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九万风外传]一瓢饮 >

第3章

[九万风外传]一瓢饮-第3章

小说: [九万风外传]一瓢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夫人轻轻的说,“老爷,还有百里的路程,您再休息会儿,就到了。”

张老夫人说话的时候,已有泪水在隐忍——顾惜朝明白,谁都知道,忽然醒过来,苍白虚弱却有着清醒眼光的老人,代表了什么含义。

张家的大夫赶紧上去把脉,张大人清醒的眼睛里亮着比轻狂少年还要清亮的光芒。
只听他不停的念叨着自己兄长的名字,却忽然的就老泪纵横。

“想我张介绍仲一生为官清廉,为国尽心效忠,却换得一个这样的凄惨结局。还连累了家眷和兄长……”
头发花白的老人从未这般流过眼泪——都说男儿流血不流泪,戎马一生,清正一生的老人,第一次这样哭的像个孩子。

所有的人都跟着哭了——顾惜朝忽然觉得自己很渺小。
在这愈加接近边外的苍凉大地上,只有百里——便可以再见到他的兄长的地方,心力交萃的老人终于闭上了眼睛,失去了呼吸。

他只是还想再看一眼自己的兄长,百里之长的路在他脚下本不算什么。

一生忠诚的老人,究竟做错了什么,换得这般的一个下场。
“我无愧于国,无愧于君,无愧于自己的心,我只是想让这个天下更好一点……”

话没有说完的老人,再也没有心力去说完了。

顾惜朝执意的没有掉眼泪——眼泪这种东西不该和他扯上关系。
他站在那里,望着天,拳头握的很紧,指节泛白。
抬头看着天的人,眼泪会不容易掉下来。

于是眼泪就真的没有掉下来。

顾惜朝忽然产生了一种很渺茫的感觉——那种抓不到方向的渺茫感。

顾惜朝从来都知道自己的路要怎么走的,他看的很清楚。即便受到怎样的打击,整理好自己的心情之后,他还是很清晰知道自己的路。
可是当一个事实,很残酷的,也很真实的事实出现在他面前之后,就是那种“由不得你不信”的感觉。
那是理想的坍塌。

顾惜朝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眼泪忍住——却终是有苦涩的味道。

这个时代的苦涩。

这一次,不是用出殡的哀乐来掩饰踪迹——忠诚了一生的老人,终于在深秋的时候逝去。
这一次的眼泪,是真的。
这一次的所有人,在朗朗白日下一同恸哭。

他们吹唱的,是李太白的《从军行》。

从投军的那一日,两袖清风,兢兢业业,如许年的张克公,却最终换得了一个客死他乡,连兄长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的下场。

可是即便这样,一直在逃亡中的张克公,最爱的,却还是这支曲子,这首诗。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

张老夫人的眼泪几乎流干,可这个固执的老人却没有停止吟唱。

“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

可是顾惜朝却知道,张大人心里想的,定是委屈。

不若死于沙场,保的是国。
这般的死,是“忠”么?

忠的是国还是君?保的又是什么?这个老人在临死之前,想明白了么?

这哀乐却慢慢的变成了浩歌,从白日唱到了长夜,狂歌一首,百里的路上留下的,是一个忠诚的正直的老人,最后的悲哀。

他只是想让这个天下更好一点——这个时代,什么时候才会变好一点?

顾惜朝忘不了,老人最后的那句话——这话,是生生世世绕进他的记忆里去了。

西安州已近在咫尺。

固靖之咽喉,甘凉之襟带——西夏的蕃书字体,都在隐隐说着这片土地的荒凉。
背靠天都山,前临销黄川,这片荒原上曾经有那样豪迈的人民。
是不是能看见曾经那个俊美无俦的皇帝与自己的情人纵马驰骋,消暑怡情的痕迹呢?

可是这些,都是传说,都是别人口中讲述的故事——故事总是爱说的美好,说的秀丽。
可是实际上的西安州,张克公的兄长张叔夜现在所在的地方,却是黄沙飞石,狂风呼啸,一片荒凉。
顾惜朝忽然觉得熟悉。

是的,曾经他也去过这样一个地方——它们很相似。
似乎边关的地方总是那么相似,一样的荒凉一样的寒冷一样的人烟罕至。
那个地方,是生于江南水乡的自己第一次见到的豪迈——原来那就是边关。

男人,是不是就该到这样的地方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那个地方叫做连云寨,那个地方曾经有个戚少商。

可是这个地方,这个叫西安州的地方,它没有连云山水的生气——它有的,只是一方天地皆为冤屈。

被贬至这里,堂堂的官,成了萎靡的罪人。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老人的心里,想的是什么?

定也深深的思念着自己的兄弟。

思念着,却再无一见。

从此是天人永隔——顾惜朝不知道,当他知道自己的兄弟死去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悲痛。

苍天,为什么一定要将这些老人伤害的那么深?
这个天下——顾惜朝觉得心里堵的烦闷,那种痛,不是他立刻就能疏解的。

他在想,怎样去安抚另一个老人,怎样去学会在这样一个地方生存。
从此之后,夜夜入梦来的,将只是边关的朔风大漠,与曾经的剑舞琴和,围炉饮酒的边关不同,从此的边关,只有寂寞和更加寂寞。

可是他还没有想出该用怎样的话语去安慰,该用怎样的心情去设想时——他却看到了西安州的皇榜与前来堵截的官兵。
“前御史中丞张克公,曾进谗言,冤屈忠臣,后被罢官,却依然不思悔改,反到处散布流言,不忠于君,不忠于国,罪该万死,判满门抄斩,即地处斩!”

顾惜朝重又觉得冷——这段时日,张老夫人给他的温暖,在这样冷的天气里,这样冷的朝代里,重新消失。
而带来的,却是更多的寒冷。

这寒气,慢慢的融入全身的骨头里,他有点喘不动气。

原来,到头来——张大人一直是瓮里的那个人。
原来,戎马一生,清正一生的好官,到最后,却连一个“忠”字,都得不到。

一路以来,吟唱的浩歌也再暖不热他的心——顾惜朝真真切切的,冷的彻骨了。
五 古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顾惜朝忽然觉得,所谓逃亡,其实就是一场从西到东,自南至北的行走。
只是,这场行走中,有太多太多的痛苦与矛盾。

其实顾惜朝一直是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在经历过那么多物是人非之后,他发现自己忽然也有了一丝丝的迷茫。
也许,是因为遇见了一些足以令他改变想法的人。

只是,那些人,都不在了。

北国的冬天有风沙走石与白雪皑皑,风景美的紧,天气冷的紧。又是一年年关,顾惜朝从深秋走到寒冬,依然走不出北域的土地。
不是别的原因,只是想慢慢的走——汴梁就在那里,还未近乡,就已情怯。
其实哪是什么近乡情怯,只不过,还不知道要以怎样一种方式回去。

他是真的累了,也冷透了。

这一段时日的顾惜朝,忽然觉得前面的路有些迷茫,有种找不清方向的感觉。
所以,他只能慢慢的走,在这途上,思考一下自己以后的路到底怎样去走。

汴梁,是一定要回的。
只是,回去后,该做什么,却是他所还未想清的。
恍然之中就觉得一些原本那么珍视的东西,现在不知道还要不要再去珍视,原本那么拼命想要得到的,在这一场逃亡中,慢慢的不想得到,甚至有些厌恶了。

到底,什么是对的,有没有人可以告诉他?

但是顾惜朝自是知道,这个天下,没有人可以告诉他路该怎么走,什么是对又什么是错。
这一切,都只能靠自己,都只能凭着自己去想清楚、弄明白的。

记忆里的汴梁并不甚清晰,曾经初到京师的自己,其实并未怎么尽情欣赏一下大好风光。失意时全心想着怎样平步青云,再然后便是远走荒烟大漠,为了追杀那个人,为了执行一次有关自己前途命运的任务。
于是,这任务便是一场天翻地覆,直到此时此刻想起来,仍然心有震撼。

到底那时的自己,该不该去追杀他,该不该接下这个任务?

是耶?非耶?

一切,都有后人评说。

自己只是知道,从此之后,顾惜朝成为可以止小儿夜啼的魔头——戚少商成了御前神捕。
自己走了很多路,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甚至改变了很多当初未曾动摇过的想法。所以他很想去问问当年的大仇人,如今身份已非往日的他,是不是也改变了一些未曾改变过的想法?

可是他却不知道他回去后将要面对什么——又是该怎样去面对?

所以他只好慢慢的走,走的很慢。
仿佛走的慢一点,考虑的就会更加清晰,更加明了,才能考虑出自己以后该走怎样的路。

但是有一个想法他是确定的,有一件事他是一定会做的——蔡京老贼一定要除,为了张家,也为了自己。

这一刻的顾惜朝发了狠誓,可立下誓言之后的他,却仍是迷茫了一瞬。
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一个罪名在身的人,究竟要怎样才能扳倒当朝太师呢?

要有助力——会是谁?

深冬的夜晚,顾惜朝多少有些恍然。

想起那日亲眼所见的张家的死亡,就会寒气从胸中发散出来——实在是,太冷了。

终于知道自己其实也是个希冀着温暖的人,只是能给自己温暖的人,不是死,就是分开。
于是惨然一笑,在夜里深深沉睡——恍然的时候,沉睡最能疗伤。

后来从北往南走,一路上经过更多的风景,越走越慢,越来越想不清楚未来的方向。
几时这么迷茫至此,几时用这么久的时间在想一些事情?

顾惜朝是真的矛盾了——这几年来,这些发生在他眼前的事情,他不可能当作过眼云烟,他不可能不动容。
人非草木,即便是顾惜朝,也不可能不深有震撼。

而这时的顾惜朝也听说了,戚少商与京师的武林同道一起围剿关七,那一战震撼整个江湖。
再然后,便是入金风细雨楼,做代楼主,成为京师武林的群龙之首。

时节变了又变,换了又换,故事也在同时发生。
很多故事,顾惜朝只能听路边的人说个大概——很多细枝末节,他并不知道。

比如,如今在那汴梁城里,一身白衣的戚少商常常会感叹,人生,真是寂寞。

但是顾惜朝忽然释怀了一点——戚少商,你到底,是做不来官的。
你终究是又重回了江湖——这一次,身处政治权利的中心,匪便不是匪了,却是换了另一个好听的称呼。

其实,戚少商自始至终都是江湖人。
一入江湖岁月摧,江湖儿女,迷恋这刀光血影的江湖,自此难再逃离,也不想逃离。

江湖——真的有那么好么?好到让他割舍不下,好到让他再回头。

直到现在,他还是戚少商,还是戚大侠——顾惜朝有点震惊于自己听到他重回江湖的那一刻,竟然是一种欣慰。
他想,庙堂之高,到底是束手束脚——那条龙,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会离开六扇门吧。
他不想戚少商成为一条有束缚的龙——顾惜朝岂能输在那种人手上?

这一路,顾惜朝的想法变了很多次,有时是这样,有时又是那样。
有时觉得江湖其实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有时又觉得怎能如此轻易就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这种心情一直来回缠绕在他的心间,反反复复,想不明白。

对于官场,顾惜朝在那时是冷了心凉了意——除了因为张老夫人一家的悲惨命运,也许还有另一个原因。
戚少商入了官场,所以顾惜朝恨了官场。

可是如今,当他听说戚少商离开官场——顾惜朝却又重新有了本来的想法。
是不是有些意气用事?
戚少商讨厌的,就是顾惜朝喜欢的——这算不算顾惜朝的偏执?

但是这一次的顾惜朝却有些与原本出将入相之心不同的想法——他想去试着改变一些什么。
命运么?

他被自己的逻辑弄的有些筋疲力尽

所以干脆暂时不要去想,只慢慢的走过很多很多的地方,走过很多很多的季节。

当他终于从北方走到南方,走到四川的浣花与锦江时,天气重又温暖了起来。

一路上,他总是在不停的走。
走的多了,深觉得,有时是无容身之处,有时却又是处处为家,处处便是家。

在萧家剑庐的附近,抬头望去,顾惜朝看到一片古旧的飞檐,这就是,当年大侠萧秋水的家乡。
浣花萧家——萧秋水的家世显赫。

忽然又有些恍然——原来很多大侠与英雄,都是有个好家世的。

可是,却是谁说的,英雄不问出处?

顾惜朝突然怒从中来——这个时代,到底能不能做到英雄不问出处?

几载困常调,一朝时运催。
白身谒明主,待诏登云台。

会不会是一场痴心妄想的春秋大梦?

蓦然想起曾经的刘玄德,董卓曾经问其居何职,回答的便是,“白身。”

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