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 >

第350章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相信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是我们自性的大圆满。毗卢遮那是梵语,它的意思是「遍一切处」。什么遍一切处?心量遍一切处,佛法里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就遍一切处,这是总说。然后再举例跟你别说,智慧遍一切处,慈悲遍一切处,爱心遍一切处,无条件的布施供养遍一切处,这叫毗卢遮那。我们真正能体会到,真正能觉悟到,真正能做到,就遍一切处。诸位同修住在新加坡的佛教居士林,居士林今天所作所为就是向这个教诲去落实。我们的布施供斋落实了,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三餐无条件的供斋,这遍一切处。人家来吃饭欢喜,不管你学不学佛,不管你信不信佛教,你信任何宗教,甚至於你骂佛、毁谤佛,到这里来吃饭都欢迎,我们欢迎你来吃饭,遍一切处。这是什么?毗卢遮那的精神,毗卢遮那的教诲,我们向他学习。我们做到这一点,还要进一步,进一步就建弥陀村,衣食住行乐育样样无条件的供养,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不分信仰,只要有缘,你欢喜接受,我们就平等的供养,学佛从这里学起。所以一切经教,无论是大乘、小乘,字字句句会归自性,这才是真正的落实。「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什么意思?从字面上来讲,「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我们信阿弥陀佛就是信自性无量觉,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觉而不迷,样样清楚、样样明了、样样通达,这就是阿弥陀佛。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给我们讲信,第一个「信自」,这是主,其余的五条,他讲六个信,其余五条是陪衬,是信自的解释。佛教给我们,信心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所以佛法里面没有迷信,佛法有真实的受用,从这个信愿修学无量法门,哪有不自在的道理?我们现在社会上一般人讲触类贯通,能够做到触类贯通,那就皆自在;无论哪个法门,你一接触就贯通。你这个能力从哪里来的?这个能力是真实智慧。真实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是你在一切法里面断了分别。断了分别,就决定没有执著。诸位要知道,有执著的人决定有分别,有分别的人没有执著。有分别、有执著,诸位都知道,决定是六道轮回的众生;有分别,没有执著,超越六道,那是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四圣法界。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他有分别,他没有执著。所以分别没有了,执著当然没有了;分别没有了,不是十法界,一真法界。所以这第三句给我们讲,他已经超越十法界,他是一真法界里面,《华严》上讲的法身大士,他怎么不自在?这些是证得清净法身。我们要努力,我们希望我们在一生当中,也能够契入这个境界;不但一生当中要入这个境界,希望快速的入这个境界。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在你自己肯不肯放下你的分别执著,你如果说不肯放下你的分别执著,那就没法子。你哪一天放下,你哪一天入佛境界,你什么时候放下,你什么时候就是法身大士。换句话说,凡圣就在一念之间,转凡成圣要多久,这个没有一定,问题就在你肯不肯把念头转过来。
  也许同修要问:从哪里转起?这个话问得好,《楞严经》上讲的「最初方便」。从哪里转起?从自私自利的念头转起,这个念头一转,一切都转过来了。过去没有接触佛法,还不能透彻理解的时候,念念都是想到自己的利益。我们学佛也是如此,第一个念头总想自己,这就迷了,这就是分别,这就是执著。转过来之后,起心动念想一切众生,不是想自己。李会长是常常一夜睡不著觉,都是为众生著想,没有为自己想过,这回头了。他从前是凡夫,你听听他这些报告,以前念念是为自己想,受戒,受菩萨戒还要吃肉,还不肯吃长素。这几年他听经听得多了,慢慢的觉悟了,真正放下了。可见得入华严境界不难,难在自己能不能真正放下,为众生,不再为自己。念念为众生,行行为众生,智慧就开了,听话也能听得懂,看事也能看得明白,看人、看事都跟以往不一样了。以往有自私自利的念头,看人看不清楚,听话听不明白,为什么?有业障。这一转过来,看事、看经、听讲跟从前完全不相同;经卷一展开,字字句句无量义;听讲也能听得清楚,所谓是「愿解如来真实义」,他真能听懂,真有体会,他怎么会一样?
  自己明了之后,就能够帮助别人,「调伏众生遍十方」。虽然是眼前的少数一些人,有缘人,佛法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不是佛不度无缘之人,无缘他不肯接受,你想帮助他,他不要你帮助,这没法子;有缘就是说,我们帮助他,他肯接受,乐意接受,这有缘人。心量遍十方法界,我们所做的事情也是遍十方法界,这一点就很难懂了,这个要不是契入境界的人,他没有办法体会。一般人讲你的心遍十方也许可能,你的事遍十方不可能;实际上,事也遍十方,点点滴滴没有一样不遍十方。如果不遍十方,菩萨布施一文钱,为什么功德不可思量?凡夫布施十万、百万、千万、亿万,福报还是有限;为什么菩萨舍一文,功德遍十方法界?这个理太深了。佛菩萨做事,这里讲没有分别执著;没有分别执著,点点滴滴很小的福报都周遍法界,它没有界限,所以自然就大了,道理在此地。极其微细的那一点点小福小善,它与性相应,它称性,称性就周遍法界。所以小善变成大的果报,不可思议的果报,小福变成无量的福德。
  所以我们造恶、造善,都随著你自己心量在转变。世间人在事相上做得再多,福报不大,受他心量范围住了。他心量不大,他起心动念只想他自身,修再大的福报,那个福报只限於自身;如果他心量想到他的家族,他所修的福报不能超越家族这个界限。这些界限,这些框架,都是妄想分别执著造成的。佛菩萨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极小之善都遍十方,道理在此地。由此可知,妄想分别执著是我们最大的障碍。尤其是执著,执著这个身是我,执著我们居住的环境是家,这个错了。佛的家在哪里?虚空法界是家,一切众生是自己。那是佛的境界,那是真的,是事实真相,那是完全觉悟了。我们迷惑颠倒,不知道虚空法界是自己家,不知道一切众生是自己。这个我在此地也不必细讲,前面都讲过,讲过好几遍了。我们要在这里面去体会、去认知、去肯定,把「大方广佛华严」落实在我们自己生活上,我们自己自然就契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就是《法华经》上讲「入佛知见」,就能够转凡成圣;能转凡成圣,那转迷为悟还有什么问题?
  所以这个法门,要真正落实是要觉悟,是要去做到才行。一切刚强难化的众生不是不能调伏,而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够,自己没有智慧,方法错误,所以才没有办法调伏。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许许多多地方冲突、战争,这么样的频繁,这么样的残酷,这是人为的灾害,不是自然的,没有人去调伏。我们今天觉悟了,今天明白了,这个调伏的工作就落在我们的双肩上。我们深深相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我们深信一切众生都能够调伏根本的道理,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王阳明所讲的一切众生都有良心,「致良知」,都有良心。良心是被物欲蒙蔽了,蒙蔽得再厚,良心也会发现,你要用什么方法使他良心发现?那个调伏就有成就了。
  佛教给我们用什么?真诚、清净平等觉,我们在佛经里归纳出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没有不能调伏的,地狱众生也能调伏。不能调伏,我们的真诚、平等、慈悲做得不够。诸佛菩萨在这个苦难的世间,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哪些是诸佛菩萨?我们自己要觉悟,我们就是。我们学佛的人舍弃佛菩萨的教诲,等待著有佛菩萨从天上掉下来,哪有这回事情!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菩提心,老老实实说,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慈悲心,你发这个心,你就是佛菩萨。你再能真正看破放下,那就是「亦不於中起分别」,就是看破放下了。你自己转迷成悟,转凡成圣,叫自度;你帮助别人,叫度他。你自己没有自度,你决定没有能力帮助别人。
  佛在这些经典上,无论是从理从事、从因从果,都讲得透彻、讲得明白,教我们怎么过日子,过佛菩萨的日子,怎么样工作,做佛菩萨的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那就是怎样调伏众生,这是落实「佛华严」。佛法通常讲普度众生,普度就是此地讲「调伏众生遍十方」,这句话就是普度众生。无条件的利益众生,如果起分别就是有条件,有条件就落在情识里。诸位要晓得,情识是假的,我们世间人常讲虚情假意,这是我们要觉悟的。你看看世间,在社会上常常看到、常常听到,世间人男女相爱是情执,假的不是真的,没到几天听说他离婚、分手了,那假的,哪里是真的?所以情爱不是真的,是假的。能够结合久而不分离的,在我们中国古时候是道义的结合,不是感情的;道义的结合就不容易分手,纵遇到挫折、遇到困难,彼此都能忍让。现在人没有接受过道德的教育,不懂什么叫道义,所以虚情假意,我们就看得比过去要明显太多,全是虚妄的,全是彼此欺骗,所谓是自欺欺人。
  我们想想,我们学佛了,是不是每天也在干自欺欺人的勾当,为什么?我们干这些事情自己不知道,自己还认为自己是在修行、在证行,哪里晓得将来堕落?正因为如此,经不可不读,不能不听,天天要读,天天要听。为什么?怕自己不知不觉堕落了,还以为自己在修行,还以为自己修得不错,哪里知道全是干的自欺欺人,完全为了自己的利益。讲经弘法为什么?为名闻利养。你也很精进、也很努力,天天在发愤,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将来取得高的知名度,有很多人皈依,很多人供养,将来盖大庙,过皇帝的生活。这个生活是可以过得到的,但是死了之后阿鼻地狱去了,你能过几天好日子?你要是不觉悟、不小心,你就堕落了。你要提高到你自己有声望、有地位,有许多人来供养你,至少你要花二十年的时间。你很努力装模作样,装得很像,才能骗这些人。二十年之后,你这个福报现前,你能享受几年?你现在已经三十岁了,二十年后五十岁,顶多再享二十年,二十年享福就要堕阿鼻地狱,你算算这个帐。所以聪明人要冷静的去思惟、去盘算,不值得!我这个时间,可以能够超越六道轮回,那得的是真乐。为什么贪图世间名利,贪图五欲六尘,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拿著佛法去欺骗众生,这还得了吗?
  我明白这个道理,我觉悟这个道理,所以我决定不建道场。这个地方建个弥陀村,缘成熟了,我们看到这个念佛堂有这么多人念佛,念得这么殊胜,我们才努力来建。我自己修学搭个小茅蓬就够了,如果我建个庙,这些人跟著我在一块修学,我要是死了之后,争庙产、争名夺利,个个钩心斗角,心不在道上。什么都没有,大家都是菩萨,心还有点道心;盖一个大庙,道心就没有了,靠不住。所以我主张建小茅蓬,在山上砍几棵树,建个小茅蓬就地取材,那个地方没人要的,人家不会起贪心。所以你才晓得,古来这些祖师大德,他们真的聪明、真的明了,不会让周边的人起贪瞋痴,这是真实智慧,真实的教诲。我们要从这个地方细心去观察、细心去体会,然后才不会做错事情。
  清凉这个注,注得很简单,非常扼要,「随类调生,调法自在」,这个类,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族群。菩萨有这个能力,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分别、不同的执著,他都有办法调和。「调法自在」,这是使用的方法,善巧方便,能够叫大家都能接受,还不破坏族群,也不破坏宗教。佛家常讲「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这个道理要懂。我们现在有一些虔诚的佛教徒,甚至於一些老法师,常常存著什么观念?我们佛法是正法,其他宗教都是邪法,你们要有慈悲心,把那些宗教徒都度来学佛,叫他们舍弃他的宗教。这个老和尚迷,没有开悟,错了!这不是调伏众生,这是什么?分化众生,制造斗争,你是正、他是邪,殊不知道自己是邪,他那边正不正不知道,自己这个观念就是个邪见。这种邪知见不能调伏众生,跟众生对立了,《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上,所有族类、所有宗教都平等,都第一,都彼此互相赞叹,绝不破坏对方,这才调伏。所以我们应该有个观念,他是基督教徒,我们要帮助他做一个最好的基督教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