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新恋爱时代 >

第26章

新恋爱时代-第26章

小说: 新恋爱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足可见她的决心。他稍有异议,等待他的便是一场轩然大波。早晨八点上手术台到晚上八点下台整整站了十二个小时,此刻他没一点多余的精力和心情,遂马上道:“住家里住家里。不然万一真出点事儿,我们心里头不会好过。”也是一种急功近利。

惠涓没想这么大事会这么容易就解决了,意外、感动:“我二姐说,每月给咱家两千块钱。”

邓文宣摆手:“不要!她家不富裕,我们家不缺钱!”

惠涓低声道:“谢谢你,老邓!最近这段时间我——”

邓文宣生怕她从头说,忙道:“不说了!过去的事情了!我洗澡了?”

惠涓赶忙退出,邓文宣关了门。隔着门板,惠涓道:“听说你们科刚来了个协和的博士,给沈画介绍一下?”

邓文宣脱衣服:“她不是跟向飞吗?”

惠涓叹:“那种关系,能当真吗?现在只有赶紧给她找个正经人,有个归宿,我们才好让她走……”住了嘴。卫生间已响起哗哗的淋浴声。

沈画搬回邓家。到家当晚惠涓跟她进行了长长的谈话,其中一条,晚上十点半前必须回家。为大局,沈画当场全部答应。

小可真心欢迎沈画归来。离开南实证券一直预备考研,天天一个人在家看书,海潮工作忙不可能每天有时间陪她,沈画住家,好歹是她的一个同龄伙伴。

这天,小可在网上填表申研,其中一条要实习经历。爸爸早就说过,国内大学偏重学分,国外大学重学分也重实践。小可毕业时需要的实习证明是海潮帮她找家小公司混了几天,开了个证明交差,申研却不想这么干。南实证券在业内算是有影响力的投行,她扎扎实实在那里工作过,能得到南实证券的实习证明,有可能加分。当然,前提得是,好的实习证明。

晚上沈画下班回来,小可跟她说了自己的苦恼。不想跟爸妈说,徒然让他们焦虑;不能跟海潮说,因牵涉到陈佳。让海潮为现女友去求前女友,不厚道不说,也不一定管用。跟沈画说并不指望解决问题,至少是一个无害的宣泄口。没想沈画听罢,当即给出了中肯、可行的意见:“就找南实证券开证明!开得好了用,开得不好再另想办法!”

小可去南实证券。提前给实习老师短信说了这事,实习老师让她下午来。到公司找到老师,说证明已开好在陈总那儿,让她找陈总取,陈总想顺便跟她聊聊。小可闻此暗叹,陈佳跟她能聊什么?无外乎发泄!由此推论,开出的证明也好不了!直觉想放弃,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幸亏她去了!陈佳见到她不仅没表现出丝毫不悦,发泄更谈不上,相反,对她实习期间的努力和贡献给予了充分认可,其中还特别提到钱志国一事,言辞诚恳充满感情,让小可一下子回想起她们那段风风雨雨充实忙碌激情飞扬的日子。实习证明不用说,开得相当好,从工作态度到能力,全方位肯定。小可意外的同时,对陈佳满怀感激,也有歉意,更有敬重。

小可走时陈佳一直把她送到电梯口,等电梯的工夫,说:“哪天有空,一块儿聚聚?算是给你——送行吧!”

小可慌道:“还早呢!还不一定能考上呢!”

陈佳郑重道:“好好准备!你没问题!”

晚上见面,听着小可对陈佳满含歉意的赞美,海潮在心里叹,这孩子太单纯了,她这样的在职场待下去,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陈佳的心理再显然不过,她巴不得小可远渡重洋远走他乡!

这时他听小可问:“你不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

海潮一笑:“陈佳希望你走得越远越好,去日本恐怕她都嫌近。”

小可不得不承认,海潮的分析更合逻辑。当下有些失望、沮丧,还有种上当受骗后的气愤。她问海潮:“如果——我是说如果,咱们俩分了,你会跟她吗?”

海潮道:“绝对不会!”

小可好受了许多,停停又道:“保证等我?”

海潮含笑反问:“你说呢?”

小可点点头:“但你心里不希望我走!”

海潮仍含笑反问:“换你呢?”

海潮电话响,他看一眼,犹豫一下还是接了:“你好陈佳!”小可注意听,海潮听了会儿对电话道:“啊,她拿给我看了,谢谢你啊!……行行行没问题,有时间一定!挂了啊?”挂了。对小可道:“跟我说给你开实习证明的事。”

小可道:“向你邀功?”

海潮道:“怎么可能……为找话说吧!”

小可问:“她说什么事你说没问题?”

海潮道:“说找时间一块儿聚聚。”

小可生气道:“没问题吗你?”

海潮笑起来:“那你让我怎么说?……你们女的拒绝男的,是自尊;我们男的拒绝女的,是残忍!”

小可道:“不许你跟她聚!”

海潮大笑,露出那口整齐的白牙。小可看着他的笑容,心里突然涌上强烈的不舍。

与海潮分手后小可回家,全家人都注意到了她的心神不定,到家什么都不说,径回自己屋,关了门。

惠涓对邓文宣担心道:“跟海潮闹矛盾了!……整天在一起还闹,这要真去了日本,两年——”

邓文宣听得心烦,直接推门进女儿房间。小可正坐在桌前想事,见到邓文宣,抬起头来:“爸,我不想去日本了,我们学校的财经学院就很好……”

邓文宣道:“你不是刚知道你们学校的财经学院很好!为什么不去日本了?海潮说什么了吗?”

小可道:“他什么都没说,但我感觉他舍不得我……”

邓文宣叹:“早没感觉?”

小可道:“早我不信任他……”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邓文宣沉默片刻:“这是大事。你自己定。”

小可问:“您没意见?”

邓文宣有意见。一切的决定,去与不去,都是围绕着海潮转,父母的想法感受感情全不在她心里!但他没说。年轻人都有个视爱情高于一切的阶段,这个时候,聪明父母选择接受而不是吃醋。

当听说小可决定考本校财经学院不去日本时,海潮重重嘘了口气,一个在爱情面前过于理智的女孩子多少有一点病态。

陈佳来电话了,钱志国表弟陪钱志国父亲来了。

南实证券为钱家捐的钱打过去后,老人一直感激得要命,这次专程从河北乘大巴来,给他们送来了一编织袋红岗山桃、一编织袋酥梨。“他们”是指陈总、陈总的法律顾问和那个帮他儿子说话的小姑娘。

陈佳在电话中对海潮道:“你呢,是陈总的法律顾问;小姑娘呢,是邓小可。你看,咱们怎么把东西——分一分?”

海潮笑道:“还真‘分’啊?不够麻烦的!跟你的同事们分了算了!”

陈佳也笑:“就这么定了?”

海潮道:“定了!”

陈佳说:“到时候他们问起,你可得说我给你们了,还得跟邓小可说,免得穿帮!”不等海潮问怎么回事,接下来说了她的打算:请他们吃一顿饭。老人乘长途车背来这么两大口袋水果,值不值钱另说,心意重,请顿饭是起码的。既要吃饭,陈佳、海潮、小可是必须到场的三位,海潮觉得没什么不妥,爽快答应下来。

小可觉得别扭,依她,这辈子不见陈佳。但海潮已经答应了,陈佳说的事是正事,自己不好太任性,便同意了去。

吃饭时间定在当日晚上七点半,钱志国父亲他们次日要返回河北;地点是“唐宫海鲜舫”。由于正值下班高峰,海潮和小可分头前往。

海潮到时小可还没到,只陈佳一个人等在订好的包间里。海潮不无奇怪:“钱志国家的人呢?”

陈佳说:“临到下午说不来了,家里有事。我安排人买票提前送他们走了。”

海潮不快:“为什么不通知我?”

陈佳道:“他们不来我们就不可以一块儿吃顿饭了?”海潮不说话,陈佳笑吟吟看他:“你不相信我!你认为我为能和你一块儿吃饭编了个借口,编借口我也不会这么编——把邓小可叫来……你以为我愿意看着你们俩在一起吗?事实是,我正要给你打电话告诉你事情有变时,老板叫我马上过去,跟老板谈完事快七点了,这时你们肯定已经在路上了,我就想算了,按原计划吧。”

得知钱志国家人不来了时,小可有点心慌。作为海潮现女友,跟他的前女友一块儿,这样的三个人共进晚餐,是件奇怪且尴尬的事。海潮看出了小可的紧张,格外体贴地起身为她拉椅子,招呼她坐。钱志国家人的不到使他警惕,陈佳做任何事都有目的,不管她什么目的,不能让她伤到小可。

陈佳对小可热情地道:“小可!气色真好,到底是年轻!”待小可坐下,她关心地问道:“哎,听说你又不去日本了?”

小可看海潮,以为他告诉的陈佳,海潮对她摇头,问陈佳:“你怎么知道的?”

陈佳道:“张岩告诉我的……噢,张岩是她的实习老师。我让她跟小可保持联系。”转对小可:“张岩跟你说过没有,让你东大毕业回来首选我们南实?”

小可点头:“说过。”

陈佳表示遗憾:“没想到你又不去了——舍不得海潮是吧?”小可不知该怎么回答,陈佳笑笑:“可以理解。”夹起一块排骨放小可盘子里:“来块无锡小排!味道很不错!”安排好小可,朝海潮方向微微侧过去身体,关心地问道:“海潮,听说你们和光瑞签了?”

海潮没想到她会谈这个,愣愣道:“是。”

陈佳说:“一直想跟你探讨这事,电话里说不清,今天是个机会。海潮,光瑞是家靠占有市场先机发家的公司,不具长期生存的能力。正确态度应当是保持观望,当它表现出生命力的时候再行介入。”

海潮看一眼小可,简洁地答:“这么说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光瑞给我们开出的条件相当诱人。”原因当然没这么简单,他只是不想跟陈佳多说。三个人在一起,应当是三个人的话题。

陈佳却接着他的回答道:“——风险更诱人!你不在乎冒险,对吧?”

海潮又看眼小可,索性一点头:“对!”

陈佳看也不看小可,径对海潮,“他们开的是包销!你得先买单!条件开得再好也是空头支票!海潮,能撤早撤,如果失手,你将可能赔到一无所有,现在情况不那么紧急是因为光瑞的‘胃强泰’市场影响力还在!”

最后一句话点到了实质,也是痛处,海潮不由得顺着说了:“其实更紧迫的是大公司介入越来越多,而光瑞的销售报表一季度才有一次。真希望每个货架上都有记录器,每个药房都有我们的眼线,每卖一盒药我这儿都有反馈……”

陈佳感同身受地大笑:“这心情我太理解了!指挥官都希望同步了解前线战况,哪怕比战局慢一拍半拍,都会影响决策,商场如战场啊!”

小可完全插不上话,干巴巴坐一边听,心里头开始生气,生海潮的气。这时服务员送菜进来,她起身给陈佳和海潮布菜,先给陈佳,后给海潮。把一块肥硕的海螺肉放海潮盘子里,笑着对海潮道:“海潮,陈总对你工作很了解啊!”

陈佳替海潮解释:“都做投行嘛!光瑞药业之前也曾考虑过和我们合作,所以我关心得多了一点。”[汶网//。。]

小可笑道:“您最好多向他提点有用的建议。”

陈佳一点头:“只要我能想到!小可,你也要经常提醒他,海潮这人,有时很自大的!我太了解他了!”诚恳、知心、倾心,像是在跟小可做交接工作——小可不知该如何往下接了。论心机、论机锋、论经验,论什么,她都不是陈佳对手。更不要说陈佳是有备而来,她是匆忙上阵。幸而这时她手机来电话了,忙抓起说声“对不起”,走了出去。

小可走后,海潮严肃地对陈佳说:“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谈光瑞!”

陈佳笑嘻嘻地道:“为什么?”

海潮生硬地道:“定了的事,再谈没意义!”

陈佳大笑,笑毕说:“其实,你是觉得三个人在一起,该找些三个人都能说的话说——是我的失误!我以为她感兴趣、能听懂,好歹在投行干过,又是你的女朋友……”

海潮打断她,沉声道:“陈佳,钱志国家人真的来北京了?”

陈佳再次笑了:“真的!”一停,“红岗山桃和酥梨也是真的——”停一下,带一丝顽皮道:“请他们吃饭不是真的。”

陈佳此举近乎孤注一掷。与海潮分手后试着接触过不少男人,没一个能像海潮那样让她动心。听说小可要去日本,心灰意冷的她重新燃起了希望。她给小可开最好的实习证明,祈祷小可顺利考上出国——感情是“处”出来的,哪经得起两年的天各一方。她呢,会抓住这个机会,也许这是她最后的机会——满二十七周岁向二十八、三十跨进了,稍不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