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大传 作者:马敏学1-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心里一直在嘀咕,自己刚即位就打仗,要是打败了,岂不令天下人耻笑?要说打胜,仓促应战,又谈何容易?
便下定决心,不顾司马懿的劝说,命曹仁焚弃二城,撤向南阳。
曹仁撤走后,不见孙权动静。原来孙权正是虚张声势,恫吓而已。想不到小魏王全没有乃父之风,略施小计,一吓便得逞,好不高兴。
曹丕见白自失却二城,却是好不懊悔。
司马懿见状,劝道:“既如此,大王也不必后悔了。只要大王乘天时顺民意,天下迟早是大王的。”
曹丕忙问:“爱卿所讲是何意思?”
“当年,孙权曾劝先王顺天应时称帝。先王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说他只愿做个周文王。这意思还不清楚吗?这是说时机成熟时,让大王你来代汉称帝呀!”
曹丕听了心中一阵窃喜,可表面上摆出一副懵懂莫辨的样子问:“这……怎么能行呢?”
司马懿说:“怎么不行呢?臣看献帝懦弱无能,只是个摆设,汉祚名存实亡,大王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臣以为只需如此如此便可以促成。”
曹丕听了司马懿的谋划,大喜。当即选定吉日,亲统大兵三十万,请旨南征,以显示手握兵权,有先王那样的军事才干。他摹仿当年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率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家乡礁县,大摆宴席,宴请六军将士和家乡父老,恭恭敬敬地祭飨先莹。
一时间,家乡父老,扬尘遮道,奉筋进酒,搞得沸沸扬扬,盛大无比。
声势传到东吴,孙权因杀了关羽,正与刘备矛盾尖锐,时时提防刘备寻衅。近日又白白得了樊城、襄阳,就想结好曹魏。忙派使者到礁县恭贺曹丕继魏王,并答应魏吴和好,互不侵犯。
曹丕摆出一副大度的样子,接受东吴的好意。他达到了安定南方的目的,高高兴兴回到许都。
一回来,一场场好戏就开演了。
东边来使者奏报:“礁县出现了黄龙。”
北边来使者奏报:“邮郡出现了麒麟。”
南边来使者奏报:“饶安飞来了凤凰。”
还有人在石邑见到了白雉鸡。
一时间,种种祥瑞的传闻在朝野传播,撩拨得人心里呼呼地窜着火苗。
这时候,太史丞许芝晃着花白头发的脑袋溅着唾沫星子,煞有介事地在朝房里对等着朝见的众文武说:“诸位,你们听到外面的种种传说了吗?无独有偶,我近日更是得到一本奇书,叫《易运期》。你们看过吗?”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本发黄的书在众人眼前晃了晃。
司马懿眼尖,说:“我听说这是本极灵验的诫纬书。只是没见过。”
许芝神秘地眨动着小眼睛说:“是呀。你们猜,这上边写了些什么?”
众官问:“你不说,我们怎么知道?”
“你们看,这上边说:‘言居东,午在西,两日并光上下移。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众:“这是说得什么?”
许芝:“你们仔细想想。想不出?晦,我也是搅尽脑汁揣摩了几日才明白的。你们看,这‘言,旁加:午,不是‘许’吗?两日上下,明明是个‘昌,字嘛。合起来就是许昌。”
众:“对,是许昌。这又怎样?”
“怎样?许昌可是魏王发祥之地。再看“其为主,反为辅’,该是说魏王本应是君主,却做了辅相,弄颠倒了。‘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是说汉朝在西京、东京建都加起来已享国四百年了,气数已尽,应让位给新的真命天子了。”
众惊讶,问:“这新的真命天子……”
“还不明白?就是指魏王呀!你们看,这上说的‘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鬼’与‘禾女,相连,是个魏字。
这明明说的是魏王应做天下之主嘛。”
有人将信将疑:“这书上说得准吗?”
司马懿思索着说:“我记得当年光武帝即位时,就是应了这饿纬书上的话。”
华歆喊道:“怎么不准?种种祥瑞的出现,都是魏当代汉之征兆。我们还犹豫什么?应该立刻禀明汉帝将天下让于魏王。这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的呀!”
王朗、陈群、贾诩等立即附和道:“对,我们这就禀明天子,早早安排禅让之礼。”
当下,华歆、王朗等众文武,上朝奏道:“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莫过于此。
群臣会议,皆言汉柞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让与魏王,此顺天应民之举也,则陛下可安享清闲之福。
祖宗幸甚!生灵幸甚!”
天子闻奏大惊,这不是逼宫吗?可是环顾百官,个个面孔呆板,人人目光冷峻。不禁流泪道:“朕想昔日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代相传,四百年了。朕虽不才,也无大错,怎能将祖宗大业就这么轻易弃了,请众爱卿再计议。”
太尉贾诩出班奏道:“还议什么?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迹象。”
太史丞许芝奏道:“臣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尽,陛下帝星隐匿不明。魏国乾象,极天察地,言之难尽。”
天子辨道:“什么祥瑞图诫都是虚妄骗人的。怎么能以虚妄之事,逼朕舍弃祖宗之基业?”
御史大夫王朗奏道:“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哪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汉室既然气数已尽,应该及早退避,不可再迟疑了,迟则生变!”
天子听得话中有话,忍不住掩面大哭,只得依准草诏禅让。
曹丕跪拜诏书,便要接诏。
司马懿谏道:“大王不可。为避免天下人的口舌,大王应该上表谦辞,如是二、三方可。”
曹丕依言谦辞二、三,方受玉玺。
曹丕登了帝位,改延康元年为黄福元年,国号大魏。溢父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封献帝为山阳公,贬到河内定居。
司马懿大传三 论国策伸达主战 讨吴蜀大魏失利
三 论国策伸达主战 讨吴蜀大魏失利
刘备病逝,曹丕大喜,欲起兵讨蜀,司马懿献上宏图大计;吴蜀联盟,魏军失利;曹丕伐吴,惨败而回,可叹曹丕一命归西……
却说刘备见献帝被废,曹丕篡汉称帝,忧愤成疾,于蜀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病逝于白帝城永安宫。临终托孤,让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即位,改元建兴。
魏帝曹丕闻讯大喜:“太好了!我早等着这一天哩。现在正好乘蜀国大丧,起兵讨伐。”
太尉贾诩出班奏道:“陛下不可。刘备虽亡,但诸葛亮倾力辅佐幼主。恐我军劳兵糜饷,徒劳无益。”
曹丕不高兴地问:“照你说,孤就当这太平皇帝吗?”
贾诩道:“陛下做了皇帝,眼下紧要的是要把国家治理好。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只是,目前时机还不成熟,欲速则不达也。吴、蜀虽小,却都有山水之险可资固守。诸葛亮善治国,孙权、陆逊善用兵,都不是可以轻易消灭得了的。
臣以为用兵之道,必先具备取胜的条件,然后才能发兵;估量准了敌军的实力,了解了敌方的将帅,才能不犯错误。恕臣直言,陛下手下的群臣,有谁是孙权、孔明的对手?即使陛下亲自出征,也未必有十分的取胜把握。因之,为今之计,当先文治而后武功。”
“如何个先文治后武功?”
“崇尚德行教化,使天下归心。”
“夫子之见,夫子之见。”忽一声高喊。众臣看去,却是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
曹丕见有人支持自己,十分高兴:“仲达爱卿,有何高见,请讲。”
对贾诩的一通议论,司马懿有一半赞同一半反对。崇尚德行教化是对的。尤其是曹丕一当上魏主,便荒淫无度,还大肆建造宫殿苑林。这都是亡国之举,劝说他改正又谈何容易。倒不如趁他年轻气盛,鼓励他多多征战,把钱用到战争上也比花在建造宫苑上强。再有,就是他更反感贾诩对孙权、孔明的惧怕。说什么大魏没有孙权。孔明的对手,因此,他坚定他说:“陛下,臣以为此时是攻蜀的最好时机。”
“对!”大将军曹真也早忍不住了。这贾诩也大小瞧人了。怎敢说大魏无人能敌孙权孔明呢?
曹丕迫不及待他说:“二位爱卿,快说说如何个打法?”
司马懿说:“臣以为既打就要打胜。可要一下取胜,光凭中原的兵马,恐一时难以奏效。如发五路兵马,四面夹攻,则诸葛亮有如瓮中之鳖,唾手可擒。”
曹丕发愁道:“哎呀呀,孤到哪儿去弄五路兵马呢?”
“陛下莫愁,听臣一一道来。这第一路兵马嘛,陛下可修书一封,差使往西番见羌王轲比能,赂以金帛,请他们派羌兵十万,从旱路取西平关。第二路,派使者到南蛮,许蛮王盂获以金帛官职,令起兵十万攻打四川之南部的益州、永昌等郡。第三路;遣使人吴,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四川夹口,取涪城。第四路,令降将盂达起上庸兵十万西攻汉中。然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西川——这是第五路。五路并进,摧枯拉朽,诸葛亮纵有吕望之才,也是螳臂挡车。”
曹丕听的心花怒放,立即修书遣使,分头出发,又命曹真为大都督,领兵十万,直取阳平关。
司马懿自视此计十分周密,却不料求人哪有那么容易?
先说西番羌兵来到西平关,却见是大将马超守关。羌兵最惧马超,视马超为神威天将军,哪敢交手?不战自退。南蛮孟获却被魏延用疑兵计杀回山中。上庸孟达刚出兵,便染病而退。曹真兵出阳平关,被赵云阻住,不能取胜。东吴孙权十分狡猾,听了陆逊的话,按兵观望,如别处兵马取胜则出兵。现见四路兵马皆败,正好不出兵,这样又搪塞了魏主,又不得罪西蜀。
孙权正为自己的巧妙安排而高兴,忽报西蜀使者邓芝求见。
原来,邓芝受诸葛亮差遣,来东吴陈说利害,以吴有三江之固、蜀有山川之险来打动孙权,以结盟好,共抗曹魏。
孙权被邓芝的三寸不烂之舌所打动,遂派使者回访西蜀,愿结盟好。
魏帝曹丕见四路大军皆败,东吴虚张声势并不出兵,正气恼问,又闻报吴蜀通好,真如火上浇油,气炸了肺。恨恨道:“好你个孙权碧眼小儿,对朕阳奉阴违。朕要讨平东吴,拿你问罪。”
待中辛毗见状奏道:“陛下息怒。我中原屯田刚见成效,如要用兵,吴蜀两相来犯,我腹背受敌,难见其利。不如养兵屯田,待数年后兵精粮足,再讨伐不迟。”
曹丕气咻咻斥道:“迂腐,迂腐!今吴蜀联和,早晚必来侵扰,难道我们不主动出击,而伸出头去被动挨打吗?”
司马懿也为五路兵败而羞恼,自己还从来没有遭到失败过。他见曹丕将失败归之于孙权的壁上观,便极力撺掇讨吴问罪,道:“陛下御意已决,可御驾亲征。吴有长江之险,应造大小战船,从蔡颍入淮河,取寿春,至广陵,渡江口,直取南徐。臣以为这是最好的进攻路线。至于西蜀,已有南蛮孟获送来书信,称收买建宁太守归依,攻打永昌。西蜀自顾不暇,我主可无后顾之忧。”
曹丕大喜:“便依卿之计,速造龙舟和战船。”又命曹真为前部,张辽、张邵、文聘、徐晃为大将先行。刘晔、蒋济为参谋。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加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
大军出征之日,曹丕握着司马懿的手说:“汉初曹参战功卓著,然而汉高祖却以肖何为重,你就是朕的肖何呀!朕现在也将后方的事托付给你,让我无后顾之忧。”
司马懿激动万分。“陛下这么信任我,给我镇守许都的荣耀,臣千秋万代不忘此恩。不过臣以为还是让臣随陛下出征的好。”
“哎,让你留守许都,不是给你的荣耀,是让你为孤分忧的呀!孤日理万机,以昼继夜无须臾宁息,你不为孤分忧,还有谁能为孤分忧呢?”曹丕亲切信任的话语,再一次掀起司马懿心中的热浪。他信誓旦旦他说:“望陛下放心,臣会以百倍的勤勉保许都无事的。”
曹丕亲率三十万水陆大军,从蔡颍出淮河,来到广陵。
前部曹真已列阵于大江之岸。
曹丕问:“江岸有多少吴兵?”
曹真答:“隔江远望,看不真切。”
曹丕不高兴了:“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不知敌兵之虚实怎么打仗?随朕前去探探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