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重生在白蛇的世界里 >

第22章

重生在白蛇的世界里-第22章

小说: 重生在白蛇的世界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上古以来,在文坛上取得极大成就的圣贤啊,被后人拜成文坛大神,高居云端;而今一篇文章,却惊动了这么多圣贤,这得是怎样的惊天动地泣鬼神?”

中年人心智坚定,迅速恢复了冷静,对着门外,说着:

“来人!”

“在!”门外一道影子闪动,出现在中年人面前。

“去,把这三件东西,分别送给三位秀才,结个善缘。”

中年人随手取出三件宝物,分别是九龙玉佩、墨玉麒麟、碧玉神象。

“这东西,可以送人吗?”

少女看着中年人送出的东西,不由得目瞪口呆。

九龙玉佩、墨玉麒麟、碧玉神象这是天下少有的宝贝,更代表着一股强大的势力。

第三十八章 木偶

这次大考,时经二个时辰,终于再众人的关注下,辉煌落幕。

考生们陆续走出考间,有的手舞足蹈,满怀欣喜,有的愁眉苦脸,一声叹息。

走到考间外,看着一群考官跪倒在地上,十分虔诚的默默的念诵着什么。

这些考生都是一脸的茫然,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兴起的考官跪迎考生的事情?

考试的时候,这些考生们全神贯注,精气神浑然如一,根本不知道窗外发生过什么事情。

异象早已散去,天空上只有一轮大日照耀,天光弥漫,普照大千。

“是明阳学堂的苏定方,一代文道大豪!”

“是永丰学堂的周博文,文坛圣人啊。”

“是钱塘神童张玉堂,我们大宋朝的圣人之师啊。”

最后从考场中依次走出来的是苏定方、周博文、张玉堂,三人衣冠楚楚,玉面风流,迈着优雅的步子,缓缓走出考间。

苏定方、周博文已经年方十五,身材挺拔,玉树临风,衬着一身的书卷气息,给人一种温润尔雅的出尘超然的感觉。

张玉堂年方八岁,长的也是粉雕玉琢,宛如画里走出来的金童一般,张嘴轻笑,明目皓齿。

一走出来,便是万众瞩目。

他站在那万人的前方,散发着万丈荣光,如神一般的少年。

“我现在宣布大考前三名,头名张玉堂、第二名周博文、第三名苏定方。”

陈伦与一众儒者站起身来,看着面带笑容的张玉堂,知道自己再也没有能力处理张玉堂,只希望张玉堂有宽大的胸怀,能够饶恕自己的儿子所犯下的错误。

“居然是他!”

看着被人群簇拥的张玉堂,陈大少脸色有些扭曲的恐怖,心道:

“你让我永垂不朽,我就会让你灰飞烟灭,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就以为多了不起吗,百无一用是书生,我要在你最辉煌的时候,让你黯然谢幕。”

再也不看潇洒写意的张玉堂,陈大少铁青着脸,拂袖而去。

“恭喜张学弟。”

“恭喜、恭喜!”

周博文、苏定方面带微笑的恭贺张玉堂独占鳌头,然后与张玉堂拉开距离,让一些狂热的书生、儒者接近张玉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文坛天下百年,都将是张玉堂独领风骚了。”

周博文坦然笑着,举步离去,毫无嫉妒之色,一边走,一边唱着:“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一路高歌,一路浩然,大步离去,没有在留恋半分功名。

张玉堂一惊:“正气歌,难道他也是穿越而来,应该不是的,他若是穿越而来的话,应该知道我也是穿越者才对——。”

“或许每一个心怀正义的读书人,到了最后,都能够参悟到正气的歌谣吧,也或许只是一种巧合,不同的世界开出来两朵相似的花。”

张玉堂也含笑摆脱这些儒者,带着李勇、阿宝,飞也似的向着家里跑去:“不就是一首长词,一篇文章吗,至于这么疯狂吗?”

“是不是表现的太不低调了,唉,不过总算是光宗耀祖了。”

想着出门的时候,张员外、张夫人对自己的叮嘱,张玉堂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喃喃的自言自语道:

“男子汉大丈夫,自当横行于世,不低调就不低调了,扬眉吐气、光耀门庭,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这都表现的好似个偷偷摸摸、见不得人的贼似得。”

“是公子回来了!”

张府前人山人海,一片鼎沸,远远的看到张公子悠悠而来,一声大喊,传遍四周:

“放鞭炮,迎接公子回府了!”

轰隆隆——

声动天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音激荡在天宇中,薄薄的白色烟雾升腾,扩延向四面八方。

张员外、张夫人热泪盈眶,看着张玉堂,心中激动、兴奋、不可自已。

这一刻,是光宗耀祖、是光耀门庭的辉煌一刻。

这一刻,是张员外做梦都不敢想的。

圣人之师,文道圣人之师。

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写得东西,字字都蕴含大道真理,写得东西,句句都得到上古圣贤的认可,光芒万丈,普照万古青天。

所有的荣耀在这一刻加身。

“小少爷是圣人转世。”

“是文曲星下凡。”

“以后一定能够平步青云,高中状元。”

“我早就看出来小公子的不凡。”

“一首蝶恋花、一首酒泉子、一首水调歌头,每一首都是问鼎之作。”

“小少爷的蝶恋花一出,世间再无蝶恋花,水调歌头一出,中秋之词尽废”

大门前,议论纷纷,喧嚣不断。

“爹爹,娘亲我回来了。”

看着张员外激动的热泪盈眶的样子,张玉堂心中酸酸的,原来自己考一个好的成绩,对老人而言是这么大的慰藉。

他们不曾要求,他们默默支持,他们细心关怀,他们嘘寒问暖,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而作为孩子,只需要取得一点成绩,就能让他们乐上半天,甚至是笑口常开。

他们的希望,就是这么简单。

天下父母心,都是如此这般,包容、爱护,又为孩子们所骄傲。

看着眼前,金童一般的儿子,张夫人一把抱住张玉堂的头,有泪花盈眶:

“好孩子,好孩子,那天上的异象,为娘都看到了,文以载道、百圣齐鸣,我听你爹爹说了,那是千百年难得一见的圣人之象。”

“娘亲!”

感受着张夫人的激动,张玉堂轻轻的依偎在她的身旁,享受着尘世间最深沉的母爱、父爱。

母爱如海,父爱如山,是这滚滚红尘中,最为伟大的情谊,超越一切的情感。

“好孩子,好孩子。”张员外在一旁也是笑的合不拢嘴,嘴角因为激动而有些哆嗦:“走,回家去,这是好事,应该大肆庆贺,不应该哭。”

“嗯,这样喜庆的日子,不应该落泪。”

张夫人抹去眼睛的泪痕,抓着张玉堂的手,慢慢的向着院子里走着,身后无数的人仰首以望,充满了羡慕、敬仰、祝福。

天下太平,圣人出世以教化天下。

待两人离去,张员外看着门口的人山人海,兴高采烈:“今天我儿子高中大考头名,我张府愿意摆流水席一百桌,以示庆祝,还望各位父老乡亲能够捧场。”

陈大少回到自己的房间,听着房外喧嚣的赞美声,只觉的刺耳非常,心跳痉挛,用力死死的攥紧了拳头,眼睛充血,通红一片:

“你尽情的放纵吧,过了今晚,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冷笑着,从衣袖了掏出一个木偶,木偶如厉鬼形状,手里拿着钢叉,面目狰狞。

轻轻抚摸着木偶,缕缕黑气从上面散发出来。

第三十九章 祭祖

张家大院中,摆开了一百桌流水席,一应酒菜端了上来,众人喝的眉飞色舞,兴高采烈,不住的讨论着刚才天上显出的异象。

千娇百媚——

正气长虹——

文以载道——

百圣当空——

这都是千百年难得一见的文坛盛事,却被他们这群平常的老百姓遇到了,怎不让他们津津乐道、滔滔不绝。

而张玉堂则请来了自己在明阳学堂读书时候的师傅,跟着自己一起到了大厅。

教书先生眉目含笑,看着自己的弟子,兴奋之情打心底冒了出来。

妙笔生花、圣人之师都是自己的弟子。

自己的名字必然也会随着这两个弟子的名字而流传千古。

一门双学士!

这是何等的荣耀,震今烁古!

大厅中,张员外一脸热情的看着这位教书先生:“欧阳先生,请上座。”

明阳学堂的教书先生复姓欧阳,是一方名士。

欧阳先生看着张员外笑容不断,连连拱手道:“不敢,不敢,贵公子是圣人之师,乃是我辈读书人的楷模,在他面前,哪里有我的座位,能够为圣师执笔端水,就让我心满意足了。”

“先生说那里话。”

一旁张玉堂淡淡一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无论我将来有什么样的成就,你都是我的师父,还请师父上座,容弟子敬你一杯清茶,感谢你这么长时间以来,授业解惑之恩。”

“哈哈哈——”

欧阳先生长笑一声,心胸开朗:“有多少大儒,为有一优秀弟子而不可得;为师一生却能有你们两个弟子,就算是让我当场死掉,也能够含笑九泉了。”

一振衣袖,落落大方的坐在椅子上,接过张玉堂手里的茶,细细品了一口。

几人正在谈笑风生,门外阿宝走了过来,低头道:

“老爷、夫人,外面有人要送公子一件东西。”

张员外坐在主人的位置,张夫人侧坐一旁,看着进来的阿宝,张员外说道:

“无功不受禄,怎能平白无故的收人的东西,你让那人离去就是,我们不收。”

“可是——”

阿宝有些为难的看向张员外,诺诺道:“那人已经放下东西,独自走了,走时说,务必让公子收下这件东西,一则是酬谢救女之恩,二则是结个善缘。”

对于张玉堂,阿宝还敢没大没小,对于真正的一家之主张员外,阿宝就如老鼠见了猫一样,大声都不敢喘。

“难道你不会追上去,还给人家。”

张员外脸色一沉:

“别人放下,你就心安理得的收下吗?”

“老爷不是那样的!”

阿宝有些哭丧着脸:

“那人来无影,去无踪,宛如飞天神仙一样,放下了东西,我再抬头看时,就不见了人影,只有声音萦绕在耳畔。”

“哦?”

张员外目光一凝:

“什么东西,你拿过来看看。”

“还是孩儿拿过去吧。”

在外人的面前,张玉堂也不好意思老头、老头的喊,被他人听了,总不是好事。

又生怕这送来的东西,有对父母不利的地方,自己有大无形破灭剑气护身,又有金缕玉衣,倒是不怕。

于是,走上前去,从阿宝的手上取了过来,挥手让阿宝退了出去。

这是一块玉,有巴掌大,烟霞内生,宛如有云涛翻滚,透过云涛,里面似乎有九条细小的神龙,在来回游走,鳞甲毕现,喷云嗳雾。

“爹爹,是一块玉佩。”

张玉堂没有感应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便拿着走了过去:

“而且还是一块活玉,长时间的佩戴,能够让人延年益寿。”

“哦。”

张员外点点头:

“既然是送给你的,你就拿着吧,古之君子必佩玉,你如今通过大考,也是读书人了,是该佩块好玉了,这送东西的人,倒是个有心人。”

张玉堂笑道:“若是所料不差,这人应该是当初在钱塘畔所救的人送来的东西吧。”

拿着手里的玉,张玉堂心思转动:

“过些日子,待家里清净下来,我就出去看一看,看一看,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雷峰塔,到底有没有西湖断桥,也顺便巩固一下我的境界。”

原本一直没动静的画符之道,随着张玉堂挥笔写精神,引来文以载道、百圣齐鸣,从而使得他的画符之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了二笔鬼神惊的初步境界。

一笔天地动,二笔鬼神惊!

“是该出去走走了!”

感受着院子里的热闹气氛,张玉堂神游天外。

一整天下来,流水席不断,也不知道最终做了多少酒席,直到月上中天,繁星灿烂的时候,人群才渐渐散去。

欧阳先生也喝的醉醺醺的,在李勇的搀扶下,走回家里。

待所有人都走后,张夫人领着下人把一干桌椅、碟子都收拾干净。

张员外一人静静的站在那里,背负双手,遥望明月:

“玉堂,今天你大考第一,必须要祭祖告之,让列祖列宗也高兴、高兴,当初我们张家也是书香世家,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才不得不操持这份家业,让列祖列宗蒙羞太久了。”

商人的地位在大宋朝中,属于不入流的地位,纵使家财万贯,依然是下等人,只有读书人,才是最上等的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个天下,是读书人的天下。

张玉堂体会不到这种沉重,却依然看到了张员外脸上那丝不易察觉的沧桑,至少这件事对张员外而言,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

“一个男人活一辈子,只要做好两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