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复活的历史 >

第20章

复活的历史-第20章

小说: 复活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的关注,而且有相当的政治头脑。始皇帝以暴力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秦政长期失于苛暴。始皇帝死,百姓曾经有所期待,盼望主张温和路线的公子扶苏即位,暴政得到缓和。殊不知扶苏不明不白被杀,少子胡亥即位,暴政不但没有缓和,反而是变本加厉,有过之而无不及。高压困苦之下,借助于对于仁者的怀念,对暴君作隐喻的抗争,正是民情国情所在。以扶苏的名义举事,反暴政而不反秦政,不仅顺应举国民情,而且利于对秦政府和秦军的动摇瓦解。 
    陈胜出身于南阳郡阳城县,吴广出身于陈郡阳夏县,两地过去都是楚国的领土。以旧国而言,陈胜和吴广都是楚国人,故里依然是旧日楚国的乡音习俗,记忆里楚国人的归属意识依然浓厚。大泽乡在泗水郡蕲县,过去也是楚国的领土。十四年前,楚国大将项燕统领楚军保家卫国,在这里与秦将王翦率领的六十万秦军激战,结果楚军战败,项燕自杀,楚国由此而亡。蕲县,成了项燕及其数十万楚军的国殇之地,楚国人对于项燕的怀念,至今绵延不断。身在蕲县,同行都是出身于旧楚国地方的戍卒,走投无路之下,借助记忆中的英雄,恢复故国山河,最能集聚人心,激发斗志。 
    大义名分确定,二人心里仍然有所不安,悄悄找到卜者算命。卜者是明白人,占卦吉祥,说道:“二位的事情皆会成功。不过,二位何不卜问于鬼?”卜者的话,往往是一语双关,鬼是死者的精魄,问于鬼,死事也。鬼又逼人,问于鬼,以鬼威逼人也。双关语的理解和选择,在于听者的意图和解读。陈胜、吴广闻言窃喜,心中落定,顺着自己的心情揣摸卜者的话意,决定借助鬼神以胁迫众人。他们用朱笔在帛布上写上“陈胜王”三字,放入打捞上来的鱼腹里,混在炊事兵买来的鱼中。士兵们开膛看到帛书,很是有些惊怪。晚上,吴广又偷偷潜入驻地近旁神祠中,点燃篝火,模仿狐狸的叫声,作“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喊。秦汉时代,鬼神占卜盛行。白天现怪异,夜里闹鬼神,众人惊恐不安。天亮以后,戍卒们见到陈胜,往往目视他而悄声私语。 
    吴广素来善待人,很得部下之心。大概是在第二天吃饭的时候,两位将尉也心烦,喝得醉醺醺。吴广故意数次挑起逃亡话题,惹得将尉大怒,命令当众鞭笞吴广。吴广不服,将尉拔剑威吓,吴广借势挺身夺剑,在陈胜的配合下,将两名将尉杀死。混乱当中,陈胜和吴广召集众人道:“大家遇雨失期,失期当处斩刑。即使有幸不被处死,支边戍守,十有六七也是死。壮士不死而已,死要死得大义堂皇。放眼当今天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切合于预期策划,同行的戍卒都愿意跟随陈胜、吴广举事反秦。于是,众人以两名将尉的首级作为祭祀的牺牲,设坛结盟,九百人袒露右臂,起誓复兴大楚,宣称呼应秦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 
    秦帝国的天空下,一场风暴骤然降临。 
                  
张楚政权的建立
    张楚政权建立后,陈胜起义军与秦王朝间的斗争有了质的改变。由屯戍兵引发的兵变变成了国家之间的对抗,以复兴的楚国对抗暴虐的秦国。 
    大泽乡起义,最初只是帝国屯戍兵的兵变。帝国军队的编制,以郡为基本单位组建独立的军团。郡是军政合一的军事行政机构,郡守称将军,全面统领一郡之军政和民政。郡守下面设有一名或者数名都尉,作为副将专门负责军务。郡军团,由郡所辖各县的县军组成。县也是军政合一的军事行政机构,征兵的基本单位。县军征发集结后,由全面负责一县军政的县令长,或者专门负责县军务的县尉统领,组成县分军团,编入郡军团中。帝国有重大军事行动时,以郡军为单位,集结数个或者数十个郡军团作战,战争结束后各归其地解散。陈胜、吴广夺取了部队的领导权后,九百人的屯戍兵,迅速按照帝国的军制重新组织起来。他们将原本相当于县军规模的部队扩大编制为郡兵军团,以陈胜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开始进攻所在的郡县。 
    陈胜军首先攻占了驻地大泽乡,进而攻占了大泽乡所在的蕲县城。蕲县过去是楚国的领土,也是楚国大将项燕领军抗秦、激战身亡的战场。在民众苦于徭役和暴政的时候,陈胜、吴广以项燕和复兴楚国的名义起兵蕲县,可谓是占了天时、地利和人和,蕲县民众积极响应和支持陈胜军。攻占蕲县以后,陈胜军得到了第一个可以作为依凭的据点,征兵扩军,整编策划,一一顺利进行。在蕲县,陈胜军做了东西分进的军事部署,以符离(今安徽宿州南)人葛婴为将,统领部分军队向蕲县以东和以南的地区发展,陈胜和吴广统领军队主力向西方进攻。西进的陈胜主力军沿浍河进军,首先攻克蕲县的西北邻县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沿河继续西北行,进入砀郡境内。进入砀郡以后,陈胜军攻占了酂(今河南永城西),再折向东南,攻占谯县(今安徽亳县),西向进入陈郡,攻占苦县(今河南鹿邑)、柘县(今河南柘城西北),乘势挥师南下,向陈郡郡治陈县进攻。当时,事出突然,陈郡郡守和陈县县令都不在任上,陈郡副长官陈郡守丞统领秦军进行了抵抗,守丞战死,陈胜军进入陈县城。 
    陈县是陈胜军攻下的第一座郡治大城,故地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陈县交通南北,贯通东西,连接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的鸿沟,就经过这里,是中原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西周春秋时期,陈是陈国的国都,战国时成为楚国的领土,战国末年曾经一时做过楚国的首都,秦灭楚以后设置陈郡,将郡治设在陈县。 
    正如我在第二章“韩国贵族张良”的叙述中已经详细谈到过的,陈县这个地方,从战国末年以来,就一直是反秦的热土,层累着楚国旧都、韩王迁地、昌平君和项燕的反秦据点等种种历史积淀。进入帝国以来,反秦的暗流也始终在陈县一带涌动。魏国的游侠名士张耳和陈馀,被秦政府通缉后,是逃到陈县作里监门潜伏下来的;张良离开韩国,开始反秦串连时,他的第一个长期停留的地方,也是陈县。与陈胜一道领导大泽乡起义的吴广,出身于陈县近邻的阳夏县。九百名首事的戍卒中,陈县附近的人当不在少数。正是出于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条件,陈县成了陈胜军首先夺取的目标。进攻陈县时,陈胜军已经拥有六七百乘战车,一千余名骑兵,步兵数万人。此时,距离大泽乡起兵不过一个月左右。 
    攻占陈县以后,陈胜延请陈县地方的父老豪杰、有影响的人士,共同协商今后的反秦大事。这次协商会议,吸引了各方人士的广泛参加。会议上,陈县的地方父老们建议陈胜迅速建立政权,称王复兴楚国,以复兴后的楚国的名分号召天下,推翻秦王朝。陈胜和吴广采纳了陈县父老的意见,以陈县为首都,建立了张楚新政权,拥立陈胜为王。陈胜所建立的张楚国号,取“张大楚国”的意思,表示楚国由此复兴,更由此而张大。 
    张楚政权建立后,陈胜起义军与秦王朝间的斗争有了质的改变。由于有了王国政权,由屯戍兵引发的兵变就变成了国家之间的对抗,以复兴的楚国对抗暴虐的秦国。有了张楚的旗帜,天下响应,人心归之如流,关东各国各地各阶层各等人士,或者远道来归,亲赴陈胜麾下,或者就地起兵,呼应张楚的名分。孔子的后人孔鲋,带着孔氏的礼器来归附陈胜,做了张楚的博士官。魏国王室后裔魏咎、楚国的封君蔡赐、魏国的名士张耳和陈馀等等人士,也都纷纷汇集到张楚陈胜麾下。两三个月内,以楚国地区为中心,秦嘉、朱鸡石等人起兵于淮北,项梁、项羽等起兵于江东会稽郡,刘邦等起兵于沛县,英布、吴芮等起兵于番阳(今江西波阳东北),陈婴等起兵于东阳,都以张楚为号召,共同复楚反秦。 
    建都陈县的张楚政权,迅速作出了主力西进攻秦、分部四面出击的军事部署:一,秦控制关东各地,荥阳(今河南荥阳)是最重要的军事基地,陈胜以吴广为假王,即代理楚王,统领楚军主力沿三川东海大道西进,直趋荥阳,伺机西取关中。二,南阳郡西部的武关(今陕西丹凤东)是出入关中的南大门,陈胜以宋留为将军,领兵东南攻取南阳(今河南南阳一带),伺机攻取武关,指向咸阳;三,以武臣为将军,领军北上渡黄河,攻取燕、赵地区;四,以周巿为将军,北向砀郡和东郡,攻取原魏国地区(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一带);五,以邓宗为将,领军向九江方向(今安徽、江西一带)进攻;六,以召平为将,领军攻取广陵方向(今江苏扬州一带)。尔后秦、楚之间军事形势的发展,大体沿袭了上述方向。 
                  
项氏叔侄起江东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项氏一族,虽然沦落为寻常百姓,楚国贵族、王侯将相的意识未曾消失,依然矜持地维持着战国分封的流风逸韵。 
    秦二世元年九月,项梁和项羽起兵于江东地区,史称项氏江东起兵。 
    长江滚滚,西来东去,至江西九江以后,折向东北流抵安徽芜湖,过芜湖以后,几乎成正北向流往南京,南京以后,又折向东去,汇入东海。古往今来,长江两岸,以南北划分;唯九江至芜湖,特别是芜湖至南京一段,以东西划分,长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由此被称为江东。江东地区,古来是吴国和越国的土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亡吴王夫差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7),楚国灭亡越国,从此,这里成了楚国的领土。秦始皇灭亡楚国后,在江东地区设置了会稽郡。会稽郡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下辖丹徒、曲阿、江乘、秣陵、丹阳、娄县、阳羡、海盐、由拳、乌程、鄣县、余杭、钱唐、山阴、歙县、黟县、句章、诸暨、乌伤、大末等县,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 
    项氏一族,是楚国的名门贵族。祖上是楚国的王族,分枝下来,世世代代出任楚军将领,有功受封于项,建立封国,取地名作为氏名,一族遂称为项氏。项氏的封地项国本在颍水南,就是现在的河南项城一带,以秦的政区而言,就是陈郡项县。项县本是楚国的领土,战国中后期以来,楚国受到秦国东进的压迫,领土被蚕食侵夺,节节向东方后退。项氏一族,为了躲避秦军的威胁,也随同东迁。他们大概首先迁徙到了泗水郡西部的相县(今安徽淮北);后来再向东,迁徙到了泗水东岸的下相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宿迁一带。项、相音同,陈郡项县—泗水相县—泗水下相县,自西而东,或许就反映了项氏一族的家世变迁和迁徙路线。 
    项羽,名籍,字羽,于楚幽王六年(前232)生于下相县。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公元前224年,项燕统领楚军,大破入侵的秦军;次年,秦举国攻楚,项燕被秦将王翦围困于泗水郡蕲县,兵败自杀,楚国也由此而亡。项燕死时,项羽只有九岁,由叔父项梁抚养长大。项梁是项燕的第四个儿子,关于他早年的行状事迹,我们知道得不多。始皇帝统一天下以后,曾经迁徙六国王族和贵族,或者到僻远之地,或者到关中咸阳附近,项氏一族,大概是没有被迁徙,继续居住在下相故地。不过,同所有的六国贵族一样,项氏一族失去了旧有的封地特权,成为帝国治下的编户齐民。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项氏一族,虽然是沦落为寻常百姓,楚国贵族、王侯将相的意识未曾消失,依然矜持地维持着战国分封的流风逸韵。战国时期的六国贵族,正当古来的贵族社会和新兴的平民社会交替之际,旧传统和新风气交汇融合。他们在朝出仕带兵,执政出使,沿袭古来世卿世禄的传统;在府则招聚宾客游士,不问门第出身,俯身低首,交接新兴的平民下士。君臣之间,是同族亲属,由血缘姻亲相维系;主客之间,是恩信侠义,由个人间的然诺义气相连接。六国灭亡以后,各国贵族执政出仕的途径断绝了。懦弱无能的人,意气消沉,或者种田,或者放羊,脱胎换骨,变成了普通的平民百姓;强项不屈的人,隐身于民间社会,交接不轨志士,游侠任气,一心一意要恢复故国旧土,变天复辟。项氏一族,属于后者。 
    楚国灭亡以后,项梁成了项氏一族的主心骨和头面人物,抚养项羽,由他一手操持。项梁游踪远,交接广,下至闾里民间,上至县郡官府,所及之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编织起一道严密的关系网。这道关系网,不仅关系到项梁的一生,对于秦末之乱的历史,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项梁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