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502章

宦海无涯-第502章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红军就笑了起来,他摆摆手说道:“长风,不过就是随口谈一谈看法而已,哪里有那么严重?我就是想听一听你们年轻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杜红军的态度让赵长风轻松了许多,只要不是正式征询意见,只是随口谈一谈,那就没有必要顾虑那么多,自己怎么思考就怎么谈吧。他略一停顿,把思绪在脑海里整理一下,这才又开口说道:“就我的看法,谁也没有抛弃南江,是南江自己抛弃了自己。”

“哦?为什么会这样说?说说你的理由。”杜红军饶有兴趣的问道。

“就如帖子中所说,要想问谁抛弃了南江,首先得去追问一下当初为什么选择了南江。”赵长风说道:“当初选择南江,最主要的有两点,一点是南江毗邻香江地区,具有地理上的优势。另外一点就是南江当时不过是一个小渔村,一张白纸好作画,尽可以放手去开拓创新,即使改革试验失败了,也不会造成什么太大损失。于是南江市就获得国家赋予的很多特殊优惠政策。所以说南江市当初的成功可以归结为这两点,政策上的优势加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但是近几年来,南江发展步伐慢了下来,经济失去了活力,如果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因为南江市逐渐失去了这两个优势。首先是一九九七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香江经济遭受重创,经济陷入低迷,到了现在都没有调整过来,这使南江的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南江市的毗邻香江的地理优势因此受到极大的削弱;其次就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大陆潜水的发展从局部实验性阶段开始向普遍改革推进,搞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已经成为华夏全国的要求,不能再局限于几个特殊的区域。这也意味着南江市不能再凭借特殊的优惠政策去享受优惠政策带来的红利。南江市不得不面对着特区不特的尴尬局面,去第一次和全国其他城市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的竞争。在两个因素综合在一起,就造成了当前南江市经济局面。”

“这么说来,你认为是时代抛弃了南江,是政策抛弃了南江?”杜红军问道。

赵长风摇了摇头,“不,恰恰相反,我认为是南江自己抛弃了南江。”

“哦?往下讲。”杜红军饶有兴趣的说道。

赵长风说道:“比起内地其他城市来,南江已经具备有巨大的先发优势,即使目前地理优势被削弱,特殊的政策优势不复存在,但是南江市在此之前已经享受了二十多年的政策红利和地理红利,这二十多年的积累足以让南江市轻松地把内地的那些竞争者远远地甩在身后,可是南江市却没有表现出这种潜力,反而被内地的竞争者一个一个追上,甚至是超越,面对着这些情况,南江市的决策者没有想办法积极去应对,只是站在那里怨天尤人,抱怨国家没有给予他们新的优惠政策,抱怨现在面临的竞争局面太过于激烈,这只能说明一点,是南江市自己抛弃了南江。”

“嗯,有些道理。”杜红军点了点头,说道:“继续讲下去……”

赵长风受到杜红军的鼓励,也就放开顾忌,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讲下去:“就我看来,把当初南江的告诉发展归功于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完美结合这个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南江市之所以能够告诉发展,其实就在于两个字:创新!”

第84章 省委书记的家庭作业

“就在十几年前,在我还在上大学时,南江曾经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城市,一个非身怀绝技不可闯荡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橱窗,是一代青年们心目中的梦想之城。”赵长风说道。

杜红军的记忆也被赵长风的话语带到了十几年前,甚至是更早以前,那时候可以说是南江市最为辉煌的时候,她在华夏大地上独领风骚,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圣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如潮水一般涌向南江……

赵长风继续说道:“那个年代,南江市是改革大潮的发端,是先进思想的发源地,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的提出,到‘龙口风波’,南江风采、南江精神总是占据《华夏青年报》等报刊杂志的头版,在神州学子心中掀起一道有一道壮阔的波澜。当时的南江,被成为华夏国‘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以之争朝夕之势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驱,观念更新的楷模,大胆创业与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南江速度成为华夏人意气风发走向新时代拼搏进去的代名词。南江确实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人民日报曾经总结南江的精神就是敢为人先的精神,不争论、大胆尝试的精神,敢于创新,埋头苦干的精神。”

“可是从我毕业到现在还不到十年,再看看南江,再看看南江精神,变成了什么?人民都说南江城市富了,南江人牛了,可是胸怀变得狭隘了,脾气变坏了。是的,南江还在发展,可是他已经不再激动人心。而当年南江创业之初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今正在其他城市上演。当初南江的创业者早就吃够了官僚主义的苦,才跑出来自立门户,决心建造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特区之特,在我看来,首先是在于政府职能之特,是特区政府有别于其他地区政府的职能转变,从而使政府变得廉洁而高效。而现在呢,伴随着南江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南江市的政府机构已经出现严重膨胀,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南江市在政府效率上已经没有什么特色可言,甚至和其他城市一样,出现了贪污腐败现象。”

“从这篇帖子中来看,南江和南江人似乎更关注谁抛弃了她,中央又给了哪一个城市什么优惠政策。殊不知南江本身就是中央优惠政策空前绝后的受益者。南江现在还有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的勇气吗?往昔朝气蓬勃的城市如今变得暮气沉沉,和别的大城市没有什么二致,那个作为青年人心目中的梦想之城,年轻人心目中圣地的南江早已经死去。”

赵长风受到杜红军目光的鼓励,把心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慨全部都讲了出来,等他全部说完,却蓦地发现自己刚才讲的话实在是有点多,有点过,甚至是不像一个党的中高级干部应该讲的话。身为海州市常务副市长,这样放肆地评价一个兄弟城市,还是在粤东省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城市的得失,实在是有点不符合官场的规矩。这可以说是官场中的大忌,赵长风以前觉得不会犯这样幼稚的错误,可是今天杜红军的目光仿佛是有一种魔力一般,让赵长风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所思所想全部讲了出来。看来杜红军能够当上粤东省的一把手,成为华夏最重要一个省份的封疆大吏,绝非是偶然,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杜红军个人的魅力可见一斑。

“好啊,好啊!”杜红军点了点头,“能够想到这些,说明你对南江市历史和现状还是进行过一番有益的思考的。不过呢,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而且也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自上而下完完整整地去思考这些问题。长风啊,你回去就这个问题再好好思考一下。从表面上看,南江市遇到的问题是南江市自己的问题,其实则不然,这已经成为我省玉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我们粤东省全省普遍性的问题,南江现在遇到的问题,我省其他城市都大大小小或多或少地在不同程度上遇到过,当然你们海州市也遇到过,对不对?可以说南江现状就是我们整个粤东省目前现状的缩影。厘清这些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对南江,也是对我们粤东省今后的发展都不无裨益。这些问题你如果想通了,理顺了,找出了解决办法,对海州市今后的发展也大有好处,是不是?”

“是,是。”赵长风连连点头,“我回去就会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争取让自己的观点再深入一些,系统化一些,力争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那就这样吧。”杜红军弯腰从书桌下面的抽屉里拿出一条特供香烟扔到赵长风面前:“这是你念念不忘的熊猫,拿去吧。”

赵长风立即眉开眼笑,抓起特供熊猫夹在腋下,腆着脸说道:“我就知道杜书记心疼我们这些基层干部。那我就不耽误您休息了。”

说着赵长风转身要走,杜红军却在后面喊了一声:“站住!”

赵长风连忙又转过身来,望着杜红军道:“杜书记……”

杜红军板着脸说道:“你可别光惦记着熊猫烟,记住,这次我还给你布置了家庭作业!”

“是,是,我一定认真思考,认真完成!”赵长风笑着答应道,转过身来,悄悄地擦了擦汗,看来杜老头的特供熊猫越来越不好骗了,还要布置家庭作业,奶奶的!

……

赵长风拜见杜红军的同时,海州市代市长王刻舟也在自己的老岳父,省委副书记路跃进的书房里大吐苦水。

“爸,苗晓和赵长风两个真的太不像话了。我这半年来规规矩矩地按照您的交代,努力接近他们,配合他们,试着争取融入进他们,可是,没有效果,根本没有效果!他们不吃这一套!”

第85章 杜红军要走了

路跃进靠在皮转椅上,眼睛半睁半闭,轻轻晃动着皮转椅,对王刻舟的诉苦似听非听,王刻舟喋喋不休的说了大半个小时,见路跃进一个字都没有说,一下子就着急了,他说道:“爸,他们轻视我,就是藐视您的权威,您难道就看着他们这样嚣张下去吗?您说是不是啊?”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路跃进张开眼睛扫了王刻舟一眼,挥手说道。

王刻舟在路跃进这里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法,当然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去,他往前凑了一步,焦急地说道:“爸,您可一定要帮我想想办法啊。”

“想办法,想办法!除了这句话你还会说什么?刻舟,你能不能争一点气啊?你也不想一想,我在这个位子上还能坐几年?我们身上的担子将来都要慢慢转到你们手上,可是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连一个海州市都搞不定,将来能挑更大的担子吗?”路跃进用手指重重地点着桌子,“刻舟,你很让我失望!”

“爸……”王刻舟羞愧地低下了头来,“我对不起您,辜负了您的一片期望。”

路跃进叹了一口气,目光柔和了下来,说道:“好了,这件事情我会帮你想办法的,你以后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多用一点心思。不要让人家再看笑话了,知道不?以后要多有点担当,不要动不动就来找我,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为你动用我的影响力……”

……

春节过后,一个有关省委书记杜红军的传言悄悄地在粤东省传开,并且越传越烈。传言中说,省委书记杜红军很快就要离开粤东了,省委一把手的位置要由省长赵强来接替。根据这个传言,杜红军很可能在三月底粤东省两会结束后把一把手的位置交给赵强,然后到京城去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这个传言传播范围很广,连省委书记杜红军本人也听到了。他心中暗道,这民间业余组织部长们还是厉害的,虽然不知道他们从什么地方听到的消息,但是连杜红军都不得不承认,这些民间组织部长的消息来源挺有门道。

关于传言中说杜红军要调到京城去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消息是确有此事,不过消息还处于保密状态,就粤东省来说,也就是省委常委们那有限的几个高层领导知道。接替杜红军的人选的确是赵强,这个倒是不让人感觉什么意外,毕竟当初中央安排赵强来粤东省当省长时意图就是为了将来让赵强接替杜红军的职务。不过传言中还是有一点说错了,那就是杜红军离开粤东省的日期并不是在三月底,而是要往后推迟一个多月,要到五月中旬左右。

这天早上,省委几个副书记都出现在省委小会议室内,因为他们昨天下午就接到了省委秘书长李敬天的电话,说杜书记交代,要碰一下干部问题。副书记们其实也都在等着这一天,自从获知杜红军调走的消息之后他们心中就有所准备。按照惯例,一把手走之前都会动一动干部,甚至会突击提拔一些干部。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是一把手最后一次动用手中权力的机会了。如果一把手不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身边那些人安排妥当,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等换了新老板上台,想再回头解决这些人的问题,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一般来说,碰一下干部问题,其实和书记办公会差不多,参加会议的除了一把手、市长,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和其他副书记外,组织部长也必须参加。在会上只要书记副书记们的意见取得一致,那么就会交到常委会上去研究。通常情况下,只要书记碰头会上通过的人事方案,在常委会上基本上会顺利通过。

今天参加会议有省委书记杜红军、省长赵强、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任高原、副书记路跃进、省委副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