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第6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摹け炊�
一时间,新闻媒体都偃旗息鼓了,虽然说不上过街老鼠,但他们的日子的确是不太好过,毕竟媒体和艺人之间是相互制衡的关系,任何一方太过出格了,都是需要收敛收敛的。现在艺人们声讨的言论随处可见,媒体承受的压力也很大,所以顿时都收敛了不少。
十一工作室在埃文·贝尔的领导下,大多时候更多是狡猾的、随性的、独立的,强硬的时刻虽然也不少,但却没有这一次如此强硬。所以,在伊登·哈德逊措辞激烈的公开信发布之后,媒体纷纷将调查出来的真相公布,似乎想通过这种办法来向十一工作室示好,也表达自己对埃文·贝尔受伤的歉意。
其实,“世界新闻报”的那条新闻根本站不住脚,完全就是肖恩·霍尔杜撰出来吸引眼球的。这种事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比如说一群人去吃饭,专门找出两个主角单独的照片,然后就说这是私人约会,这是绯闻。断章取义、看图说故事,不仅是肖恩·霍尔,应该是所有媒体都会做的事。
任何人愿意去求证一下埃文·贝尔的作品,哈佛大学会有许多人都愿意站出来澄清这件事的。但媒体就是为了爆点,不愿意第一时间公布真相罢了。
理查·温迪、穆勒·兰斯两位教授,埃文·贝尔在学校里选过同一门课的同学们,包括理查·温迪上次带去迪拜的几位见习生,都站出来澄清了这件事。证明埃文·贝尔的作品的确都是依靠他自己的能力。其实埃文·贝尔在奥普拉脱口秀上唱红自己之前,他在学校专业里就是小有名气的,这些事情都是可以查证的。
事情真相公布了,原本就没有什么受众相信“世界新闻报”的言论,更多就是媒体在那里自己热闹罢了,现在大家更是对“世界新闻报”嗤之以鼻。不过,“世界新闻报”本来就是八卦小报,名声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所以肖恩·霍尔一点也不伤心。
原本,肖恩·霍尔还打算收买几个哈佛学生,让他们站出来说,其实他们就是埃文·贝尔的枪手,在幕后帮埃文·贝尔进行设计图和论文的创作。但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一来这个事情不好操作,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容易就露出马脚;二来现在媒体内部自己都在起内讧,对“世界新闻报”指责的媒体更是有不少。
现在十一工作室可不是一个随意搓揉的软柿子,伊登·哈德逊联合尚恩·梅耶尔,找到了许多交好的媒体,依靠十一工作室这些年累积下来的人脉,在媒体内部发起了一场肃清批判大会。
这些媒体在十一工作室的引导下,站在了艺人立场上,对“世界新闻报”这等追求八卦小道消息的媒体进行了指责。他们认为,虽然娱乐新闻还是以娱乐为主,可是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娱乐”的问题了,更多时候是为了吸引大众眼球,不惜以制造爆点为手段,以牺牲艺人为桥梁,从而达到自己吸引关注的目的。这完完全全就是在侮辱“新闻”这个词,想想看,当娱乐新闻十条之中有九条都是假的,那就已经不是新闻只是八卦了,那这些消息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一时间,媒体圈内对于“世界新闻报”的讨伐声不绝于耳,那些被粉丝咒骂的媒体也将怒火发泄到了“世界新闻报”身上,纷纷站出来强烈谴责,他们遭受到的损失又多严重骂得就多夸张,好像撕了肖恩·霍尔都难解他们心中之痛一般。
“世界新闻报”这次是惹了马蜂窝,肖恩·霍尔知道,如果要在这行混下去,得罪同行不是问题,可是得罪超过一半的同行,那就很棘手了。肖恩·霍尔也被伊登·哈德逊这一手弄得是灰头土脸,不得不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作为这次事件的焦点,“世界新闻报”完完全全就销声匿迹了,从此没有再提任何关于埃文·贝尔的设计和论文是有抢手代笔的事,就好像这件事完全没有发生过一般。有人去翻查,就连网站上之前肖恩·霍尔发布的这篇新闻都被删除了。
“世界新闻报”的彻底潜水,也宣告了这条新闻的子虚乌有,他们四面楚歌的窘境更是让报纸的销量经历了一个巨大的低谷,连续三个星期的销量都低于一百五十万,这才是真正的忧桑了。
“肖恩·霍尔,吃了你手中的话筒!”这条新闻取代之前的爆料,成为最新的头版头条。
第911章 特殊邀请
埃文·贝尔这次的确是被气到了,他原本还想说给“世界新闻报”一点教训,可没有想到伊登·哈德逊的动作比他快多了。肖恩·霍尔就像是甩不掉的水蛭,惹人厌烦。不过只要埃文·贝尔还有人气一天,媒体就是不得不打交道的。就算这一次十一工作室把媒体整得灰头土脸,还让肖恩·霍尔狠狠吃瘪了一回,但是以后还是会相遇的。
就好像经历了之前的诽谤事件,十一工作室已经拒绝了“世界新闻报”的任何接触,但是肖恩·霍尔还是有办法拿到关于埃文·贝尔的消息,还是有办法挖掘出爆点。埃文·贝尔又不是鲁伯特·默多克,没有办法让“世界新闻报”闭嘴。
媒体和艺人之间总是如此,互相找平衡。之前几个月,媒体又是报道埃文·贝尔的绯闻,又是不看好“断背山”,还看着埃文·贝尔与杰瑞·布鲁克海默“掐架”;现在就轮到媒体打碎牙往肚子里吞,好好冷静思考一段时间了。
不过还好,埃文·贝尔只是口腔里磨破皮,有一点点发炎罢了,并没有什么大事。相反,“吃话筒”还成为了网络上最新流行的词汇,暗示祸从口出、不要乱说话,就连埃文·贝尔自己都拿这句话来开玩笑。
埃文·贝尔回到纽约之后,整个人的情绪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因为在机场发泄了一回,心里的郁结舒缓了不少。
王子街十一号现在只有埃文·贝尔和伊登·哈德逊两个人在,泰迪·贝尔还在迪拜,迪拜市政府的动作的确十分迅速,上周已经结束了奠基仪式,泰迪·贝尔作为代表参加了仪式,现在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泰迪·贝尔暂时没有办法抽身离开。凯瑟琳·贝尔和詹姆斯·弗兰克在巴黎,不知不觉中,又到了巴黎时装周的季节,等巴黎时装周结束之后,全部人就都会回来了,因为“十一”品牌的旗舰店就要正式开业了。从第一家分店开业到旗舰店节目,“十一”品牌仅仅用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绝对可以说是成绩斐然。
埃文·贝尔也只休整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又有工作上门了。这一次的工作却是有些特殊,特殊的点就在于,埃文·贝尔的这项工作室是创新了历史的!
“时尚(Vogue)”作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时尚杂志,自从1892年创刊以来,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杂志的封面更是经历了无数代模特的更换,不过百年以来,“时尚”杂志都有一个特点,因为这是一本时尚杂志,所以能够登上杂志封面的一般都是模特。许多忠实的杂志粉丝,都十分反感明星登上封面,因为相比于模特,明星更多是依靠外在的光环,而不是“纯粹”的时尚。
当然,随着艺人和时尚的结合越来越明显,八十年代就陆陆续续有明星开始登陆“时尚”封面了。不过,这本杂志还是有自己的尊严,不是一线明星是绝对不可能登上杂志封面的,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荣誉,来自时尚界对明星的最高肯定。即使如此,能够登上“时尚”封面的明星还是屈指可数,而这些明星都有一个特点:性别是清一色的女性。换而言之就是,至今而至,还没有任何一位男性成为“时尚”的杂志封面。
事实上,在“时尚”的旗下,还有“青少年时尚(Teen。Vogue)”和“男士时尚”两本分册。
“青少年时尚”一样是主打女性牌,对于青少年来说,明星就有号召力多了,许多女艺人都是先登上“青少年时尚”的封面,等达到一定资格之后,再成为“时尚”的封面人物。这是两个级别的待遇,“时尚”封面依旧是至高荣誉,但“青少年时尚”的封面就缺少了这方面的意义。
而“男士时尚”方面,虽然封面还是以女艺人为主,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已经前后有超过二十位男艺人登上“男士时尚”的封面了。如此稀少的数字也说明了,即使是在“男士时尚”这本下属杂志上,男艺人要成为封面人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在“时尚”杂志上呢。
从来不使用男艺人作为封面,这也是“时尚”的一个坚持之一,也从侧面说明了男士与时尚之间并不紧密的关系。“时尚”的封面上采用男模特的时候也是凤毛麟角,更多时候还是男女模特搭档出现,男模特单独出现的期刊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而这一次,埃文·贝尔就要创造历史了,他将成为“时尚”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封面的男艺人,这也标志着“时尚”坚持了一百零八年的传统就在2004年十一月号上要打破了,而埃文·贝尔也将作为“时尚”杂志历史上的一个标签留下他的名字和身影。
“时尚”美国版的编辑安娜·温图尔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前前后后经过一年考量的,从去年埃文·贝尔依靠“加勒比海盗”强势崛起的时候,其实安娜·温图尔就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仅因为埃文·贝尔的超高人气,而且也是因为埃文·贝尔在时尚方面的确拥有过人的影响力。不过当时只是一个苗头而已。
随后经过了“十一”品牌在巴黎时装周上的崛起、“十一”首家分店进驻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埃文·贝尔在奥斯卡红地毯上掀起的时尚狂潮,这都标志着,以埃文·贝尔为标志、以“十一”品牌为媒介的新兴时尚在强势崛起。
现在,一直不受重视的男士时尚也迅速成为了焦点,远的不说,单说正在举行的巴黎时装周,开创才不到一年的“十一”品牌的时装发布会就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十一”品牌的走秀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有无数买手、无数时尚人士投去了自己的目光,大家都在好奇,凯瑟琳·贝尔带来了第一季的惊艳、第二季的出色之后,第三季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设计,引领什么样的男装潮流。不仅是时尚爱好者,时尚专业人士们——包括各大品牌的男装设计师们,都在关注凯瑟琳·贝尔的一举一动。这种号召力,已经足以用“现象”来形容了。
可以预见,“十一”品牌第三季的设计在巴黎时装周结束之后,势必会成为讨论的焦点:至于是好还是坏的反馈,就拭目以待了。
当然,埃文·贝尔在今年整个夏天掀起的狂潮也不能忽视,虽然“机械公敌”比不上去年“加勒比海盗”的强势,但是电影和音乐的双管齐下,却让埃文·贝尔的声势达到一个全新的高点。
在这种情况下,安娜·温图尔还是再三考量,最后一咬牙拍板决定了这次开创历史的邀请。这对于“时尚”来说,是一次赌博,杂志的忠实粉丝究竟买不买账?又是否会引起大家的反感?而且,有了第一个男艺人登上封面,这开了先例,未来的发展又应该如何调整?这对于安娜·温图尔来说都是未知的。
探索者都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安娜·温图尔也许是一个商业至上的编辑,但“时尚”的确是在她的引领下蒸蒸日上,现在美国版“时尚”的声势已经远远将法国版和意大利版抛在身后,现在任何一个人提起“时尚”,直接意义就是指代美国版的杂志。这就是安娜·温图尔的成功。所以,安娜·温图尔这位女强人,强势拍板,向埃文·贝尔发出了邀请。
埃文·贝尔没有拒绝的理由。巴黎时装周“十一”登台在即,“十一”旗舰店也即将开幕,而埃文·贝尔对于“十一”品牌的用心——准确地说是对凯瑟琳·贝尔的支持,所有人都一清二楚。安娜·温图尔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出邀请,也就是吃定了埃文·贝尔不会拒绝。否则换另外一个时机,人家安娜·温图尔在那里纠结半天大魄力地拍板决定了,结果埃文·贝尔一句“不拍”就拒绝了,那就凄凉了。这也就可以看出安娜·温图尔的好心计了。
埃文·贝尔大清早自动就像只僵尸一样坐了起来,现在为了拍戏,他早就养成了随时躺下随时睡着的习惯,更厉害的是身体能够自己记住时间,在准确的时间点醒来。这个本领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练就的,埃文·贝尔这前前后后拍摄了那么多部戏,还因为两部自己导演的作品瘦了十几磅,这才铸就了如此强悍的本领。
伊登·哈德逊比埃文·贝尔还早了半个多小时起床,他平时的作息就有规律多了,早晨起来还有闲情煎个蛋、烤两片吐司,再喝一杯咖啡,日子绝对小资。伊登·哈德逊前后也作为埃文·贝尔的助理跑过几次行程,他知道埃文·贝尔一旦开始工作,差不多就是要一整天了。所以他起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