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优等生是怎样炼成的-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个落魄的行人,没有自行车,也没有骏马,甚至没有一双像样的鞋子;可是,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我有我的脚,我有我的心:我的心中抱定着北大这片圣地,我的双脚向着这个方向永不停息地前进。
我知道,我不聪明,我不会奔驰,我不会飞翔;但是为了心中的呼唤,为了心中的那片神圣,我一定要走,迈动我瘦弱的双腿,努力地走。这是个艰巨的过程,途中满是荆棘和豺狼——可是,我一定要走——脚踩过荆棘的尖,手抚过豺狼的背,然后鲜血淋淋……然后,我找到了她——我神圣的追求。
在这条路上,我知道没有捷径,但我知道一定有尽头。这绝对是个脚踏实地的过程,没有谁可以侮辱这个旅途,没有谁可以亵渎这个篇章。
我,追梦,走到了北大。
(二)梦的开始
初闻北大是在十年前的一次祭祀的会上,那年的我,才刚认全十个阿拉伯数字而已。祭祀有一个环节,就是祭祀的人要祝愿在场的孩子们。轮到我的时候,祭祀的人说的是“祝愿你考上清华、北大。”当时,我只是记住了这个名字;想不到,十年后,我站在了这个地方——这个开始属于我的地方。
初中的时候,我的成绩到了镇上前几名。我们的村民们开始调侃:“这个孩子以后会考上清华、北大的。”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开始了对清华、北大的憧憬。那时的清华、北大,是一个遥远的梦,神秘与神奇的所在。
(三)坚持我的梦
由于我在初中的学习成绩优秀和一定的校园活动的影响,我保送到了县里最好的高中——浙江省余姚中学,并且进了理科试验班。这个时候,我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刚刚开始。
我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基础不是很好,高一时的考试成绩让我有些不安。当时,我的班主任冯子江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有学习上的,还有生活上的。他是个和蔼可亲的中年人,虽然是教物理的,可是人文素养很好,闲时研究《孟子》、《论语》之类的书。他学习涉猎很广泛,经常给我们讲解一些时事、文学、政治;在他的熏陶下,我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了很好的发展;同时,学习成绩也有了空前的进步;受他的影响,我在清华、北大之间爱上了北大——这是所让人钦佩爱慕的百年名校,这是所政治进步、治学严谨的百年名校,这是所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的百年名校,这是所让中国人激动了一百年的百年名校!
我的目标锁定在了北大!
如果你对一件事有追求,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地做完一件事。到高二的时候,我的成绩是县里前几名了。这个时候,教我数学的赵红庆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告诫我,必须要脚踏实地的用心的学习。脚踏实地——这正是那时虚浮的我所最需要的。于是,我时时告诫自己:戒躁!
(四)追梦总篇
为了北大,我把青春飞扬;为了北大,我把生命燃烧。
高中的苦,只有真正用心追梦的人才能体会;高中的甜,也只有真正用心追梦的人才会拥有。
(A)追梦之心理篇
高考,这两个字眼直到现在还让我有些心惊胆战。高考是残酷的,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够逃避,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一匹马,可以驮着你逃开你自己。”我坚信:“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时间是筛子,最终会筛去一切渣滓”“天黑透了的时候,更能看得见星光”。
一、对待自己:面对成绩,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人生不是竞技场,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作为高考制度下的学生,在学习上我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我想:只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只要努力地学习,只要问心无愧地学习,就是属于自己的英雄。
二、对待别人:面临高中这个特定的时期,每个人都会很努力,考试成绩偶尔比别人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对待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我不嫉妒,更不烦躁,而是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一切。“什么是人才?把自己放在最恰当位置的人就是人才。”我信奉:“在成功之前,失败是事物发展的全部可能。”同样,我不因为取得比别人好的成绩而骄傲,那样会一败涂地。我在学习上坚持用一种低姿势,因为海的位置最低,所以它才能装那么多水,才能容纳那么多生灵。
三、对待生活:高中制度是磨人的。这个时候,我特别注意善待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我们何从谈学习?身体健康,学习也就会特别得有效率;学习得太过火,对身体就会产生一定的伤害。这个时候,就有一对勤奋学习与保持身体健康两者之间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如何对待它们?我只能说:要有度。究竟这个度在什么地方,每个人是不同的。这个就要从自己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学习成绩、身体状况、对待高考的态度、家庭状况……不管怎么说,我认为:保持身体健康比高中成绩单上的数字更加重要。
四、对待高考:这里特别提一下对待高考的态度问题,因为它实在很影响整个形势。高考究竟是一种好的制度还是一种不好的制度?这个我已经无从计较,因为它已经放在了我面前。我要承认:高考制度有一定的缺陷,但是现在没有比这更好的制度,所以只能说它现在是好的。高考究竟是什么的代表:进入大学的敲门砖?通往财富的阳光大道?这些想法是不对的。我认为,从某个意义上说,它是合理分配人才到各个大学的制度。我只有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它才是正确的做法。我真正努力过,拼搏过,也就不会计较结果究竟如何了,因为在努力与拼搏的过程中我已经得到了我真正需要的东西。
总之,对待学习和生活,我保持积极、有度、乐观。“花开的时候不要太高兴,因为花开意味着花落;花落的时候不要太悲伤,因为花落意味着结果。”
有梦就会有明天:用心追梦梦成真(2)
(B)追梦之方法篇
在好的心理状态下,好的方法也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说,高考的两大决定因素就是心态和方法。
方法是个很宽泛的话题。最主要和有用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这个问题,我经常跟我的班主任冯子江老师讨论,他给了我很多适合我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合适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我刻苦地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时,我个人的情况是这样的:我的记忆力不好,理解能力还行。所以,数学与物理由于记忆要求不高,我学得挺好,只需要在某些记忆要求高(比如三角函数的转换公式、电磁学的各个波段的特点)的知识点上下功夫。但是,生物、化学背诵的量相对较大,这就成了我攻破的重头戏了。于是,同学们经常可以看见我捧着生物(或者化学)课本在低头背知识点。他们说,你的脑筋还好,怎么还需要背课本?我很清楚自己,我的不足就在课本的基础知识点上,不能因为死要面子的缘故,平白无故地放弃这方面的学习。在我们学校,理科班(特别是我们理科试验班)高一高二时不强调英语和语文的学习,所以,我的语文跟英语需要大量地补习。语文这门课,背诵是最重要的,而且要在在背诵中找到语感,帮助写作。英语则要在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点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试题。于是,我就从很基础的东西开始,务实地学习。高三一年,对我而言,主要是英语跟语文进步的一年。
对于做理科练习题,我想说一点,就是对于老师的题目,一定要完全弄懂一些题目,不要求很多,但是要强调完全弄懂。这个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五)梦的结局
做梦做得很辛苦,终于天亮了,我走到了燕园,站在了未名湖畔。
梦的结局很美,但我认为,梦本身更美。
(六)与大家共享一首诗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有梦就会有明天:梦想的旅程(1)
姓 名:张博然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2005级
毕业中学:山东省烟台二中
高考成绩:711分(2003年山东高考理科第一名)
曾获奖项:国际象棋三级棋士证书,三星智力快车周冠军,高中生物联赛全国二等奖,高中物理联赛省一等奖,高中英语能力竞赛(NEPCS)全国一等奖
(一)
空间破碎成棋盘的方格,
卒子在前进中迷失自己;
时间肢解为六色的拼图,
缝隙中挣扎着徒劳的喘息;
感情衰变得只剩下文字,
旋律和色彩在奔跑中迷离;
思想缩聚成冰冷的框架,
偶尔闪过苍白的回忆。
我们付出,却不懂得为谁付出;
我们牺牲,却不知道向谁献祭。
如果汗水和泪水没有重量,
又是什么天平在衡量胜利?
——作于2004年11月
奔跑,奔跑,向着那天堂的桥!在这个堆满了知识的小屋子里,我们踩着每周90堂课的节拍,忍受着金太阳的炙烤奔跑在绿色通道上,渴望着踏上天骄之路去优化设计我们的未来。不能有歌声,烈日会夺走你的水分;不要看路旁,风景会分散你的注意。这里不应有梦想的空间,这里只应有更陡的山路、更酷的阳光、顽强得不知后退的意志和单纯得没有幻觉的思想。
而梦,在太阳的灼烧下,无非只是白日梦。
我们生在山东,这个73万考生的囚徒困境之中,所以不需要为奔跑寻求理由和动力。梦想在这里没有用途。
可是我们不是猎豹,我们只是一群海边的孩子,渴望着浪花、海鸥和贝壳的孩子……
(二)
蚕自愿经历破茧的痛苦,
为了能拥有自己的翅膀;
种子在黑暗里默默挣扎,
仅仅是因为它信仰阳光;
像行星响应遥远的质量,
像雏鸟铭记蓝色的远方,
我们珍爱这坎坷的山路,
因为它领我们走向梦想。
——作于2005年1月
现实的压力迫使人从梦寻求慰藉。本来我也可以和别人一样投向流行音乐、通俗文学和电视剧式的所谓爱情,可是我喜欢写自己的剧本,欢乐和悲伤、勇气和灰心、进取和颓废,当然还有那些白日梦——比如考省一。
我们曾向亚历山大那样面对上届学长那可怕的729分望洋兴叹,但此时它已成为巨大的挑战。“既然存在正确答案,为什么我们找不到?”我们这样互相勉励,就像希尔伯特曾经自豪地说过的“We must know,we will know。”
我们一起奔跑,以高考为共同的目标。我们把鼓励的话语写在纸条上贴到黑板旁,直到把一整块墙占满;我们不断地交流笔记、作文、错题集,我自己就看过不下二十本别人的笔记;我们疯狂地讨论问题,从教学楼开门直到楼长开始赶人……
可是在这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里,总觉得还应有一点东西,似乎必不可少但却说不出有什么用的东西——
一个梦想,隐藏在白日梦的迷雾里。
它拥有一种我至今仍不能理解的特质,能穿越黄沙和雾障让追梦人的眼睛找到归宿。
它还拥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做北大。
其实我从来没有到过北大,甚至在电视上都没有见过。我总是喜欢把未名湖水想像成深邃的、连月光都不能穿透的海蓝色,倒映着寥廓的星空,像洒满露水的天鹅绒,因为我家的天空是看不到星星的。
但是为什么是北大?为什么是那块多灾多难的土壤,那些饱经磨难的学者,和那些被人遗忘的理想?
我说不出。
在数字、称谓、排名和荣誉之外一定还有一些东西,或许是大学的魂吧。我和北大魂似乎有一种共鸣,那时我还不懂这种共鸣是什么。
然而,这样的梦想在一个75/730000的省份,并不比肥皂泡结实多少。就算是对一个能保住年级前五的人,也绝非易事。分数密集,意味着偶然因素具有可怕的重要性。多少学长都栽在“偶然”上面啊……
有一天可见我的同桌对我说:“小时候别人夸咱聪明都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上北大。’那时候觉得上北大、清华真容易呀,可现在……”
我无言以对,只有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