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作者:可致一 >

第20章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作者:可致一-第20章

小说: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作者:可致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面对员工。以如此的姿态出现,员工也就容易了解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并且透过这种了解,团结在他周围的人,也就会愈来愈多了。

  松下先生是个讨厌耍花招、卖弄玄虚的人,所以他不管是在用人或栽培人,总是以自己的真面目和认真的态度去处理。当然,还要把事业活动的每个范围教给员工,而员工也要没有丝毫怨言地接受这些正确的人才培育方法,这是很值得各位参考的。这本书也将依次地做有关这方面的介绍。不过,所谓用人或培育人才,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人才培育的方法或技巧,而在于人与人之间,健全人格、互相接触。

  因此,假设有所谓培育人才的妙方,也有成功的实例,只要模仿它一两招,就可以把人才培育起来了,这只能是一个疑问。

  要用人,就有必要抱着这样的心态。但这并不是光是模仿别人成功的作风,就可以做到的。

  各位读者,如果你觉得这里的事件,有太多基本要做的事或理念,那是因为所要解释、表达的,并不单单是这些事例的表面,而是希望读者也能读到这里面存在的精神。

  若要探讨松下先生培育人才的秘密,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松下把对担当人事业务者来说非常重要的,也是要了解松下先生的人生观所不可缺少的两节资料,即一九七二年五月发表的“新人生观的提介”和一九七五年一月发表的“新人类之道的提介”,转裁出来。

  在这里所要提倡的第一点,就是要认识人类是“万物的主宰者”。这并不单指所谓的性善说,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类尊严。当然拥有象钻石般光辉的本质,但若不去琢磨它,就不能放出闪亮的光芒来;惟有努力不断地琢磨,人类的本质才能放出灿烂的光彩。

  确信人类的本质是愈磨愈亮,就会尽力地去培育人才;也由于有这样的信念,才能彻底去锻炼员工,而不顾多么辛苦。如果认为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不管再怎么教育,也不会有任何成果。如此的不相信人类、怀疑人类,就根本不会想去栽培部属。既然没有热忱,当然不会有结果。

  第二、要承认并尊重人类的个性。一片石墙的组成有大的石头,也有小的石头,大的石头起着作用,小的石头也在起着作用。并不因为大石头比较有用,就不要小的石头。正因为有小石头支撑着大的角石,石墙才能历经百年而不崩坏,所以小石子也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任何一个人也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而长处总是不比短处来得醒目,但与其去责备他的短处,倒不如引导他的长处,使他得以尽情发挥才能。

  第三、要以理智的态度,合情合理地去处理与利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若能做到正确又合理的处置,人类就能发挥万物原本具有的利用价值。以人的特性去利用这一切,我们的企业全体,也能因而得以发展。

  第四、礼的精神。下了雪道路冻结后,才知道怎样的道路会有摩擦力;用帮浦取水一旦发生故障,才发现有所谓的气压存在。在平常有许多没注意的事,仔细想起来,才知道要感谢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些都同用人的道理一样。劳资双方要是都有感谢的心,万事也就容易解决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互敬互爱。所以,礼的精神——感谢的心情,正是走向人类之道所不可欠缺的润滑油。

  第五、善用众人的智慧。人类是以一个个的智慧、一个个的力量来说的,即使再伟大的人物,也是有其限度的。常言道:人多智慧广。惟有利用众人的智慧,始能发挥这种人类的伟大力量。毕竟人类是不能单独生存下去的,而一个人独居无友,也不会有什么发展进步。所以,只有汇集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全体才能进步发展,人人也才能过着富庶安乐的生活。企业也是一样,充分利用公司里的众智,才得以发展,使全体员工把所有的智慧,集中在经营上,才能汇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五 造就人因菜下料当仁不让



五 造就人因菜下料当仁不让

  无论怎么说,经营的基础是人。一个公司是好是坏,能不能借着公司的事业对社会有所贡献,完全都是由从业人员的想法来决定的。因此,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且绝对有必要先使公司里的这些人成长起来。如果每个人都很幼稚,虽然大家都相当团结,可是集合起来的力量,终究无法突破幼稚的范围。

  松下先生一直强调企业就是人,如果不先培育人才,企业就无法获得成长。但是,人才是多方面的,企业需要哪一方面的人才呢?企业经营者又应当培育哪个方面的人才呢?这就形成了以下的问题。

  总的来说,一个公司的经营者所需要的人,就是这个公司的人才。以兰球队而言吧,需要投球手,投球手就是其人才;需要传球手,传球手就是其人才;球队选手首先要注意其球技,但也不能忽略了人格、身高等,最后才可以确定所需要的人才。

  因此,依一个公司的情形,以及该公司的最高方针的不同,对于是不是人才的判断也相异。有的公司认为某一种人才是人才,必须好好地加以造就,可是这种人在别家公司却成了多余的人。因此,每个公司的人才基准并不完全相同。

  关于这一点,松下电器公司副社长中尾哲二郎先生,当初加入公司时的经过相当有趣,因此想在此介绍一下,一九六七年各事业部的干部聚集在一起,所召开的夏季经营恳谈会上,中尾先生自己所说的话。他从二十三岁起,就受到松下电器公司的照顾,不过,说起当初加入公司的经过,却是一种相当不可思议的缘分。他说:

  “本来我是想在工业界立身,因此,认定有两个方向可行。其一是培养一种具有将来性之近代化技术,以此为基础,开始自己的事业,这是我的梦想。另一个是培养这种技术,在大公司里,以与近代化技术有关的工作大大活跃一番。我带着这两个希望在东京拚命,却不巧碰上一九二三年的大地震,使我变得无家可归,独自一个人游落到大阪。

  “当时我根本不知道有松下电器公司,也没想过要进入松下电器公司服务。我是身无分文来到大阪的。当初我希望能进入大的兵工厂,可是去询问的结果,要当兵工厂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当时征兵检查的甲种体格。我因为是乙种体格,因而丧失了机会,终究无法达成第一个希望。接着我把目标转向大公司。想在钟渊纺织的机械部工作,就去了一趟该公司,可是,钟纺公司回答我说,他们需要的是一般工人,至于技术人员目前并没有缺额。因此,我领了三元旅费,回到了租来的房子里。拖了一段日子,我的经济发生困难,终于到了非外出工作不可的地步了。于是,我买了份报纸来看,一眼看到松下电器公司征募员工的小广告。

  “当我看到那则广告时,觉得“电器”这两个字相当具有魅力。虽然当时不知道松下电器公司究竟是什么样的公司,不过还是决定去看看。于是很快地跑去大开町,才知道其实不是松下电器公司需要人,而是接受松下电器公司协助的B工厂需要人,他们很快地带我去B工厂。

  “一到那里,我才惊讶地发现,这家工厂只有B先生一个人。所谓的从业人员,就是如果我进了这家工厂,我就是惟一的从业人员。至于做什么工作呢?是制作当时松下电器公司所生产的插座和其它电器的接口——叫作基底螺丝金属的部分。因此,若说到我的工作,虽然是制造基底,不过,由当时我们的工业常识看来,从事使用所谓的能源压的动力作业,是一种很普通的知识。在这里使用当时叫作螺旋的预备压,那个预备动力就由我来操作。当B先生在下面放入东西时,就大叫一声,而我也就开始操作起来,如此而已。这就是工作,一天的薪资一元。我在东京时月薪九十元,当时大学毕业的人,在待遇好的地方大约是九十元左右。因此当年二十三岁的我,待遇算是很高了。但是,在B先生的地方工作,一天才一元,总觉得实在太少了,不过我抱着即来之则安之的心理,在那儿操作起动力来。

  “如果当时我嫌一天一元钱太少,而辞掉工作的话,今天就不会待在松下电器公司了。所谓的人生,所谓的缘分,实在是很不可思议的。我忍受着一天一元的工资,从事动力操作的工作,结果才得以进入松下电器公司。

  “我就是这样进入这里操作动力,而模型也逐渐损伤与磨耗。因此,B先生要我去东京找人做几个模型。我看了,就告诉他这种东西不必去东京买,我以前就做过。他用不信任的目光说:“那就做个试试吧。”我告诉他需要一台车床,他说:“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台车床,你去借借看吧。”由于他这么说,我就去松下电器公司的修理工厂,借了车床来制作,这和我在东京制作过的一模一样。因此B先生也由衷地说,原来你会制作模型啊。久而久之,我也逐渐毫无顾忌地提出各种意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提案”。

  “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因此可以尽情地发表意见。我提议‘这么做会亏损的。如果引进一个动力,就不用一天花一块钱雇用人,而可以以相当便宜的价格,提高好几倍的效率。是不是需要引进动力来看看?’但是,任凭我怎么建议,他就是不听。这并非没有道理,我,不过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他也会担心如果采用我的意见,亏损的话就糟糕了。而且,因为我实在说了太多的大道理,最后把他惹火了,就一不做二不休地把我辞退了。

  “不但如此,他还跑去和松下电器公司的头儿——会长(即松下先生,这是当时的称呼),谈论关于把我辞退的事。结果,松下先生却说:‘这种会修理制作模型的人,由我的修理工厂来雇用他吧。’这或许就是人的缘分吧。”

  在这场恳谈会席上,当时的会长松下先生听了这一段话,也想起从前的事来。松下先生做了以下的回顾:

  “听了副社长的谈话,我也想起四十五年前的事业。虽然我对当时的印象觉得很模糊了,不过,因为中尾君比我还清楚这件事,所以我想事情应该就象中尾君所说的一样。

  “人类真的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缘分,我们的下游工厂负责人B老先生那时来到公司,劈头就说:‘头儿,不好了呀。’‘什么事不好了?’‘嗯,就是那个到我那里工作的中尾那个年轻人啊。’‘他怎么啦?’‘他一点也不听我的话,只要我说要怎么做,他就一一把我的话反驳掉。那个男孩子真麻烦啊。’我说:‘是吗?就是上一次来我们的车床工厂借车床的那位年轻人吗?我当时曾问他:‘你是哪来的?’他回答道:‘B工厂来的。’我觉得那位年轻人很出色啊。’‘不,他麻烦得要命。’‘那么,让他到我这儿来吧。’‘你这里要用他?’‘我这里可以啊。你那里既然有问题,就让他来这里吧。如何?’就这样,中尾君加入了松下电器公司。”

  对于一个能针对工作方法陈述自己种种意见的人,B工厂认为这是一个“不听主人的话、老爱和主人抬杠的人”。而松下先生则判断他是一个“有趣、有见地的人”,并感到这种人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世有伯乐,才有千里马”。一匹能跑千里的名马,若没有碰到能偿识他的伯乐,那么,这匹骏马一定会无所事事,白白糟蹋掉一生。名伯乐获得了中尾先生这位奇才,中尾先生的才能方得以展现出来。

  但是,如果没有很会骑名马的优秀骑师,名马反而会变得比劣马还难骑。千里马也成了空有的宝物,而不能加以利用,这时对这个骑师而言,千里马就不算是千里马了。

  对于企业而言,并不一定需要员工全是千里马,也即是超级的人才,那是不可能的。假使,很多具有超级能力的人,如果聚集在一起,反而会因不好控制,而影响公司发展的前途。还是要由各式各样的人来组成一个公司比较好,当然也不能全是劣才。

  松下先生于公元一九六三年八月,在和日本青年会议所所员恳谈会的席上,谈到:

  “当时的松下电器公司,没有收容以前三名来自学校毕业的人,是很正确的。如果让那些人来的话,我就糟糕了,因为他们很优秀,因此不是适合我公司的人才。

  “当时,旧制高等学校毕业的人还很少,大部分都是小学毕业。因此,若要征求中学毕业的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