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侯-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廷的大军开到,恐怕白莲教百年的基业也毁于一旦了。”虽然李从年面带笑容,可是话里的杀机就算刘通这些见过世面的老家伙些,也知道李从年嘴里说的话可不是开玩笑。
☆、第二百一十九章 去南京(2)
“小人等知晓了!这短时间,我等一定约束信徒,统计好人数,准备外迁工作!”刘通满脸恭敬说道。既然已经答应归顺李从年,接受李从年外迁的提议,刘通可不想被官军整天追杀成为朝廷的通缉犯,每天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现在白莲教的结局在刘通看来是最好的结果的,他总不能带着这些百姓往死路上拼杀吧。
“你们知道就好!”对于刘通的反应,李从年面上十分的满意,然后抓起柳茵的手对刘通等人道:“柳茵从今以后就是我镇北侯府的人了,本侯希望她以后不会和你们产生什么样的联系。
“是是!”看到李从年和柳茵那么亲密的摸样,他们高兴还来不及那会去让李从年不高兴呢!再说现在白莲教以后求于人,他们更不敢对柳茵不敬了。“那本侯就告辞了,我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办!”李从年说完带着柳茵和那些谍战司的探子朝山谷外走去。
“恭送侯爷!”望着李从年离去的背影,刘通等人脸上满是恭敬把李从年们送出了溶洞之外,而柳茵的师傅孙长老泽吩咐自己的徒弟要好好照顾自己。望着李从年离去的背影,刘他通脸上满是感慨道:”没想到侯爷,年纪轻轻做事竟然如此稳重,怪不得他不过虎狼之年,却掌握着大明最显赫的权利大去哪。“虽然李从年手里的权利不是看上却最大的,可是李从年说的话却是崇祯最为认可的。
“可是教主,我们白莲教真的要迁往外海吗?”柳茵的师傅孙长老,望着李从年离去的背影,嘴里满是疑惑问道。白莲教的根基却在华夏中原,现在贸然迁往外海,白莲教辛苦创下的基业都要丢弃了?
“如果不丢弃,我们等着朝廷围剿?”提到这刘通脸上也满是不甘心,可是白莲教在华夏的势力经过这次正白两道的围剿打击,已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而且他们现在已经得罪了定南侯,不管事情的最后结果如何,白莲教已经不能在中原立足了,所以迁移到海外是唯一的选择。
“而且去海外未尝不是我白莲教的出路!”刘通拿出一本书写着异域淘金录的书,上面介绍了许多大明去海外发财的事情,而且对那些国家的描写让刘通对脸上格外的兴奋:“去看海外,我们白莲教未尝不能建立自己的佛国,到时候大家都是开国功臣,总比在华夏受人围剿的好。”他的这番话,却引得在场的白莲教长老每个人都忍不住点头称是,为什么以前光把注意力放在华夏,却没有好好想过海外那么广阔空间让他们发挥。
李从年出山谷之后,望着山谷外面设下的营盘,还有排着得整整齐齐的京营士兵,在这些士兵身上李从年似乎有回到了当年带兵和鞑子大战的时候,那个时候,李从年可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出征的,谁也没想到他一战成名,紧接着被崇祯提携入朝帮助他打理朝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镇北侯,所以说每一个人的际遇其实真的很难说。
“参见侯爷!”那些士兵望着李从年的出现,纷纷单膝跪地,这些士兵都是李从年亲手一起训练出来的,他们和李从年的感情可以说是谁也无法替代,这也是李从年在这个时代安生立命的本钱,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
“诸位兄弟都起来吧!为了本侯的安全还要劳烦兄弟们从京师一直追随到南方,我李从年真是过意不去啊!”望着在场数千的忠诚儿郎,李从年脸上满是感慨说道。这些士兵能为长途跋涉为了自己从京师追来,李从年怎么能不感动呢!
“谢侯爷!”这五千精壮京营士兵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兴奋和激动,镇北侯能安全无恙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让这些士兵十分得有成就感,俗话说什么人样的带出什么杨的兵,在李从年种种的现代手段训练之下,现在的京营已经变得爱国忠君,对鞑子充满了仇恨,李从年相信自己亲手打造里虎狼之师有一天能踏平辽东,让鞑子为曾经犯下的罪恶付出代价。
他旁边的柳茵第一次看见这些虎狼的军士,脸上满是吃惊,原来自己的男人竟然是这有威武,眼前这些虎狼之师的每个人脸上都对李从年上充满了爱戴和信任的目光,这是柳茵在大明其他军队身上所没有看见到的目光。
在李从年的一声军令之下,五千京营整齐有条不紊朝着南京进发着,骑在马背上柳茵对于李从年就这么堂堂正正去南京感到感到十分的吃惊,柳茵没有想到李从年明知道吴三桂有反意,他还敢去南京。
“相公,你就不怕吴三桂起歹心?”柳茵面上十分好奇问道。在她看来现在李从年就应该启程会京师,然后派人查验吴三桂是不是真的想造反,像李从年就这么直杀过去,最后恐怕他将会遭到吴三桂的毒手啊!
“嘿嘿!你相公我怎么犯这种低级错误呢!现在正好是探寻吴三桂是否造反的好时机,因为吴三桂刺杀我的事情已经败露,现在要是吴三桂真的敢翻脸不认人对他动手,吴三桂还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挑起大旗造反,那他就不是吴三桂了。
作为一个聪明人吴三桂知道要是他挑起大旗造反的话,恐怕大明最全国的军队都会开往南京,再说在他也没有什么群众基础,只要是吴三桂真的起兵造反,恐怕根本没有多少人敢追随他,既然如此,吴三桂在没有弄清楚李从年是否知道这一切刺杀案不是吴三桂主使的事情,他就一天不敢站出来造反。
“吴三桂惊慌之下,到时候一定会露出马脚的,真到那个时候你相公过可不是吃素的!”说到这里李从年面上满是得意,只要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李从年可不怕抓不到吴三桂的把柄。
☆、第二百二十章 吴三桂苦恼(1)
第二百二十章 吴三桂苦恼
南京奢侈的定南侯府里,听闻李从年带着五千京营要来南京的消息,吴三桂的第一反应却是李从年知道了,这一切刺杀都是吴三桂主使的。每当想到这个可能,吴三桂面上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又热又怕。
要知道吴三桂表面上是李从年的大哥,而且李从年还在他们吴家当过家奴,可是李从年入朝以来的种种手段,却是让吴三桂心里有些害怕,因为李从年曾经使出的这些手段在吴三桂看来犹如神鬼莫测,好无踪迹可循。
当初听见李从年被封为正北侯之后,吴三桂心里还有些担心李从年应对不来,可没想到李从年不仅在朝廷中先后打败宦官集团,而且还拔除了党争,让曾经风光无限的温体仁和周延儒扫除朝廷,最后在他的一番运作之下,以曹化淳为首的宦官反叛集团也被李从年威逼到了绝境,最后被李从年亲手覆灭了。
这些事迹表明李从年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现在对于李从年带着五千军队来南京,吴三桂已经被李从年强大的压力威压得有些失去了方寸。“侯爷莫急!正当吴三桂面上着急得想要跳脚的时候,在吴三桂旁边守护一位文人打扮的中年书生,面上胸有成竹对吴三桂道。
“只要侯爷你的阵脚不乱,就算李从年真的来南京,他也不一定会发现些什么。可是要是侯爷在这么自乱阵脚的话,就算李从年什么也没有发现,可是一进这个南京,他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这个叫宁完我的读书人,自从吴三桂来到南方之后,他就作为参谋军师一直待在吴三桂身边出谋划策,于这个拼字帮助吴三桂出了许多主意的军师,吴三桂可算是言听计从的。
其实吴三桂和李从年也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首先出现的是李从年看不惯他的名字为什么要排在李从年的后面。十分好面子的吴三桂常常听见自己的名字常常排在李从年的后面,评书里的大明双雄,吴三桂总是作为李从年的小弟出场,有时候甚至那些评书人,为了体现李从年的伟大,把吴三桂说得愚昧无知,都是要靠李从年出来解决问题。这让自尊心十分强悍的吴三桂哪能接受得了。
表面上吴三桂虽然没有明说,可是在吴三桂的心理,吴三桂对李从年其实是十分看不起的,在吴三桂的心理李从年不过是他们吴家出去的一个家奴而已,要不是吴家的栽培,他李从年却哪能又今天成就。
再加上旁边有宁完我这种小人的挑拨,吴三桂慢慢的从对李从年相信变成了敌视起来,特别是李从年越来越高的地位和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已经吴三桂心里满是嫉妒起来,所以吴三桂才在暗地里为定南军扩军,吴三桂知道李从年的一切都是仗着他手里的十五万一手训练出来的京营,要不李从年在朝廷中说话哪里能有这么容易。
☆、第二百二十章 吴三桂苦恼(2)
宁完我明末清初的鞑子大臣,他在天命朝中归归附了努尔哈赤,被努尔哈赤划归汉军正红旗,他在鞑子朝廷中担任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太傅兼太子太傅等职务,本来他应该是在后金辅佐皇太极的,可惜在崇祯四年的大凌城血战当中范文程被李从年杀了头,他们号称后金两大谋臣因为范文程的死,已经成为了历史。
而宁完我突然跑到江南,却因为是皇太极的命令,因为在崇祯六年末期的大清洗当中,宁完我看到皇太极已经变得有些发疯起来,大肆屠杀汉人,所以他就让皇太极的妃子大玉儿和大贝勒代善向皇太极求情,说是要去明帮助后金刺探情报哦。
对于宁完我这个后金老汉臣,杀昏了头的皇太极还是多少存些理智,他不想后金两大汉人谋臣被都被明朝杀死了了,可惜宁完我的态度十分坚决,因为他已经从皇太极的变脸中看到后金严重的危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让明朝发生巨大的变故,所以宁完我就把目标放在了辽东将门出身,为崇祯封为定南侯的吴三桂。
“那军师的意思是?”听见宁完我的话,吴三桂面上皱着眉头问道:“难道军师是让我以不动应万变?”
“恩!侯爷,既然李从年没有挑明你参与刺杀他的事情,所以你为什么要惊慌呢!只要你能保持若无其事的摸样,在暗地准备后手,您现在手里的五万强兵,害怕李从年手里的五千人马吗?”听完宁完我的分析吴三桂脸上顿时回过神来,心里也有了计较。
“李从年,如果你对我不仁,就别怪我吴三桂翻脸不认人。”想起李从年这次来南京的目的,吴三桂心里满是杀机,他吴三桂也不是好欺负的,只要他李从年敢对自己出手,就是拼着鱼死网破,吴三桂也所不惜。
“嘿嘿!对啊!只有你们闹的越大,对我大金越有利!”望着吴三桂脸上的杀机,宁完我在心里冷笑着,玩弄着手里折扇的宁完我心里满是得意。在他看来吴三桂性格冲动,喜好面子,这种人根本就不适合荣登高位掌握大权,因为他们做事喜欢凭着喜好,根本不计较事情最后的得失。
大海之上,一支由五十艘巨大的战船和上百艘小船组成的舰队在南海之上航行着,对面由中国海面上所有海盗组成联盟船队进行着围剿。自从郑芝龙答应李从年的所有条件,交出郑家船队之后,他被朝廷任命为南洋海军的总兵,统辖着五十艘战舰协同北洋海军围剿中国海面上的海盗。
望着战舰上飞射出去犹如暴雨般的炮弹,郑芝龙满脸的得意,现在中国海面上除了北洋海军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力量敢于挑衅南洋海军的虎威,对面那些海盗也不行。从海盗转变为官军的郑芝龙心里十分庆幸投靠了镇北侯李从年。
这一年多年,自从大明开放海禁之后,有着海军的保护来大明贸易的商船络绎不绝,南洋海军上下哪个没有得到那些商船的好处,望着这些新兵越发操练熟练的作战技能,郑芝龙知道这大半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现在北洋海军和南洋海军都装备了山东军械司所研制的最新式火炮,这些火炮不仅射程远,而且操作简单,士兵只要训练一两个月基本上都能熟练操作,根本别提能发出七八颗铅弹的火枪了,还有改装过给海军威力巨大的手雷,这些先进的武器成为了郑芝龙敢于带着才训练半年的士兵参与围剿海盗的任务。
“打旗语告诉北洋那些家伙,早点打完,回家吃饭!”已经出来一个多月的郑芝龙对瞭望台上的旗兵喊道,眼前这些小虾米,哪里是南洋和被洋海军的对手,要不是这些水手都是刚刚成军的新丁,郑芝龙早就带着冲上去了。
随着郑芝龙的旗语船位于北洋海军旗舰上面一个古铜色皮肤五十多岁的老头放下手里的望远镜,脸上笑道:“这个郑芝龙,年纪轻轻火气还是这么大。告诉他,我们北洋可不是吃素的。”这名曾经和戚继光一起杀过倭寇的老将军原本闲赋子在家,被李从年从山东请了出来主持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