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

第165章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第165章

小说: 千古之谜--世界文化史500疑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同秘鲁和中部美洲的相互关系问题;然而;由于缺少对陶器形式的系统研究;所以几乎不存在它的编年史。上述因素阻碍了对所提出的理论建立必要的、确凿无疑的历史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至今人们还不知道是谁创造了圣阿古斯廷文化。
然而;由于学者们重视其刚起步的科学考察;现已发现这种内陆文化区已扩展到派斯河一带和考卡省西北部。在那里一个极其崎岖不平的山区;存在明显相似于圣阿古斯廷文化特点的文化。其最富有魅力的主要特点是地下墓穴;有时可通过旋梯进入;其墓墙饰有绘画。但是;现在还不能断定它同圣阿古斯廷文化的关系。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作出以下的判断:哥伦比亚的高级文化地区;并不只是存在奇布恰文化;也没有一个宏大的文化统一体。圣阿古斯廷文化应是各个地方文化中的一个小区域文化。实际上;各地方文化不可能建立相互关系;而是相对孤立演进的。换言之;在哥伦比亚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奇布恰文化区;相反;分布着一系列独特的小文化区。此外;由于哥伦比亚处于古代美洲四大土著文明潮流(中部美洲、加勒比、亚马逊和中部安第斯山区)的中心地带;所以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上述各种因素作用下;关于哥伦比亚各文化的历史来源及其创造者问题长期成为历史难题。
现在根据一些零星的材料;可大致勾划出它们的历史文化轮廓。到公元1500年左右;包括圣阿古斯廷文化在内的哥伦比亚的一些较发达文化;是以具有阶级结构的酋长国为特征的一种文化类型。西班牙人曾把它们叫做〃联盟〃、〃邦国〃和〃王国〃;但这些名称都是不确切的。其主要的社会经济特点是:它们可能已有较发达的农业;不断增高的人口密度和深化的军事和宗教实践。在神权政治下;宗教是巩固社会团结的主要手段。从其分布情况看;酋长国并不限于高山地区;而是向下扩展到低地热带稀树草原的广大地区。其自然条件是;没有极大面积的热带森林地区;且在一些地区内耕地需要进行灌溉。在一些部落里;精耕细作的农业提供了经济生活的基础;所以打猎、捕鱼和采集的意义从没有象对热带森林的农民那么大。在一些地区;用修筑梯田的方法来扩大耕地。作物的多样化是其另一特征。它不仅提供了更丰富的食品;而且保持了日常饮食营养的均衡。
长期以来;作物的引种和试验已经培育出来一系列驯化了的植物:在低地上有玉米、甘薯、甜木薯和苦木薯、豆类、花生、凤梨和鳄梨等;在较高的地方则有昆诺阿藜、美人蕉、马铃薯和块根落葵等。培育出来的作物种类
繁多;与驯养出来的家畜的种类稀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缺少大的哺乳类动物作为食物的情况下;豚鼠、麝香鸭、野犬等提供了肉食品。在沿河一带捕获的鱼类是一种很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各种各样的纤维作物;其中特别是;棉花;为纺织技巧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但是其实践可能同中部安第斯山区有联系。此外;珍珠、黄金和各种绿宝石是各部落人民贸易经济中三种贵重产品。
以上的描述表明;包括圣阿古斯廷文化区在内的哥伦比亚部分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得到显著的发展。但是;究竟是哪个部落集团创造和发展了圣阿古斯廷文化呢?根据其主要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关于其文化创造者问题;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几种假设:一;是哥伦比亚的马格达雷那河上游地区土生土长的居民创造的文化。
但是;从其文化特点看;它缺乏鲜明的广性和可靠的历史基础;因此;这一假设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二;是来自秘鲁的古代移居者创造的文化。对阿古斯廷文化主要是以巨石雕刻为特点;同时引种了许多中部安第斯山区的作物;这表明它与古代秘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还需要大量的材料来充分论证这个问题。
三;是来自中部美洲的古代移居者创造的文化。这一假设的可能现实性不大;因为圣阿古斯廷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特点与中部美洲古代文化差异较大。
以上三种假设的任何一个论点都还没有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都需要进一步探究。
(刘文龙)
阿拉撒热人及其创造的查科文化因何突然消失?
美国西南部科罗拉多州的梅萨峡谷;一直到19世纪后半叶还是一个荒无人烟、不长寸草的地方。然而就在这峡谷里;有一座后来遐迩闻名的〃悬崖宫〃。整个宫殿宛如一座壮丽辉煌的城堡;一幢幢石筑的多层建筑物星散在城堡里;矗立在峡谷中央;四周被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包围着;犹如屏障把它与外界隔绝起来。几乎在长达整整6个世纪中湮没于尘世;鲜为人知。直到十九世纪末才被人发现;从此以原墨西哥北部古代印第安人一个分支阿拉撒热人的史前文化摇篮而盛名于世。
〃悬崖宫〃是在一个极为平常的偶然场合被发现的。1888年的一天;寒风呼啸;大雪飘飘;两个正在寻找因迷路而跑丢牛群的牧童;来到了梅萨峡谷。他俩在白茫茫的蜿蜒曲折的山谷里朝前走着;突然眼前一亮;一群从未看到过的建筑物在峡谷底部出现。他们沿着陡峭的崖壁滑到了峡谷深处。一座宏伟的城堡顿时呈现在面前;他们走进城堡;发现许多器具;有黑白相间的陶制器皿;其中有的形状象动物;有简单的劳动工具;四周还有许多焚烧过后留下的灰烬。牧童的发现很快被传开;〃悬崖宫〃就此天下得名。
后来考古学家用了相当长时间在美国西南部进行艰苦的发掘工作;结果在犹他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都发现了类似的建筑物;其中以新墨西哥州西北部的查科峡谷最引人注目;也最典型。11世纪中期到12世纪中期;是阿拉撒热人查科文化处于登峰造极的时期;他们在查科建立了由12个被称作普韦布洛(村镇)构成的雄伟壮观的城堡。当时这里是阿拉撒热人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阿拉撒热人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生活;然而他们创造的文明却已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在查科造起了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石屋;每座屋子
都用上万块石头堆砌而成;仅仅做横梁的松树木、针枞木就多达2万多根。
在那牲畜和轮子等运输工具尚未在美洲出现的年代;要从50多公里外的采石场和伐木场将巨石和大树运到峻险陡峭的山谷;确是一件令人赞叹不已的惊天动地的伟事。这些石屋中有的高达5层;房间多达近千间;花了半个世纪才建成。房间一般呈圆形;房顶为蜂箱形。房顶和屋内地上各开一个洞口。
阿拉撒热人把房顶的洞口作为通向外面人间世界的进出口;靠梯子进出;地下的洞口则是阿拉撒热人认为的人死后灵魂飘向阴间世界的进口处。
在整个建筑中还有一个奇特的被称作〃克屋〃的圆形屋子。最大的一间〃克屋〃;直径达63英尺;纵深15英尺。屋内的音响效果特别好;两人在一头窃窃私语;另一头的人们则听得清清楚楚;甚至在屋内咳嗽、打喷嚏也如同雷鸣一般。
阿拉撒热人在房屋四周的山谷里;还建造起了梯田;种上了玉米、南瓜和豆类植物。为了对付干旱的气候;他们修建堤坝、营造水池;把山谷里淌下来的雨水收集珍藏起来;待到旱季到来;开沟掘槽;打开水闸;把水引向梯田。为防荒年;他们在常年储备了足够的粮食。他们穿的衣服都用动物的皮毛和棉花混合制成。当时阿拉撒热人虽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但已知晓天文和原始的艺术。至今在查科峡谷的法加达。巴特顶上还保留着当年他们修筑的〃天文观测台〃。一把象匕首一样的〃阳光针〃;插在垂直的石板中央;以此来测试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悬崖峭壁上刻凿着一些至今不得而解的图画。在谷地还发现了用绿松石做成的装饰品和用木管和鸟骨做的笛子。在查科还发现了数百条宽9米多的硬面路;条条路都直通悬崖顶;而且每隔12—16公里就建有一座普韦布洛;这些村镇的遗址至今还残存着。
种种迹象都说明;这里曾经是阿拉撒热人的政治、经济、宗教中心。估计那时大约有5000多人口。
阿拉撒热人在查科经历了从11世纪初到12世纪的一段空前绝后的创造力突发期;他们在那里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史前文化;引起众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赞叹和重视。但是;阿拉撒热人为什么要在荒凉贫瘠的峡谷中建造起那么多〃悬崖宫〃?阿拉撒热人又是怎样在这艰苦的地方建立起如此繁荣的城堡并养活那么多人口的呢?为什么查科文化从12世纪后半期就很快衰落;以至到了13世纪阿拉撒热人就此销声匿迹了?对前面两个问题;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至于后面一个问题;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由于氏族内部不和;而为防御和抵抗外来入侵者;不得不抛弃这些城堡;在山谷峭壁上挖洞开始过新的洞穴生活。造成不和的原因可能主要是为了抢夺土地和水源。有的认为是恶劣气候迫使他们离家出走;因为据历史记载;在13世纪70年代曾有一场长达20多年的大旱袭卷了这一带地区。还有的认为是人口繁殖过多;以致土地超负荷使用的结果。然而这些说法都缺乏充分的证据来证实查科文化神秘消失的原因。如说当时遭到外敌入侵;但到目前为止在峡谷废墟上仍未发现来犯者与阿拉撒热人发生对抗和搏斗的蛛丝马迹。
尽管阿拉撒热人已不存在了;但是他们的一些习俗却至今还在美国的西南部流传着。不信;你到美国的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去看看走走;说不定还能找到现代人住的普韦布洛土屋呢!
(周)
泰国班清文化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吗?
班清;这是在泰国东北部呵功高原上的一座小镇;多少年来一直鲜为人
知;甚至连它的近邻也不知道它的存在。而现在;它的名字却为远在美国费城和法国巴黎的学者所熟知;并且还将作为一个赫赫有名的地名出现在未来的历史书籍中。
是什么使班清成为举世闻名的地方呢?原来这座小镇的红色土壤下面;人们发现了一片史前墓地;许多的稀世珍宝与遗骸埋在一起;有陶器、石器及精美的金属制品。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珍宝至少已埋藏了5000年之久。
过去人们认为;5000年前的东南亚人民还生活在原始的石器时代。而事实上;那时的班清居民已经相当进步了。他们居住在固定的居民区;种水稻及其它农作物;并且会制作漂亮的陶器。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发明了青铜器的冶炼及制作。经测定;这些青铜器的制作年代大约在5000年前;是世界上历史最远久的发明。历史学家们传统认为;青铜器最早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肥沃的两河流域;冶金术是从西亚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现在;班清的发现使考古学家提出了新的见解;他们认为;青铜器发源地可能就在泰国。
班清的考古发掘始于本世纪60年代。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学生斯蒂芬。扬来班清进行社会调查。有一天;他经过一个筑路工地时;看到工人挖出了一些陶器碎片;这些碎片上有一些奇怪的图案。他好奇地捡了几个图案美丽的残破陶罐带了回去。1968年;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的考古研究中心将陶器碎片进行碳14测定。结果令人吃惊;班清的陶器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制造的。
人们猜想;班清的地下也许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1974年;泰国艺术厅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开始了联合的考古发掘。当挖掘到5米时;发现了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最浅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到1975年发掘结束时;共挖出陶器、石器和金属制品共18吨;包括青铜器和金银制品。发掘表明;这里的文明是以水稻耕种为基础的。在公元前3000年;班清人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至于他们是如何掌握这项重要技术的、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考古学家切斯特。戈尔曼是这次发掘工程的主任。他说;我们深信;炼铜术的起源最后可能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其发源地就在泰国的呵叻高原边缘的山脉之中。这里从古至今都以锡、铜储量丰富而闻名。
班清的出土文物是丰富多彩的。有众多形状下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这些图案看来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而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如同古希腊的骨灰罐上的图案。从制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有些不太协调。此外;还出土了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
班清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制品;并且在制作技术上有不断的创新。
在早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锛和青铜手镯的含锡量只有1。3%;制作也较粗糙;严格地说只能算作红铜制品。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班清文化的繁荣期。在此时期;班清人制作了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锡、项链、戒指和长柄勺。
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难以相信这是几千年前的古人制作的。这时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