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家 >

第776章

官家-第776章

小说: 官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了这般情形,刘伟鸿又轻轻摇头。

无疑,这也是平原市的领导们安排的。在大唐王朝酒店的时候,因为王建林在,平原的干部们不好搞得太张扬,以免引起省领导的反感,便安排警车半路跟上。只要出了秦关市区,那就天大地大我最大了,谁也管不着。

堂堂地级市市委市政府两套班子的主要成员都在这个车队里,用一台警车开道,算得什么?

非如此,何以显示官爷的威风煞气!

不过由此也可以推断陈剑的性格,确实是那种比较典型的老派干部,既讲究面子,又讲究影响,官场手法和操作技巧,都非常纯熟。

很快车队离开了秦关市,上了前往平原的国道线。

紧邻秦关这一段的国道线,俱皆是按照一级公路的标准修建的,路面宽敞,可并行六台小车,当然,因为不是高速公路的全封闭式管理,不管什么车都能上路,实际上只能双向并行四台小车的样子。因为车流量不大,路况又比较好,车行速度还是很快的。

陇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早在四年前就已经通车,不过总里程只有二十几公里,对于全省的公路交通网络来说,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沉默了十几分钟之后,刘伟鸿说道:“贺市长,这几年,陇西的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得怎么样了?”

总也要找些话题来聊聊才行,不然车里的气氛就太沉闷了,司机和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秘书,心情都很紧张。他们可是听到了消息,有人把贺市长告了,国务院领导才派刘伟鸿下来调查的。虽然他们并不了解老刘家与老贺家,以及刘伟鸿与贺竞强之间的恩怨纠葛,然而刘伟鸿来头极大,他们却是知道的。且不管老刘家的赫赫声威,单凭刘伟鸿年纪轻轻就能做到国资办督察局的实际负责人,也足见洪副总理对刘伟鸿的器重是何等之甚。

贺竞强这一回,算是碰到好对手了!

“以秦关为中心,一两百公里以内的交通网络,这几年发展还算比较快,国道线都是按照一级公路的标准修建的。但其他偏远地区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平原到秦关的主干线,有一段的路况也非常不好,待会刘局就能看到了。至于平原的区县公路网络,基本上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新建与扩建高等级公路的里程数,还不到总里程的十分之一。公路交通网络不发达,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贺竞强实话实说,语气也比较严肃。

“嗯,要想富先修路嘛。”

“话是这么说,真要修路,谈何容易。尤其高速公路,是个特别烧钱的活计,上个年代中后期,高标准的高速公路,每公里的造价也超过了一千万。现在差不多要一千二三百万左右了。就算是双向四车道,也要一千万左右。从平原到秦关,六百公里,就是七八十个亿的资金啊……去年,平原市的本级财政收入,不到一点五个亿,今年更加糟糕,可能只有一点二亿左右。今年全省财政收入,预计是在八十三亿左右。也就是说,举全省之力,一年时间不吃不喝,也就够修这么一条高速公路。”

贺竞强说着,双眉轻轻蹙了起来。

他以前在越中任职的时候,尽管也不是特别富裕的地区,但相对而言,政府财政状况还是比价良好的,当时他也不是地级市的市长,只是常务副市长,只需要管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就行了。前往平原任职之前,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情况,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过到任之后,贺竞强才明白,自己的心理准备,是何等的不足。

市长与常务副市长,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五百万人的吃喝拉撒,都要他操心费力。再加上今年全国开始实行分税制制度,财政收入骤然减少,就更加令的市政府的财政状况捉襟见肘,连支付干部职工的工资都成了问题。纵算贺竞强本事滔天,面对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也深感头痛。

“但修路确实致富的先决条件,不管难度多大,路必须要修。现在勒紧裤带修路,只过几年苦日子。先苦后甜。要是不修路,就一直都要过苦日子。”

贺竞强又望了刘伟鸿一眼,心里头浮起一股怪怪的感觉。实话说,他与刘伟鸿打的交道并不多,几年前,他几乎都不曾用正眼瞧过刘伟鸿一下。这几年,刘伟鸿却忽然声名鹊起,以作风强硬,敢想敢干著称,虽然不说风头就盖过了他们几位被喻为最杰出红三代子弟的世家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以前没有当面领教过,这一回算是有亲身体会了。

不管你跟他强调多少客观困难,此人就是“勇往直前”——再困难,你也得干!

这就是刘伟鸿一再在言语中表达出来的意思。

事实上,刘伟鸿也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所有人都认为督察局不会去平原,刘伟鸿偏偏就来了。

“嗯,刘局说的也很有道理,抓紧修路,确实是先苦后甜。听说刘局以前在浩阳的时候,就是举债修路,贷了一个亿修高速路?”

贺竞强脸上又浮现出微笑,问道。

“是啊,现在基本上可以贯通了,再有一年时间吧,就能正式通车。估计每年的营运收入就会有两三千万,很快就能收回成本。等成本收回之后,我会建议他们将高速公路的营运权整体卖掉,应该可以净赚两三个亿。至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那就更加明显了。”

“将高速公路的营运权整体卖掉?”

贺竞强诧异地反问道。

刘伟鸿肯定地说道:“对,只要收回成本,就卖。收回一大笔钱,可以再建新的公路或者投资别的项目。政府没必要什么都管,也没必要养太多的闲人。”

贺竞强沉吟着,缓缓点头。

乍一听,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刘伟鸿这话,还真的颇有几分道理,令贺竞强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第1116章 刚到平原就出了状况

车队一行在路上比较顺利,但到达平原之后,就出了状况。

早上八点半出发,到中午十二点多吃中饭的时候,路况都还不错,车行甚速。三个多小时,就赶了两百多公里路,在没有高速公路的情况下,又是车队行进,这个速度算得很惊人了。

当然,车都是好车,丰田皇冠,奥迪,凌志,不要说在九十年代中期,就算搁在二十一世纪初叶,也堪称是中高档车。这也是车速快的主要原因。

饶是如此,吃中饭时,也依旧尚未进入平原市的辖区之内,还在另一个地级市。平原的同志没有惊动这个地级市的同僚们,就在公路旁边一个农家饭店用的餐。

说是农家饭店,其实就是一栋普通的民居,略微做了装修,进得门去,俱皆是老式的桌椅,八仙桌,长板凳,只简单的刷了点漆,很多地方的油漆都剥落了。

陈剑便连声道歉,说条件艰苦,请刘局和孙主任多多包涵。这农家饭店虽然简陋,胜在自然。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绿色环保,大酒店精心烹饪的饭菜,都比不了。

不过等饭菜上了桌,刘伟鸿又暗暗感叹了。竟然山珍海味俱全,压根就不是什么农家菜。刘伟鸿绝不相信,这样的路边店,平时还会备有海参。

略略一想,也就明白了。

根本就是平原的干部老早就准备好了的,只怕昨晚上,平原市委办公室的同志,就赶到了这里,将山珍海味都带了过来,只等领导们车队一到,便即端上桌来。

这个接待工作,陈剑不可谓不尽心了。

只是如此显摆,殊非刘伟鸿心中所喜,整个午饭过程之中,刘局长的神情始终比较平淡,似乎对平原市的热情款待,并不如何领情,估计陈剑心里,也是好一阵郁闷。不知道这位爷,到底是怎么想的。

倒是郑大小姐心情颇佳,吃完饭,还抽空在饭店附近溜达了一小圈,欣赏黄土高原上的自然风光。

用过午餐,大家也没怎么休息,随即登车,继续向平原进发。

剩下这三百多公里路程,可就艰难多了。车队离开农家饭店不久,道路状况明显差了许多,路面变得狭窄多了,凹凸不平。很多地方,车队都没办法保持“队形”,只能是东扭西歪的跳舞,躲避不时出现的大坑和横亘在路面上的沟壑。

车行速度陡降。

“享受”着山地车的颠簸,刘伟鸿对身边的贺竞强说道:“贺市长,照这个路况的话,一车货物从平原运往秦关,差不多要一天一晚吧?”

贺竞强点点头,说道:“差不多要二十来个小时……物资流通不畅,经济发展也不畅啊。铁路运输又不归我们市里管,需要铁路局统一挑拨,而且铁路运输的运力也很有限,只能优先承运大宗货物,民间小宗商品流通,主要还得依赖公路运输网。所以现在必须要千方百计筹钱,卖掉一些企业,转让一些矿山的开采权,集中资金修路。”

不经意间,贺竞强就为自己“辩护”了一句。

刘伟鸿似乎丝毫也没有在意贺竞强的“辩护”,说道:“卖掉一些企业筹钱,是可行的办法。但是矿山的开采权转让,需要特别谨慎。煤炭储存,是平原最大的地下财富。平原经济的腾飞,今后主要就得着落在这些煤矿之上了。现在把矿山都卖掉,后来者怎么办?”

坐在副驾驶座上,一直都在认真倾听刘伟鸿与贺竞强谈话的秘书,听到这句话,明显地愣怔了一下,抬起眼睛看了一眼后视镜,似乎想要将刘伟鸿再看清楚一回。

这位刘局长,说话也太直截了当了。这等于是明着在指责贺竞强“涸泽而渔”,不管以后,只顾眼前。

贺竞强倒是并不生气,随口说道:“刘局,经济发展,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重点,方法也各不相同。煤炭资源眼下对我们来说,或许很重要。但再过许多年,说不定又有新的能源诞生了。再说,只要我们现在把底子打好了,基础打牢靠,对于后来者,就是最大的支持。相信他们到时候肯定能找到更好的发展模式。当然了,像刘局以前在浩阳那样,把煤炭资源和其他有色金属矿产都集中起来进行开发,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呵呵,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刘伟鸿双眉微微一蹙,显然并不认同贺竞强这个理论。听上去,贺竞强说得有几分道理,但刘伟鸿很清楚,今后十几年,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乃是以单位资源消耗高于世界平均值几倍乃至十几倍为代价取得的。长此以往,必定难以为继。

地方政府的当权者,如果每一个都是贺竞强这样的想法,在自己任内,想尽千方百计压榨最后一分潜力,不惜代价地支撑经济短期内高速发展,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不过刘伟鸿没有多说什么,眼下这个环境,明显不适合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贺竞强也绝不是那种可以轻易被人说服的性格。

剩下的这三百多公里路程,足足走了六七个小时,夜幕降临的时候,才远远看到了平原城的灯火。

司机轻轻舒了口气。

三天之内,在这样的道路之上来回奔波一千多公里,也确实够辛苦的,如今总算是平安回家了。

平原市区,规模不大,车队进入市区之后,不到二十分钟,就在一家霓虹灯闪烁不已的酒店门前停了下来。霓虹灯招牌之上,写着“欣悦大酒店”五个大字。

虽然号称是大酒店,欣悦酒店其实只有六层楼,四四方方的外形,看上去应该是几年前的建筑物了,尚未进门,就能闻到羊肉的香味。

刘伟鸿估计,平原市区的规模,应该和久安大致相当,或许还不如久安。毕竟久安的地理位置,比平原优越得多了。这家欣悦大酒店,可能亦是平原最高档的酒店。

“刘局,请请,呵呵,咱们塞外边城,条件简陋,还请刘局多多包涵啊……”

陈剑从皇冠车上走下来,笑呵呵地说道,还掉了一句书包。

如果搁在唐宋时期,平原市确实堪称是塞外边城,眼下自然是称不上的了。

刘伟鸿笑道:“陈书记客气了,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嘛。再说这个条件,也很不错了。”

“对对,为了工作为了工作,刘局,龙处,郑主任,请!”

当下大伙簇拥着陈剑,刘伟鸿与贺竞强等人,走进欣悦大酒店。尽管外表看上去比较陈旧了,欣悦酒店的内部装修,还算不错,估计是重新装修过,倒也显得颇为富丽堂皇。

市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自然早就做好了一切接待准备。因为人比较多,欣悦酒店没有那么大的包厢,索性就在大厅搞了几桌,用屏风稍微分隔一下,自成区域。领导们在酒店服务人员的引领之下,纷纷就坐。

“刘局,第一次来平原吧?咱们就尝尝平原的风味,羊肉泡馍,怎么样?”

其实,羊肉泡馍可不仅仅是平原的风味食品,可以说是整个陇西甚至整个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主食之一,当然,每个城市的口味,会略有区别。

“好,到了大西北,羊肉泡馍不可不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