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现别的身分。《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华严经》末后讲的五十三位善知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可以同时现无边身,同时现一切身。他是怎么示现?随众生的念头示现,众生有感,他就现身。正是他自己从来没有一点意思,他才能普遍现种种色身。如果自己有一点意思在里面,那就不行了,一个身都现不出来,那一点点意思就是障碍。我们很想得神通自在,又不肯把障碍除掉,你怎么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学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自己没有丝毫意思存在,这与法性就相应,性是空寂的;有一念意思就不空、就不寂,就不相应了。
随类现身,现身的用意何在?在调伏众生,可见得他不是为自己。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我们不要说很多,示现在我们人间,示现在这个社会里面,他来干什么?他来赞演如来正法,他来干这个的。赞是赞扬,讲经说法是赞扬;演是表演,所谓表演是做出来给众生看,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让大家依著这个榜样效法。佛菩萨示现这个样子,无非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断恶行善、积功累德,他所示现的就是这个。无论示现什么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是表演这桩事,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从迷惑颠倒、从恶业里面回头,真的是回头是岸。所以他的示现是『调伏』,调顺众生的理念,或者是我们讲,调顺众生的思想见解,把他的错误调正过来;伏是帮助众生降伏烦恼恶业,干这个事情。第七句∶
【一切诸佛化形所在。皆随化往。】
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佛没有身,菩萨也没有身;不但菩萨没有身,声闻、缘觉也没有身。过去我们初学佛法的时候,总以为小乘大概距离我们凡夫不太远。佛在经上说过,他的烦恼断了,习气还没有断,好像距离我们很近。我们这种妄想分别执著错了,怎么知道错呢?读《金刚经》的时候知道错了。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须陀洹已经不著相,须陀洹没有自己以为「我已经证得须陀洹」。如果他自己说「我已经证得须陀洹了」,他决定没有证得。须陀洹是初果;换句话说,佛在《金刚般若》上告诉我们,初果已经不著相。何况初果以上的这些圣贤,哪里会有著相的?这才能超凡入圣,决定没有著相的圣人,著相的声闻、缘觉、菩萨没有。如果有,那是示现的,正是如永嘉大师对六祖所说,「分别亦非意」,是那种人,那是不思议境界。只有凡夫著相,六道凡夫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人,他还是著相。所以无想天的天人比不上须陀洹,须陀洹已经不执著身是我。所以要晓得,佛没有身相,菩萨没有身相,一切贤圣都没有身相的执著,所以他能够随类化身,他能够化无量无边身。
『一切诸佛化形所在』。佛到哪个地方去化身?这里说化身,诸位就很明显的体会到,应化身佛。如同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现的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佛,在三身里面讲是应身。为什么叫应身?众生有感,佛应化而来。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佛法,众生如何能感?众生观念里面从来没有个佛,为什么会把佛搞来?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众生之感有两类:一种叫显感,一种叫冥感。显是很明显的,我们心里有所祈求,这很明显的,佛来应,这个感应道交。冥感是自己都不晓得,自己好像是没有求,但实际上是有求。求什么?在印度当时那个时代,印度是宗教之国,佛在经上讲九十六种外道。外道不是骂人、不是歧视,外道的意思是心外求道,所以他不能证得。道不在心外,这些修道的人全都是心外求道,换句话说,有能求、有所求,有能修、有所证,我们讲有修有证,有修有证就是心外求法,所证的不是真的果报,所以那些修行人把四禅天当作大涅盘。诸位要晓得,涅盘这个名词不是佛家的,是古印度那些教派里面可以说是共有的。涅盘的意思是不生不灭,他们修行所求的就是要求不生不灭。以为到四禅天,不生不灭了;到四空天,不生不灭了。可是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长,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到了,还要往下堕落,因为他上面没有了,他只有往下堕落。这个时候心里面就怀疑,世间没有真正的大涅盘,希求大涅盘,结果是非常失望,那一个念头就是感。佛看到这个人有这么一个念头,他就来应了。你们求涅盘,求不生不灭,真有不生不灭,但是你们错误,方法错、理论错。所以佛应现在这个世间,满足这些人的愿望,佛怎么不是感应而来的呢?
佛所现的身相,随著业感众生的不同,佛现的相不一样。在这个世间示现人身,因为他的目标,大多数古印度修行人都是出家人,婆罗门、瑜伽、数论、六师外道都是出家人,所以佛也示现一个出家人的模样,出家人好度出家人。示现在家人的身分,因为这些出家人没有真实智慧,依旧有分别执著,一看你是在家,在家比出家好像就矮了一大截,再有智慧、再有德能,出家人也不相信。你是一个出家身分在他面前,他没有话说了。这个障缘、这个习气,一直到今天还存在。譬如上台讲经说法,出家人讲得实在不好,大家听了都鼓掌很恭敬;在家人在台上讲得很好,恭敬心生不起来。在家人,跟我一样,在他心里面没有分量。所以在家人要得到在家人的景仰,你的表演要比出家人好很多倍,他对你会起恭敬心。你跟出家人一样,他瞧不起你;你比出家人好,好不了很多,他也瞧不起你。这是我们都能够理解的,我们都常常见到的。
佛调伏众生,确实是无量的善巧方便,示现身相,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分,随机说法,应当说什么法门,佛就说什么法门。佛如果一个人来做这桩事情,他的障碍一定非常之多。这个障碍不是在佛那边,在众生这边。众生好疑,疑心病很重,不肯相信。要用什么方法断一切众生的疑惑?一定要感得千佛拥护。这些诸佛如来,又示现出家、在家的弟子,佛的弟子,一个个都是聪明智慧,高出人天;一个个的德行、容貌、体相,人天所不能比。这么一大群的人,都跟释迦牟尼佛学,都跟佛学,都做佛的弟子,让这个世间众生一看,看他弟子这样,那老师一定了不起,对老师才能产生信心。所以他们皆随化往,帮助佛教化众生,他们的任务是帮助一切众生对佛生起清净的信心,他们做这个工作。干破坏的也有,也是示现。提婆达多专门说佛的坏话,说佛的坏话最后引起公愤,他无可奈何知难而退。这是从反面让那些对佛有疑惑的,最后能够改过自新。所以都是诸佛如来大权示现,都是佛菩萨教化一切众生的功臣。就跟唱戏一样,这台戏表演得很好,戏台上角色有唱正派、有唱反派,他们都是来唱戏,不是真的,都是演员,都是来表演的。表演得非常逼真,让我们芸芸众生看戏看得觉悟了。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末法时期,皈依三宝作佛的弟子,我们要明白,我们这一生也是在演戏,也是演给社会大众看的。要演得很逼真,要演得很如法,我们的剧本是什么?释迦牟尼佛的《大藏经》就是我们的剧本。依照剧本演戏,有缘多演几天,没有缘就收场。时间的长短看缘,缘是看观众,看听戏的人,他有没有兴趣?诸佛菩萨在十法界六道里面舍身受身,不为自己,为众生。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能契入这个境界,像这些菩萨一样,舍身受身也是表演的,也是做给众生看的。这个身相与自己毫不相关,对自己来讲,完全没有相。这个话很不好说,明明这是有相,有相跟无相是一个相。如果说没有相,没有相,身相就没有了,这个可思议。有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有相,这就不可思议了。《心经》里面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相,有相,空是无相;空跟有是一不是二,这就不可思议了。
所以一切诸佛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这个身相,是即有即无、非有非无,它是一不是二,这才入得了境界。如果你把有无分作两桩事情,你永远入不了境界。入不了境界的人是六道凡夫,契入境界的人才是佛菩萨。我们学佛真正的成就是入佛境界,《法华经》上讲入佛知见,入佛知见就是入佛境界,也就是说入空有不二;《维摩经》上讲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佛知佛见,就是如来境界,不二就是一,也叫做一真法界。这才是真实的功夫,真实的受用,我们学佛真正有所获,真正有所得。得到什么?得到无所有,得到不可得,得到的是空有不二。楞严会上说得很有味道,「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得的是无所得。得跟无所得是一不是二,所以称之为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理很深很深、很广很广,诸位同修要很冷静的去想想,这才是我们修学佛法所求的,所希望得到的,这是经上所讲的真实不虚。末后这一句∶
【一切如来所住之处。常勤守护。】
最后这一句,把护法的意愿说出来了。护法谈何容易!『一切如来所住之处』,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个「住」字。经典一开端都说,「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说佛住在哪里。这个住的意思就很深,住怎么讲法?佛法住持的所在处。这些执金刚神,他们就有责任要在这里护持,『常勤守护』。世尊弘法利生是应机的,机缘尽他就示现入般涅盘。佛虽不在世间,佛法在这个世间还要住一段时期。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八十岁入灭,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八十岁圆寂。圆寂之后,他老人家的影响力,我们今天用这个名词诸位容易懂,他的智大、德大、能大,所以影响力很深很远,他的影响力是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这一万二千年叫做住。佛虽然不在世,这一万二千年佛陀发愿影响的范围之内,护法神要常勤守护。所以他不说在,要说在就不是这个意思,他说住。现在我们去释迦牟尼佛入灭已经三千年,只要我们的知见、我们的修学与经论相应,就是如来所住之处,正是与《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佛所行处」意思完全相同。佛所行处就是佛陀教育推行之处所,都是说佛不在世的这个时代。并不是说佛在世,有护法神守护,佛不在世,护法神也就不来了,不是。佛法影响的地区、影响的时代,这些护法神发愿永远,常是永远,不间断;不但守护,勤守护,很勤奋的没有懈怠,在这里守护道场。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著重的就是与法相应。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这一句跟我说的意思完全相同,「护法住处」,他这个解释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不是护佛在处,是护佛法的住处。执金刚神这一段就介绍到此地。请看下面第二个社团,第二个社团是身众神。请看经文∶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身众神。】
出现人数之多,实实在在是不可思议,显示这个法会庄严伟大到极处。每个团体里面出席的人数,真的都是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我们在此地所看到的是一百七十多个团体,每一个团体的人数都是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我们要问:是不是真的只有一百七十个团体?给诸位说,不止,是略说,细说说不尽,太多太多了。
我们这个本子,《华严经》的经本,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所见到的,他老人家告诉我们,这个本子是下本《华严》。上本经就是《华严经》的原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原本,分量有多少?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偈是四句叫一偈,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要算句数的话,一句一句的讲,四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句,一四天下微尘品。这是世尊在定中,二七日中所说的。这个经要搬到我们地球来容纳不下,这真是不可思议。所以龙树菩萨一看到这个经本,望洋兴叹,没有能力接受,太多了。中国古籍里面最大的丛书是《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分量,现在是把它缩小,缩成精装本,像我们现在缩本的《大藏经》差不多大,十六开精装一本有这么厚,一千五百册。我那个时候派人去买这套书,商务印书馆的经理出来接见,告诉他,假如一个人生下来就会看书,看《四库全书》,他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从生下来就看,看到他死,书还没看完。《四库全书》要跟《华严》相比,那是大巫见小巫,太小太小了。所以龙树菩萨再看中本,看看中本的分量还是太大。阎浮提众生来讲,我们这个世界众生没有能力接受。再看下本,下本是什么?下本实在讲是目录提要,纪晓岚当年编辑《四库全书》,编辑一部提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