取西川。”

众下将听后皆议论纷纭,我对孔明道:“军师,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孔明道:“如今天下,唯我大蜀、魏、东吴三势力鼎立,我大蜀与东吴盟约期已过,现谁胜谁便能得天下,此也乃众所周知。大王,曹魏自平定河北袁氏至今,其基业根深蒂固,掌权者大都为曹氏族,及其亲戚家兄之类;汉室政权虚存实亡,汉帝只不过是曹操挟其以令诸侯的棋子,现放眼天下,唯三大势力鼎足而立,‘挟天子以令诸侯’行不通矣;以我观之,曹魏取而代之将不久矣。”

众下将听孔明说完之后,更是相互相视而论。我对张松、许靖二人道:“张大人、许大人你二人有何看法?”

张松道:“大王,军师言之有理,现我大蜀军器、粮草、兵力皆备,可速进军中原,征讨曹操。”

许靖道:“大王,曹魏久立中原,自黄巾之乱后,曹操平定中原各势力,定河北,兵力粮草充备;而我大蜀虽近几年也丰收连年,军备皆齐,可以北伐中原。”

我听后点了点头,我见赵云、马超、风义郎等将议论着。我道:“子龙,孟起,义郎,你三人有何看法?”

赵云道:“大王,昔日曹操进军汉中,大王汉水之战大胜,曹军气势大受挫伤,故未敢轻易出兵来犯。如今大王治理我大蜀屡见成效,百姓安居乐业,为天下所知,曹魏又怎么可轻易发兵来犯我大蜀乎?以我观之,曹魏此乃防患我大蜀之计,发兵进军我大蜀乃虚,此正欲向江南扬州进军才是实情。”

我道:“子龙所言并无道理。孟起,你有何看法?”

马超道:“大王,子龙所言极是。我大蜀有长安,潼关之险要,荆襄有大江之隔,况且以我大蜀兵力,难以轻易来犯;相反,昔日孙策用周瑜之计,攻取合肥,取得寿春,曹操必记恨在心,此必起豫、徐二州之兵攻取寿春。”

孔明道:“子龙,孟起言之有理。寿春、合肥乃兵家必争之地,曹魏得其,可屯兵于此发兵进军庐江,下江南,取江东,势在必行;东吴占之,可以淮河、颖水拒曹魏,移兵合肥、庐江,西取豫州,进兵徐州。”

我听后,大笑,孔明问我何故发笑,我道:“我大蜀有你等助我,岂可惧曹魏乎?”

众将也皆喜,孔明道:“大王,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我心想,自我在桂阳起事,取荆南,攻襄阳,西取两川,此一路顺风,皆乃我并非当时人,乃未来人,对历史有所知,为此不依常理出牌,方很容易便取得大胜,建立了我大蜀。可如今历史大大改变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现也是入了这个局了,必须小心行事,不可莽撞,不然我便成了‘刘备’。

我道:“如今还是静观其变为好,如若真如子龙、孟起所言,我军可立发兵攻其南阳,洛阳,而且要一举攻下,不可给曹操再有机可趁。”

许靖道:“依我观之,如若曹操进军东吴,我军可攻取东吴江夏、柴桑,定可取之。”

孔明道:“不可,正所谓唇亡齿寒,许大人不明白乎?曹魏势力如此之大,并非不想进攻我大蜀,是乃有扬州孙策在其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虽说孙策不是黄雀,但也算是一只小螳螂,在其后给曹操一刀也够他受的了。如果曹操灭了东吴,到时,曹魏踞中原,加上江南,其郡城池相互集中互助,我军攻其甚难,可我军城城相距甚远,相助不及,曹魏有其安定后方,必西进入蜀;如今有东吴拖累其后,分其兵力,难道不妥乎?”

我道:“好了,不必再争执矣。此事我自有分寸。子龙、孟起听令,我命你二人加紧习练兵士,许靖、张松听令,我命你二人处理内政事务,明日我欲与军师前往襄阳一趟。”

孔明道:“大王,前往襄阳有何事?”

我道:“军师不勿须多问,到了你自然会明白。”

武飞道:“大王,还有一事,黄老将军来报,安定马匹发生瘟疫,一日病死数百匹。”

我道:“如此大事,你为何不早说。”

武飞道:“方才我见大王与众位大人议事,所以。。。。。。”

我道:“你这人也真是的,孰重孰轻,何为当务之急你也不知乎?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了,你真要把我气死不可。”

孔明道:“大王,请勿动怒,武统领也许是一时未想起矣。当务之急还是尽快使人找兽医去,先稳定病情要紧。”

我道:“武飞听令,我命你速找此兽医,立赶往安定,助黄老将军稳定这次病情。”

孔明道:“大王安定乃我大蜀军马养殖之地,此次病情非同小可,依我观之,可使人来去武威、西平二郡,查军马养殖场,传命叫其小心此等马瘟,我恐武威、西平也遭受此病情。”

我点了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吴庆生,听令,我命你率‘云飞十骑’飞报西凉侯马岱,命其小心此次马瘟病情。”

吴庆生道:“是,大王。”

我又对风义郎道:“风义郎听令,我命你负责蜀都治安,民事;对了,如有发现马匹瘟疫之事,立来报之于我。”

孔明道:“大王,恕臣相问。大王此去襄阳有何事?”

我道:“自昔日定荆襄之后,我还未曾至襄阳去过,此去一者乃拜访黄严将军与徐庶军师,二者乃视察荆襄民情。”

孔明道:“大王,你日理万机,忙里偷闲何等之少,不必事事必躬行吧。”

我道:“没事,军师,表面上乃见我大蜀百姓安居乐业,知民情必入民间,我乃仍放不下心矣。”

孔明道:“大王,。。。。这。。。。”

我道:“不必再说矣,军师此次我去襄阳也有重要军事吩咐黄严和徐军师。”

孔明心知难劝服我,只道:“好,大王,此次我一同与大王去荆襄。”

……………………………………………………………………………………………………………………

第六卷 三国鼎立 二、敌明友隐

话说我也孔明至襄阳,襄阳黄严、徐庶等人出城来迎。

入城就坐间,黄严对我道:“大王,此来襄阳有何要事乎?”

我道:“你等可闻曹操进位魏王之事乎?”

黄严道:“略有所闻,大王来此莫非为了此事乎?”

我道:“不仅为此事,曹魏正屯兵南阳,洛阳等地,我此来一乃是告知于你等防患于未然,二乃是如果一有时机可率兵攻击樊城,直取南阳。”

黄严道:“昔日我令探兵探查,樊城重兵把守,由大将曹仁亲督军守,很难有机会巧取,只可能力攻。”

我道:“不急,他日我自将从长安出兵,进攻武关,曹仁如若来救,将军可趁机从水路丹水、汉水、襄江三路齐攻,力攻樊城,可破之矣。”

徐庶道:“大王此策可行。”

正在此时有一兵急急入报道:“禀大王,东吴孙策使者鲁肃来见大王,说有要事与大王相商。”

我命其传其入,鲁肃入道:“东吴鲁子敬见过蜀王殿下。我大王命我来向大王求救。”

我疑惑道:“求救?对了,子敬为何知我就在此?”

鲁肃道:“我本欲从襄阳、上庸入蜀都见大王你,但我坐骑已奔死,故想至襄阳城向黄将军、徐军师借马,没想大王你现正在襄阳,正是天助我东吴矣。曹操自立魏王,屯兵徐州颖上、豫州汝南,欲发兵下江南,攻取我扬州寿春,我东吴准备未充足,恐不敌曹魏,望大王出兵潼关,曹魏必顾虑后方之犯而退兵,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我道:“依东吴之兵力,将才如云,怎惧曹魏乎?”

鲁肃道:“大王此言诧异。曹操自黄巾之时,便占据中原之地,消灭其他势力,官渡之战后,再灭河北袁氏,兵众将多;何况中原之地经济繁荣,土地肥沃,已有几年与你我二国相持,现曹魏兵马足,粮草备,数百万军直下江南,你道我东吴势单力薄,如何拒之?还望大王共同抗曹。”

孔明道:“子敬言之有理。大王,依我观之,可应吴王之约出兵长安。”

我道:“好,就依军师之言而定。子敬,你可速回报之吴王,我自长安出兵来个‘攻魏救吴’。”

鲁肃道:“攻魏救吴?哈哈,大王断章取义,用得实在是妙之,妙之。好,就此说定,我就此拜别,此事不可托延。”我命黄严择一良驹与鲁肃,送其出城。

我对孔明、徐庶道:“两位军师,你二人对此事有何看法?”

孔明道:“难道大王以为有何不妥之处乎?”

我道:“现今之状乃是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借刀杀人之计也。”

徐庶道:“大王是怀疑曹魏并未进攻扬州,而是吴王之计乎?”

孔明道:“依我观之,大王所言并无道理。况且鲁子敬此次来,并无提及半点结盟之事。以我与子敬之交情,我观此人虽并无事相瞒,但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早防之为上策。”

徐庶道:“大王,依我观之,可使人前去扬州、徐州探听虚实,再作定策。”

我道:“不必了,曹操发兵进军江南是实情,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