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从容走上断头台;英勇就义。这位勇敢绝伦的英雄;就是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中叱咤风云的杰出农民起义领袖闵采尔。
闵采尔1489年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青少年时期聪明伶俐;刻苦好学;17岁时入莱比锡大学专修哲学和神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离开大学后;闵采尔先后当过教区学校的教师和一些地区的传教士。这时;德国正处于严重分裂割据状态;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全国分裂为7个大选侯、200多个小诸侯、1000多个独立的帝国骑士。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掌握司法、税收、铸币等特权;拥有常备军;可以独立对外宣战和媾和;个个俨然都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天主教会也占有全国1/3的地产;进行各种名目的巧取豪夺。
在教俗封建主的反动统治下;全国80%以上的农民饥寒交迫;无以为生;挣扎在死亡线上。农民担负的租、徭役不断增加;在有的地区租税高达收获物的40%;徭役每星期达六天之多。公共使用的山林、池塘、牧场也大部分被教俗封建主占为己有。在政治上;农民也没有任何权利;领主可以象处置财
产一样;任意处理他们本人及其妻女。农民稍有反抗;封建主就对他们施以各种残酷的刑罚:割耳、割鼻、挖眼、断指、斩首、车裂、火焚、四马分尸等等;无所不用其极。马克思称农民处于〃生不能;死不得〃的境地。农民被迫不断掀起反抗斗争。所有这些情况;闵采尔在传教过程中;通过与下层人民的接触;均已耳闻目睹。农民的悲惨处境;使他深受教育;感触至深;各地农民开展的反封建斗争;使他感受到了在农民中蕴藏着的巨大革命力量。1517年;德国宗教改革爆发后;闵采尔积极参加了宗教改革运动。1520年4月;闵采尔在路德的推荐下;担任了茨威考城的神甫。这里是德国的采矿业和纺织业的中心之一;矿工、纺织工人数众多;工商业发达;被当地的大诸侯萨克森选侯视为〃自己领地上的一颗珍珠〃;任意盘剥。因此;下层人民同富裕的社会上层之间矛盾十分尖锐。在闵采尔来到茨威考之前;矿工和纺织工组织了一个异端教派〃再洗礼派〃(因主张信徒成年后必须再度受洗礼而得名);宣传〃尘世上的天国〃就要到来;主张没有贫富、剥削;实行财产公有。闵采尔积极参加了〃再洗礼派〃的活动;并指导茨威考城的工匠于1521年春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闵采尔逃往捷克布拉格;并同捷克的反封建势力建立了联系。1521年11月;闵采尔在布拉格发表《告捷克人民书》;提出〃人世间不应当有压迫和剥削〃;公开号召农民起义;被捷克当局驱逐出境。他重返德国;深入工人和贫苦农民中继续宣传革命主张;并把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同发动人民起义结合起来。从1522年至1524年;闵采尔为了发动德国农民战争;走遍了德国几十座城市和数百个乡镇;并发表了一些著述。在一篇著作的结尾;他写道:〃整个世界必须经受一次大震荡;这是关于不敬上帝的人垮台而卑贱的人翻身的事情。〃人民群众从闵采尔的言论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在闵采尔的直接推动下;德国农民起义斗争的火焰越烧越烈;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卷入了风雷激荡;硝烟弥漫的战场。
1524年6月;德国农民战争首先在士瓦本的施图林根打响;翌年在法兰克尼亚、图林根和萨克森地区相继掀起高潮;从而形成德国农民战争的三大战场。闵采尔亲自领导和直接指挥了图林根和萨克森地区的农民战争。1525年3月;闵采尔率领平民、矿工、农民;推翻了帝国直辖市缪尔豪森的城市贵族的统治;在该城建立了起义群众自己的革命政权〃永久议会〃(一称〃永久市政会〃)。这是一个新型的革命政权;它宣布没收教会的财产;废除农民的封建契约和债务;取消封建特权;实行财产公有;人人平等;并严惩了罪大恶极的封建领主。〃永久议会〃的政策、措施;深受人民的拥护;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纷纷积极投身于起义运动;遂使这里成为全德国农民战争中斗争最坚决、最气势磅礴的中心地区之一。反动诸侯惊恐万状;不断发出〃缪尔豪森是一切冲突、不满的基础和发源地;所有叛乱象泉水一样从那里涌出〃
的哀鸣。
图林根和萨克森地区风雷滚滚的起义形势;是与闵采尔组织、发动和领导分不开的。但是;闵采尔有没有担任〃永久议会〃的主席、成为这个新型人民革命政权的最高领导人呢?这一问题;是一桩历史疑案;从经典作家到历史学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肯定说。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指出:〃1525年3月17日;即还在德国南部总起义之前;缪尔豪森就已发生革命了。原有的城市贵族议会被推翻了;政权转入新选出来的'永久议会'手中;永久议会的主席就是闵采尔。〃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也说道:〃闵采尔
活动的中心是缪尔豪森城。1525年3月17日;城内手工匠和平民推翻了城市贵族的统治;成立'永久议会'。闵采尔被选为主席;门徒亨利。佛伊浮是他的有力助手。〃1985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顾汉松编著的《世界五千年(3)》;也持此说;并在书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选举闵采尔为〃永久议会〃主席的过程和场面。这是一套专为少年儿童编写的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读物;该书前言中说〃这套故事;取材尊重历史事实〃。可见闵采尔担任〃永久议会〃主席也是具有历史真实性的。
二、否定说。19世纪德国著名史学家威廉。戚美尔曼在《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中认为;闵采尔没有担任〃永久议会〃的主席。他考察了德国农民战争的史实;认为对缪尔豪森城起义及建立新政权起作用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闵采尔;另一个是闵采尔在当地的忠实信徒和学生普法伊费尔。他说:〃普法伊费尔为新市政会定名为'永久市政会'〃;〃普法伊费尔和闵采尔对新市政会和由八人组成的市民委员会都有影响;但是;普法伊费尔和闵采尔都没有象梅兰希通所捏造的那样;担任过市政会主席。他们既没有做过缪尔豪森市长;也没有当过市政会委员。普法伊费尔仍然是尼古拉的牧师;闵采尔仍然是圣母院的牧师;他们为自己取得的权利仅仅是可以出席市政会会议。〃
1989年郭振铎主编的《宗教改革史纲》;支持并采用了戚美尔曼的观点;认为:〃闵采尔不是市政会主席;也不是市长;但以牧师身份经常出席市政会。〃
三、回避说。即采取回避的方法;在书中不直接点明闵采尔是否担任过〃永久议会〃的主席。我国80年代出版的一些史书多取此说。朱寰主编的《世界中古史》中说:〃闵采尔是新政权的实际负责人〃。刘明翰主编的《世界史。中世纪史》认为:〃闵采尔实际领导了这个革命政权〃。朱庭光主编的《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下册)中认为:〃这个政权的实际领导人是闵采尔及其助手普法伊费尔〃。
上述种种观点;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第2版序言中称自己的〃这部著作并不奢望提供独立研讨过的材料。相反;关于农民起义和托马斯。闵采尔的全部材料;都是从戚美尔曼那里借用的。他那本书虽有些缺点;但仍然不失为一部最好的资料汇编〃。但是;戚美尔曼对闵采尔担任〃永久议会〃主席一事是否定的;而恩格斯是肯定的。那么恩格斯是根据什么〃材料〃呢?闵采尔究竟是否担任了〃永久议会〃的主席?这些问题还须学术界认真研究。
(李运明)
克伦威尔是〃精神恶魔〃吗?
克伦威尔(OliverCrmwell;1599—1658年);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独立派首领。生于抗廷登郡地主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归乡经营农牧场。1628年当选为国会议员。
就在克伦威尔当选为国会议员的1628年;国王查理一世召开国会;企图解决财政困难。国会提出权利请愿书;要求国王非经国会同意不得强行借债和征税;查理一世被迫签字;但无意恪守。次年;查理一世解散国会;实行独裁;并大量出售日用品专卖权和征收新税;以增加收入。同时力图推行英国国教;以巩固王权;激起广大群众极度不满。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腐败的英军一战即溃。查理一世为了继续战争;筹集军费;在1640年4月恢复召开国会。矛盾更趋尖锐。可是国会对查理一世的政策进行猛烈抨击。查理又把国会解散;故称〃短期国会〃。查理一世解散国会;等于火上浇油;受
到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查理一世不得不在1640年11月再次召开国会。国会存在到1653年;故称〃长期国会〃。长期国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开始。
就在1640年;克伦威尔参与起草《大抗议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谴责国王暴政。1642年8月;国王查理一世向国会宣战;内战爆发。战争初期;由于国会内长老派力图与国王妥协;使国会军失利。但克伦威尔率领的骑队;纪律严明;屡战屡胜;被誉为〃铁骑军〃。1644年7月;马斯顿战役中大败王党军;扭转了战局。次年又统率〃新模范军〃;在纳斯比战役中摧毁王党军主力;并于1646年6月攻下王党军大本营牛津。查理一世逃往苏格兰。第一次内战结束。1647年;国会将国王赎回;不久;查理一世出逃;挑起第二次内战;也被克伦威尔击败。1648年清洗了国会中长老派势力;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5月宣布成立共和国。建立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资产阶级专政。不久;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平均派和代表贫苦农民的掘土派的民主运动和爱尔兰民族起义;遭到克伦威尔的残酷镇压。1653年克伦威尔自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对外推行扩张政策;曾对荷兰、西班牙作战;均获胜。
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300年来;众说纷纭。在国外;贬他的;说他是一个〃精神恶魔〃、〃头号杀人王〃;褒他的;说他是〃人中之杰〃、〃王者之雄〃。恩格斯曾说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一身兼备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的形象〃。有人认为;克伦威尔在历史上的重要功绩乃是他用暴力粉碎了旧制度;处决了国王;为英国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有人认为;克伦威尔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领袖;依靠广大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用革命暴力扫除了英国的封建制度;为建立共和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毕竟是用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在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以后;又镇压国内人民运动;破坏原来支持共和国的社会力量;最后不免使自己开创的共和政体覆灭。还有人认为;克伦威尔是个矛盾的人物;他不得不顺应时代朝流去反对并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并且建立了共和制;起到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但后来;他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需要;又残酷镇压了革命民主派;掠夺了爱尔兰;表现出明显的资产阶级局限性。他发动的一系列商业战争;为英国扩大了市场和殖民地;但长期战争消耗抑制了经济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加上保王势力的阴谋活动;致使英国一度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
(王东明)
欧文为什么将美国定为建立〃新协和〃实验地?
罗伯特。欧文(1771—1858年)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改革家。1824年;他带着他的四个儿子;乘船漂洋过海。到达美国;进行〃新协和〃共同体实验。同年;他在美国印第安那州买下〃拉皮特〃共同体的土地和财产;并于第二年建立了〃新协和〃共同体实验地。
欧文的〃新协和〃共同体位于印第安那州的瓦巴什河畔;占地2万英亩;其中2000英亩是正在耕种的土地;其余是荒地。共同体初创时共有900名男女成员;其中包括作家、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大都来自美国的各个地区;也有少部分来自欧洲国家;他们基本上是应欧文的邀请而来的。在共同体创建的头几个月内;欧文与其二子威廉。欧文建立起代议制式的政府;并实行财产公有和合作劳动制度。
但是;为时不久;共同体在组织上就发生严重冲突;并因此分裂成几个
独立的单位;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组织机构。
共同体的分裂给其倡导者欧文以沉重打击。他从中得出这样的教训:如果群众未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在完全新的环境下;共同体是没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当欧文看到共同体不可能达到他的目的时;就返回了英国;共同体也于1827年以失败而告终。
看来;欧文在美国建立的〃新协和〃共同体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欧文的〃新协和〃共同体的成败与否;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欧文为什么要选定美国作为他的〃新协和〃实验地。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至今还没有取得充分和一致的认识。本文只能就现在能读到的资料;来叙述人们不同的看法。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欧文之所以到美国去建立〃新协和〃实验地;是因为他在英国的改革和政治活动遇到了困难;遭受了挫折。
在政治领域;他在1819和1820年曾经代表〃拉纳克〃合作社竞选英国议会代表;但没有被选上。1820年;他发表了关于〃拉纳克〃问题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关于建立合作社的理想;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