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

第33章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33章

小说: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佑谝翛I”,“汭”,音 ru@,河水拐弯处。自洛水拐弯处绵延至 于伊水拐弯处。〔23〕“居易毋固”,《度邑》作“居易无固”。“易”,平易。“毋”, 通“无”。“固”,险固。此句谓地势平坦。〔24〕“有夏之居”,“有夏”,即夏。 禹曾都阳城。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告城镇,与洛邑邻近,故称“有夏之居”。〔25〕 “我南望三涂”,《度邑》作“我南望过于三涂”。“三涂”,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 南,当洛邑西南。〔26〕“北望岳鄙”,《度邑》作“我北望过于岳鄙”,可能是指洛 邑以北的太行山一带。〔27〕“顾詹有河”,《度邑》作“顾瞻过于有河”。“顾”, 回首。“詹”,通“瞻”。“有河”,即河水(今黄河)。古代方位概念以南为前,北 为后,河水在洛邑北,故称“顾詹有河”。〔28〕“粤詹雒、伊”,《度邑》作“宛瞻 延于伊、雒”。“粤”,语助。“雒”,字同“洛”,洛水。“伊”,伊水。〔30〕“华 山之阳”,华山之南。〔31〕“桃林”,又名桃林塞、桃原,在今河南灵宝县以西、陕 西潼关县以东地区。“虚”,《礼记?乐记》、《韩诗外传》及今本《书?武成》作“野”。
〔32〕“偃”,放置不用。“干戈”,盾、戈,泛指各种武器。〔33〕“振兵”,整军。 “释旅”,解除武装。古人称战事结束后整军返回为“振旅”。〔34〕“示天下不复用 也”,“纵马”以下至此,见《礼记?乐记》、《吕氏春秋?慎大》、《韩诗外传》卷 三等。


武王已克殷,后二年,〔1〕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 国宜告。〔2〕武王亦丑,〔3〕故问以天道。〔4〕

【注释】〔1〕“后二年”,《书?洪范》作“十有三祀”,在灭商(十一年)之 后二年。〔2〕“以存亡国宣告”,以保存亡国之所宜告。按古代实行宗法统治,往往 靠扶立被亡之国的后裔,保持其祀统,达到控制的目的,叫“存亡国”。〔3〕“丑”, 感到羞耻。〔4〕“故问以天道”,即《书?洪范》所陈,此略。

武王病。天下未集,〔1〕群公惧,穆卜,〔2〕周公乃祓斋,〔3〕自为质,
〔4〕欲代武王,武王有瘳。〔5〕后而崩,〔6〕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
 

【注释】〔1〕“集”,亦和睦之义。〔2〕“穆卜”,前人多不得其解,唐兰认
为此“穆”字应解为“昭穆”之“穆”。按照西周昭穆制度,太王以下五王,王季为昭, 文王为穆,武王为昭,成王为穆。这里的“穆卜”是指卜武王的下一代。见所著《西周 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载《考古学报》一九六二年一期二四页)。〔3〕“祓”, 音 f*,去除不祥。“斋”,斋戒。〔4〕“自为质”,指以身代武王。《左传》哀公六 年记楚昭王有疾,而有赤云如鸟夹日而飞,周太史劝楚昭王萗祭,谓可移祸于令尹、司 马,亦此类。〔5〕“瘳”,音 ch#u,病愈。〔6〕“后而崩”,“后”字下似有脱文。 本书《封禅书》说“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逸周书?明堂》说“既克殷六 年而武王崩”,《管子?小问》说“武王伐殷既克之,七年而崩”,诸说不同。以上是 据《书?金縢》。


成王少,〔1〕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2〕管 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3〕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 管叔,放蔡叔。〔4〕以微子开代殷后,〔5〕国于宋。〔6〕颇收殷余民,以封 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7〕晋唐叔得嘉谷,〔8〕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 兵所。〔9〕周公受禾东土,〔10〕鲁天子之命。〔11〕初,管、蔡畔周,周公讨 之,三年而毕定,〔12〕故初作《大诰》,〔13〕次作《微子之命》,〔14〕次
《归禾》,〔15〕次《嘉禾》,〔16〕次《康诰》、《酒诰》、《梓材》,〔17〕
其事在周公之篇。〔18〕周公行政七年,〔19〕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 群臣之位。

【注释】〔1〕“成王少”,成王即位年龄,古书说法不一。或谓“幼在襁褓”(《尚 书大传》、《逸周书?明堂》等主此说),或谓年六岁(贾谊主此说),或谓年十岁(郑 玄主此说),或谓年十三岁(王肃主此说)。成王即位可能年龄不大,但“幼在襁褓” 之说不可信。〔2〕“摄行政当国”,代替成王执政。〔3〕“畔”,同“叛”。“畔周”, 武王克殷后封管叔于管,蔡叔于蔡,霍叔于霍,以监殷及殷以北的邶(在今河南汤阴县 东南),殷以南的啵ㄔ诮窈幽霞诚囟保笠远奈溃ㄔ诮窈幽箱肯兀9堋⒉獭ⅰ』艄唇嵛涓阎埽俏涓⑷嘀选N涓⑷嘀眩髂笔俏涓凸苁澹淌宕巍≈羰骞攀樘岬降谋冉仙伲饫锫匀ゲ谎浴!4〕“放蔡叔”,据《商君书?刑赏》, 霍叔也被流放。〔5〕“微子开”,本作“微子启”。“启”作“开”,是避汉景帝刘 启讳改字。启为帝乙长庶子,数谏纣不听,遂出走。武王灭商,向周乞降,初封于微。 详见本书《宋微子世家》。〔6〕“宋”,国名,在今河南商丘县南。〔7〕“武王少弟 封”,传为文王第九子,比武王年龄小,所以称“少弟”。封始封在康(在周王畿内), 此时封于卫。“卫”,国名,在今河南淇县。详见本书《卫康叔世家》。〔8〕“晋唐 叔”,名虞,成王灭唐,封之于唐,故称唐叔。后唐又改称晋。详见本书《晋世家》。 “嘉谷”,据说是长在两个相邻的亩垄上而结同一个谷穗。见《书序》。〔9〕“归”,
《集解》徐广曰“归,一作馈”,字通“馈”,是致送之义。“兵所”,驻兵之处。〔10〕 “东土”,当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在今河南陕县)以东由周公负责,陕以西由 召公负责(见《公羊传》隐公五年)。周公驻守东方,指挥平定殷乱。〔11〕“鲁”,
《书序》作“旅”,是布陈之义。〔12〕“三年而毕定”,《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即三年间平叛之事。〔13〕“《大诰》”,《尚书》 篇名,是周公于伐叛之前所作大告天下之辞。〔14〕“《微子之命》”,《尚书》篇名,
 
是成王封微子启于宋所作。〔15〕“《归禾》”,《尚书》篇名,今佚。《书序》:“唐 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即上所述。〔16〕 “《嘉禾》”,《尚书》篇名,今佚。《书序》:“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 禾》。”即上所述。〔17〕“《康诰》、《酒诰》、《梓材》”,皆《尚书》篇名。《康 诰》是成王封康叔封于卫所作。《酒诰》是成王以殷人酗酒亡国之事告诫康叔封之辞。
《梓材》是成王以木匠修治木材为喻,告康叔封以为政之道。〔18〕“周公之篇”,指 本书《鲁周公世家》。〔19〕“行政七年”,《书?洛诰》结尾书“在十有二月,惟周 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而文中又有“元祀”之语,前人遂以为周公摄政七年始还政 成王并改元。近年来因讨论出土何尊铭文,学术界对周公摄政年数及其与成王纪年的关 系有不少争论,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 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即七年之事。 “五年营成周”叙在下文。


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1〕如武王之意。〔2〕周公复卜申视,〔3〕 卒营筑,居九鼎焉。〔4〕曰:“此天下之中,〔5〕四方入贡道里均。”〔6〕 作《召诰》、《洛诰》。〔7〕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
《无佚》。〔8〕召公为保,〔9〕周公为师,〔10〕东伐淮夷,〔11〕残奄,〔12〕
迁其君薄姑。〔13〕成王自奄归,在宗周,〔14〕作《多方》。〔15〕既绌殷命,
〔16〕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17〕兴正礼乐,〔18〕度制于是改,〔19〕 而民和睦,颂声兴。成王既伐东夷,〔20〕息慎来贺,〔21〕王赐荣伯作《贿息 慎之命》。〔22〕

【注释】〔1〕“洛邑”,上文作“雒邑”。《书?召诰》序“成王在丰,欲宅洛 邑,使召公先相宅”,即此所本。〔2〕“如武王之意”,上文说武王“营周居于雒邑 而去”,是武王克商后,已谋筑城于洛邑。这里说成王“使召公复营洛邑”,可见是禀 承武王的遗志。〔3〕“复卜申视”,“复”、“申”,皆表示再次。“视”,勘察, 亦称相。据《书?召诰》及《洛诰》,召公卜宅、相宅后,周公再次卜宅、相宅,才开 始营建成周城。〔4〕“居九鼎焉”,武王克商后已迁走九鼎,这里始将九鼎正式安放 在成周城内。《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即指此。〔5〕“天下之中”,
《召诰》称为“土中”。成周位于周统治区的中央,故称。〔6〕“四方入贡道里均”, 四方入贡,里程相近。〔7〕“《召诰》、《洛诰》”,《尚书》中的两篇。《召诰》 记召公到洛邑卜宅、相宅,确定成周城的方位大小。《洛诰》记周公再次到洛邑卜宅、 相宅,开始正式动工营建成周城。〔8〕“《多士》、《无逸》”,《尚书》中的两篇。
《多士序》“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即此所本。《无逸》 是周公告诫成王之语。〔9〕“召公为保”,召公为太保。〔10〕“周公为师”,周公 为太师。师、保皆负责教育王之官职。〔11〕“淮夷”,古部族名,住在淮水流域,多 为嬴姓。〔12〕“残”,《书?成王政序》、《尚书大传》等作“践”,通“刬”、“剪”, 灭除之义。“奄”,古国名,亦称盖,嬴姓,在今山东曲阜县。〔13〕“薄姑”,亦作 “蒲姑”、“亳姑”,本为国名,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薄姑从武庚叛乱,被周伐灭, 周用以封吕尚。〔14〕“宗周”,即镐京,在今陕西长安沣河东,是武王东进所建的新 都城。〔15〕“《多方》”,《尚书》篇名。《多方序》“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 邦,作《多方》”,即此所本。“多方”与“庶邦”同义,此篇是周公以王命宣示周所 征服的诸方国。〔16〕“绌”,音 ch),同“黜”,废黜。“既绌殷命”,既废黜殷所
 
受天命。〔17〕“《周官》”,《尚书》篇名。《周官序》“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 还归在丰,作《周官》”,即此所本。〔18〕“兴”,振兴。“正”,订定。〔19〕“度 制”,制度。〔20〕“东夷”,古部族名,奉祀太皞、少皞,多分布于今山东境内,为 商的与国。〔21〕“息慎”,古部族名。亦作“肃慎”,分布在今黑龙江流域。〔22〕 “荣伯”,周的王朝大臣。“《贿息慎之命》”,《尚书》篇名,今佚。《书?贿肃慎 之命序》“武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以事属之武王,
《国语?鲁语下》载孔子语亦云“武王克商”而肃慎氏来贡。“贿”,赐送财货。


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 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 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1〕太子钊遂 立,是为康王。康王即位,徧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
〔2〕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3〕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 里,〔4〕成周郊,〔5〕作《毕命》。〔6〕

【注释】〔1〕“《顾命》”,《尚书》篇名,为成王的临终遗言。《书?顾命序》: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此据《书序》而略述该篇大 义。〔2〕“《康诰》”,即《康王之诰》,亦《尚书》篇名。〔3〕“刑错四十余年不 用”,“刑错”,将刑法放置起来不用。按“故成康之际”至此同《纪年》(《文选?贤 良诏》注等引)。前人多据以推算成、康二王在位年数。〔4〕“作策毕公”,“作策” 同“作册”,是史官之长,掌册命官爵,毕公为康王作册。“分居里”,让居民按等级 的不同分别居住。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桓公,根据西周先王“定民之居”的制度,使士、 农、工、商四民不相杂处,就属于这种性质。〔5〕“成周郊”,组成成周城的四郊。
〔6〕“《毕命》”,《尚书》篇名。《毕命序》“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
《毕命》”,即此所本。


康王卒,子昭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