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阋园盐艺庵挥惺科裁挥衅Φ某涑馍瞬泻推1沟亩游槭帐暗穆脚堋
可见的方圆里许的山坡上,灰黄色的尘土依旧悬浮在半空,坡上坡下,尸横遍野,满目狼藉,残肢断臂交织在一起,延伸到老远,在血色的斜阳映照下,诡秘而凄厉。
可以几乎没有俘虏,被围的敌军力战而尽,从高达夫那里几个第一时间被砸晕还算完整的活口得知我们敌手的进一步详情,被伏击的这支正是威震辽东渤海,令契丹、室韦那些外族咬牙切齿却忌之如虎,以善战闻名天下的卢龙军下的幽燕铁骑。无怪令我军将士吃尽了苦头。
正在思量着,忽闻外头高力士那独特的嗓音,“陛下驾到”忙拥出迎行大礼。簇拥着那位皇帝陛下,周边众人眼里一片惊慨和更多的敬意,莫道这位大人平日散漫文弱,却有紧要关头,生死当前,千军万马崩于前,不动形色,突而斩杀敌酋的过人胆色。(当然这个过程没有多少人看见,知道的人也死的差不多了,我是惊吓的面部抽筋,表情凝固)甚至暗中有个老家伙对儿子说“吾儿,危难关头方显英雄,千军万马中冒死无惧,这就是真正兵法中的将帅之器,你要多加亲近才是”。
而我在老皇帝和太子的神情中还看到另一种东西,兴奋,绝对难以抑制的兴奋,大概是第一次切身经历战场惨烈撕杀的缘故。
现在我一身是血别提多可怖了,其他人也好不到那里去,老皇帝却熟视无睹一般,紧步上前亲手扶起赞叹道“好个粱容若,好一帮殚精竭虑奋勇争先的将士,若是人人都似尔等这般,又和愁逆贼不亡!来人,给赏”虽然有一点权术做秀的味道,但也令人感动。
我虽然心大骂这不和时宜出来搅局害的我差点死去活来的皇帝陛下,但还是要说一番保护不力让皇帝受惊之类的官样话,然后,痛心疾首的请求皇帝为了国家社稷着想不要再亲身犯险了云云,不过老皇帝的反应出乎我意料,虽然他经历无数但也显然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大军搏杀的激烈场面,听我这是说更是有些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当场宣喻众将官各加一级,诸将士皆有赏,让人不禁感叹,果然是天子身边好做官也好升官啊。
真正反思起来,可以说我这一大战打的烂,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东西。反而明显的漏洞和缺陷不少,更多有运气在里面的成分,让敌军主将冲到中军里杀人放火又被我干掉,就是最好的说明,但总还是胜利了,显然包括老皇帝在内的大多数人也只看到了这一点。这就足够了。说实话,显然他们也需要这样一场胜利,不管这胜利怎么来的。
在一片“陛下天命所归”“你贼覆灭指日可待”恭维赞叹声中,皇帝又解下一方玉诀扔给我,让周围人一片惊羡神往的神色。看来也是件值钱的宝贝。那位一向温敛的太子殿下也禁不住微微的眼神一变,又无若其事浅笑。看来这见东西不只是饰物那么简单,也许还有特殊的意义吧。
于是在一片君臣知遇感怀至深的融融气氛中,我很识相的顺应形势,大义凛然的说了一大通大有“虽千万人,吾往亦”之势,大义凛然且冠冕堂皇的废话,让某些知情者不禁大叹这位大人不但懂得带兵打战,还很懂得把握机会,也会做人啊,前途不可限量啊。
第四十六章
按理说这两位也都是没少见过世面的主,怎么说也本不至于为一场激战就这般溢于颜表,但后来接触多了我才明白。
要说这太子当年也算带过兵的,原来是当年契丹首领可突干欲叛离唐朝,将当时亲唐契丹王邵固弑杀,另立屈烈部为新王,且胁同奚众,降附突厥。邵固妻陈氏,及奚王李鲁苏夫妇,相继奔唐,玄宗乃令幽州长史,知范阳节度使赵含章 发兵往讨,又命中书舍人裴宽,给事中薛侃,就关内河东河南北分道,广募勇士,充当兵弁。随即有制拜当时的忠王为河北大元帅,以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伷先为副,统领十八总管,出击奚契丹。后为开元三杰之一的宰相张说劝阻,改命朔方节度使信安王袆,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与赵含章出塞讨虏,击破可突干,收降奚众,班师献俘。后来被立为太子后,更不让他接触军队了,所以这太子只是过了几回空头元帅瘾。故有此反应也不希奇。
老皇帝更不用说了,虽然当年执掌卫尉卿,手握万骑军,但当时都是统治上层内部的宫廷政争,虽然再怎么残酷激烈,是不会出现大军对阵撕杀的场面的,死的失败者都是被一边倒的屠杀。真要是想带兵对付谁,自是有人代劳,也不轮不到他自己动手。当然不会有这么刺激的场面的。故而一时心情激动也不奇怪了。
自是有机灵的人赶紧顺势献上那敌大将的首级,那人头尤留生前表情瞠目裂嘴显的极是不甘,却引起齐刷刷一片抽冷滋牙声。“竟是此僚”
我一时不明所以,皇帝也不以为意,自是有人娓娓道来,加其他人的补充,加上俘虏的一些供述,前后事情大概有个轮廓,这敌大将名曰熊雷,安氏叛军之中亦是大有名气的人物,在安禄山倚为臂助的内外三十六番将之中排名不低,身为安禄山近身带甲的风云雷电四大卫将(侍卫长)之一,据说此君若不是为人性格暴烈,得罪者甚众军中地位还会更高。
自安禄山任幽州军下讨击使起就追随左右,在土护真河之战中,拼死护安禄山脱围身受数百创而不死为安禄山拔为亲卫将,人称不死熊将,单论亲信程度尚在叛军征西行营名义上的总招讨崔佑乾之上,善使一双棍锤,极是犀利。当年随安禄山在长安述职,在与宰相杨国忠门下争斗中因一气之下力毙过多名京师好手而闻名,最后闹的皇帝亲自出面为两大重臣调停,各自训斥抚恤了一番,故而识的得他的人却还不少。
在他统领下的,而我们后来所面对的,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就是大名鼎鼎的曳落河,所谓曳落河,大家也不陌生,,是安禄山经营三大节度期间,以最精壮的死囚、战俘、奴隶重重淘汰,反复死斗选拔出来的死军,伤亡率之奇高,以至于安禄山不得不用重金从外族购买死囚、奴隶,又通过对契丹等族发动战事,掠劫其部族的精壮男子来补充损耗,历经多年经营才勉强凑足八千之数,与追随安禄山出生入死其他亲卫部队不同,这是一只纯粹死士构成的部队,其凶悍勇猛,连边境上那些最骁勇的游牧民族也要敬畏三分(在契丹等族语中一意为勇武之士、二为恶鬼)当年安禄山入京述职时,诸王公对曳落河的气势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皇帝还大加赞叹了一回。
但真正让曳落河的名震天下的,是在东都洛阳攻略之役中,熊雷和另一卫将贺电各领八百曳落河为前锋,强攻天下名关——虎牢关,杀的守关的十几万关洛新军丢盔弃甲抱头鼠窜,一路被追的没命狂奔的溃不成军竟然直接冲进了洛阳,兵败之速,以至于除招讨元帅封常清等只身出逃外,东都留守绝大多数文武百官还来不反应就做了俘虏,雷霆双杀将之威名也响彻中原,朝廷震怒之下杀资深元帅高仙芝、封常清以谢天下,才有了本来养病的哥舒翰出山主持大局。没想此役却栽在了这不知名的山坡上。
这一来听得我是直冒冷汗,与身后脸色不见得好的部下诸将亦交换了惊异眼神,大有心戚戚哉的感受,难怪后来被围那批人,被杀的人越少越勇猛,恐怖的个个刀枪入体面不改色,顺手还能砍翻数人。身上反复插了几把刀枪,还能鼓起余勇撕咬你几口。
后来陆续才知,这支曳落河队伍名义上是随安禄山养子孙孝哲的幽州军帐下,实际暗行督战监察诸将之责,由于孙部贪功追击唐军溃部,遭天降火球所惊,耽误了时间,丢了率先夺取长安的大功,早就心有不甘,接到消息后,又不肯让人后,派族弟孙延秀,点给精甲劲骑六千追击出逃的汉家皇帝,但部队分散在外得到消息出兵的晚了,西边有残卒逃回说明厉害,虽然不以为然,但还是说动正在附近扫荡的熊雷所部曳落河,快马追加抢夺追击出逃皇帝的大功,因此让我们又平白多了三千以上的意料之外劲敌。
也就是这队人马,使人化装成难民,避过了游骑的耳目,从背后袭击留后的虎威营,上演了前后夹击的一幕,以迅类不及掩耳之势,把四出监哨八百多号精壮人马一个不漏的全包了饺子,连求救的烟火信号都没法发出来。
因此,我们此战虽然是惨胜,那也是十分侥幸了,因为一开战曳落河冲在最前,在谷道也最先被截击,虽然本事再怎么强横也抵御不了滚石檑木的巨力,当即折损了千人,主将孙延秀更是当场毙命,导致临时领军的熊雷,因为担心孙部不听号令,将余曳落河分散指挥,更有督战押阵的意味,虽然短时内可以迅速整军再战,但曳落河可怕的战力也被分散了,如果光是这三千曳落河,采取个个击破。就足够让我们这些数量虽众,却实力不均的杂牌军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寻死路,有句老话说的好,永远不要和你不了解的敌人作战,这句话不但适合对方也适合我们。我说这战这么打的这么乱,原来因为一照面,那主将孙延秀就因为冲的太前,被淹没在滚石檑木之中。而熊雷虽然战绩累累素有悍勇之名,但也是个出名喜欢猛打猛冲,嗜杀好战的主,发现遇伏,对安禄山相当重要的亲军无故在他手上折损了千多人,这是开战以来还没有过的事情,当场反应就是暴怒不顾一切找人最多的地方的硬干杀将上来,结果就变成了后来这种奇怪的混战局面。当然另一方面,这也要感谢我部拼凑起来的人马,大多数不知情,不晓得曳落河的厉害,大有所谓的无知者无畏的因素在里面。
于是在一片“陛下天命所归”“逆贼覆灭指日可待”异口同声的恭维赞叹声中,皇帝龙颜大悦,又解下身上一方玉诀扔给我,在周围人一片惊羡神往的表情,看来也是件值钱的宝贝。那位一向温敛的太子殿下也禁不住微微的眼神一变,又无若其事恢复浅笑。看来这见东西不只是饰物那么简单,也许还有特殊的意义吧。
以上种种,多是来自太子那边人陈述,显然这位太子殿下虽然一直很低调,在立为太子之前,默默无闻,世人对其最多的影象还是以孝道着称忠王的那个忠字。但暗中并不是无所作为,起码情治手段上下了不少工夫,算起来他应该是杨国忠之外第二个觉得安禄山有威胁,很是关注的人吧。
另外,还有一件让我揣测不已的事,当时小白以皇命为由在那群家伙中拖拉的不肯走,我急了,当着许多人的面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你们速速护卫他退下,一切责任有我担当”。他们颇有些吃惊的迟疑了一下,还是照办了。
这句话本身没有没有什么问题,但虽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但当着皇帝的面讲出来,古往今来恐怕就只有我一人了,如果不采取不久措施消除影响,恐怕会留下后遗症,无论好似当作野心家的前兆,还是纯粹的赤子之心,那都要看我的表现了。但老皇帝的态度让我是不出点什么来,也只能憋在肚子里郁闷。
后我才打听到,那事后果然有人不爽,故意挑起此事,追究逾礼背法大不敬的情由,在老皇帝那里只是未可置否,只是的淡淡说了句:“人才难得,没有私心的将才更难得”。而太子则是面有喜色进言,“此乃好事,能重情义而知变通,是难得一遇的将才,虽性情乖张,却勇而知义。要是没有自己的性情也不是人才了,而是奴才了,惟命是从的奴才要多少有多少,已经够多了,但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却十分难得啊”。那韦大宰相摸着胡须更是说了一句“此子还真是个福将啊”,于是一切事端就没有了下文。
而另一方面,我编的履历无从考证和巧合也实在太多了,再加上这一直以来的经历也是奇巧不断,别人都死的差不多了,我却一点批都没碰破,最后还能杀死敌军主将,结果就是传成了福将,虽然运气这种东西说不清楚,但按照我看的那么多书上的记载,显然一个好运的福将比什么智将勇将都让对手头痛。
第四十七章
其实在我看来,北军那些家伙的及时出现,未必是真心来救我的,多半是隔着老远就高喊一通的主,只是见人家只有一个,以为有好便宜可检,都一拥而上,急着抢个大功劳来了,可惜这些多是养尊处优没经历多少战阵的家伙,一照面往日的本事倒没发挥出多少,却大意之下被人家临死反扑,当场被放到一大片。最后还是我得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