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激情燃烧的岁月 >

第3章

重生之激情燃烧的岁月-第3章

小说: 重生之激情燃烧的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卷黑土地的故事第四章大兴岛,传奇开始的地方

经过一天两夜的不间断飞驰,李思明终于到达了黑龙江的省会哈尔滨,在这里,他们将略作修整,然后汇合来自全国其它城市的知青再作分流到黑龙江各地。此时,哈尔滨站,这座当年日本人修建的火车站完全成了一个大兵站,来自共和国各大城市的青年男女挤满了车站内外。李思明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了去大兴岛接待站。李思明打量了一下,一同报到的,有二十几个他都认识,都是十五中,另外有二十几个是清华附中的,包括那位李思明惹不起的女战友。相识的人去了不同的地方,自然一番相互告别泪洒衣冠,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有的人从此再也没有能够重逢,甚至于有的人将长眠于那片黑色土地之下。

人群中忽然暴发出一阵激烈地争吵声。李思明朝身后那接待站望去。打听一下,才知原来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名叫袁侯的知青吵着要去大兴岛,猿猴?他原来报名去的是黑龙江呼兰,来到这里知道大兴岛离老毛子很近,是反苏修的最前线,并嚷着改去大兴岛。但不是说他想去哪,就可以去哪,每一位知青的去向都是事先定好的,哪里是可以随便更改的,接待站的同志当然不允。猿猴,不,袁候垂头丧气,在一边自怨自爱。李思明看得有趣,上前把他拉到一边。

“听说你想去大兴岛?”李思明开门见山道。

“是啊,你有办法?”袁候神情郁郁地问道。

“办法到是有,不过就看你愿不愿意试一试。”

“好啊,好啊,快说说看。”袁候无精打采的双眼立刻迸发出逼人的光芒。

“办法嘛,嗯,你胸口佩戴的主席像章挺希罕的!”

“是啊,这是陶瓷的,全上海只烧过这么一窑,还是专门让景德镇烧的。”袁候有点得意,不过还未忘谈话的主旨,“喂,我说这位战友,有什么办法你到是说啊!”

“是不错啊!”李思明故意打起哈哈,“我挺喜欢收集主席像章的,你看我这个包里,装得都是各种各样,你看,这是唐山陶瓷厂的,这是北京钢铁一厂专门造的,这个是檀木的,完全是手工雕成的,不好找啊,还有这个,你看……”

“给你吧,快说说有什么办法。”傻子都看出来了,袁候将自己的像章一把塞进李思明手里。

“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你就跟着那负责接待的同志,不管他干什么,你就跟着他,总之,他吃饭你就站在一边,他上厕所你也跟着,充分发挥我军连续作战、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顽强作风。”李思明见好就收,不要把人逼急了。

“就这么简单,这能行吗?”袁候有点信不过。

“相信我,没错的!”李思明学着前世某产品代言人的腔调。

后来,这个事件在大兴岛的知青中广为流传,人人都说袁候的死缠烂打,如何如何的无耻,连接待站负责人出更的时候都在一旁观瞻,有谁受得了。好吧,我找呼兰的同志给你问问,看看行不行,接待站的同志认输了。从此,袁候对李思明那是什么,高山仰止啊。

“小人得志!”李思明正在爱不释手地欣赏新得来的战利品,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人表示不满了,谁跟自己过不去啊?还有谁,那位小MM呗。

“小人得志?只有你才会这样想!我这是乐于助人,懂不?”李思明反击了。

“这也叫乐于助人?只有淳朴的阶级弟兄才会被你这一套骗了,得了便宜还卖乖。”对方显然对此嗤之以鼻。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看,就说这位未来新战友袁候同志吧,十八九岁的样子,如同八九点的太阳啊,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啊,可惜啊,报国无门啊,一棵幼苗还未来得及茁壮成长,就夭折了,这是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啊。所以,我为他找到这么一条路,让他报国有方,说不定哪天立了功,受了奖,这军功章里也有我的一半啊。我比窦娥还冤啊!”

“哼,强词夺理!”丫,用上成语了。

“我得意的笑,得意的笑……”不理MM气白了的小脸,哼着小曲走开了。

在哈尔滨修整了一个白天,李思明和他的战友们又上路了,在这群人中有好兄弟张华、徐大帅、漂亮MM,当然还包括那只会说人话的猿猴。这列火车不太长,只有十节车厢的样子,装的满满的。火车经佳木斯,行了一夜终于当达铁路的终点——富锦边上的福利屯火车站,这恐怕是三江平原最靠东北边境的火车站。

下了火车,气温明显下降了很多,这个季节,北京还正处于深秋,哈尔滨已进入冬季,而这里气温又低了那么几度。下了火车,李思明深深地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火车内如同罐头般的车厢,各种气味都有,简直要了他的命。火车站不大,却嘈杂、拥挤,四处弥漫着煤烟呛人的味道,站台外面就是布满牛粪和人尿的开阔的原野。

李思明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北大荒,北大荒将不是在无数报章中所称颂的圣地或地狱,而将是自己和无数年龄相仿的知青人生中难以忘却的地方。在车站稍停留了一下,李思明和张华连同其他兵团战友们又被塞入十几辆大卡车,踏上了去大兴岛的征途。

七星河和挠力河,如同一对患难姐妹,从西一直往东,然后汇合再一路奔向乌苏里江。在她们汇合的地方,大片的土地被分割开来,形成一座岛屿,那就是大兴岛。

第一卷黑土地的故事第五章大兴岛印象

李思明他们到达七星河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去大兴岛必须要搭船过去才行,河上沼泽密布,晚上渡河太过凶险,所以李思明他们接到命令,要在一个叫做赵家屯的小村过夜。车刚停下,李思明立即跳下去,活动一下已经麻了的手脚。不大一会,迎面走来一个中等个子的东北汉子,脸上挂着乐呵呵的笑容,李思明知道,今天晚上他和张华要在他家吃饭并过夜。

李思明对大兴岛的印象,严格说来要从今天谈起,因为今夜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这位自称老赵的汉子,用布满老茧手拉着他们二人来到他的家,是一座草房子,炕上早就摆好了柳木打造的炕桌,炕桌上已经摆好了热腾腾的面条,还每人加了个鸡蛋。李思明和张华早就饿得后背贴前胸,连忙脱鞋要上炕。老赵一把拉住二人,什么话也没话,自己先对炕的对面墙上贴着的一幅毛主席画像,拿起一本毛主席语录,话在胸前,背诵了一段语录: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

把这茬给忘了,罪过啊。李思明和张华连忙有模有样地学着老赵的念了一遍。然后,他们举起语录本,喊道:敬祝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连祝三遍。

真有意思啊,李思明在心里偷着乐。

第二天清晨,李思和张华连同其他新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知青,一同搭上了开往大兴岛的汽船。一艘连着一艘汽船来回不停地奔波,颇为壮观。七星河,如同少女般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望不到边的芦苇荡在风中起伏、摇曳,野鸡、野鸭不时在身边仓惶而逃。在七星河的另一边,是辽阔的荒原,和湛蓝的天空,天空下,零散分布的牛羊点缀其间,这是多么粗犷的画面的。在前世,李思明何尝看过这样绝美地令人震撼的画面,这让他后来无论在北京、香港还是在美国,不止一次的在梦里梦见过她。

“不好了,有人落水了”忽然有人尖叫。落水的是个女知青,名叫徐丽,来自济南,可能是从未坐过汽船,有点兴奋,结果兴奋得掉到河里。

“愣着干啥,快救人啊!”有人扯起嗓子喊到。

“我不会水啊!”回答的这个人显然是个旱鸭子。知青们惊慌失措。

“扑通!”有人跳了下去,徐大帅跳水的姿势很猛,也很帅。徐大帅在七星河中,猛扎了几下便到了落水的徐丽身前,可是他却忽略了溺水者对生的渴望,徐丽本能地紧紧地抓住了救命稻草,让徐大帅无法施展。一个拼命地抓住,一个拼命的想挣脱,在河面上相持不下,这是在河面上,不是在陆地上,汽船中的知青刚放下的石头又提了上来。

在这关键时刻,李思明已经反应过来,连忙将外套一脱,跳了下去,接下来的一幕让知青们目瞪口呆。李思明发挥自己在特种部队学来的游泳技巧,如箭鱼一般快速游到两人身旁,一挥拳将徐丽打晕,这个力度掌握地非常好,能致昏却不致命,然后和解脱的徐大帅一人一边将徐丽拉到船边。真冷啊,往年这个时候早已下雪了,三人上船时,早已冻得嘴唇乌青。船上的男女知青手忙脚乱地替三人换了衣服,李思明喝了几口白酒才缓过气来。徐大帅这时候真后怕啊,不怕被淹死,就怕被冻死啊

上了码头,踏上地面,才算到了大兴岛,这里将是他的“新家”了。离开码头走了大约一里地,有一排排红砖房,那里就是团部了,附近还有一些商店、饭馆什么的。

大兴岛垦区所有人员,在编制上是隶属于黑龙江建设兵团第六师,这个第六师相对于兵团组建时的那五个师来说,是个新建师,由其它各师抽调的23、24、25、27团加上抚远地区新建57…62团组成。大兴岛有一个团的编制,称为57团,就是由抚远地区内迁于此。

还未到团部,远远地就看见团部红旗招展,敲锣打鼓欢迎着四面八方的知青,标语自是少不了的,如“扎根边疆,向毛主席致敬!”、“一颗红心向着党,革命青年赴边疆”等等。李思明和战友们在团部礼堂前的广场集合,团首长照例要讲话,自然是赞扬在场的各位如何如何对党忠诚,不远千里来到北大荒,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可歌可泣云云。这批新来的知青总共有一百来号人,他们将被编为一个连——五连,虽是一个连的编制,但到目前为止只有这么些人,然后他们便被五连的人领回五连的驻地。

到了驻地,李思明才发现驻地只不过只有一幢孤怜怜的房子,那是连队办公的地方,五连是个刚组建的连队,除了大大小小的领导是转业军人、老知青外,清一色是李思明这批知青。天哪我们晚上睡哪?答案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一百来号人,在老知青的带领下分为五个排,第一件事,扎营搭帐篷。这一下问题出现了,这些知青们都是新手,从没有搭帐篷的经验,搭的帐篷千姿百态,不是歪歪斜斜的,就是松松散散的一推就倒,让老知青们直摇头。李思明前世在军队锻炼的时候,不止一次搭过野战帐篷,动作熟练,他所在的一组搭的帐篷又快又好。

这引起了队长大人的兴趣,队长名叫陈实,笔直的身躯让人想起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军人经历。他今年38岁,曾经是作为志愿军的一名战士赴朝作战,立过功负过伤,1958年,他戴着军功章转业来到北大荒,事实上像他这样的转业军人在北大荒很多,他们是北大荒的第一代拓荒者。

“李思明,你过来。”连长扯着嗓子吼,金毛狮王啊。

“连长什么事儿?”李思明问道。

“你去帮各排搭帐篷,在2个小时内搭好,否则今晚你就睡外面。”

凭什么啊,我要没招谁惹谁,李思明只好去帮忙,还好,张华和徐大帅和他是一个排的,也来帮他,好兄弟啊。

第一卷黑土地的故事第六章第一夜

夕阳西沉,红红一轮,在七星河的另一边映红了河水,映红了莽莽荒原,映红了一群来自共和国各地知青还残留着稚嫩的脸庞。知青们围坐在几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前,欢声笑语游荡在高高白桦林间。是的,他们还太年青,只凭着理想和满腔热忱来到这里,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何等艰辛的生活,也许明天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后悔吧。

李思明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想着却是,在前世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还只是在逛逛待、谈恋爱、上上网什么的,他们不懂得他们的父辈,为何只为了一个不切合实际的理想,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北大荒,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当一轮明月升起的时候,是展开政治学习的时候,主持会议的是指导员丁成功,一位与连长陈实有着相似背景和经历的老兵。他先是大声朗读了三天前的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为“梁效”的社论——《林彪与孔孟之道》,然后让知青们谈谈读后感。其实这个“梁效”并非某个人的笔名,而是“两校”的谐音,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一些人组成的批判组。为了政治需要,梁效共撰写了219篇文章,发表的有181篇,其中三十多篇成为当时圈定的学习文件。由于文章包含着毛泽东及文革小组的“意见”,因此,文章一经发表,全国各地大小报刊必先后转载。而且,这些文章在《红旗》杂志、《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学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