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第10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501章 方案(上)
“我看行,人家霍尔格先生自己赚的钱,还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听林鸿飞如此说,首相也笑了,“不过具体怎么操作,小林你总要和霍尔格先生说好。”
“是。”林鸿飞连忙点头,这才转头对诸位专家们到,“设计一款飞机,既然必要的时候要用在航母上,那就首先要确定这飞机的尺寸:总不能没法放到机库里面去,这就闹了大笑话了。考虑到在航母上使用要尽可能的节省空间,机翼必须要可折叠,当然,我们设计的这款直升机的基本型是否采用机翼这个问题我们再讨论……”
但是林鸿飞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郭景山给急匆匆的打断了,“各位首长、领导,同事们,林鸿飞同志,不好意思,我冒昧的提个建议:我的建议是,从一开始我们就在这款飞机的基础上发展出两个型号:和EH101、米—26一样的拥有传统单旋翼直升机一样外形的普通型和拥有机翼和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桨的特殊型,我们可以称之为A型和B型,若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A型和B型之间最少有90%以上的部件可以通用,各兵种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选择A型或者B型,至于航母舰载型,可以直接在B型的基础上进行改动。”
“郭景山同时的这话有道理,”首相沉吟了一下,点点头,在纸上写了些东西,抬头向林鸿飞问道,“若是同时发展两个型号,可以实现90%的零部件通用?”
“这个,我不是专家,不敢说的这么肯定……”林鸿飞犹豫了一下,苦笑道,“但在我看来,最起码80%的零部件通用应该不是问题。”
“那就这么定了吧,同时发展两个型号,一个基本型,一个有机翼和矢量推力涵道推进螺旋桨的。”首相大人当即拍了板,“你继续刚才的话题。”
“是,刚才说到飞机的尺寸问题,我的建议是,在设计的一开始,我们可以考虑到以后载重的升级问题,尽量为飞机设计一个足够大的客舱,现在只能载重10吨甚至是8吨、6吨,但当以后我们的发动机跟得上了,我们可以在不用对货仓进行任何改动的情况下轻易将载重量提升到13吨乃至15吨……我个人认为最大载重15吨就可以了,当然,若是大家认为米—26的那种20吨更符合需求,也可以考虑。”
这一次,林鸿飞的话说完之后,带来的更多的是沉默。
林鸿飞的话当然很有道理,在一开始我们就确定一个载重上限,根据这个上限确定货仓尺寸,现在我们的水平达不到没关系,可以少载一些,但将来我们的发动机水平上去了,立刻就可以在不用对货仓进行任何改动的情况下提高载重性能,这确实很有诱惑力,但现在需要确定的是,这飞机的最大载重是多少合适?虽然大家也都认为林鸿飞说的15吨很合理,但若是军方坚持认为20吨更合适,那也只能搞20吨的,归根到底,在共和国,任何一种飞行器在设计之初,首先就是要满足军方的使用要求,或者将来这种情况会改变,但到现在为止,情况还是这样的。
“最大载重是13吨、15吨还是20吨,这个问题让军队的同志来考虑,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我们也要考虑经济性和效费比,这个可以慢慢讨论,不过有个大机舱总是好事,以后改装和改进的空间也大,”关键时刻,当今开口了,也算是为刚才的一点问题做了决定,“现在小林同志你继续往下说。”
“是,”林鸿飞应了声,道,“接下来就是发动机和整个飞机的气动结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个很好的参考对象:美国海军CH—53E‘超级种马’重型直升机,这个直升机使用了三台10分钟应急最大功率3270千瓦的发动机才能够实现最大15吨的载重量,以我们国家现在的航空发动机工业水平,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研制出这么大功率的涡轮轴发动机……”
“没有这么大功率的发动机,那这个计划不就成了空中楼阁?”林鸿飞的这句话,立刻让万姓局常委抓住了机会,他冷笑了一声望着林鸿飞,“小林同志,你这个计划似乎有些欠考虑啊。”
“是,首长批评的是,”不管心中对万姓局常委的话多么的不以为然,但既然对方是局常委,这货对自己提出了批评,不管这批评是对的还是错的,自己都要老老实实的接受,没办法,这就是官场,“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所以我的想法是将整个计划分解成三步,逐步实现最大载重13吨到15吨的目标。”
“三步走?”果然,听到林鸿飞如此说,当今和内阁首相的脸上都露出一抹感兴趣的神色:若当真是这样,那倒是有点意思了。
“是的,分为三步,第一步,我的初步想法是两种动力配置方案:三台TV3—117TM和两台D—136这两种动力组合的形式分别进行最大和最小动力系统的测试,在这两种动力的基础上设计主减速器和机翼。”
“按照当今的无机翼A方案和有机翼B方案,我的初步计算结果是,因为重型直升机自身自重的关系,使用三台TV3—117TM发动机最多只能载重2吨,但没关系,这并不是我们的动力选择,我们的主要测试的是使用机翼的B方案。”
“在B方案下,我们可以使用小前倾角的前掠翼,这种机翼可以在同等机翼面积的前提下下多提供一部分升力,我们公司正在对这种前掠翼技术进行计算机模拟和测试,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结果,已经得出了一个前倾角为8度、面积为32平方米的小倾角前掠翼的总体方案……”
“前掠翼?”林鸿飞的话刚说到这里,就被人给打断了,“我记得前掠翼有很严重的弯扭发散问题,不知道这一点林总考虑到了没有。”
“是的,确实,弯扭发散问题是前掠翼固有的问题,”林鸿飞点点头,“但我们的计算结果是这种8度前掠角的前掠翼的弯扭发散效应的临界速度是720公里每小时,即便是配备两台D—136涡轮轴发动机,飞机的速度最快也不过550至590公里每小时,还远不到激发弯扭发散效应的速度。”
“我没有问题了,林总请继续说。”这位打断了林鸿飞的话的专家满意的点点头。
“按照这个方案,同等机翼面积下,这款机翼的升力比平直翼可以多提供12%的升力,我们可以将这一技术我们用在B方案上,初步的计算结果是,若是有180米长的滑跑空间,大概能够载重2。8吨物资起飞,”林鸿飞略略一顿,又补充了一句,“这个前掠翼,我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机翼设计方案。”
“V—22的机翼?”林鸿飞的这番话,顿时引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声。
这两年美国人的V—22“鱼鹰”倾转旋翼机非常出名,之所以出名,自然是因为V—22独特的起飞和飞行方式:可以像直升机一样起飞和降落,又有着固定翼飞机差不多的飞行速度,这两种起飞方式给了V—22高度的战术灵活性以及作战任务的便捷性。
但大家在注意到这一点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鱼鹰”的机翼其实是一对有着大约5度至8度前倾角的前掠翼。这对前掠翼具体是前掠多少度,林鸿飞没有计算过,只能根据现有的图纸计算出一个大概的度数。
但这其实并不是最震撼的,最让大家震撼的是林鸿飞说的另外一个数据……
“林总,你确定使用三台TV3—117TM就可以载重2。8吨、滑行180米起飞?”昌飞直8直升机的总设计师栗再简呼的一下站起来,急切的向林鸿飞问道。
也不怪栗总设计师这么紧张和急切,实在是这个数字实在是太重要了:美国海军E—2C舰载预警机载重就是4。5吨左右,这飞机尚且需要弹射起飞,若是林鸿飞设计的这飞机在只是用三台最大应急总功率不过6840轴马力的“薄弱”动力下就可以载重2。8吨起飞,若是换成两台单台功率高达11400马力的D—136发动机,岂不是可以载重超过25吨滑跑起飞?
要知道,按照航空设计的几个基本对照参数,作为一款载重15吨的飞机,其飞机本身的自重也要超过10吨了,而是用两台D—136涡轮轴发动机的米—26直升机,已经可以做到载重20吨垂直起飞!
退一步讲,就算我们没有办法从乌克兰那里获得D—136涡轮轴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却也可以先订购一批封存起来,以后专用于航母舰载预警机使用。
“可能会有些出入,毕竟只是一个初步的方案,我本人又是一个航空设计方面的二把刀,”林鸿飞很是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但出入应该不会很大。”
第1502章 方案(中)
“嘶~~”林鸿飞的这话一出口,众人齐齐的出了一口凉气!
大家都是国内航空制造和设计方面的顶级专家,心中对世界各种航空发动机的数据倒背如流,林鸿飞这方案行不行、可行度怎么样,这飞机设计出来之后的大致性能会怎么样,自然是一眼就能分辨得出来;
使用三台TV3—117TM发动机载重2吨垂直起飞、载重2。8吨滑跑起飞的数据还是很靠谱的……虽然加了机翼、尾桨换成了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桨之后飞机的自重最少多出来2吨,但前掠翼却带来了更大的升力,加上又是滑跑起飞,携带2。8吨载重起飞真的问题不是很大。
诚然,林鸿飞的这个设计只能算是一个草图,在在场的专家们的眼中看来还有很多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垂尾的倾斜角度是否应该重新计算一下?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是林鸿飞的这个思路!
既然这个思路是正确的,那么只要顺着这个思路走,共和国的航母舰载预警机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小子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这思维的发散能力,当真是太吓人了!
“由此这又涉及到了另外一个核心部件:主减速器,”周围赞赏的目光林鸿飞自然能够看得到,心里松了一口气,这才继续道,“我的设想是,不带机翼的A方案还是采用传统的主减速器的设计思路,但B方案是否可以在现有主减速器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我设想的改进思路是这样的:当飞机起飞后,飞行速度达到某一个数值时,发动机的功率输出逐渐从大部分提供给主旋翼变成大部分提供给后面的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桨,当速度再达到一定速度,比如300公里每小时,发动机的功率则完全提供给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桨,有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桨推动飞机飞行。在这种速度下,飞机的主旋翼已然能够依靠其自身的自旋效应旋转提供一部分升力,加上机翼提供的升力,等于这个时候的飞机变成了一架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的混合体。”
“这个想法不错,若是按照这种思路来改进,能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负载,大概能够将发动机的巡航功率降低到相当于把起飞功率50%左右的程度?”栗再简身为直8直升机的总设计师,听到林鸿飞的这个主减速器的改进思路,眼睛当即亮了,先是自言自语,继而兴奋的望着林鸿飞道,“但这个思路的核心是主减速器,这个主减速器的功率分配如何调整,林总您有没有方案?”
不经意间,栗再简对林鸿飞用上了敬语,显然,最起码林鸿飞在航空设计方面的思维发散能力眼睛得到了他的肯定。
对于原本就比较落后的共和国航空发动机工业而言,涡轮轴发动机是大家心中共同的痛,其各项性能指标也是航空发动机当中最苛刻的,不仅是因为工作环境恶劣,更因为直升机特殊的飞行方式让涡轮轴发动机的负载很重,只要是在飞行状态,哪怕轻载,发动机的最小输出功率也要达到满功率的65%以上,而现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巡航推力甚至只有起飞推力的1/5乃至1/8,就算是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巡航功率也只有起飞功率的1/3到1/2,若是当真能够将发动机的巡航功率降低到起飞功率的50%左右,共和国很快就可以在现有的航发基础上很快就能搞出一台能够满足航母舰载预警机平台使用要求的发动机来。
“方案是真没有,这个技术难题超出我的想象太多了,”林鸿飞十分腼腆的笑了笑,很是不好意思,“不过我个人认为可以借鉴一下踏板摩托车当中的无级变速器的理念。”
“踏板摩托车的无级变速理念?”栗再简愣了一下,皱眉思索了一下这个摩托车的无级变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下一刻,随即狂喜不已,“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可以借鉴踏板摩托车的无级变速理念?不仅是栗再简,郭景山等其他几位搞直升机的专家、搞航空发动机的专家们顿时也是惊喜不已,希望就在眼前,大家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林鸿飞难得的谦虚低调了一回,待到诸位专家们脸上露出或兴奋或若有所思的表情,这才又接着道,“第三个问题,也就是飞行控制系统的问题,这个我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