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 作者:斯仁_2-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当夜深人静时,听起来尤其引人入胜;陕北秧歌则是以舞胜一筹,动作潇洒,舞步矫健。
慈禧太后一不高兴,李莲英就派人到外面云叫戏班,老佛爷真是百听不厌,最后听戏竟成了习惯。严格地说,只是死灰复燃,因为她过去在京师时就有这个习惯。把这陕西的剧种统统听了一遍,老佛爷就放不下手了,今天听这个,明天听那个,嫌到外边叫戏班子麻烦,就把这帮唱戏的养在了行宫中,也不知这些戏子的祖宗曾积过什么阴德,竟受如此殊遇。
“老佛爷,您老人家听了这么多戏,到底喜欢哪一种呀?”
“都喜欢!秦腔好,就好在它的粗犷;皮影好,就好在它的精致;那陕南道情,就好在它的情趣;陕北秧歌,就好在它的活泼……”
“老佛爷,真是佩服您老人家……”
“莲英,别忘了!今儿晚上听道情!”
“老佛爷,您老人家就放心吧!忘不了的!”
“这西安真是个好地方。有吃的、有看的、有听的……真不错!”
经过这一段的修整保养,光绪皇帝的身体状况转好,精神也好了许多,虽然他还是想着珍妃,照样对皇后冷淡,但是,他眼里的光不再是散的了,而且对慈禧太后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好转。慈禧太后看到病态中的光绪,不免产生了恻隐之心,待他也没有以前那么凶了,有时还哄着他说几句家常语。这样的日子对慈禧太后来说,是够舒心的了。
但常言说得好,好景必然是长不了。正在老佛爷自觉得意,怡在听戏的时候,京师徒来了消息。说洋鬼子冲进了颐和园,在园中胡作非为,把太后的宝座扔进了昆明湖,并在慈禧的卧房中画了许多不堪入目的淫画。这颐和园可是老佛爷一辈子的心血,老佛爷的全部家底皆在其中,洋鬼子竟敢闯进去,并亵渎老佛爷的卧房,这还了得!但此时,京城尚在洋人手中,又何况颐和园呢。所以,要回京师,就必须先退洋人,要想退洋人,就必须与其议和,答应他们的条件。
为了此事,慈禧太后饭也不吃了,戏也不看了,只一味地愁眉苦脸,忧心忡忡。李莲英最善于察言观色,知道主子心情不好,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耐心性子,慢慢地劝导。可是现在明摆着,洋人议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清政府处置主战派的载漪、赵舒翘等人。如不答应这一条,议和是断不可能的。但是,主和派是慈禧杀的,对八国联军宣战,也是慈禧太后宣的战,如果现在再为了讨好洋人,杀主战派,还不等于自己抽自己嘴巴?确实为难!
但李莲英看到主子不高兴,心里就不舒服,就下决心要说服老佛爷,早日答应洋鬼子的条件,早一日答应,早一日清闲。便小声对慈禧说:“老佛爷,您为了议和的事,何必那么发愁呢?”
“不愁行吗?”老佛爷没好气地说。“依奴才看,主子没有必要那么为难。我大清朝的江山,如果没有老佛爷您,早就……现在这事,还得老佛爷您打开局面,才能扭转乾坤。义和拳让洋人打败了,这可算是除了一患,老佛爷应当高兴才是。洋人那边,只要让他们知道主战不是老佛爷的意思,然后把宣战的责任全部往端王他们身上一推,完全接受洋人的条件。您老人家再下道懿旨,把议和的一切事情全权交给庆亲王和李中堂去处理。这样一来,老佛爷不是什么责任都没有啦?况且如果这样,什么难题不能解决?”
李莲英说完,看慈禧太后有所动心,但仍有疑虑,便接着说:“老佛爷英明果断,此事再多虑也没有必要。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现在只能权且如此,只要求洋鬼子答应讲和,早日达成议和条件,来日方长,至于其他的事,可再从长计议。”
经李莲英这样一说,慈禧太后心想,如果不答应洋人的条件,他们绝不会不了了之,一定会再次来犯。要想早日回銮,早日回到自己的颐和园,只能如此而已。为了早日使洋人退兵,只能牺牲主战派了。于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在左右为难的时候,慈禧太后沉默了,这可怕的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慈禧太后是将“爆发”,还是将“灭亡”呢?
洋人把慈禧太后逼进了死胡同,要出死胡同就得答应他们的条件。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老佛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降下了“罪己诏”,称“既有悔祸之机,宜领自责之诏”。其中语句,无不情真意切,开诚布公,堂堂大清皇后,竟在洋人面前表现的如此温柔。此诏之中,同时谕会奕劻和李鸿章,要不惜一切代价,力争早日达成议和协议,并重申了老佛爷的思想“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早在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俄、美、英、法、日、德、意、奥、比、西、荷十一国公使便向庆亲王奕劻和直隶李鸿章提出了《议和大纲》,要求中国政府给在中国被杀的德使克林德和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修坟立碑,并要求中国政府派人到德国和日本去道歉;要求中国按照他们列出来的义和拳首领的名单,对其从重处置;要求中国把在战争中毁掉的外国人的坟茔,予以修葺;禁止中国购买武器弹药,要求拆除大沽口炮台;要求在使馆驻兵设防……条件之苛刻,史无前例。以致往日在谈判桌上甚是慷慨的李鸿章李中堂都缄口不语,犹豫不决,只得拿这些条件来和老佛爷商量。
老佛爷太渴望得到“和平”了。她想得到的东西,无论多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她都要得。于是,她老人家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复照十一国公使,完全接受了《议和大纲》。紧接着,就在十二月二十六日,颁布了那罪己之诏,为她的大开杀戒做好了准备。
“老佛爷,这洋人的条件也签应了,万岁爷的‘罪己诏’也发了,您老人家为什么要愁眉苦脸的?”
“哎——,这洋人一天不走,我的心一天就放不下!”慈禧太后忧心忡忡地说。
“老佛爷,外面下雪了。您老人家心里烦到外边去散散心儿吧?”这李莲英太会察颜观色,见风使舵了。慈禧太后年轻时候,最喜欢游玩,做了皇后、太后之后,尤其是垂帘之后,她日理万机,甚是繁忙,把游乐都快淡忘了,庆幸的是有个颐和国,那园子里不但宽畅,而且有山有水,环境优美,给老佛爷提供了游乐的场所。逃到西安以后,起先还是游了一番,玩了一场的。但后来就因为议和的事,弄得老佛爷茶不思,饭不想,整日只知道痴坐,任李莲英使尽浑身解数,也博不得老佛爷一笑。昨天夜里下起了雪,到今天还没停,雪好大,地上已经堆得有半尺厚了。这是这三年多以来,陕西地方下得最大的雪。连续三年,这陕西几乎滴水未降,或许是皇恩浩荡,圣驾往这儿一住,就下这么大的雪!好,瑞雪兆丰年,下吧!
听说下雪了,慈禧太后真的有些心动。想想往年在京城,在宫里,在颐和园中,一到下雪,在那银色的世界里游玩,该有多好啊!哎——,这该死的洋鬼子!越想越烦,老佛爷站起了身,李莲英知道她要出去,连忙拿过了那领从河南进献来的紫貂氅,给老佛爷披在身上。然后,搀扶着她出了房门,走下石阶,来到行宫的院子里。
这总督衙门自做了行宫之后,似乎比以前严肃了好多。行宫的前部是一层一层的房子,后面也有很大的一个园子。在成为行宫之前,这总督衙门中只有房子,没有那么大的园子,慈禧太后住进来之后,慈禧觉得这里地方太小,玩都没处去玩。可是,陕西巡抚岑春暄为了讨得慈禧太后欢心,就在总督衙门后面,补建了一个园子,移花接木,还真像回事。太后有时心烦,就让李莲英随着她在园子里走走。今天心里烦,李莲英搀扶着她,踏上了那条砖砌的小径,径直往园子里来了。
“老佛爷,慢着走,路滑!”李莲英首先想到的,永远都是主子。慈禧太后心里很乱,她还在掂量着议和的事,走着走着,就停住了。
“老佛爷。快过年了,您老人家应该高兴点,这样大家才能都过个好年!”李莲英劝道。
“连家都没了,还过什么年呢?”慈禧太后有点惨然。
“老佛爷不用生气,您老人家是一国之母,这哪儿不是您的家?您想京师啦?京师已经让洋人毁得不成样子,眼下还是这里好!您老家又在想议和的事?那不是已经办妥了吗?老佛爷已经发过诏书,庆亲王和李中堂大人不是已经接受了他们的条件了吗?”
“可是拳党首领都没有处置,洋人是不会答应签约的!”
“在太原时,老佛爷不是已经革了端郡王、澜公和山西巡抚毓贤的职吗?”李莲英不惑地问。
“端王和载澜,我也真不想处置他们。可是洋人步步紧逼,嫌对他二人的处置太轻,要求加重处置。另外,对于其他拳首,洋人已列了名,要求斩首!”
听了这话,李莲英吓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因为当初义和团在京肆盛极一时,影响极大,不但朝中大臣支持,就连宫中太监、营中兵勇,都设有拳坛。当时主战,利用义和团,也都是李莲英给主战派在背后撑腰,在老佛爷面前给他们打圆场,他们才敢力争,结果以败告终。所以,李莲英听了洋人列出了名单,真是吃惊不小,在雪地里有点瑟瑟发抖。怯怯地问:“列了名单!真有此事?”
“这还能有假!”说着,慈禧太后从袖中抽出一张纸,在李莲英面前晃了晃。这下李莲英更心虚了,真的有名单!上面会不会有我呢?这样一想,就呆在那儿,不动了。慈禧太后已经继续往前走了,他还是呆地站着。
“莲英,你发什么呆呀?”这下,李莲英醒了,他觉得他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看看那名单,看看那上面是否有自己的名字。于是,走到慈禧面前,在那半尺厚的雪地里跪了下去。
“老佛爷,奴才有一事相求,望您老人家恩准!”
这一下,把慈禧太后搞愣了:“什么事呀,快起来,起来!”
李莲英跪着没动,说:“求老佛爷恩准奴才看一看那个名单!”
“我以为什么事呢?好!好,给你看!你起来呢!”李莲英激动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接过慈禧递过的单子,飞快地扫了一遍,没有自己的名字,一块石头算落地了。这一连串的动作,看得慈禧太后直乐。
李莲英一看名单上没自己,心想,只要没有我,愿杀谁就杀谁呗!还是我李某精明,如果不是办什么事我都不露面,没准这会儿已经没命了,好险啊!李总管为自己的圆滑感到庆幸。这下心里踏实了,才回过神来,觉得有些失态,忙把那纸单递给慈禧,说:“老佛爷,依奴才之见,这些人中间,除了端王、澜公之外,其他的人……处置就处置吧,反正外头已经知道前日宣战不是老佛爷的意思。”
“可是载满和载澜处置得太轻。洋人不答应。“慈禧愁容满面。似乎有点无可奈何。
“那——,我们可以再加重处罚他,但不一定要杀他们。
比方说要他们充军。再来个永不赦,好歹能保住性命。这陈子过了,可以密诏他们再回来,做个平民不就成啦!”对这些事李莲英例挺在行的,说得慈禧太后都不住地点头。慈禧太后觉得这样做挺好,于是就踅身往回走,李莲英急了:“老佛爷,还没到园子里呢,这就回去呀!园子里的梅花开了,雪中腊梅,可好看着呢!您老人家不去看看?”边说,边跟着老佛爷往回走。
慈禧太后一边往回走,一边想着,这下要处置的,可都是朝中大员或是封疆大吏,事关重大,得找个大臣商量。找谁呢,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荣禄,因为荣禄最大的特点就是办事果断。
“莲英,你去叫荣禄来!”慈禧走进了平日里接待官员的房里,坐下,对李莲英说。
“遵旨。”
荣禄在朝中一直都受慈禧重用,这次又匆匆随驾而来,自己也一大把年纪了,在冀晋交界的地方,在追驾途中,又死了夫人,所以,心情一直不大好,人也看起来苍老了许多。到了西安之后,虽说生活条件好了许多,慈禧太后又封其偏房的福晋。但毕竟年纪不饶人,加上对老妻的思恋,精神不大好。到西安后,他和家人被安排到了巡抚衙门内的一处院落中,独成一家,与别家互不相通,虽时有官员来访,但荣禄却深居简出。十冬腊月,就坐在家中烤火饮茶,只是每日清晨须到行宫朝见太后和皇帝。这日正在房中闲坐,忽报李莲英求见,就迎了出来。李莲英已到了房门口。
“荣中堂好雅兴!”见了面,李莲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