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593章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593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六一把扶住他道:「杨兄,你怎么样了?」
  杨虎抹了把脸,摇头道:「走,奇袭失败,我们便该见机远遁的,实不该冒死攻城,继续南下,能入浙江便去浙江,如不成,杀往江西便是,今日受挫,再要取城便难了,官兵闻讯正在回援路上,莫要被人聚而歼之。」
  木云一听暗喜,忙道:「不错,刘大哥,继续南下吧,只要我们来去如风,官兵就奈何不得。」
  刘六猛地一跺脚,恨声道:「罢了,鸣金收兵,迅速南下!」
  炮火隆隆中,单薄的铜锣声「当当当当」地响了起来,异常的刺耳。
  ******
  杨凌在皇帝再三促请下终于又还朝了。
  经过弹劾失败,又被皇上指桑骂槐地一通责骂,反对改革的官员改弦易张,不再攻讦杨凌干政,转而积极支持起改革来。
  他们支持改革地第一件事,就是在杨凌上朝的头一天,便上书弹劾山东衍圣公利用权力兼并他人土地、逃税漏税、因一言顶撞便擅自动用重刑责打朝廷命官,请求皇上严惩。
  人人都知道,威国公杨凌回朝,是要同杨廷和一道主持改革及剿匪事宜的,这分明就是给他一个下马威,不禁一齐向他望来。
  杨凌早已令人持了皇帝密旨和自已亲自写就的两封书信送往山东,密旨是给衍圣公地,密信则是写给在山东抚民剿匪时结识交好的泰安退仕学政张多器和参将知四海的。张多器就是曾经从泰安突围,跑到济南寻死觅活的逼着学生吕布政使出兵的那位老爷子。
  张多器诙谐幽默,为人豁达正直,绝非一介腐儒,在山东士林中颇有威望,杨凌在山东一个多月,与他颇为相熟,交情不错。此人与衍圣公府也有些交情,杨凌想要利用衍圣公给改革加把力,便把脑筋动到了他的头上。
  如今衍圣公府的奏折还未呈到京里来,张多器那里也还没有回信,不过乔四海那里却已通过军驿传回了急报。从他七扭八歪写出的书信看,那位衍圣公已经被折腾的没了脾气,山东那边肯定是没问题了。
  所以这些人出班弹劾衍圣公,杨凌只是冷冷一笑,立即出班奏道:「皇上,天下权宦争相占土地,从朝廷今年清丈结果来看,我大明开国百多年来,纳税的田地从八百多万顷下降到四百万顷,其中仅河南一地就从一百四十多万顷下降到四十万顷。那么多土地是变成了荒芜地野地么?非也,都被勋戚官宦豪绅地主们兼并去了,他们不纳税赋,把应缴纳朝廷的赋税摊派到自耕农身上,使他们赋税加倍,把自己的地假寄逃户、绝户名下,罪莫大蔫。现如今朝廷纳税土地是立国之初的一半,然后今年朝廷收上来的赋税只少了一成,那四成哪里来地?全是那些穷苦百姓勒紧了裤腰带缴上来的。为田追租未足怪,尽将官田作民卖,富家得田民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农民产去税存,处境悲惨,这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不管何人处犯,都该严惩不贷。衍圣公是皇上的臣子、大明的子民,而且身为圣人后裔,更该谨身自好,以为表率。臣当对此事认真调查,如果确有非法之事,亦当予以惩戒。国法面前,一概平等,国法面前,一视同仁!」
  这话说地掷地有声、正气凛然,算是当庭给大家一个答复:「不要心存幻想继续观望了,就算是衍圣公,若有不法事宜,朝廷一样严惩不贷,你的脸面还大得过衍圣公去?」
  刑部侍郎赵简之咳嗽一声,扬眉看了他一眼,忽地出班奏道:「皇上,臣这里有一桩案子,臣不敢妄议,特呈报皇上,请皇上裁断。」
  正德皇帝见果然有人拿衍圣公做文章,听杨凌的语气,显然是已经把衍圣公摆平了,回头少不得让这些人吃个哑巴亏,他正暗暗好笑,一听又有本奏,便毫不在意地道:「爱卿有何本奏,尽管说来。」
  赵简之瞟了杨凌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皇上,有荆州法司转来地案卷,状告湖北荆州辽王殿下欺压乡里、鱼肉百姓、大肆贪占庄田、殴死数十名听闻朝廷施行新政后前去索田的百姓,狂言凤子龙孙,不必拘于新法。辽王殿下身份贵重,唯有呈于御前,请皇上处置!」 
 
 
 
  
第十卷 白衣天下 第382章 硝烟再起
 
  正德听了赵简之的话不禁吃了一惊,他连忙向杨凌望去,杨凌脸上也微微变色。各地藩王凤子龙孙,倚仗特权横行不法的事肯定是有的,不可能指望他们个个遵纪守法,做蜀贤王那样的人。
  任何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可能都不得不默许一个灰色地带的存在,但是这样明目张胆放言对抗朝廷新政,打死数十个平民百姓,那就不是小事了。如果今日容忍这位亲王的做为,那么其他的藩王就会有样学样、上行下效,刚刚有些起色的改革因为这么一件事而逐步败坏,终至无法施行决非不可能。
  杨凌的脸色沉了下来,处置一位亲王,可就不是他能做得了主的了。杨凌定定地看了眼正德皇帝,意味深长。众目睽睽之下,他没有办法和正德再做商议。现在,皇帝必须站出来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了,不可能什么事自已都替他担待,可是处置一位皇叔亲王,非同小可,他能决断么?
  那些反对改革的官员察言观色,暗暗得意起来:你不是要改革吗?你不是要清理兼并土地、澄清吏治、改变税赋制度吗?好!一个是万世师表的孔圣后裔,一个是皇亲国戚、老朱家的子孙,您就看着办吧。
  荆州,又名江陵,这里本来封的是太祖第十二子湘王朱柏,建文帝削藩时寻了个由头,说他建造地宫殿超过了王爷的规模,派锦衣卫来查问,朱柏恐惧之下,带了一家老小跑到观南溪峨山上自焚抗议去了。
  柏王一脉绝了,燕王靖难夺国,辽王也是出过力的。朱棣做了皇帝,就把十五弟辽王朱植从辽东广宁那种苦寒之地移藩到湖北荆州,辽王一脉就此在荆州住了下来。
  正德对这位王爷没什么印象,不过倒是知道那是一位皇叔,他犹豫了一下,说道:「事涉亲王?将卷宗移送宗人府,朕要看过他的罪状,了解详情后再做定夺。」
  赵简之得意洋洋地拱手道:「臣遵旨。」
  正德皇帝匆匆处理完公事,宣布散朝,杨凌停住了脚步。直到群臣退出了宫殿,金殿上静悄悄的只余下两个人,正德才开口道:「杨卿,他们抬出衍圣公,这是用名来压朕。抬出辽王,这是用情来压朕啊。」
  杨凌拱手道:「皇上英明!」
  正德一拂袖子,佯怒道:「什么英明,朕问你怎么办?」
  杨凌依然拱着手:「先勘其罪,若罪状属实,如何处置,那就是皇上的意思了。」
  正德犹豫了一下,说道:「他毕竟是朕地皇叔。如果朕为他脱罪呢?」
  杨凌淡淡地道:「那也没什么,改制革新取消,一切恢复旧制,弊端照旧,民变照起罢了。」
  正德皇帝瞪眼道:「朕这不是和你商议呢么?你认为朕该怎么办?」
  杨凌笑笑,说道:「臣是国公,赖陛下之威,臣能摆平衍圣公,仅此而已。」
  正德眉毛动了动,干笑道:「朕明白了,你只能摆平衍圣公,那这辽王就得朕来撂倒喽?」
  杨凌又一拱手:「皇上英明!」
  正德哼了两声,说道:「打虎亲兄弟!你一个,朕一个,回去忙吧。」
  他走了两步,忽地又停住脚步,奇怪地道:「嗳,你那腿怎么了?」
  想起洞房夜疼并快乐着的美好时光,杨凌讪笑道:「呃……回皇上,前两天骑马,没骑好,磕着啦。」
  正德皇帝撇撇嘴,把下巴一扬,一脸「我的马术比你强」的骄傲表情,洋洋自得地去了。
  ******
  一位辽王、一位衍圣公。
  一个靠的是关系、一个靠的是名望,都是极难缠的人物,任何一个处理不善,引起来的将是一系列难以处理的后果。可是这两个人不处理,就如两只拦路虎,改革的事情势必难以进行下去。
  正德回宫后即着令厂卫调查辽王犯法详情,杨凌也在家中焦急等待山东地情形。此时,泰安学政张多器的回信和衍圣公的奏折这时已经在来京的路上了。
  杨廷和在朝堂上冷眼旁观,也看得出,这是反对一派的最后一招棋了。这两位王爷、国公全都不好惹,在朝堂上弹劾他们,不管成不成功,首先就等于得罪了这两大势力,若非逼不得已,他们也不会用这种手段,所以现在只要成功解决好这两件事,那么朝堂上地阻力基本就不存在了。
  然而杨凌的煞气太重,每次做事总是闹的腥风血雨,他生恐杨凌血气方刚、意气用事,把事情搞砸了。朝廷改革,是有益于江山社稷有益于黎民百姓的事,也符合他的政治理念,他实在不愿意看着这样一件好事情半途夭折,于是思索再三,终于决定登门拜访杨凌。
  这已是两天之后了,杨廷和除了当初奉皇命登门探望过一次,还从来没有来过杨府。杨凌正趴在炕头上和儿子斗蝈蝈,骤然听说他来了,杨凌十分诧异,他忙脱掉汗衫,换上轻袍,把儿子交给文心,然后赶到中堂相见。
  杨廷和寒喧几句,便开门见山道明来意,意思很简单:这两位大人物一定要处理,就算皇上不愿意,也得竭力进谏,务必劝说皇上下决心惩办。但是惩办地方法必须有区别,辽王案若属实,必须严惩,正当风口的时候,得加倍惩处才能收到效果。而衍圣公,就得委婉一些,免得贻人口实。
  他的意见和杨凌正好不谋而和,杨凌其实也不是一定要用大杀大伐来震慑人心,只是他以往碰到地事,实在是天怒人怨,非重刑严惩不足以平民愤,而改革是一件长远的事情,得容许一些人持有不同意见,或者逐渐改变观念,不可能用屠刀逼着别人必须赞同,只要他服从,个人意见随他去。
  不过杨凌对辽王和衍圣公的处置,一个强硬、一个怀柔,却是一种直觉,没有条理清楚地原因,杨廷和分析的就透澈多了:辽王罪重、衍圣公罪轻,此其一;辽王是皇亲,衍圣公是外臣,皇亲轻处而外臣重处,易贻人口实,此其二;第三就是仇富慕名心理。
  衍圣公也不穷,可是孔家太有名了,大家都注意到他的名,就忽视了他的利,而辽王却人人都知道他富有,处治他只会人人拍手称快,还得说皇上大义灭亲、严于律已。
  至于孔家,天下人毕竟都是读孔老夫子的学问当的官,弄得他家太灰头土脸了,大家脸上都不好看。孔圣地名气太大,例朝例代对他的后人都优渥有加,所以处治起来就得讲究个度,得考虑到天下读书人的脸面。
  杨凌没想到他分析的这么清楚,杨凌并未说出自已早有同样地意思,反而对他迭口称赞,连连道谢,表示一定尊重他的意见。
  杨廷和见他位高权重,还能如此谦和,倒觉得自已一直以来因为他和杨一清走的近而故意疏远有些小气了。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杨廷和也放松下来,谈笑风生,不似刚来时严肃了。
  二人谈笑尽欢,直到高管家进来小声禀报有信使来见,杨廷和这才含笑起身告辞,杨凌不理信使的事,先把他恭送出去,目送他上轿离开,这才向管家问道:「哪里来的信使?」
  高管家忙道:「说是山东泰安学政张多器张大人府上地人。」
  杨凌神色一动,喜道:「山东有消息了?快快,把他带来见我!」
  那人是张府的亲信家丁,长的人高马大,还有一身好功夫,见了杨凌他毕恭毕敬呈上贴身收藏的信件,杨凌打开细细看了一遍,不禁拍手大笑,他叫管家拿了十两纹银赏赐这个家丁,又口头嘱咐一番,打发他离去,这才笑吟吟地向后院走去。
  今早下了一场透雨,到现在还挺凉爽,一众女眷正在后花园蹴鞠。
  据杨大官人说,蹴鞠有益身体健康和培养团队精神,可以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所以他是极度赞同的。当然,这项运动可以让他地女人保持健康的体魄,锻炼肢体的柔韧性和腰臀大腿地结实弹性,有益增加闺房情趣这个目的,打死他也不会公开说出来的。
  由于杨凌赞同,家里女眷又比较多,韩幼娘干脆给全家人一人做了一套只在内眷后花园穿着的短靠武服,大家蹴鞠时换上,英姿飒爽,百媚千娇。
  场地上的青草剪的短短的,几位女郎雪白的绸裤,足蹬红帮凤头小蛮靴,上身也是同色的短靠打扮,雪白地绸袖窄而贴身,双手束有护腕,围腰是绣金带子,一个个纤腰紧致、胸脯浑圆,显得分外诱人。
  阿德妮也喜欢上了这种东方人发明的运动,她的个头最高挑儿,一双修长的大腿被裤管靴筒一裹,比例极美,益发出挑动人。韩幼娘、玉儿、成绮韵、楚玲等人也个个骨肉均匀、身段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