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

第587章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5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愿望,阿赖耶识里种一个善根,这一生不能成就。这一生成就,一定要有行动。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四0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40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欲界月天子偈颂,第十首:
  【佛身毛孔普演音,法云覆世悉无余,听闻莫不生欢喜,如是解脱光天悟。】
  这是大威德光明天子他的赞颂,也是他的修学报告。在前面长行,我们看到他修学的法门,是「普断一切疑惑解脱门」。长行跟偈颂合起来看,意思就非常明显,他是怎样普遍将一切疑惑断除的,偈颂里面就说得很清楚了,他是从闻法而断除的。由此可知,学佛,闻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特别是在娑婆世界,正如楞严会上,文殊菩萨拣选圆通,他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说明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诸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教化众生,一定是选择音声说法,以这个为手段,才能够得到教化众生的效果,我们在这个偈颂里面看到了。
  第一句『佛身毛孔普演音』。一句里面说明诸佛如来三轮示现,身、语、意无非都是教学的工具,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习。凡夫之所以不能够成佛,不能够证果,甚至於学习功夫不能得力,第一个因素就是执著身是自己,这叫我执。起心动念没有一样不是为自己,为自己就叫做自私自利,与性德完全相悖,怎么能够明心见性?换句话说,始终不能够舍弃自己的分别执著。不但这一生,过去无量劫中,生生世世都被分别执著所害。而分别执著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除我执之外是法执,两种执著障碍我们的悟门,障碍我们的契入。
  佛菩萨为我们做出好样子,我们看了之后要会学,向佛菩萨学习。佛示现身相,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服务的。得这个身为什么?得这个身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工具,没有丝毫为自己,没有丝毫为此身,这叫觉悟,这叫彻底觉悟。身是个大相,毛孔是个细相、微细相,这个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大而一个身体,小而身体极微细的一部分,无一不是为法界一切众生服务的。他服务什么?「普、演、音」。普是普遍,真诚、清净、平等,这叫普;演是表演,音是言说,就是佛在经上常常劝勉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就这一句。不是为自己,为人演说,做出一个好样子来给别人看,希望别人看到这个样子,听到这个法音,就能觉悟,就能回头,就能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佛来到世间现身说法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这个地方,普是意教,真诚清净平等心,演是身教,音是言教,身语意三业都说到了。
  『法云覆世悉无余』,「法云」是比喻佛菩萨身、语、意三业的教诲。三业教诲的内容广大而无边际,这个地方把它比喻作云。佛在经典里面用这个字的比喻非常之多,我们要懂得比喻的义趣,佛法里面讲表法。云,它所表的是相有体无,也表空有不二,相有体空,性相一如,所以代表整个的佛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之法,都离不开这个原则,这一个原则就是「诸法实相」。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对於现象起妄想分别执著。如果了解事实真相,相有体无,事有理无,相有性无,自自然然他就不执著了,他能够彻底放下了;因为相有,所以在事相上认真努力去做,决定没有懈怠,没有放逸,依教奉行,断恶修善;因为懂得体空理无,所以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永远保持自己心地的真诚清净平等觉;这个人就是佛陀,就是法身大士,这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
  月天子他从这个地方悟入了,他将佛陀这种甚深的教诲,落实到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证实了,这就叫证果,证明事实真相确实如佛所说,一丝毫错误都没有。佛如是说,世出世间大圣大贤皆如是说,我们通达这一个事实,所知障就破了。我们虽然不执著我了,不执著我所了,可是还分别佛法、外道,这是属於所知障。佛法跟其他宗教不同,这是妄想分别。实际上佛法跟其他宗教同不同?理相同,事不相同;悟处相同,修学的手段不相同,正如同佛门自己的宗派一样。佛给我们说,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从哪里来的?《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真心,识是真心所起的作用,这里面我们要懂得。佛家讲体相用,体有体之体,体之相,体之用;相有相之体,有相之相,有相之用;用有用之体,用之相,用之用;你能够仔细观察,你就开悟了,就明了了。所以从体上讲,一切宗教跟佛法所说的不二。
  印度教就是婆罗门教,他们说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从哪里来的?他讲一个「原我」,原始的,这是能生、能现、能变,岂不是跟佛家讲的心性一个意思吗?名称不同。以后他不再说原我,他说大梵,「梵我」,也是这个意思。他讲的「梵」就是佛法讲的自性,他讲的「我」就是性识。於是我们恍然大悟,这正是佛法里头所说的,诸佛如来在果地上观察一切众生的根性,应机示现;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方式帮助他觉悟,就用什么方式。所以佛没有一定的身相,佛没有一定的说法。佛不但无有法可说,佛也无有身可现,这样才能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於所有一切宗教都平等恭敬。他们宗教所崇拜的神,我们晓得都是自性的象徵,都是代表法性的。
  在《华严经》上代表法性是毗卢遮那佛,代表性体;卢舍那佛代表自性本具的般若,报身。我们接触的拜火教,拜火教历史比我们佛教久,唐朝时候传到中国来,中国人称他作祆教;祆是「示」字边一个「天」,开示的示,示字边一个天,天地的天;我们在历史上看到。但是祆教,宋以后好像就失传了,在中国就没有了。在唐朝有一段时期传到中国来,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他们崇拜唯一的一个上帝,上帝是什么?上帝是智慧。那我们就晓得,他所崇拜这个上帝是我们《华严经》里面讲的报身佛,报身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说来说去说到最后都变成一家,一桩事情,所以我们才对於一切宗教所祀奉的神明平等恭敬,证实「法云覆世悉无余」。
  不但宗教如是,非宗教也不例外。在中国儒家孔老夫子、孟夫子,这不算是宗教,他们的智慧,他们的为人,也是佛家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与诸佛菩萨没有两样。岂不是观世音《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吗?应以长者身得度,即现长者身,孔子、孟子是属於长者身,有道德,有学问;应以居士身说法,诸佛如来就现居士身,这不一定是宗教;应以宰官身而为说法,他就现宰官身,宰官就是今天讲的从政人员,作官的;应以国王身而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今天讲国王、总统这样的身分;哪一个不是佛菩萨现身的?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应以什么身得度,诸佛菩萨就现什么身,没有一定的。
  我们今天不能够随意现身,问题出在哪里?执著这个身是我,就不能现第二个身。佛菩萨能够随众生的心念现身,他不执著这个身是我,所以他就能随类现身。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得,我们执著这个身是我,亏吃大!不执著这个身是我,那比孙悟空还厉害,孙悟空不过七十二变,那个变化是无有穷尽,这真得大自在了。所以我们把大自在失掉了,为什么失掉了?妄想分别执著,最严重的是执著;离开一切执著,我们就自在了。所以这一句话里面的义趣无尽的深广,法云普覆,覆世悉无余。
  世尊在往生经里面给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我们听了非常羡慕。其实我们现前世间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只是我们自己愚昧,见不到,体会不到;实际上,我们现前跟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哪有差别?我们见不到、听不到、接触不到,原因还是在分别执著。所以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所有一切虚空法界皆是一真法界,而是我们妄想分别执著,将原本的一真法界变成这样复杂的法界。过在自己,不在境界。如果过在境界,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何以住一真法界?他跟我们在一起,示现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他住一真法界,我们住十法界里面的人法界。他跟我们在一起,像释迦牟尼佛、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地藏菩萨,大家熟知的,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为我们讲经说法,他住一真法界,跟我们不一样。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他永远住一真法界;我们因为妄想分别执著,我们所住的法界是不定的,千变万化。不但是死了以后你再投胎,入了另外一个法界,在现前我们的时间跟空间,也是刹那刹那在转变。
  稍稍细心一点的人就能体会到,时间、空间、所有一切万物,不是真的,不是常住的,刹那变化。所以佛给我们讲世间无常,这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而诸佛菩萨纵然示现的应化身,人家也是真常。《法华经》上讲这些物质、事相,说世法,讲世间相常住。我们见到的世间相无常,他们见到的世间相常住,什么原因?他们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见到世间相常住;我们是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见到世间相无常。这个道理并不难懂,我们从比喻当中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佛的心像一面镜子,镜子本身不动,照外面的境界照在里面,它也不动,这就像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所见到的境界,一真法界。凡夫所见到的还是这个相,像电影摄影机一样,那个镜头不断的在开合,也从镜头上看到外面的境界相,但是那个境界相是无常的,变成生灭相。一个镜头打开,看到生了,关起来,灭了,再打开又生了,关起来又灭了,生灭就叫无常。为什么会有生灭?妄想分别执著是生灭,我们用的是生灭心,所看到六尘境界是生灭法;实际上,我们看错了。诸佛如来用常住真心,他没有生灭心,他见外面境界是常住法,一切法不生不灭。「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佛在《法华经》上说的。这都是把觉悟的人跟迷惑的人,对虚空法界观察的那些真相,跟我们说出来了。
  由此可知,我们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不是转外头境界,转我们的念头。我们念头错了,所以外面境界就产生变化。为什么念头错了,境界就产生变化?境界是从念头生的。佛在大经里头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你有心想,外面境界就随著心想生灭,随著心想变化,就这么回事情。如果我们把这个心想断掉了,不再想了,不再有妄想,不再有分别,不再有执著,你的心是一心,一心看外面境界是一境,一境叫一真法界。我们净宗的修学,直截了当修一心不乱,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果然会了,契入这个境界了,就像宗门里面所谓的那些觉悟的人、见性的人,所谓的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源是什么?源是性。左右逢源,在相上见性才左右逢源;头头是道,无有一法不是菩提大道,穿衣吃饭、待人接物都是菩提大道;六根所触之处,无不是明心见性;这才真正体会到,契入「法云覆世悉无余」。这个「世」是世出世间,我们今天讲无尽的时空,这个世是无尽的时空,世出世间统统包括在其中。
  『听闻莫不生欢喜』。我们也曾经见到,听说就更多了,佛讲经,菩萨讲经,高僧大德、居士讲经,有人听一、两句就跑了,没有生欢喜心,我们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诸位同学在讲经的时候,看到人家听了几句离座走了,别灰心,这个事情很正常。连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都有五千退席,我们讲经有几个人离开,算什么!正常现象。听闻的人过去要有善根,没有善根他听不进去,一听到讲经说法,听讲两、三句他就没有兴趣,就走了,离开了。这是古往今来很平常的现象,我们很清楚,他听不进去,是没有善根。虽没有善根,他总听了一句、两句,这一句、两句在他阿赖耶识里头种了善根,种子种下去了,哪一天发芽,那就很难讲。我们只要对没有善根的人、没有福德的人,给他种下菩提种子,无量功德。
  所以出家人的形象功德之大,一般人不知道。有许多人轻慢出家人,讥笑出家人,侮辱出家人,造罪业。出家人再不好,破戒、造恶,那是他的事情。他穿上这个衣,这个形象在街上走一遍,不知道多少人种善根。他一看到就想到佛,那个佛就落在阿赖耶识里去了。这普通人做不到,你没有穿这个衣服,你没有这个形象,你做不到。所以才晓得出家形象之殊胜,这称之为三宝,僧宝,不可以轻慢。他造罪业,他受果报,与我们不相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