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话一出,崔俭玄登时愣住了。见此人身边几个同伴在惊愕过后,一时都神态复杂地看着自己手中的沉甸甸钱袋,他又不是迟钝的人,想了想就摇摇头说道,“这位壮士的心意我领了。可你们一路拼杀到现在,每场比赛都是竭尽全力,受伤和马匹损耗等等,无不要钱,杜十九断然是不会领受这份程仪的。有心就好,何需钱财作为程仪?”
见大汉沉默不语,其他人亦是松了一口大气,崔俭玄突然想起另一件事,立时又问道:“对了,壮士可是姓楚?”见对方点头,他便笑了起来,“这就对了,杜十九从前也观瞻过你的比赛,一度赞不绝口,还说过倘使楚壮士上阵杀敌,必然是真虎将。他日你有机会建功立业时,别忘了他这番赞语就行了!”
建功立业……
楚沉一时面色极其复杂,拱了拱手行过礼后,他便拿着钱袋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其余四人一愣之下方才慌忙追了上去。面对这一幕,崔俭玄舒了一口气,暗自觉得自己解决得不坏,正想待会对杜士仪说道说道,可他往看台上一瞧,人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这时候,身后一个从者上来挨着他耳边说出了一句话,却立时让他再也淡定不下来了。
“十一郎君,您赶紧回去瞧瞧吧!刚刚观德坊杜宅派了人来把杜郎君请了回去,说是咱们家……派人去杜家提亲了!”
“什么!”
崔俭玄昨天回来只顾着不平了,根本还没工夫去想自己的终身大事,此刻险些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可在片刻的瞠目结舌之后,他突然仰天大笑了三声,随即也不管尚未散去的观众会如何看他,径直一阵风似的冲下了高台。等到了外头翻身跃上自己那匹坐骑,他几乎想都不想便挥鞭下击,进而风驰电掣往回城的方向驰去。那一刻,他虽心花怒放,可更多的是遗憾。
要是杜士仪真的要贬官岭南,这一去却不知道多久,他和十三娘成婚之时,岂不是杜士仪就看不到了?不行,就算草草操持,也得把婚事办了,十三娘必定会同意他的想法!
☆、332。第332章 风光提亲事
娶妻当娶五姓女,清河崔氏身为隋唐以来,一直被人奉作为世家望族之中的第一等,女儿一贯是不愁嫁的,倒是男子娶妻总得提防一二,否则一不留神就要被塞一个公主县主,苦不堪言都是轻的。
尽管崔泰之反对在如今这风口浪尖上正式定下婚约,但当初杜十三娘在崔宅住过一段时间,赵国夫人体察其言行举止,本就心存喜爱,而太夫人故去之前遗愿是修两家之好,此后杜士仪更是在关键时刻赶回东都,把悬崖边上的崔俭玄给拉了回来,因而对于杜十三娘这个兴许能管住儿子的媳妇,她自是千肯万肯。于是,既然崔五娘也赞同早些定下来,她想想崔泰之不情不愿地出面,还不如另求别人,思来想去就亲自登门去见了黄门侍郎裴漼的夫人。
所以,此时此刻登杜家门来替崔俭玄提亲的,竟是裴漼本人!
门下省的第二号人物亲自出面做这种事,杜士仪也不禁大吃一惊,暗自庆幸信使虽没说清楚,但他至少还是赶回来了。邀了裴漼正堂入座奉了茶点,他见裴漼饮茶之后饶有兴致地询问此茶出处做法,竟仿佛是平常登门的客人,而不是来提亲的长辈,他不禁心中一动。果然,当他笑说裴侍郎倘若喜欢,回去时不妨带上一匣子的时候,裴漼便笑着点了点头,入了正题。
“从前二十七郎一直对你颇多好评,我却只见过你的策论,耳听为虚,可自从你到门下省任左拾遗之后,我才算是眼见为实了。楚国公姜皎的案子,是非曲直暂且不论,然则杖刑确实大为不妥,张相国身为中书令,这措置着实过分!你所谏既然并无不妥之处,圣人盛怒不纳,张相国却就此落井下石,朝廷公论自不会坐视不理!所以,你且放宽心,今次你直言,朝中清望之官多数极其赞许,自会秉公而论!”
清望之官意味着什么?那代表朝中三品以上屈指可数的真正高官,这些人方才是金字塔尖的人物!
杜士仪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面上立时流露出了深深动容的表情,连忙起身谢过。而裴漼显然不会忘记今天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公事,更是为了崔杜两家的婚姻大计。于是,他轻轻咳嗽了一声,便含笑说道:“令妹蕙质兰心,孝悌之心人尽皆知,因而清河崔氏赵国夫人有意聘为子妇,今托老夫前来面见杜十九郎,替子崔十一郎求娶,不知杜十九郎肯应否?”
这就是正式的提及婚事了。尽管两家早已口头约定,这不过是走个过场,可有裴漼这等身份地位的人登门,哪怕他将来真的贬官,杜十三娘的婚姻也不会被人诟病。因而,杜士仪深深吸了一口气,欣然点头道:“舍妹虽好,却也需有赵国夫人这样的长辈方才能慧眼识珠。崔十一郎真诚信义,舍妹托付给他,我也能放心了。”
“哈哈,如此姻缘天成,甚好甚好!”裴漼早就知道今日这一趟必然顺遂,此刻不禁哈哈大笑,“倒是杜十九郎,令妹我还从未见过,可否引来一见否?”
事关自己,当杜士仪从正堂传话让她去见裴漼时,杜十三娘不禁大吃一惊。可眼下不是羞涩的时候,想到兄长正处于随时随地便要远赴岭南的不测境地,她换了一身见客的衣裳进入正堂之后,见客位上那个五十开外鬓发花白的老者正笑吟吟打量着自己,知道这是裴宁的从祖兄,南门吴裴如今在朝中官职最显赫的人,也是兄长曾经的上司,门下省的第二号人物,她从容上前行过礼后,却没有依对方之言免礼,而是仍旧维持着下拜行礼的架势。
“裴侍郎,朝堂大事,本不该妾身一介女流多言。可阿兄直言招祸,要远赴岭南恶处,妾都斗胆请裴侍郎明察阿兄一片公心……”
“十三娘!”杜士仪这才想到妹妹看着柔弱,实则大胆,此刻连忙喝止了她,但见她咬着嘴唇却并不起身,他顾不得裴漼在场,上前将其一把搀扶了起来,一字一句地说道,“今日裴侍郎来,一是为了你的婚事,二也是为了我的事。裴侍郎久负清名,你这些话不必说。”
裴漼早就从最初的须臾惊愕之中回过了神,此刻不禁笑了起来:“我记得当初杜娘子还曾经随玉真公主面圣,为你家阿兄诉过冤屈?圣人面前都敢直言护兄,更何况是我面前。你放心,要是真的放任你阿兄被人三言两语构陷了,不说我这个黄门侍郎不用当了,源相国也断然不能忍!圣人英明,不过是被人一时蒙蔽,但使我等剖明利害,圣人应该会收回成命,你就放心吧!”
亲耳听到裴漼这么说,杜十三娘登时松了一口大气,然而,她还来不及说两句感激的话语,门外突然就传来了一个咋咋呼呼的声音:“裴侍郎,你这话是真的?杜十九郎不用去岭南那瘴气密布简直能毒死人的地方?”
随着这话语声闯进来的,正是满头大汗的崔俭玄。他身上满是风尘,这倒不是一路快马加鞭,而是今日风大尘土飞扬之故。他随手用袖子擦了擦脸,根本不在意自己那大花脸有多可笑,而是认认真真看着裴漼说道:“裴侍郎,我和杜十九情同兄弟,这婚姻之礼上倘若没有他在,那我和十三娘心中都会存下遗憾。倘若他真的要贬斥岭南,这婚事一概从简,我非得赶在他走之前办了不可!十三娘,我这话你可同意么?”
杜十三娘一瞬间睁大了眼睛,和崔俭玄对视了一眼后,她只觉得从来没有哪一刻,觉得崔俭玄如同现在这般善解人意,当即立时点头道:“自当如此!”
裴漼来之前就知道杜士仪兄妹相依为命,感情极好,因而杜十三娘会有这样的心意并不奇怪,可崔俭玄竟然也如此,他不禁心中大为惊讶。想了想自己原本的打算,他便苦笑道:“倘若赵国夫人听到这话,不知道要怎样头疼了……只是,圣人之命我却无一定把握,你们的话我这就捎回给赵国夫人就是……还有,崔十一郎。”
见崔俭玄有些莫名地看着自己,裴漼便无奈地摇头叹道:“你呀,立时就要交换婚书,行六礼,这节骨眼上,难道你还想继续赖在杜家?”
“啊!”崔俭玄这才意识到还有如此问题,登时懊恼地捶了捶脑门,“那好,我收拾了东西就搬回去。”
看着扑哧偷笑的妹妹,又扫了一眼嘿然傻笑的崔俭玄,想到他们刚刚不约而同的话,杜士仪只觉得心头又是轻松,又是惘然。等到把这一对已经几乎定下来的准夫妻打发了出去,他方才对裴漼苦笑道:“我家十三娘性子执拗,让裴侍郎见笑了。崔十一郎也是一样。敬请裴侍郎转告赵国夫人,该如何办理就如何办理,婚姻大事,办得风风光光才是,哪里要因为顾忌我,就让他们一辈子的终身大事留下遗憾?”
妹妹和准妹婿想着兄长,而兄长亦是想着他们,裴漼只觉心中百感交集,打了个哈哈就答应了下来。等到又约定聘书等等细节,杜士仪亲自送了他出来,他回到永丰坊崔宅对赵国夫人把所有原话一一告知,却发现这位崔宅主妇并没有露出为难之色,而是满脸的欣慰。
“今日劳烦裴侍郎了。这桩婚事且做两手准备,倘若事情无可挽回,那三日之内便让十一郎迎娶了杜家娘子,如此安她兄长之心,也可让十一郎和她都不留下遗憾。倘若真能够挽回,那便竭尽我所能好好操办,让十一郎风光娶妇,杜十九郎风光嫁妹!”
“夫人快人快语!”裴漼不禁脱口赞了一句,心中不禁冷不丁冒出了一个念头。
如此体察别人的长辈婆婆,做儿媳的着实福分不浅,怪不得崔俭玄亦是重情重义的人。说起来,崔俭玄还有一个幼弟在,他膝下正有一幼女年纪合适,是否干脆也趁机定下来?否则——他看了一眼侍立在赵国夫人身侧的崔五娘,却是又暗叹了一口气——否则如崔五娘这般能干聪慧却所托非人,那简直是天底下让爷娘最后悔的事!
于是,裴漼斟酌了一下语句,这才清了清嗓子,笑容可掬地说道:“清河崔氏家门严谨,据我所知,十一郎还有一个幼弟……”
且不说裴漼因赵国夫人和崔俭玄母子而打起了联姻的主意,杜士仪送走人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家中竟是纷至沓来,又迎来了好几拨客人。也不知道是因为崔杜联姻,还是因为他那封还制书却遭贬斥,韦氏、杜氏以及其余那些他打过交道抑或是点头之交的人家,都送来了贺礼和程仪。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开了个好头,这些人家除了送给婚事的贺礼,还送来了各种极其实用的东西,从药油木屐到各式膏药草药,甚至于奴仆和鞍辔等物,应有尽有。
而在外间不少官员们因杜士仪封还制书而遭贬斥之事相互商量各自预备的时候,洛阳宫宣仁门西边的大理寺官署之中,被押了两日的姜皎好容易得见天日,面对的却是让他整个人如坠冰窖的消息。
娶妻当娶五姓女,清河崔氏身为隋唐以来,一直被人奉作为世家望族之中的第一等,女儿一贯是不愁嫁的,倒是男子娶妻总得提防一二,否则一不留神就要被塞一个公主县主,苦不堪言都是轻的。
尽管崔泰之反对在如今这风口浪尖上正式定下婚约,但当初杜十三娘在崔宅住过一段时间,赵国夫人体察其言行举止,本就心存喜爱,而太夫人故去之前遗愿是修两家之好,此后杜士仪更是在关键时刻赶回东都,把悬崖边上的崔俭玄给拉了回来,因而对于杜十三娘这个兴许能管住儿子的媳妇,她自是千肯万肯。于是,既然崔五娘也赞同早些定下来,她想想崔泰之不情不愿地出面,还不如另求别人,思来想去就亲自登门去见了黄门侍郎裴漼的夫人。
所以,此时此刻登杜家门来替崔俭玄提亲的,竟是裴漼本人!
门下省的第二号人物亲自出面做这种事,杜士仪也不禁大吃一惊,暗自庆幸信使虽没说清楚,但他至少还是赶回来了。邀了裴漼正堂入座奉了茶点,他见裴漼饮茶之后饶有兴致地询问此茶出处做法,竟仿佛是平常登门的客人,而不是来提亲的长辈,他不禁心中一动。果然,当他笑说裴侍郎倘若喜欢,回去时不妨带上一匣子的时候,裴漼便笑着点了点头,入了正题。
“从前二十七郎一直对你颇多好评,我却只见过你的策论,耳听为虚,可自从你到门下省任左拾遗之后,我才算是眼见为实了。楚国公姜皎的案子,是非曲直暂且不论,然则杖刑确实大为不妥,张相国身为中书令,这措置着实过分!你所谏既然并无不妥之处,圣人盛怒不纳,张相国却就此落井下石,朝廷公论自不会坐视不理!所以,你且放宽心,今次你直言,朝中清望之官多数极其赞许,自会秉公而论!”
清望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