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个原因,美国人似乎更乐意见到在内容上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地动画电影出来,而《大闹画室》在他们看来,就是属于他们渴望看到地那一类,因此在放映的过程中,虽然只有十分钟左右地时间,但是很多人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在甘斯的运作之下,第二天,洛杉矶的各大媒体在首要的位置都花了大量笔墨来介绍中国电影,他们称张石川的《空谷兰》是中国的《求救的人们》,给予了这部电影很高的评价,而万氏兄弟的动画片也被大写特写。
洛杉矶第一大报《洛杉矶时报》在专栏的开头写道:“在现在的美国人当中,百分之就九十的人对中国这个国家一无所知,而这两部中国电影,让我们对这个拥有者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产生了巨大的好奇,我们看到,他们的文化和我们美国的文化是有这根本的区别的,但是这种文化的包容力这种文化的亲和力,是美国文化所不能比拟的,如果不能好好了解这个大国那将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洛杉矶时报》除了向民众推荐这两部电影之外,还花了很多版面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电影地发展情况。
相对于中国电影,日本电影也出现在报纸上。不过他们出现的方式和中国电影的光辉形象截然相反。《洛杉矶时报》只用了一个版面来介绍衣笠贞之助的那部《疯狂的一页》,放在文章中的照片是浑身赤luo的小山秀志被摔在地上地猪头形象,而题目更是别出心裁:日本人好莱坞撒野,受挫后脱衣服示威。
写这篇文章的记者,用一种极为讽刺地笔法写道:“日本,这个目前亚洲的头号强国,是个非常奇怪的国家。而这个身材矮小的民族。骨子里拥有着截然相反的两个灵魂。一方面,他们彬彬有礼。谦逊平和,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马上即会变成凶狠的魔鬼。在昨天的亚洲电影放映派对上,他们地表现实在是让人无语。”接着这个记者把晚上发生在大厅里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说日本人怎么样对美国人低头哈腰却对平和谦逊的中国人吼叫撕咬然后被中国人打得抱头鼠窜,一下子把小山秀志描述成了一个没有礼貌没有修养欺软怕硬的暴徒,而对于《疯狂的一页》则写了很少的文字,称这部电影虽然表现了日本的文化。但是与之相比,小山秀志地表现更能代表日本精神。
其他报纸基本上都和《洛杉矶时报》大同小异,花了很大的篇幅高调地赞扬了中国电影之后千篇一律地采用了小山秀志赤luo着身体的照片。
看着这些报纸,我几乎都能看到小山秀志面对着这些自己的光辉图片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
洛杉矶的六家广播电台也在梦工厂地运作之下,开始连篇累牍地集中宣传《空谷兰》和《大闹画室》,同时也连带地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介绍中国电影的发展。甚至是名胜古迹,在洛杉矶民众中掀起了一阵“中国热”。
但是真正让广大民众决定一定要亲眼看看这两部电影的,是紧跟着出版的第三期《电影手册》杂志。
洛杉矶的各大媒体虽然对这两部电影做了相关的报道,但是他们毕竟不是专业媒体,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电影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写不出都少深度来。但是第三期的《电影手册》就很不一样了。在我的授意之下,比采尔可是准备了很长时间,查阅了大量地资料,做足了功课。
在这一期杂志里,中国电影地相关报道所占的版面,几乎比洛杉矶所有报纸报道中国电影地版面的总和还要多,所有的版面分为可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从历史、地理、文学、民族等等各个方面高调地向美国人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个部分梳理了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之后。一直到1926年这二十年中中国电影的发展情况。把一些重要的电影拎了出来一一专门介绍配上了相关的剧照,同时。一些中国优秀的电影人,比如张石川、郑正秋、包笑天以及一些电影明星都一一露脸,中国有点名气的电影公司则单独组成了一个专栏,里面除了介绍他们的经营情况之外,还把他们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比较了一番,第三部分则是专门介绍张石川的明星影戏公司以及他的《空谷兰》和万氏兄弟的《大闹画室》,从他们的拍摄前后到这部电影在中国取得的光辉成绩,到这部电影的具体内容以及反映出来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再到他们这次在洛杉矶放映时赢得观众的任何程度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宣传,最后一个部分,则是比采尔邀请的众多好莱坞电影人对这两部电影的评论。
约翰。福特、金。维多、格里菲斯、斯登堡、斯蒂勒、亚当。伯恩斯坦等人纷纷撰写了称赞的文章。
但是让所有读者兴奋的是,针对这部电影,我也写了评论文章。
我的文章题目是:《划时代的中国现实主义》。在这片文章里,我详尽地分析了《空谷兰》的精彩之处:“众所周知,现实主义是电影的两大道路之一,这个传统从卢米埃尔兄弟开始,目前在三个国家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和发挥!其一在电影地发源地法国,但是法国人如今已经把这个传统丢弃的差不多了。第二在美国好莱坞,标志就是以《求救的人们》为代表的一大批电影的出现,第三个地方,就是遥远的中国。”
“与法国和美国相比,中国人对现实主义的体会和运用,有过之无不及,张石川先生地这部《空谷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典型代表。它突出体现了现实主义地真是原则,对现实的问题。他们看到了,毅然用镜头记录下来,他们记录的,是一个真是的社会,整部电影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对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电影所反映出地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最典型的最突出的人格原则、道德良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这样的现实主义,是中国特有的,必将对世界电影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很高兴地看到,这部电影完美地体现了我在《长镜头论》中叙述最多的整体审美原则,完美地阐释了‘影像本体论’,里面无论是蒙太奇镜头地剪辑,还是长镜头内部的那种张力,即便是放在好莱坞也只有很少人才能够完成。整部电影充满了人与现实紧张冲突所引发的张力,留给人的是长时间面对现实后的深长的思考!”
“我很高兴地看到,这部中国式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献身好莱坞,献身在第一届哈维奖的最佳外国语影片将的竞赛单元,我十分肯定地认为,以这部电影本身的价值。完全可以捧回金羽奖,如果好莱坞漠视这部电影,那将是我们的莫大损失!”
随后,《电影手册》宣布梦工厂将联合米高梅、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在随后的两天里在8000多家电影院向公众集中放映《空谷兰》,而票价将是一般票价的二分之一。
中国电影,这下,算得上是风光满面了。
之后的两天里,《空谷兰》在8000家电影院里集中放映,万氏兄弟的《大闹画室》在作为附送地电影和空谷兰捆绑在一起免费让观众欣赏。因为媒体地大肆宣传。加上票价便宜,立刻在民众中掀起了观影高潮。很多观众兴高采烈地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出来之后对电影大加赞赏,而更多的民众则在被人地影响下也急不可耐地排队买票。
《空谷兰》在中国放映的时候就深受观众的喜爱,票房飘红,在美国,虽然两国人民的文化有差异,但是人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人,他们也为电影中的那对情人的遭遇大抹泪水,对里面反映的悲惨的社会现实报以了深切的同情,很多观众到了最后称呼这部电影的时候,不叫它《空谷兰》而是喜欢叫它“中国的《求救的人们》”。
相比于《空谷兰》的一帆风顺,衣笠贞之助的《疯狂的一页》可就暗淡得多。小山秀志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和第一国家影片公司达成了协议,查尔斯。雷伊让这部电影在第一国家影片公司下属的1000家影院上映一天,所得了利润将全部由第一国家影片公司获得。
为了宣传这部电影,小山秀志算得上是绞尽脑汁,几乎把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他们甚至制作了一份极其露骨的海报,在这张海报上,一个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占居了大半部分,和服大开,日本女人**半路,眼神**,两条赤luo的大腿面对着观众分开,电影的名字就在她的两腿中间,还把“疯狂的”这个单词设置成了鲜艳的红色来**观众的眼球。
这一招,的确吸引了一些好色的美国男人,但是无意中也把衣笠贞之助的这部原本在艺术上很不错的电影给败坏了,以至于提起这部电影,观众会嗤之以鼻地称它为“妓女一般的日本电影”、“日本人用身体拍出来的电影”。
12月8号到9号,第一届哈维奖评审委员会在市政府郑重地举行了最佳外国语影片奖第一轮的投票入围筛选,二十多个国家送选的二十多部电影在这两天的时间里集体亮相,为数众多的群众评委对这二十多部电影逐一欣赏,然后在9号下午开始了入围投票。最后的结果是,原先地二十多部电影中,有六部电影入围,而这六部电影和格兰特曾经给我的那个便签里的划红线的电影名单完全一致。
代表中国参赛的张石川的《空谷兰》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杀入决赛,让我松了一口气。
排在《空谷兰》后面地,是代表法国的让。雷诺阿地《娜娜》,美国人对法国电影有种天生的好感和尊敬。而让。雷诺阿的这部电影,完美地阐释了这位电影大师的卓越的艺术成就。放映的时候刚开场就征服了很多挑剔的群众评委,应该是张石川地《空谷兰》的最大的竞争对手。
代表英国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山鹰》,名列第三,这部电影展现了希区柯克天才般的对于观众心理的掌控能力,整部电影故事节节相扣引人入胜,希区柯克善于讲故事,善于展现电影的让人窒息地紧张气氛。面对他的电影,观众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被俘虏。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部电影着重探索了人的内心世界,这个题材在好莱坞还是比较稀少的,而美国观众对于电影所要批判的物欲社会之下地人的精神堕落有切身体会,所以对这部电影很有好感。
排在第四位的是代表苏联的普多甫金的《母亲》。这部电影放映的时候,开场引起了群众评委的很大骚动。在电影的开始时。这部电影打出了超粗的字幕:“谨以此片献给伟大的安德烈。柯里昂先生,他地蒙太奇理论,是所有苏联电影工作者地《圣经》!”随后,有十几分钟的时间,放映地是和电影完全无关的东西,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杜甫仁科三个人面对着镜头两眼放光地代表苏联工作者向我问好。
“伟大的安德烈。柯里昂先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们不能前往美国同你会面,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最悲哀的消息,但是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电影向你转达我们的问候。你是我们所有苏联电影工作者的精神导师,现在是,将来也是!你对于蒙太奇理论的天才般的论述,让电影最终真正意义上成为艺术!无论何时,我们都会坚定不移地按照你设定的路线走下去,无论何时。你永远都是我们背后的一面旗帜!伟大的安德烈。柯里昂先生。我们代表全苏联的电影工作者,把这部电影献给你!”
当我看到这段十几分钟的短片时。那份镇静是无法用语言说出来的。不过可以做个极为相似的比喻,就像是你崇拜张学友,突然有一天张学友对你说你是他的导师,是他的偶像,他把他的歌献给你一样。
我本来和很多导演以观摩的身份出席,坐在那些群众评委的身后打算好好看一下电影,突然看到这样的短片,当场目瞪口呆。
而观众评委的惊讶程度丝毫不亚于我,不过他们很快恢复了常态,纷纷站起身来面对着我鼓掌。
虽然美国观众对于苏联的印像不是很好,但是普多甫金的这部电影怎么着也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艺术性无可挑剔,而且加上有这么个片头一下子就获得了很多观众评委的好感,从而顺利入选。
衣笠贞之助的《疯狂的一页》排在了第五,在这部电影放映之前,在场的很多群众评委因为先前这部电影给他们留下了拙劣的印像,所以嘘声一片,弄得衣笠贞之助很是尴尬。不过电影开场一段时间之后,观众就变得平和了一些。衣笠贞之助得感谢放映《疯狂的一页》那个上午观众评委看得都是烂片,突然见到他的这部电影,很多人都觉得眼前一亮,虽然先前对这部电影有成见,但是一路看下来还觉得不错,比起那些烂片倒还很有水平,所也就投了这部电影一票。
排在第六名的,则是德国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