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6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虽达不到圆满,但是我们知道它与性德相应。现在虽然有障碍,可是与性德的气氛交感。古人用比喻来说,譬如那边烧的火,火我们虽然没有看到、没有接触到,暖气接触到了。接触到火是见性,现在虽没有见性,暖气、气氛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取这个意思。
人决定要存善心,这些年来我们提倡四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个四好就跟佛菩萨的气氛相应。什么是好心?这个要学佛,佛心是好心、真诚心,决定不欺骗众生,我们要从这里回头。不可以欺骗众生,众生欺骗我可以,我绝不欺骗众生。以真诚的心,处事待人接物,这是好心。清净心是好心,清净心决定没有污染;心里头有是非人我、有贪瞋痴慢、有自私自利,这个心不清净。这些东西统统都放下,心清净了,清净心生智慧。《金刚经》上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不清净的心生烦恼,清净心生智慧,为什么不学清净,把这些污染舍掉?第三个是平等心,平等心没有傲慢,跟一切众生平等,跟诸佛菩萨也平等,决没有高下,没有分别。慈悲心,大慈大悲,平等的热爱一切众生,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我们要存这个心。
好事,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随时随地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说好话,好话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做好人,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想想跟佛的教诲相不相应?相应是好人,不相应就不是好人。我们从这个地方下手,逐渐逐渐再提升自己,从初发心到无上道,这是一条光明的大道,前途一片光明;如果不遵守佛菩萨圣贤的教诲,我们的前途是一片黑暗,苦不堪言。所以一定要回头,一定要懂得修福积德,福德决定不要享受,要会归到大福海,这就正确了。这是高云幢龙王所观的,这个「观」就是他所学习的,他的观照,他的照见。由此可知,我们晓得高云幢龙王也是诸佛菩萨化现的,正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现什么身。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二卷) 2000/3/31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2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偈颂,第七首:
【佛身毛孔发智光,其光处处演妙音,众生闻者除忧畏,德叉迦龙悟斯道。】
德叉迦龙王他所修学的法门,是「以清净救护音灭除一切怖畏」,从这个地方修行证果的。在《华严经》里面我们看到,每一位他们所修的法门不相同,可是我们在当中要细心去观察,他们确实是一门深入,没有看到哪一位修两个法门的、修三个法门的,没有!全都是一门深入。所以读这部经,要没有把这桩事情看出来,经里面的真实教诲,我们就没办法得到。由此可以证实,世尊在大经上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话是真的,无论哪一门都成无上道。在这么多法门里面,我们应当如何选择?选择的基本条件是要知道自己的根器,这个事情难。能够适合自己根器的就很容易修学,很容易成就;如果选择的法门跟自己根器不相应,你学得很辛苦,而且不容易成就。
世出世间法都同一个道理,人贵自知,凡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他一生一定过得很幸福,过得很美满。自己知道自己,安分守己,没有妄求,他的心始终是安定的,安定就有幸福。凡是心浮气躁,妄念多、希求多,生活一定过得很苦,世出世法都不可能有成就。所以为什么菩萨示现成佛一定要住在兜率天?他是表法的,不是真的在兜率。兜率的意思是知足;换句话说,什么人能成佛?知足的人就能成佛,就这么个意思。知足的人就能开悟,知足的人就能证果,知足的人就能过美满自在的生活。人的大苦是苦在不知足,什么都想要得到;学佛什么法门也都想学成功,哪有这种道理?他不懂一个原则,一个法门学成了,所有法门都成就了。一经通一切经通,一个法门成就,所有一切法门统统都成就。所以只有懂得这个道理,相信这个道理,这个人就有福,他才有契入的机缘;不相信这个事,不明这个道理,这就难了,他的心不能放下。我们看龙王的赞颂,看他的报告。
『佛身毛孔发智光』,这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智慧现前」。他的智慧从哪儿来的?长行文里面告诉我们,他是「以清净救护音」。我们想想他修的什么法门?他修的是大慈大悲,教化众生。慈悲心是清净平等的爱心,平等爱护一切众生,於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平等的爱护。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这对一切众生就有恩惠,跟一切众生结成善友,众生当然听他的教诲。劝导一切众生断恶修善、转迷为悟,所以才能够离苦得乐,种种怖畏之苦才能远离,永远的远离了。从这个法门成无上道,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怎么晓得他成佛了?偈颂里面说的,头一句我们就知道了,「佛身毛孔发智光」。这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充满了虚空法界,这句就是这个意思,毛孔是正报里面最小的。怎么知道他发出的智光遍满法界?第二句讲『其光处处演妙音』,「处处」就是遍虚空法界。佛以什么帮助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佛以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智慧不是从外面求来的,我们今天一般人修学的方法错误了,观念错误了,本末倒置。我们今天智慧从哪里求?要从广学多闻里头求。诸位要知道,广学多闻里面所求得的是常识,佛家所说的世智辩聪,你所得的是世智辩聪。诸佛菩萨求智慧不是这个求法,诸佛菩萨求智慧是向自性里头求,所以佛法叫内学,佛法叫内明,它不是从外面求,是从里面求。
自性般若智慧如果要透露了,这是真智慧,这不是世智辩聪,而且这个智慧是无有穷尽的。佛经里面常以大海来做比喻,深广无际。佛告诉我们,这样的智慧是一切众生个个人都有,所以诸佛菩萨一点傲慢心都没有。为什么?他有,你也有,大家都有,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每个人都平等,智慧平等、能力平等、相好庄严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我们今天智慧德能都透不出来,原因是我们自己有烦恼,烦恼把智慧德能掩盖了,是这么一桩事情。我们看不出自己的智慧德能,诸佛如来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虽有,不起作用;他们有,他们起作用。何以人家会起作用?人家不迷,所以就起作用。我们为什么不起作用?我们迷了,不知道自己有智慧,不知道自己有能力,不知道自己有相好庄严,迷了。毛孔发光何以能够周遍法界?毛孔虽小,称性,智光虽大也称性,性里头没有大小,所以能遍容,小能容大。它没有大小,它才能容,有大小,小就不能容大。它没有大小,所以它横遍十方;它没有先后,没有去来今,所以它遍照三世;这是事实,这是真相。佛教导我们大恩大德,不在别的,就在教导我们怎样证得自性,这个恩德大了!
我们凡夫现前有没有智慧?有,智慧也起作用,我们的智慧起的作用是烦恼。无量无边的烦恼就是无量无边般若智慧,迷了智慧就变成烦恼,觉悟之后烦恼就变成智慧。所以烦恼多,不必著急,烦恼多证明是你智慧多,只要你转得过来就行了。转不过来很苦,转过来就很乐、就很自在,所以学佛没有别的,要从根本上做一个大转变。这是我常常劝勉同学,我们转变从哪里转变起?从最初的念头上转起。凡夫最初的念头是什么?是「我」;不起念则已,一起念就是「我」。「我」就迷了,就把自性般若智慧转变成烦恼,把无量的德能转变成无能,把相好庄严转变成丑陋。这是迷!
我们很幸运,今天在经教里头懂得这个道理,也晓得一些方法,怎么转变?让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第一个念头为人,这就转过来了。可是要好好认真去练习,不能够间断,不能够松懈,为什么?念念为我已经养成习惯了,无量劫来起心动念都是「我」,现在一下叫他起心动念不想我,这个难,太难太难了,自自然然他就想「我」。我们今天开始学转,好!我这一念为众生,不为我;第二个念头又为我了,又回来了。难就难在这里,怎么样坚持,怎么样不叫烦恼再回来,这是修学关键之所在。那怎么办?真心为别人,全心全力的为别人,根本不替自己打算,这才有可能做真实的转变。
从前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我把这个事情请教章嘉大师,他老人家举个比喻很有味道。这个比喻现在很少见到了,他举钟。那个时候,五十年前用的钟表还是挂钟,还是有摆的挂钟,不是用电动;那个时候还没有电动,用电池还没有发明,用发条。那个钟过一个时候要去上发条,他就用那个发条来做比喻。钟里面发条卷得很紧,卷的时间太久了,他说凡夫迷的心就像这样子;你把那个发条拉直,压得很直了,你手一放松,它又卷起来了。他用这个比喻来告诉我,我能体会得到,这很难!於是乎他教我放松不得,一放松,又回头了。真正的功夫就是要把它压住,压到什么时候放手它也不会再卷起来?这不是短时间。他这个比喻比喻得好!
我们要发大愿,要有恒心、有耐心。佛在经上讲「一切法得成於忍」,世出世间无论是学术也好、修养也好、事业也好,一切的一切都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不能成就。愈是大事业,愈要有大的耐心。了生死、出三界是世间第一等大事业,你做个国王、做个天王,都是小事,都不是大事。换句话说,第一等大事就是把这个念头转过来。佛教我们的方法,念念为众生,时时为众生,这就是紧紧的把发条压住,不让它再卷起来。一念松懈,功德就没有了;虽没有功德,有一点福德,福德是人天有漏的福报。这是你断恶修善,才是人天有漏的福报。如果你的善并不踏实,你的恶没有断干净,你的福报多半在三恶道享。这就说明修行证果的难处!
佛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这些苦难的人?我们明白了,佛每天给我们讲经说法,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天天讲,不中断的讲,我们这个心慢慢才压平,才真放下了。如果不是天天讲,这个习气想断掉,不可能!所以我们知道古时候那些人的成就,没有别的,他们的缘比我们殊胜,我们今天修学环境比不上人家,人家在一个道场天天听经。寺庙里面老和尚就是讲经,教化众生,他主持教化的。老和尚自己有的时候不讲了,他请别人代讲,这个人在寺院叫「首座和尚」。首座是分座讲经的,他不管别的事情,专门管教学,他不管行政。
讲经的时间每天八个小时,我们在大乘经上常常念到「二时讲经」,那个「二时」就是现在的八小时。古印度把一昼夜分成六时,昼夜六时,昼三时,夜三时。它一昼夜是六时,我们现在算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中国古代一昼夜是分十二个时辰,比印度的时辰就小一半,中国古时候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来计算时辰,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所以我们称现在用的时间单位叫「小时」,就这么来的;比中国古时候小,比印度更小。印度计算时间单位昼夜是六个时,一时等於现在的四小时,「二时讲经」,八个钟点讲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跟大家讲经,每天八个小时;另外,八个小时修行。修行是没有间断的。
修行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真的是无量无边的法门。像此地德叉迦龙王,他用的修行方法就是以慈悲心到处去帮助众生、教化众生,他用这个方法。不管用的是什么方法,总而言之,他所修的方向目标都是戒定慧。他帮助别人,在事相上我们常讲如理如法,这就是持戒。他懂礼貌、懂规矩,他守法,跟人接触有分寸,遵守佛菩萨的教诲。通常讲用四摄法,四摄、六度,这是持戒。帮助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没有一丝毫的希求,决不求名闻利养,绝不希求别人恭敬,他心是定的,他修定。开导一切众生,这是智慧。由此可知,《华严经》上每个人都是修戒定慧,修戒定慧的手段不一样,方法不一样。他是专门用帮助别人,教化别人,在这里头修戒定慧。
我们今天是用念佛法门修戒定慧,看看别人,我们也学会了,我们也晓得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自己一天到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心里头一句佛号,没有杂念;用这一句佛号,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打掉,你戒定慧一次圆满。跟社会大众接触,决定遵守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四摄六度,我们要守这个法。四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我跟诸位讲过,为众生服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