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今天这个讲堂,微密光轮这个波在这里发射,它怎么会没有效果?如果这四百多个人,每个人都是一心专念,说老实话,这世界上几十亿人造的业,我们都能把它消掉。现在我们还消不掉他们的业,问题在哪里?我们念佛没有做到一心称念,一面念佛还一面打妄想,还是有夹杂。你可以做到你不怀疑、不间断,但是不怀疑,粗的怀疑念头没有,细的疑念还是有。所以我在这个地方特别把这个道理给你说明白,这是以善的波对恶的波,以净的心波对染的心波,这是原理。你明白这个原理,你对於这个法门修学决定没有怀疑。下面就是要做到不夹杂、不间断,这个力量大了,说实在话,你一个人这个波发出去,可以对治一万个普通人的波,普通人那个心波没有你这么强大。纵然他们这个波是恶的、是染的、不善的,我们这个清净的、善的能够把它缓和,这两个波一接触就能够缓和它。这是微密光轮主山神里面讲的微密观照的精义,我们修学真的有理论上的依据,真正有很明显的效果。今天是观音菩萨圣诞,又遇到新加坡的国庆,无量的欢喜。诸位能够认真的修学,以这两天的功德回向给国家,回向给这个地区,回向给全世界一切众生,这是庆祝国庆、庆祝观世音菩萨最好的供养,无比殊胜的供养。你要是晓得,你怎么能不干?再看下面一位,第九位:
【普眼现见主山神。】
『普』,没有界限。「普眼」是慈眼、是清净眼。慈悲,大慈大悲,像观世音菩萨所示现的,千手千眼。许多同修都知道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你知不知道有千手千眼文殊菩萨?有千手千眼普贤菩萨?说实在的话,每一尊菩萨都是千手千眼。为什么特别以观世音菩萨做代表?千手千眼都是表慈悲,大慈大悲。眼到手到,只要一看见立刻就帮助,援手立刻就到,所以特别用观世音菩萨来表法。任何一尊菩萨跟观音菩萨一样,看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救援。为什么我们常常听说到,只好像听到观音菩萨,其他菩萨好像很少?菩萨来帮助我们,我们接受菩萨帮助,这当中有个缘。菩萨是真心,不是妄心,我们凡夫,六道凡夫的心是妄心,不是真心,主意常常会变。佛菩萨用的真心,真心不变,所以他真心是安定的,在脑波图上看它是一条平线,极其细微的波动,非常缓和、非常有秩序,一点都不乱。
缘,每一尊佛菩萨都是以真心,平等爱护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众生跟他没有缘,不接受他,他没有办法。他爱你,你不爱他,有什么法子?这就没有法子。观音菩萨与我们这个世间缘分就特别深,观音菩萨爱世人,世间人每个人都喜欢观音菩萨,由此可知,总在一个缘字。在我们中国真的所谓家家观世音,不管他信不信佛,他都喜欢观音菩萨,他都想供一尊观音菩萨。这就是说明观音菩萨与我们这边特别有缘,所以《无量寿经》上说,当我们遭大急难的时候,阿弥陀佛都劝我们念观音菩萨,都不要念阿弥陀佛了。这什么道理?观音菩萨与我们的缘太深了。我们实在讲,每个人喜欢观音菩萨比喜欢阿弥陀佛那个程度要深一点,就这么个道理。否则他为什么不叫你念阿弥陀佛,急难的时候就改念观音菩萨?它总有个道理在。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阿弥陀佛信心不逆,所以我们遇急难的时候还是念阿弥陀佛。我们教别人也念观音菩萨,我自己念阿弥陀佛。你要问这什么道理?道理已经讲出来,你就懂得了,缘不同。
所以我们在现在,现在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修因。因地的时候要跟一切众生结欢喜缘,要以慈眼看众生,即使这个众生无恶不作,我们还是用慈悲心对他,还是用慈眼看他。将来我们自己成佛度他就容易,他跟我有缘,正是佛家所说的「佛不度无缘之人」。所以在因地要与一切众生结善缘,与一切众生结法缘,将来你成佛度的众生就多了。你要不跟众生结缘,将来成佛度众生也只有几个,不太多,跟其他诸佛一比起来逊色很多,这就是结缘非常重要。普眼现见,『现』是示现,『见』当然不是普通的见。这个见,如如来果地上所说的五眼圆明,也像前面一尊菩萨所说的微密观照,无所不见,彻见诸法实相,於一切法,一一法中都能够见到性相、理事、因果。对自己,成就自己的智慧、定功;对他,现身说法,契理契机,能令众生得度。末后一尊:
【金刚密眼主山神。】
经文上凡是看到『金刚』都是表金刚般若,它是比喻,比喻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密眼』,密不是秘密。诸位要记住,佛法里面没有秘密,佛法完全是透明的,完全是公开的,没有丝毫隐密。密是深密,许多事、许多道理太深,凡夫见不到,凡夫体会不到。不但凡夫,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就是连声闻、缘觉、菩萨有时候都见不到,这个理跟事太深了。到什么时候你才能见到?金刚道后,你就见到。相宗所讲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个根本识,能生万法。如果用相宗的话来讲,我们讲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从哪里来的?阿赖耶变现出来的,阿赖耶是个根源。什么时候你才能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金刚道后,金刚般若现前,你才有能力见到。见到这个境界,这是大乘经上常说的「彻法底源」,这一切万法的根源你找到了,你明了了。所以主山神里面,以「宝峰开华」开端,以「金刚密眼」殿后,这个意思很深,希望我们修学,要细细体会这里面的道理。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这一句是总结这个团体,他们来参加大会的人数也是无量无边。末后这一句叹德:
【皆於诸法得清净眼。】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一个提示,他说因为主山是表智德最高,佛法的修学主要的是恢复自性本具的智慧。在一切法里面,世出世间一切法,智慧是第一,智慧最高、智慧最胜,用山来作比喻。所以在叹德里面得清净眼,你站在高处,你才看得清楚、你才看得远,古诗里头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这已经到山顶上,取这个意思。所以每位上首德号里面都有「光」这个字,总表智慧。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末后这一句,诸位要晓得,没有智慧就没有清净眼;换句话说,没有清净眼你就没有智慧。佛法能所是一不是二,决定是相辅相成。什么叫清净眼?心清净,眼就清净,眼哪有净不净?在心。心清净,耳根也清净,鼻根也清净,舌根也清净,六根统统清净。这是我们现前修学、学习,佛法里面讲修行,修正我们思想行为最重要的一个课题是清净。《无量寿经》把它列在经题,清净平等觉。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当中修,生活里头点点滴滴,无论大事、小事,起心动念要与清净相应。什么叫清净?不染就是清净。什么叫不染?能够远离人我是非、远离名闻利养、远离贪瞋痴慢就清净,与清净就相应。所以在动念头的时候,还有我、还有人,这里面还有贪瞋痴、还有分别执著,这个心就不清净了。要学永嘉大师「分别亦非意」,我们的功夫才得力。我们与大众相处不能不分别、不能不执著;分别是随顺大家的分别而分别,随顺大家的执著而执著,这就是世间法讲的入境随俗,也是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恒顺众生。自己有没有意思?没有,你就清净;自己有一点意思在里面,你就不清净。真用功夫是这个用法,在你的生活里面、工作当中、待人接物,跟一般人完全一样,和光同尘,就是里头一点意思不夹杂,这叫真功夫。你在这个生活里面,你完全用的是清净心,六根清净。得清净眼,这是眼根,一根得到,六根统统恢复清净,这一点非常重要。
再看下面第八段,「主林神」。清凉大师为我们介绍这个团体,我们现在人讲社团,这个社团,主林神他们这个团体。林是森林,用现在的话来讲,树神,森林里面的树神。佛在《戒经》里面告诉我们,树木它的高度超过一个人,这棵树就有神。不是这棵树成神了,不是的,是鬼神依附在树里。鬼神跟人一样,他要找一个地方居住,最方便的、最容易找到的就是树,所以他把树木当作他的家,他住在这树上,我们就称他作树神。树神很多,有大树、有小树。世尊在戒经里面告诉出家的比丘,过去出家人在山上修行用功办道,也得要找一个住处。当然在山上是就地取材,砍几棵树,搭一个小茅蓬,可以遮蔽风雨,可以防御野兽的干扰,搭个小茅蓬。佛说,你要去砍这棵树,一定要在三天之前去祭祀树神,供养他、祭祀他、诵经祝愿,告诉他三天之后我要砍这棵树搭个小茅蓬,请这个树神供养,把这棵树供养给我们,他赶快搬家;给他三天的时间请他搬家,不是随便看到树想砍就砍,不可以。看好之后要来祭祀,正式要给他交涉,这样我们对树神尊重,他也欢喜护持。树神不但不会扰乱你,还会当你的护法,这是佛在戒经上告诉我们的。
在此地著重表法的意思。清凉大师告诉我们,它表无漏的智慧。为什么?智是指导我们行为的。我们身的一举一动,口里面的言语造作,都是意在那里指挥,意在那里发号施令,身口去造作。如果意,心意成就智慧了,身口的造作一定有不可思议殊胜的建树,我们所谓建功立业。所以在这个地方是代表真实智慧,指导我们的行为。就像森林,一大片森林,树木长得非常高大,比喻我们种种的建树,真正达到圆满的自利利他,取这个意思。树木多才叫林,独木不能叫林,树木多了才叫森林。智是一个,真实智慧;起作用,在事相上就多了。譬如财富、德行、利乐,有如现在社会里面许许多多这些企业家们,他们有智慧、有财富,在社会上建树许许多多的事业。大的企业在全世界各个大城市有连锁的分公司,这就像森林树木的建树一样。不但他经营一种事业,他还可能经营许多种事业,以他的智慧,集合他的一些朋友,志同道合的组成一个财团,这样的建树,就是我们这段经文里面主林神所表的。他的企业如何能做得成功,如何能做得对社会大众有真实的贡献,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段经文就要好好的学习了。请看经文∶
【复有不可思议数主林神。】
『不可思议数』,跟前面意思完全相同,数量太多了。前面讲世界微尘数,此地不可思议数跟世界微尘数是一个意思。下一段里面讲「复有无量主药神」,无量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在文字说的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跟前面是一样的,都是泛指虚空法界。如果我们落实在现实的生活里面,尽虚空遍法界这些企业家们,在这个经上用主林神来代表这么一个团体。
【所谓布华如云主林神。】
下面也列出十尊上首。这些企业家都是法身大士,都是佛菩萨应化而来的,不是凡人。他们是以这种身分出现,应以企业家而得度者,他就现企业家的身分。我们仔细观察,他是不是佛菩萨再来的?如果他的德行与此地所讲的十句标准要是相应、相接近的话,我们就可以肯定这个人是再来人。如果与这个是相背的,那是他前生修的福报大,他这一生虽然发了大财,如果德行与这个不能够接近的话,可能他这个财团不能永远保持下去,所以公司会倒闭、会破产。如果要叫它永远保持著兴旺,一定要与经训相应。第一尊表的是什么?布施。你有财富不布施是为富不仁,你这个财富很难久享,所以一定要懂得布施,你要照顾社会大众。
『布华如云』,「华」形容灿烂美观,所说的就是杂华。布施,展布,在大乘佛法里面就是以六度、十波罗蜜布施给一切众生。这个布施,平等施、清净施。布施里面,三轮体空,《金刚经》上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就如云。云表相有体无、事有理无,表菩萨心行。菩萨在事上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在心里上,刚才说过,清净无染,他心是清净的,没有一丝毫的污染。污染是什么?自己有一点意思在里面就污染了。所以他的施舍、他的布施、他的供养,如云出而无心,这才是真实的功德,这才是一个大企业家他真正的因地。他今天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在全世界每一个城市里面都有他的分公司、都有他的子公司,什么原因?过去生中曾经修这个因,今生得这个果报。说实实在在话,社会上无论是哪一个行业,真正达到了颠峰,或者是名闻、或者是利养,达到超越常人,这样的殊胜,绝大多数都是在佛门里面修学的功德。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