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东汉皇后 作者:江上余波(晋江vip13.3.11完结,随身空间,报仇雪恨) >

第55章

重生之东汉皇后 作者:江上余波(晋江vip13.3.11完结,随身空间,报仇雪恨)-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日里防来防去的,却忽然发现动心思最多的都在他自己的大本营里,刘秀脸上露出嘲讽一笑。他自认对他们很是宽厚,没有丝毫对不起他们的地方,何以如此回报?
  人心不足。
  将绢帛收起密封,刘秀起身走到殿中悬挂的大汉图面前,矗立良久,脸色晦暗不明。
  长秋宫中,刘伯姬正陪着郭圣通说话,她如今身子到好些,便来宫中谢过兄嫂照顾之情,又快到了年底,同样也是为着长姐之事而来。
  “三妹放心,陛下已经说过,阿姐迁居行宫也有几年了,什么错儿的也罚过了,如今回来,臣子们再也不能说什么,本就是要趁着冬至前要把阿姐接回来的”郭圣通安抚着小姑子,这刘黄是要回来了,看了刘伯姬一眼,相处五载,这般聪慧、心思缜密之人果然还是不会轻易信了任何人啊。
  “那小妹替阿姐谢过三哥三嫂,阿姐如今每常来信都道对不住三嫂,之前的事甚是惭愧,还望三嫂见谅”刘伯姬说的谦逊,如今因着阴家之事,朝堂后宫皆局势变化,她其实心底原本也是希望皇后能出身南阳的,那样三哥或许会容易一些,只后来形势不许、名分已定,她也不愿意插手,如今却又不同了,可,不知道三哥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俱是一家骨肉,三妹何必总这么客气,阿姐是爽直脾性,我也是知晓的,只原还怕阿姐恼着我呢,听三妹这般说,阿姐没有恼我就好”
  “又是我外道了,三嫂说的是,都是一家骨肉”刘伯姬一笑,那些人可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后宫位子呢,这位看着但是不着急,只是不知是真不着急还是装的了,横竖不关自己的事,她是不会管的。
  郭圣通无意识的捻指,刘秀经常出征,这位小姑子自产后便是身子不好,自然是她这个留下的嫂子多照顾些,本以为这位对她与上一世会有些不同,可是还是一样啊,那些人家刘伯姬自是比她熟悉的多,偏生不肯开口“提点”她一句,也好,自己也不用犯愁救不救她了,这位的事,她也不会管的。
  两姑嫂心思各异的说着家常,宫外,郭圣达带着长子回娘家看望母亲并伯父一家人。因着伯母还在孝中,堂嫂又有孕,也就没多呆,很快随了母亲过去。胡氏抱着外孙自是疼的心肝肉似得,看着女儿一身打扮很是普通,又免不了唠叨“泼天富贵你不去争,看看如今还不得是要便宜别人去,你要是当日听了为娘的话……”
  “阿娘!“郭圣达不耐烦的打断母亲,“都说过多少次了别再提那些了,这要是让夫君家听到了,您让女儿如何自处?”听母亲的话,只怕她早不知道死几回了,再者为人妇当然不能和当姑娘时比的。
  “好好,不提了,不提了”胡氏也知道现在说着话不妥了,又忍不住道“我看等新人进了宫,娘娘要如何守住陛下的恩宠”
  “阿娘!“郭圣达这会基本快无语了,“阿娘,你总看着阿姐的富贵荣华看不上您女婿,可您也该明白,若我不是皇后之妹又如何得了现在的姻缘?夫君出身世家,年轻些却也是天子近臣,有阿姐在何愁没有大的出路,我是皇后唯一的亲堂妹,去了宫里不知道会如何,但是在外面无论嫁到哪家,只要皇后、太子不倒,我就会得婆家高看一眼,若阿姐失宠,于我们有什么好处?阿娘,您以后万不可说这些糊涂话的,您要知道皇后、郭家才是我们最大的依靠!”
  郭圣达想的最是实际不过的,阿姐那样的容貌手段她没那个胆子去争,还不如背靠大树好乘凉,依着她是皇后堂妹的身份,谋求最大的利益,再者日后太子登基,封太后一族,他们这支人少,自然不会落下他们夫妻的,何苦去争那些要人命的富贵。
  “我不就是在你面前这么一说嘛,我当然都知道”胡氏嘟囔着,“姑爷那几个姐妹可有再为难你?你说的对,你是皇后堂妹,还有由着她们欺负不成,再敢找你麻烦,你就进宫和娘娘诉苦,让她给你做主”
  “不过些许小事,哪里就要劳烦娘娘的”郭圣达觉得越来越和母亲话不投机,这要不是大嫂有孕,她倒是愿意她多聊聊的,还是大嫂说得对,她虽是皇后堂妹,但是嫁入陈家便是陈家妇,绝不能处处仗着身份“高人一等”,那样日久天长的,什么夫妻情意也没了。再有夫君家姐妹多,难免就有矛盾,可婆婆、夫君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她让着些,他们反倒觉得不好意思,自己就给料理了,再有不老实,她出手两次也给收拾老实了,哪里用得着事事搬出娘娘,陈家人心里明镜似的。
  “为娘还不是怕你没个亲兄弟姐妹的,又没了父亲,在陈家受那一家子气嘛”
  “阿娘,我知道,您放心,女儿会过的好的”
  母女两个不再提这个,胡氏看着越来越有主意的女儿,有些犹豫。郭圣达一看母亲那样子就知道必是有事,“阿娘,您有何事还不能和女儿说的”
  “是,是你外祖家表哥想求个一官半职的,我这想着要去和娘娘提一提,就是求个小官,娘娘应该不为难吧!”胡氏还是犹豫着说了,说的自己都没底气。
  郭圣达扶额,“您什么时候见过娘娘给家里人求官位了?您这不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表哥要有本事,自己去投军或是做学问举孝廉便是,我郭家人尚低着头做人,生怕被人拿了错妨害着娘娘,他倒是好算计!”哼了一声。
  “你,你,那是你表哥!”胡氏气急败坏,“连你也看不上你外家,只巴结着那一房,你,你,那是你自己的外家”
  “阿娘!”郭圣达也急了,“您还没看到外面如今正乱呢,多少人等着拿娘娘和郭家的错处,您还添乱,不行,这是绝对不行,是你外甥亲还是女儿亲“
  “不过就是求一小官,如何就是错处了?行,这个可以不再提,外头都传陛下明年应该会采选民女入宫,你外祖家几个表妹都是好的,活动下进了宫还能帮着娘娘不是,这总行了吧“
  郭圣达不可置信的看着母亲,脸慢慢耷拉下来,“传言怎可信?再者,阿娘,这些都是谁和你说的?舅母们还是别人?”眼睛一刻不挪的盯着母亲。
  “是,是你舅母……”胡氏见着瞬间变脸的女儿,回答地眼神有些闪躲。
  郭圣达还在盯着自己母亲,笃定她没说实话,“阿娘,您只有我一个女儿”
  “还有常来往的几个夫人说的,她们也是看我一个寡妇可怜,才想着能提点我娘家,对你我都是好事……”
  郭圣达猛地站起来,凤眼中闪过冷光,她美好未来的依靠绝不能有一点动摇,“请阿娘和我一去大伯母那里”
  郭圣达强行带着母亲去了刘氏那里,让她把话都说明白,刘氏听完眉目一挑,安慰地拍了拍侄女的手,没说胡氏什么。等郭昌父子回来,便是马上告诉了此事,让他们去查查胡氏娘家还做了什么,以及那些和胡氏常来往的人家所图为何。
  郭圣通看着手上消息,微拧了眉头,果然人没有法子面面俱到,对手不是一个人时就是麻烦,只是,她的对手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她不过是逼得他们提前行动罢了,刘秀也该更明白了吧。
  那些人竟是看郭家插不进去手,便把手伸到了胡氏娘家,各种挑唆,求官是幌子,采选是试探,最厉害的是打算在胡家的声音上做文章,撺掇他们囤积谷物高价卖出,而且是准备打着皇后亲戚的名义去做呢,若是把粮食卖给刘秀对手、藏些刀枪的,便是通敌卖国了……
  郭圣通展颜一笑,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未到冬至,刘秀派人接长姐回公主府。
  大司徒伏湛(就是被曹操杀掉的汉献帝伏皇后的祖先)因冬祭高庙时河南尹与司隶校尉在庙中争论失仪,而他没有上奏此事被免职,任尚书令侯霸为大司徒。伏湛祖上从汉武帝时起便是大儒,其自身亦是名儒出身,而侯霸却是能吏,通晓典章制度,多次劝刘秀发布善政、赦免罪犯、劝课农桑、订立朝纲,是刘秀的股肱之臣。
  若说伏湛犯得本不是大事,可是却被素来以宽厚著称的刘秀迅速拿下换人,这着实让满朝文武有些震惊,当然,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和以后的那些相比这也不算什么。但都闻到了一股不寻常的意味。
  后刘秀又出手打击屯粮抬价的奸商,扯出了几个南阳世家子弟,关的关罚的罚流放的流放,其中还有樊家族人,一点没有姑息。
  随后下诏,改舂陵乡为章陵县,世世代代免除徭役,比照高祖家乡丰邑、沛县的旧例,使章陵县人百姓不再担忧以后会再有徭役。
  本以为事情就此过去,偏生又生出了事端。

☆、65争鸣

  建武五年的旱灾蝗灾令才有些气起色的百姓生活又遭受重大打击;汉之各地方官员统计损失、上报于君;武将们或是征战或是屯边驻守;世家豪强们紧盯后宫位置、筛选族中合适的美女;刘秀又是减免徭役、又是下诏安抚,对于有些人的心思却是视而不见、没有任何明确态度,他自是有自己的打算;想看看什么人、会用什么态度方式站出来;更想探探那些人所能忍受的底线与他们的底细,同样是让他们自己暗中较量,之前的一抬一打也是借着形势试探一二,这也让有些人更加着急;一场君臣较量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暗潮汹涌着。
  十二月卢芳称帝;卢芳者安定三水人,为自己编造了汉武帝曾孙刘文伯的身份,说汉武帝曾为大汉和匈奴和好迎娶匈奴谷蠡浑邪王的姐姐为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后来遭遇“江充之乱”,长子(太子)被诛,母后坐死,次子名叫次卿,逃命到长陵,三子名叫回卿,逃往三水县境内的匈奴属国(今宁夏境内),得到母舅族的保护,而卢芳便是这位刘回卿的后代,为汉武帝嫡系子孙(这货的yy水平自是令无数晋江作者汗颜⊙﹏⊙!),偏生这个谎言散布多时,令北地、安定等郡和北方各少数民族、匈奴部落不少百姓信以为真,后更始称帝,封卢芳为骑都尉、镇抚西陲。
  更始失败后,三水地区的豪强们经过协商,以卢芳刘氏子孙,宜承宗庙,乃共立卢芳为上将、西平王。罗芳为扩充实力,和亲羌人和匈奴,匈奴单于喜不自胜,派句林王率数千骑兵把卢芳接到匈奴境内于九原称帝,卢芳顶着假的汉室宗族身份便是做了匈奴的儿皇帝,攻下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并置守令,与匈奴联兵侵扰北边。
  刘秀虽然气恼,然此时尚抽不出手脚对付与他,之前收拾了投机的奸商,看着上报的损失依然是眉头紧锁,随着屯边开垦,耕种的土地虽是越来越多,可今年虽不至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可也实在是损失惨重。
  刘秀再看先于奏报而来的密报,心中甚是烦躁,那些人占着土地,家中无不是存了多年的谷物粮食,他这里为着百姓温饱而愁,他们却是肆意发财……粮食,土地……刘秀于暗格中拿出一些简书,那会是让豪强们日夜不安、心惊肉跳的字眼,就这么置于明亮的阳光下,“王田”“私属”“盐铁”……刘秀虽然已是默记于心,眼中却仍是闪动着如捕猎一般的兴奋光芒。
  建武六年,又是过了一个少雪的冬天,春日依然少见雨水,可以预见这一年怕是又是一个旱灾年。
  皇帝下诏:“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其命郡国有谷者,给禀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二千石勉加循抚,无令失职”
  广德殿中,欧芳正在面见君上,为的也是粮食之事。
  “陛下,今岁之状与去岁何其相似,臣恐今岁谷物依然欠收,今岁尤可以出郡国存谷,可明岁如何?且如今春播种子尚且不足,秋播该当如何?若收成依然不好,秋播更是短缺谷种,明岁……臣甚忧虑”且多地用兵,需要更多的粮草支应,关中冯异处便是粮草短缺,它地亦是不乐观,当然欧芳知道自己不说陛下也明白。
  刘秀又怎会不知,看着下座的青年,他于自己结交与长安之时尚是只有十几岁的少年,如今已是有妻有子了,这些年来除了南阳自己的宗族兄弟和邓氏兄弟,他跟随自己的时间是最长得了,情分又岂是一般。且这个欧景芳啊,刘秀有时真是拿他无奈,他不是贾复那般明明是儒生却是打仗不要命的武将,他只是一个文臣谋士,每每多出奇谋划,却最是铮铮铁骨,从来直言敢谏,因他出身长安,他家族中男丁鲜少能有活过三十岁者,如今已是凋零,妻族亦是长安士族却是并不显赫,于这朝中无论是出身南阳还是北地的将领朝臣们多有不同,他是铁了心要做纯臣了。
  “那依景芳所言该如何?”
  “臣”欧芳有些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