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导演万岁 >

第1028章

导演万岁-第1028章

小说: 导演万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别林眼直了,因为在我们俩谈话的时候他根本就插不上话,我和爱因斯坦聊的那些相对论呀统一论呀,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是在听天书。

“老大,可算是把你找到了!你看看这都几点了!”我和爱因斯坦正聊得开心的时候。甘斯从外面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看见我坐在沙发上,差点没晕过去。

“怎么。首映式马上开始了?”我回问道。

甘斯双眼一翻:“老大!还差三分钟就八点了!满剧院地人都在等你呢,你还有心思在这里聊天!赶紧过去吧!”

我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钟表,已经快到八点了,这才站起身来,和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走到前面的大剧院去。

能容纳几千人的大剧院,这个时侯已经满满当当座无虚席,当我们出现在大剧院里面的时候,全场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当然,也有很多人跟在我后面地爱因斯坦。

“安德烈,下次我们派拉蒙也要在这里弄个首映式,这场面实在是壮观,可比在我们的小小的电影院里面气派多了。”在剧院前面的贵宾席落座,阿道夫。楚克就喋喋不休地叨咕了起来。

想当初,格兰特要建中国大剧院的时候,这帮家伙就如同见了瘟疫一般,躲闪都来不及呢,现在剧院盖得差不多了,他们就要争相享受成果了。

八点钟,首映式真是开始,格兰特冲我挤吧了一下眼睛,示意让我上去宣布首映式开始。

在一片掌声中,我站在了崭新的中国大剧院的讲台之上。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是在这个好莱坞地标性建筑中举行的第一次大型的公众活动。很久之前,当格兰特找到我要求梦工厂资助市政府建立这样的一个建筑地时候,我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因为我知道好莱坞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好莱坞需要一个充满新意地环境。”

“这半年多以来,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生机勃勃,一匹匹优秀的电影纷纷问世,这是好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阴影。”

“不久之前,我们爱戴地胡佛总统去世了,这段时间,禁酒令又把洛杉矶搞得乌烟瘴气,好莱坞的一些电影公司,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和矛盾,此外,一些人对好莱坞依然是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呢。我想我不止一次重复一句话了,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了我们手中的摄像机。拍摄一部电影,一部好电影,比什么都重要。”

“另外,最重要地,是我们应该有勇气。我们应该想古罗马的角斗士那样,挥舞着短剑和盾牌,勇往直前。哪怕前面是陷阱,是阴谋诡计。是凶猛的恶兽,我们也不会后退一步!”

“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拍摄《角斗士》的原因。”

“我曾经在这部电影还没开拍的时候就说过,我的这部电影,是一部和以前的大片既然不同地大片。至于为什么不同,我想大家再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就应该能够有所发现。我希望所有看完这部电影的人,当你们走出电影院地时候能够像里面的马克西姆斯那样面对困境高昂起头颅。因为这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今天,我很想念我的一些老朋友,比如托德。勃朗宁,比如赫伯特。胡佛,如果他们还活着,现在就应该在对面的座位上。女士们,先生们,时光荏苒。我希望我们能够知道为什么而活,而不是碌碌无为,不是毫无目标,毫无理想和信念。”

我的这番话,并没有什么鼓动的言语,我只是说出了自己地心里话。当我站在讲台上。看到前面贵宾席中的一些空位子的时候,我真的想起了托德。勃朗宁和赫伯特。胡佛。

这个时侯,我发现我是那么地想念他们。

哗哗哗!全场几千人,以震耳欲聋的掌声回应我,他们知道我说得是什么意思。

我低着头,下了讲台,然后对后面的那间放映室挥舞了一下手。

大厅里面的灯光瞬间熄灭,黑暗中,很多观众惊叫连连。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从来没有参加过我的电影地首映式。

当一道亮光打到剧院前面的那个好莱坞最大的一张银幕上的时候。观众的惊呼声达到了顶点。紧接着,整个剧院里面回荡起了梦工厂那段雄壮的厂标音乐。

“狗*养地。这剧院里面的音响可真好!”甘斯叽歪道。

他说得一点都没错,这段厂标音乐,响彻在剧院的每个角落,那巨大的音响,让人觉得座位都震动了起来,这种视听感受,和一般的小电影院有着天壤之别。

“当然啦,这里面所有的音响都是美国最先进的,而且足足比一般的电影院多了两倍都不止,当然震撼了。”负责施工总指挥的格兰特如数家珍。

红龙厂标过后,银幕上开始浮现出字幕。

编剧:安德烈。柯里昂,作曲:莫里康内,副导演:格里菲斯、斯蒂勒,主演:加利、里根、韦恩……

导演:安德烈。柯里昂。

当这些名字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电影院里面热闹急了,掌声、欢呼声、口哨声此起彼伏。

有趣地是,当银幕上出现罗纳德。里根地名字的时候,掌声特别地热烈,不知道是为给新人鼓劲开始开玩笑。

最后一行字幕小时,银幕一片黑暗。

然后低沉的音乐传来,低沉深厚的音乐。因为剧院里面的音响设备十分的好,所以这段音乐仿佛一下子穿透了人们的身体。

“这是什么乐器?!不像是小提琴!?”对音乐还算懂得一点的卓别林小声叫道。

还算不错,他能听出来那不是小提琴。

这段音乐,乍一听是小提琴,但是只要仔细去听,就能够听出来这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和小提琴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低沉的,是抖动的,如同深夜的悲鸣一般,让人彻底被悲伤淹没。

小提琴是没有这样的乐音效果的。

“难道是大提琴?”阿道夫。楚克也凑起了热闹。

“不是大提琴。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低音维奥尔琴吧。”旁边传来的爱因斯坦的声音。

“不错,就是低音维奥尔琴。”我不由得赞叹爱因斯坦的见多识广。

开头的这段音乐,出自安德列阿。莫里康内之手。因为是开场音乐,所以我十分重视。这段音乐。不仅要能够表现出整部电影的那种浓重地悲剧气氛,更要为整部电影定下一个感情基调,所以我给安德列阿。莫里康内定下了十分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前所未有的低沉、悲怆。

这个要求,让安德列阿。莫里康内快要发疯了,他在一周的时间里面创作出来了五段音乐,全部被我否决了。因为我觉得低沉得不够,悲伤得不够。

几乎已经尝试过了各种曲调的安德列阿。莫里康内有些绝望了。他不再在曲调上绞尽脑汁了,而是把目光放在了主打乐器的选取上。

安德列阿。莫里康内几乎试过了所有的乐器,大提琴、小提琴、双簧管、钢琴、风琴等等,都没有达到我想要地效果。

最后,安德列阿。莫里康内使出了绝招,选取了早已经在乐坛上绝迹的维奥尔琴。

维奥尔琴,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流行于欧洲。大致氛围标准式和特殊式两大类,标准式维奥尔分为高音、次中音和低音三种维奥尔,其中低音维奥尔最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合奏,还可以独奏。

维奥尔琴是小提琴等弦乐器地始祖,而低音维奥尔琴更是因为其音色的低沉、发颤而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之间成为最受欢迎的乐器。

不过这种乐器如今早已经没有人用了,安德列阿。莫里康内之所以对这种乐器有所了解,是因为他本人在意大利的时候。跟着一位老人学过一段时间。

结果这段音乐创造出来之后,我就立刻被深深地震撼了。

和我一样,大剧院里面的所有观众,全都被这段音乐迷住了,剧院里面一片寂静,好戏正式开始。

《角斗士》一开始。就以一曲低音维奥尔震惊全场。这种失传已久的古老乐器,魅力无限。

历史上,维奥尔琴的重要性曾经一度如同小提琴至于现代乐器一般,像巴赫这样地音乐伟人更是采用这种琴写成了诸多的作品。但是这种乐器后来慢慢被提琴取代,到了1930年,世界上的音乐厅里面根本就找不到这种乐器的身影,而能够演奏的人、对这种乐器十分熟悉的人,自然也就寥寥无几了。

安德列阿。莫里康内是幸运的。这家伙年轻的时候,在意大利北部山区里面呆过一段时间。那是个很偏僻地地方,经济上自给自足。文化上也是如此。不但丝毫没有被现代的文明所淹没,而且还保留着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

安德列阿。莫里康内20岁左右的时候。曾经一个人到意大利北部山区去游玩,在一个小镇子里面呆了几个月。那是一个不大的镇子,镇子里面居民加在一起也就几十户人家。一天,当他一个人在山上散步的时候,突然被一种奇异美妙地音乐吸引了,这段音乐,和他之前听到的任何音乐都不同,诡异异常,声音十分的低沉,让人听了之后心灵为之颤抖。

然后他迅速地朝山坡上跑去,在那里,在羊群之间,他看见了一个老头坐在一块石头上抱着一个奇怪的东西在那里拉。拿东西,对于安德列阿。莫里康内来说,是眼熟的,又是陌生的,说眼熟,是因为这种乐器和那些擦奏弦鸣乐器在构造上基本没有多大的区别,说陌生,是因为这种乐器外形是十分奇怪的,而且安德列阿。莫里康内之前就从来没有见过。

他被拿东西迷住了,彻底迷住了。他就站在老头的旁边,听完他拉完,然后坐下来和老头聊。

老头告诉他,这种乐器,叫维奥尔,而且是最美妙的低音维奥尔。

老头海告诉他,现在在意大利,懂得低音维奥尔并且能够演奏地人已经不多了,而他本人,正式最后一批能够拉这东西地乐手之一。

莫里康内被老人的诉说和那看似奇怪地乐器震撼了,他请求老人收他做徒弟,教他演奏低音维奥尔。老人答应了他,作为最后一代低音维奥尔的乐手,老人正在为这种乐器的失传而忧心忡忡呢。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面,老人把自己了解到地所有关于低音维奥尔的东西都教给了莫里康内。那段时光。是莫里康内内心最平静的时光,他呆在那个小镇里,呆在山区里,每天做的就是跟这老头去山顶放养,然后在老头手把手的教导之下学习演奏低音维奥尔,作为号手的他,从内心深处喜欢这种东西。喜欢它那独特的乐音,而且凭借着他地聪慧。短短几个月就已经掌握了老人交给他的那些知识。

几个月后,冬天到来了。听莫里康内说,那年冬天,风刮得特别地大,仿佛要把世间所有的东西都刮到海里面使得。天气很冷,时常下雨。

老人病倒了,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老人无儿无女。一直与那些羊相依为命。莫里康内悉心照料着老人,如同亲生儿子一样。

老人没有挨过那个冬天,在一个深夜去世了。他去世的时候,莫里康内就在他的身边。

老人说他没有任何的遗憾,因为低音维奥尔这门手艺没有断送在他的手里面,他终于找到能够继承下去的人了。

“安德列阿,我曾经是欧洲最受欢迎地低音维奥尔的演奏者,不管是在巴黎还是在罗马。不管是在维也纳还是在伦敦,所有的大音乐厅我都进去过,人们对我欢呼,人们把鲜花抛给我,那个时候,维奥尔的天堂。但是后来。喜欢维奥尔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更喜欢提琴,喜欢那种明快悦耳的音乐,谁喜欢着像哭泣一般的低音维奥尔呢。”

“我选择了离开,一个人住在这里,我的听众,就是那几十只羊和这茫茫群山。我过得很悠闲,也很愉快。”

“有一天,我发现我老了,老得连走上山坡都喘粗气了。然后我就开始担忧起来。担忧低音维奥尔会在我地手里面断了。我就向上帝祈祷。祈祷他能够给我派来一个年轻人,一个能够继承维奥尔并且能够把它带出去的年轻人。”

“也许是上帝眷顾我。当我跪在山坡上祷告完毕的是,就看见山脚下的道路上晃晃悠悠地走来了一个年轻人。我就叫声上帝保佑,便坐在山顶上拉琴,结果你听见了之后就走上来了。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对自己说:就是他了!”

“安德列阿,这是上帝的意愿。是上帝让我在这里悉心维护这种乐器几十年,然后把你送了过来。我要走了,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我就要去见上帝了,我希望你能够把这种乐器传下去,告诉人们,这世界上曾经有一种乐器叫低音维奥尔,它地声音很好听。”

老人含笑而去。没有人知道他说的这些话是真的还是只是玩笑。可莫里康内却相信这是上帝的安排,上帝引领着他进入了这个特殊的音乐圣殿。

埋藏了老人之后,安德列阿。莫里康内回到了罗马,和他一起的,还有陪伴着老人一生的那把低音维奥尔琴。

那把琴,即便是在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