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场新秀 >

第844章

官场新秀-第844章

小说: 官场新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如果这些资源性企业都卖给私人了,国家就没有什么收益了。”其实,从心底里,宁闲林是有些不赞成拍卖国有资产的,他一向认为,国有资产是国家的,只不过,碍于柳罡这个拍卖国企的县长在,他不好说什么,此时喝了些酒,倒是隐晦的说了出来。

“现在的这些所谓国企,又有几家企业给国家上缴了什么收益?”柳罡摇了摇头。

“这个,那些资产终究还在吧?”

“不错,这些资产还在,可是,这些资产,他并没有为我们国家创造效益,也没有为我们社会创造效益,这些国有资产,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国家的,是全民的,可是,国家和人民得到了什么好处?”略微的顿了顿,柳罡才继续的道,“企业盈利了,对于国家而言,仅仅是账上增加了一些数字,赚的钱,国家何曾得到过一分?全民就更没有指望了,最终获利的,只有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可是,企业亏了,那就又去找国家了,要补贴,要政策,国家又拿钱去贴补他们。”

“这是不公平的,国家可以扶持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以扶植一些新能源企业,也可以扶植一些需要扶持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是应该扶持的,我们不应该你是国有企业,国家就应该扶持你,阿斗是扶不起来的,一个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国家的扶持,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白白的拿人民的血汗钱去填黑窟窿;企业就应该走入市场,赚了,是你的能力,赔了,你自己买单,没有能力管理企业,那你可以选择退出,你可以所能胜任的职业。”柳罡缓缓的道。

“可是,那大量的职工怎么办?企业改制,最困难的不是那些企业管理者,而是企业职工!”宁闲林提出了一个颇为具体的问题。

“企业职工的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这纯粹也就是一个观念问题,许多人脑子里,总有着一种铁饭碗的念头,哪怕一个月拿三百块钱生活费,他们也有着一种优越感,他们是铁饭碗,还有就是一种很强的依赖性,总觉着,我还是一个有单位的人,”柳罡略微的顿了顿,才缓缓的道,“一个企业要改制,那就已经出现了经营上的问题了,每个月发两三百元的生活费,如果想通了,这有什么好留恋的?随便到哪一家企业,也不止挣这一点钱,而且,企业改制对于年纪大的职工,都是办理了提前退休的,还一次性的买断工龄什么的,对于下岗职工自己创业什么的,也有着政策上的优惠。不少的困难企业职工,自己都要辞职出去,企业改制,对于这些职工来说,更多的可以说是一种解脱。”

“我不赞成柳县长这种说法,如果真如此,哪有那么多的下岗职工静坐示威什么的。”宁闲林虽然对于柳罡有些讨好的味道,可毕竟也是一个正处级的干部,自然不至于柳罡说什么就是什么,他竭力的和柳罡辩解着,维护着自己的观点。

“这其实就是政府的问题了,国家的政策,对于解决下岗职工的问题,是很不错的,只是执行中就变了味,再加上下岗本身,就有着许多腐败问题,严重的侵蚀了下岗职工的利益,宁书记,这云水也有着不少下岗职工,你仔细想想看,有多少下岗职工找政府,是因为下岗本身的事情?”

“这个……”宁闲林禁不住的认真想了起来,可是,想了半天,却是发现,还真没有几个下岗职工找政府,是对于下岗本身的问题,他们找的,基本上都是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的问题。

“改制,牵涉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的,这必须要维护,”柳罡略微的顿了顿,才道,“企业改制,最大的障碍不是企业职工,国家的政策,应该说是充分考虑到了企业职工的利益的,尤其是这类资源性企业,企业职工的问题,更容易解决,只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中途不变样,绝大多数的职工,应该都能够接受的。”

“不过,在企业改制中,企业职工是信息相对缺乏的状态,他们并不了解改制的具体情况,不了解改制的具体政策,而一些既得利益者,为了获取长期的,永久的非法利益,他们故意的散步或者歪曲一些有利于他们的信息,广大职工并不了解真相,而牵涉到自身的利益,情绪比较焦躁,因此很容易被这些人调动起来。”柳罡说到这里,略微的顿了顿,才继续道,“虽然他们心里对于厂领导,其实也没有多少好感,可是,这些厂领导长期的担任着他们的领导,自然而然的有了一种威严,在关键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将其当成主心骨,很容易被其利用,从而演变成群体事件。”

“当然,这其中,政府的原因也比较大,广大的政府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老爷作风,对于这一类文件,都是直接下发给企业,让企业转达职工,从而造成了企业职工和政府机构的脱节,职工被企业领导利用,而政府部门为企业领导所忽悠,不少的,更是被企业所收买,成为了企业领导的帮凶。”轻轻的叹了口气,柳罡才道,“如此一来,国家吃了大亏,企业职工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最后又岂能不埋下隐患。”

“柳县长以前搞过改制?”听着柳罡的分析,宁闲林看向柳罡的眼神,却是又有了不同,显然,这不是没有经验的人能够说出来的。

“我原本在刑警队,后来一个市属改制企业出了问题,镇上维稳压力大,才去了镇上担任镇长,市里让我负责煤矿改制中的安全。”柳罡倒是没有隐瞒自己的这一段经历。

第三六三章 内部改制

恒远煤矿,鸿发煤矿,三河煤矿,这三家国有煤矿也变得热闹了起来,通知下达煤矿的当日,煤矿内就立刻的表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态度,支持的不少,反对的也很多,支持和反对迅速的分成了两派,甚至发生了一些冲突,三河煤矿的冲突最为激烈,有两次甚至都出动了警力。

当然,支持也好,反对也好,改制工作都不可避免的启动了,柳罡首先选择的,就是三河煤矿,三河煤矿是盘县最大的煤矿,全城叫做三河煤电集团,其前身是培县矿务局,矿区探明储量103。2亿吨,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企业正式职工两万多人。96年就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只是,那显然不是一次成功的改革,改革后的几年,产能的确提升了不少,可是,企业的利润却是急剧下滑,今年一年,没有一个月的工资是全额发放的,工资发不全,内部矛盾急剧增加。当然,也正因为内部矛盾大,也才因此而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冲突。反对改革的一方企图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方式抵制改革,而支持改革的一方,则是认为职工代表没有代表性,而坚决予以反对。当然,这是私下调查的结果,三河煤矿在培县,虽然属于省属煤矿,可了解情况的人也不少,一个煤矿在当地几十年,怎么可能和当地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呢,柳罡下决心要了解这些情况,并不是一件难事。

“柳县长,这改制工作,煤矿职工反对的厉害,他们害怕煤矿改制了,工作就没有保障了……”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张士军对于柳罡的改制,无疑是不感冒的,同时,也真没有把这个年轻的县长看在眼里,他这个国有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那可是副厅级干部,一个县长,他还真没有怎么放在眼里,而所谓的强势县长,在他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个笑话,一个小小的县长,能够把他怎么的?

“张董,我也是奉命行事,你看,这可是你们企业自己提出的改制申请,根据你们企业的申请,企业入不敷出,银行贷款困难,企业负担重,生产经营困难……也是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柳罡淡淡的拿出了一份企业的改制申请报告,这是企业递交给发改委的改制申请。

“柳县长,当时,煤矿的情况的确比较糟糕,不过,这报告打上去也快一年了,这段时间,企业也没有闲着,打了报告,我们就组织了大量人员,收回了一些欠款,也在管理上做了许多工作,现在,企业已经基本上能够正常运转了,这个月,不仅工资全额发放,每个人还发了奖金,柳县长,要不了多久,企业就能见到效益,现在对企业实行改制,是不合适的。”张士军摇了摇头,心底却是已经开始骂娘了,他当然想要改制,可是,却显然不赞成这样的改制,他们改制的方式是企业内部认购企业,他们由企业的管理者,变成企业的股东,而要按照柳罡的模式改制,那他们就由国企的管理者,变成了私人企业的打工仔了,这中间的差距,傻子也能想明白,他们要是愿意,那才是奇怪了。当然,作为一个大型国企的老总,张士军也知道,柳罡虽然仅仅是个县长,可是,却有着省政府的红头文件,他可以糊弄,可以拖,却不能正面的抵制。

“对了,张董,前两次你们职工的冲突,是怎么一回事?”柳罡看似随意的问了一句。

“那不是什么大事情,就是有点私人矛盾,双方都有些人缘,一闹,就闹大了,不好意思,给你们地方政府添麻烦了。”张士军特意的强调了一下地方政府,那意思无疑是告诉柳罡,你是地方领导,我们是省属企业,你还管不了我。

“张董,这件事你看这样行不,你们再打个报告上去,就说你们企业现在经营状况好转了,无需改制,这样,你们也可以不用担心改制,我也好向上面交差。”柳罡忽然的提出了一个建议。

“柳县长,我们也不是说企业无需改制,企业目前,虽然也是公司制运作,可是,实际上,很多方面,和之前还是没有什么区别,机构臃肿,人员散漫,我们作为管理者,又不能随便开除职工,而且,企业职工总没有主人公责任感,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很是不利。”张士军哪敢打什么无需改制的报告上去,当初为了改制,他可是找了太多的领导,甚至,连副省长都找过,此时忽然说不改制了,那让他如何解释?拿和柳罡这套说辞去和省领导说,那不是找骂是什么。

“可是,这煤矿职工不是反对的厉害吗?煤矿职工为我们国家的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更应该考虑煤矿职工的利益。”柳罡一副为难的样子。

“企业职工也不是反对改制本身,他们只是担心煤矿忽然的落入了私人手中,从而没有了保障。”张士军的狐狸尾巴,自然的露了出来。

“哦,张董的意思是,只是改变公司的管理体制?这个,张董是董事长,张董自己就有权利啊!”柳罡装着糊涂,既然对方想要忽悠他,他也就陪对方忽悠一下了,他也没有想过一次性就解决问题,一个几十亿的煤矿,哪有可能对方轻易就放弃的,更何况,对方能够担任这几十亿资产的公司董事长,又岂是没有关系网的。

“柳县长太高抬我这个董事长了,我这个董事长,哪能随便更改公司的章程制度的,这些,都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修改任何的一点,都必须召开董事大会。”张士军叫着苦。

“哦,那不知道张董希望如何改制?”柳罡征询着张士军的意见。

“柳县长,我觉得电厂目前效益也比较好,而且管理也相对简单,企业可以部分改制,就对煤矿部分进行改制,企业职工内部认购最为合适,”张士军倒是没有客气,直接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样,让企业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就更能发挥出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张董认为,这煤矿职工能够出资多少?”柳罡似乎有些动心的道。

“我们私下了解了一下,估计,三亿资金不成问题。”张士军缓缓的道。

“三亿,这煤矿的资产,应该不止三个亿吧?湖镇煤矿比你们小的多,都卖了三亿七千万。”柳罡沉思了一下,道。

“这煤矿的资产,大概也就四个亿左右,另外,我们还可以贷点款,柳县长放心,我们不会占国家的便宜,我也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干部,不会损害国家的利益。”张士军赶紧的道,心底却是已经在骂娘了,不是那什么湖镇煤矿,都卖出了三点七个亿,他现在也不用出什么四个亿了,而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毛头小子搅出来的。

“这个,我感觉还是不怎么好,这样内部改制,很容易让人说闲话,省里这次让我主持你们几家煤矿的改制,就是希望延续金岭煤矿和湖镇煤矿的改制思路,如果这样改制,价格上去了,那还好说,可这个价格,我可真没有办法交差啊。”柳罡有些为难的道。

“柳县长,四个亿,已经差不多了,这煤矿,乃是三十多年的老厂了,设备都比较陈旧,许多设备,都属于淘汰产品了,”张士军微微的笑了笑,看柳罡没有立刻反对,他也是精神了几分,“这改制,是肯定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到时候,柳县长就知道,我有没有说假话了。”

“张董,你这可是有些为难我了,四个亿的价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