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希特勒的间谍 >

第69章

希特勒的间谍-第69章

小说: 希特勒的间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不仅象别国的军队那样,认为情报同作战相比是次要的,情报只是为作出决策提供参考材料。它还明确地规定情报从属于作战。这就损害了别国军队参谋部的情报部门所享有的那种独立性。
  德国军队在一九三八年颁发的第九十二号基本条例《战时参谋部工作手册》把情报工作的从属地位表达得最为赤裸裸。它首次指出:作战参谋处理德军作战问题,在司令官和参谋长不在时,可以负责一切。接着关于情报官即情报参谋的那一段的开头说: “情报参谋是作战参谋在判定敌方情况时的助手。”德国军队用另外许多更微妙但更加彻底的办法来进一步表明它对情报工作的轻视。比方说,德国军队同法国或英国军队不一样,它从来没有就情报工作出过一·本手册或条例,直到打了一年半仗以后才有。而当它发下条例时,这个条例又没有改变情报工作的从属地位。好象是为了赢得在仍然不信任情报工作的军队里对情报工作的承认,这个条例不仅肯定了传统的观点,而且过分强调了这种观点:情报参谋从属于作战参谋,在了解敌人情况时是作战参谋的助手。
  估计敌人的情况,是司令官在参谋长或作战参谋的合作下所做的事情。
  对敌方形势的判断, 总是来自指挥当局,而不只是来自情报参谋。
  事实上,这个条例的意思是说,情报参谋只不过是对作战参谋大体上已搞清了的敌方情况补充一些细节而已。
  这种情况代表了德军对情报工作的态度演变过程的中间阶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和平时期,德军没有指派过任何军官从事全面分析情报的工作。它只认为指挥官和作战重要。但第一次世界大战迫使德军在它的参谋部里接纳情报工作人员。在战后的和平时期,德军在所有司令部设立了全面分析情报的机构。不过它还没有完全放弃以前的看法。它仍然夸大指挥官的意志在透视战争的迷雾时以及进攻行动在澄清混浊的局势时所起的重要作用。这就使它不能把情报工作哪怕是在形式上摆在和作战平等的地位上:情报参谋和作战参谋协同工作,都向参谋长汇报。别的国家的军队就是这样做的。例如法军和美军规定情报参谋和作战参谋都直接受参谋长领导,把情报参谋排在作战参谋的前面,虽然在作战时,作战参谋的作用自然更加重要。德军不可能走到这一步。它设立了情报职位,但是将情报从属于作战。
  这些情报职位设在凡尔赛条约允许德军野战部队的师和军司令部拥有的小小的参谋部内。情报官获得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统一的、在军一级就已经有的唯一的一个称号,大概因为情报是战前德军的一个始终存在的重要因素。这个称号就是第三参谋官,即情报参谋。后来一直都是这样称呼的。
  由于情报工作受到抑制,它没有能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活动,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在一个主要阐述战术和参谋部工作等最重要问题的条例中,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对它下了定义。这个条例就是第三百号条例——《部队指挥》,是一部三百一十九页厚的灰色封面袖珍小册子,它被亲切地称作“弗里达姨妈”(“Tante Frieda”,取自“部队指挥”(Truppenf~ hrungJ的两个缩写字母T·F·)。这个条例为德军指挥官规定了行军,进攻、追击,防御和其他军事行动的基本原则。它说情报工作同指挥官作出决定有关联,指挥官根据他的任务和情况作出决定;他对情况的判断包括对他自己兵力和敌方兵力的了解。
  “自己的任务具有决定作用,”这本手册说,首先表示了必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这是取得胜利的必具条件。
  接着在谈到掌握情况时,手册说,指挥官判明己方的情况,就必须知道“自己所属部队的各个部分部署在什么地方,哪些部队可立即调来实施自己的意图,哪些部队可以在晚些时候调来, 自己能否指望增援部队和友邻部队的支援,还是这些友邻部队自己也需要帮助……。对敌人情况的判断,也必须根据这样一些考虑。”
  讲清楚敌人在干什么,是对指挥官的“不言而喻的要求”。《部队指挥》解释说,有关敌方的情报,最初送来时只是一般性情报,是一些互不相连的暗示,需要以空中和地面侦察来加以充实。每个司令部将向一名军官详细介绍如何处理收到的大量情报。这些情报中有不完整和错误的报告,也有准确的报告,因此就出现了对敌人的形势普遍捉摸不定的情况。要想确定敌人可能采取什么行动,指挥官必须考虑“敌人能在何种程度上阻止他实现自己的意图, 自己处于敌人的地位会怎么办。这样一些考虑绝不能导致偏见;倒是应该把敌人所能采取的最能破坏自己意图的行动当作考虑的基础,但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眼下没有特殊理由证明敌人更有可能持另外一种态度。”把最能破坏自己意图的敌人行动当作考虑基础这一原则,是德国军事情报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同于法国军事情报的原则,后者是要始终力图判定敌人最可能采取哪种行动。法军的这种态度是要利用情报官;而德军事实上是免除情报官,因为指挥官自己就能判断出最能破坏自己意图的敌人行动。
  《战时参谋部工作手册》笼统地规定了情报参谋在参谋部内的职责。他必须不断了解德军的情况和意图。他负责所有提供情报的单位的共同工作。他有一张敌人形势图。他当着参谋长的面向作战参谋报告重要情报。他按次序就报告中关于敌军情况的一段提出建议。 (这一段总是放在最前面——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第二段阐述总的目标,以下各段介绍每个个别部队的具体任务)。情报参谋还就报告中下令进行侦察的那几段提出建议。
  战争期间,西线外军处处长利斯上校,根据他在法国战役的经验写的关于《敌人情报工作》的新条例(第八十九号),其内容不外乎推广了上述笼统规定。它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各种情报来源的性质,就各级指挥部的情报机构的组织工作提出了建议。它列举了情报参谋必须承担的非情报任务。它再次强调了“师以上指挥当局的情报工作者,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免受参谋训练。”它只有两点同战前的条例不同。它不象战前的条例那样要求指挥官考虑如果他处于敌人的地位时将怎么办,而是告诫说,敌人不是按照法律的原则,而是按照它自己的原则作战的, “敌人的民族特点和种族性质也影响敌人的军事行动。”它还允许高级参谋部的情报参谋直接向参谋长报告情报。就这样,情报官的重要作用开始以适度的方式得到提高,提高的过程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没有停止过。
  由一般参谋组成的参谋部,只在德军的四个级别中存庄,即:师、军、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因此,只有在这些级别上才有情报参谋。然而在战争期间,随着德国越来越被迫转入防御,情报机构也逐渐向下级扩展。到一九四四年,它扩展到营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扩展到连级。
  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是在前线,情报工作是极为原始的。
  营长通常指派自己的副官处理情报,把这当作他应做的几项工作中的一项工作。在有些营里,由一名懂敌人语言的军土向俘虏提问题,浏览缴获的文件,并且把他从步兵、前沿炮兵阵地或工兵和反坦克部队那里得到的任何敌方情报送回团部。另外一些营甚至嫌麻烦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他们太疲动,不想写报告,而且他们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已够多的了。
  在团部,上校团长的副官处理作战问题,只剩下助理副官处理情报和供应。他有几个翻译帮助审讯战俘。同在营部一样,他们来得及问的只不过是正在向我们射击的那些大炮放在什么地方?你们的部队企图干什么?在团一级,团长和他的副官对面前敌人的了解不亚于情报官:战斗使他们熟悉敌人。
  师是德军的基本作战单位;它是诸兵种合成部队的最小单位。能够独立存在,还能相当独立地进行作战。这就需要有一个正式的参谋部,其中包括一个专职的情报官。师级情报参谋由一名低级军官作助手,称作情报参谋助理。在他们的领导下,有一、两名翻译,一名军土和几个充当办事员的士兵。师基本上只须注意与其对峙的敌军。师以上单位负责的地域更广、任务更重,必须对敌军有更多的了解,因为即使是较远的部队也能影响他们的作战。结果,越是高级司令部,它的情报参谋部就越大。在集团军和集团军群里,情报参谋正式享有谍报局情报参谋官的头衔,因为在集团军和集团军群里,情报参谋指挥着前线的谍报局部队。在高级指挥机构,情报参谋有两名助理副官作帮手——在军和集团军里,情报参谋有助理情报官和一名助理之助理,在集团军群里,有一名助理情报官和一名助理之助理,在集团军群里,有一名助理情报官和一名比助理之助理的级别稍高的情报官。
  通常有两名翻译,一、两名制图员,六名办事员。这些人只处理敌方情报。
  但是所有的情报官,除了敌方情报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占去他们的时间。陆军总司令部把各种各样的任务都交给他们,从宣传工作一直到用演电影和演节目来维持军队的土气。在有些地区,他们的任务还包括同党卫队行刑队合作,告诉他们犹太人躲在什么地方,有时候他们自己下令把犹太人送给党卫队。他们还接收有关在他们地区被杀死的以及被党卫队和他们自己的战地秘密警察放逐的人数的报告,他们定期提供这些报告和其他军事文件。
  在战争的前半期,战地情报的中枢是在集团军这一级。
  但是到了一九四三年,本来只指挥所属集团军的集团军群司令部,在指挥上取得了优势,因而在情报工作上也取得了优势。它们的战地情报参谋的地位变得最重要,它们的情报机构规模最大,也最发达。
  集团军群的谍报局情报参谋官,通常是参谋部的一名上校或中校。他的助理级别较低,是中校或少校,他的比助理之助理的级别稍高的那位情报官是上尉或中尉。他把他的情报处划分为五个组。第一组由他自己领导,由助理协助,处理真正的敌方情报。空中和通讯侦察官属于这一组。第二组指挥谍报局部队;第三组负责信件电报检查;第四组指挥战地秘密警察;第五组管宣传,每一个组有所属部队。情报参谋班子只有十三个军官和十八名军土,总共三十一人。同美国第六集团军群的情报部相比较,后者有五十三人,几乎比德军集团军群情报参谋人数多一倍,还有一名准将担任领导。
  德军虽不能说是迷信,却是非常相信参谋部人少的好处。在高级指挥层,他们觉得不需要更大的参谋部,因为军事学院对参谋军官的完全相同的训练,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如此的一致性,以致他们中的一个人凭最简短的命令或报告,就知道别人脑子里想些什么。他们的参谋部向来是小的。他们相信,参谋部越小,工作速度越快,效率越高。他们让较少的人做较多的事情。他们直接处理实质性的问题,不在不必要的琐碎事情上浪费时间。他们不鼓动情报参谋在形势会议上详细叙述他的情报,而是让他讲得短些,这样,司令官就能省下时间处理其他更重要的任务。盟军高级参谋部有一名气象专家;德军的高级参谋部里却没有。 “你自己能感觉到(气候)如何,”一个情报参谋说。 “有了气象专家只不过给参谋部增添负担。只不过使参谋长会议开得时间更长罢了。”这个观点同德国人在素质和质量上的自我优越感是一样的。他们暗自说,我们的军队可能比俄国军队少,武器可能比美军的少,但是我们军队的素质和武器的质量比他们的好,结果,我们量少的等于敌人量多的。
  事实上,建立小参谋部的主意,只不过是使军队中的这些精华不想让更多的人加入参谋部这一愿望合法化而已。大参谋部比小参谋部做的事情多得多。当盟军正计划在西西里登陆时,最后人数达到数百人的一个情报参谋部,估计出敌人对盟军登陆的四种可能反应,并且断定哪种可能性最大。
  它估计敌军俘虏的大概数目,这样盟军的计划人员就知道应当派出多少部队去看管这些俘虏。当巴顿将军正计划沿着西西里海岸进行一次“包抄”以围歼守敌时,他的情报参谋部认出敌人可能的布雷区和掩体,准确判断出敌人的机枪阵地和高射炮阵地,选择了伞兵的降落地区——这一切正是情报参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