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香港做大亨 >

第91章

重生香港做大亨-第91章

小说: 重生香港做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兴盛这才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卷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九十六章大市场才是真理!

“总经理其实像服饰、建筑材料、五金、电子这些只要肯沉下心去做就算在香港也能够成功的何必冒险去内地呢?香港也有很多人做服饰起家的或者如果是怕香港的成本太高去大马、印尼这些地方也可以啊。”梁伯韬说道。

周兴盛称呼他为“伯父”那是客套是看在梁香凝的分他可不能就这样大大咧咧的接受甚至称呼周兴盛“啊盛”、“盛仔”什么的。

在职场最忌讳公私不分该怎么称呼级就该怎么称呼一定要搞清楚职场的分级不能混乱了。所以称呼梁伯韬一直称呼周兴盛“总经理”。虽然说让他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称呼周兴盛这样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小娃娃为总经理有些丢份、掉架子但国人向来是达者为先周兴盛比他能耐就值得他心甘情愿的奉为级。

唯一令他有些搞不懂的是周兴盛为什么执意要去内地投资?

就算香港经济发达人工成本很高不是第一选择但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东南亚各个小国哪个地方的人工成本比起香港来不是少很多为什么不能投资?

更何况港人做生意很多人还都是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那边。

周兴盛三千多万资产只能算是中下阶层做地产、金融这些投资额巨大的生意力有不逮高科技的玩意也不太玩得转。也就只能先投资从小规模做起。服饰、食品这两大类就不错啊可以由小规模做起然后再慢慢变大。

做风险投资?说实话梁伯韬不是很看好。

一来周兴盛没有太大的人脉二来三千多万资金也投资不了几家公司梁伯韬心理面还是看好实业的。

“这个我也知道不过伯父你想想看。很多人都去大马、印尼那边我再去的话又有什么意义?肉汤都给前面的人吃掉了。我去了的话只能是啃骨头的份甚至一点残渣都没得剩。”

对于梁伯韬的提议周兴盛很是不屑。冷笑道:“而且说实话我并不看好这些东南亚小国就算我是第一个去那边做生意的也赚不了几个钱?”

“为什么?”梁伯下意识的问道。

周兴盛看了他一眼说道:“很简单市场太小了这些小国家人口加在一块也才多少人?和内地一比根本就是渣渣。内地市场的巨大。就算是拔根汗毛都比东南亚这些小国加起来都多。”

梁伯韬一怔点了点头道:“这个倒是十几亿人不是盖的就像做服饰的每人买你一件衣服。就十几亿件一件一块钱那也是十几亿随随便便就成亿万富豪了。”

梁伯韬不得不承认周兴盛这番话说到了点子。

做生意去一个地方开厂。不可能只是为了成本而去开厂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为了那个地方的市场而去开厂。一个地方的市场大那么去那个地方开厂的人就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想要打开内地市场不可能在东南亚建工厂然后再把产品拿去内地卖那样太傻了得不偿失。光是关税就足够让你头疼了还别说一路的路费、人工费、保养费再加产品损耗等等的损失还想赚钱?

别做梦了除非你去贩卖汽车、飞机这些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

不然的话卖衣服、食品这些日常消耗品不亏血本才怪!

去内地开厂和去大马、印尼这些地方开厂不说其它因素就光是内地那个巨大无匹的市场就足以压倒其它任何理由了。

“可是总经理虽然说内地改革开放了但是毕竟政策不同我们不比那些金融、实业大鳄恐怕随便一个大风大浪刮过来我们都会翻船!”梁伯韬还是有点迟疑。

“这个你可以放心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而且他的领导人更是一代伟人虽然说未来免不了还会有些动荡但也不足以影响大局我们不必为此太过担心。”周兴盛一脸的笃定最后笑了笑后又说道:“其实只要我们投资的行业不涉及那些敏感的地带就算有动荡也是影响不到我们的。而且你认为以我们现在的资产规模以及我们公司现在的底蕴实力有资格去投资那些敏感地带吗?”

梁伯韬苦笑道:“希望如此吧!”

内地的政策梁伯韬挺惧怕的虽然他没有经历过那段时期在他父辈的时候就已经在香港这块土地生活了。但三人成虎他就算原本不惧怕但听多了也就惧怕了。

周兴盛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不说这个了去内地投资的事情我已经决定了伯父也不用再劝了。下去后伯父也可以和这一趟我点名需要陪同一起去内地考察的人员说一下如果他们不愿意去内地我也不会勉强。伯父你也一样一切全看你们自己的额意愿好吧?”

“好的总经理!”梁伯韬点了点头。

“那好还是说回展览会的是吧香港这边的就算了服饰、灯饰、五金这些要么是我不感兴趣的要么就是以我们公司现在的条件也只是小打小闹的份没必要这么着急进入。伯父还是先介绍介绍内地那边的展览会情况吧?都给我说说。”周兴盛笑着询问道。

梁伯韬犹豫了一下随后才说道:“内地那边的情况其实我也不太了解我只知道十月份的时候在广州有一个广交会其它的就不清楚了。不过总经理他们那边这几年起都会组团过来招商引资倒是真的都是沿海的省份和一些沿海城市像深、圳广、州湛、江福、州这些地方。更北方的几个城市天、津青、岛偶尔也来过。这一两年听说还有内陆省份的人过来是什么什么汉的名我已经记不清了。”

“是不是武、汉?”周兴盛略感好笑提醒道。

“对对就是武、汉他们那边的人也组团来过香港好像还是市长亲自带队的。”梁伯韬连忙点头。

“武、汉市的市长?这个级别可够大的啊!”周兴盛感慨了一句。

内地政府官员的级别第一等是zhōngyāng政治局常委第二等就是zhōngyāng政治局委员第三等就是一般的封疆大吏如各省省长至于省委书记一般都是政治局委员。这三等即便只是一省之长还没有升到zhōngyāng的层面但每一个人无一不是在内地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甚至能影响到国内政策的走向。

第四等就是各市的市委书记、市长了。

不过市长虽然是第四等但这只是地级市的市长而已。像各省省会城市的市长哪个不是副省长?武、汉就是湖、北的省会城市而且武、汉这个城市的分量别说是在湖、北了就是在整个内地而言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武、汉市的正牌市长级别来说已经等同于一省之长了。

当然还有直辖市的市长不过那个级别本身就是省长级别甚至于省委书记这等封疆大吏级别不是特大型的招商会开幕他们不可能亲自前来了不起派一个副市长来就已经足够规格了。

但毫无疑问的是武、汉市市长这样一个等同于一省之长级别的人物能亲自带队招商引资级别来说无疑是很大的。

梁伯韬不是内地人自然不太明白内地的体质也不能像周兴盛一样体会到这个举动所代表的意义所以听了周兴盛的感叹也只是微微一怔旋即就没再理会。

他理解不到在官本位的国度之内一市之长亲自招商引资商人们的投资无疑是能够得到很高的保障。只要不作奸犯科没人敢把你的投资怎么样。别说什么地痞流氓了就算是富二代、官二代他们的老子来了也对你的投资产生不了什么威胁。

他们若是敢动你的投资这已经不是和你过不去那么简单了而是要打市长的脸。敢这么做就等着市长的怒火吧!

周兴盛很能够理解可是理解又有什么用没赶好时候啊?要是那个时候他参加了招商引资大会就算不怎么赚钱也要勾搭去啊机会难得。

能和一市之长打好交到不需要提供什么方便之门只要有这么一尊“大神”坐着就足够令他在那边的投资乘以倍数的往翻。

周兴盛迫不及待的问道:“对了最近那边有没有组团过来招商引资的?”

要是现在还有机会他自然不能放过。

不过很显然机会难得不是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他很快就见到梁伯韬摇头了并且说道:“目前没有!”

周兴盛大为失望也只能作罢说道:“那算了我们也只能自己启程过去看看了。对了你说的那个在广州举办的广交会什么时候开始?”

广交会他听过应该算是内地规模第一、影响第一的产品交易会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厂商每年达成的交易额都是一个天数。只是具体的他就不怎了了解了“广交会”这三个在他的记忆力也就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代表不了什么。(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卷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九十七章广交会!

广交会即广、州交易会正式名称应该是“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只是因为在广、州举办所以才成为了大众耳熟能详的“广交会”。

广交会由国家商务部以及广、东省政府主办是国际性的产品交易盛会。

前一世周兴盛三十不到家也没成业也没立自然不会去参加什么交易会之类的更别提广交会这等国际性的交易会了。要去的话也只能是个游客打酱油的份。而且一直忙于工作周兴盛也没时间去啊。

所以广交会神马的对周兴盛来说压根就是一符号而已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处于绝对幻想之中。

当然了那是前世这一趟重生过来广交会他是必须要去一趟的。

全国规模最大的国际性产品交易会想想也知道全国之内有实力企业的百分之八十都会将他们的产品给带来每个地域每个省份每个城市都会有。

参加进去实地参观认真统计分析能够很直观的让他看到内地如今的实业发展状况。什么地方发展好、什么地方发展不好、什么行业竞争最大、什么行业竞争最薄弱、什么产品最稀缺、什么产品附加值最高、、、、、等等等等一目了然。

去内地考察就是搞市场调查查的就是一个商机而参加广交会就等于是一次全国性的市场调查这些结果。代表的就是商机!

发展好的地方说明当地环境好包括地理、资源、政策、社会、经济等等环境。一个地方地理不好交通不便想想也知道发展不会太好。又譬如政策不好当地政府不作为那么当地的发展也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发展好的地方。也就意味着投资风险的降低投资人希望的不就是投资风险低吗?他周兴盛不是大善人自然也在此列了。

行业竞争大。就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才能获得效益需要慎重考虑。

什么产品最稀缺也就意味着很值得做。因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风险虽然大但成功之后的回报也就越大。

这些分析结果无一不是商机正是目前周兴盛他迫切需要的。

因为对于周兴盛来说可以投资的行业实在是太多了他欠缺的只是目前内地市场的情况而已。一旦摸清了目前市场的情况以他对于未来二十七年的认识何愁选择不到可投资行业?

诸多未来的记忆在他脑子里甚至有些混乱了。他需要一个标尺将这些记忆规规矩矩的整理出来想要的时候就调出来。参加广交会来一次全国性的市场调查就是这根标尺。

梁伯韬一说到“广交会”的时候。周兴盛就已经在心理面想到了这些。

他隐隐有着兴奋因为他预感到广交会就是契机他开始进入内地的契机。

“广交会是在十月十五开幕一般都是持续二十天左右要到十一月四号才会闭幕。”梁伯韬想了想后。说道:“而且广交会说是说交易会其实说是展览会还差不多。”

“为什么这么说?”周兴盛笑问道。

梁伯韬道:“因为广交会现在还只能是单边的出口也就是内地的厂商可以展览他们的产品但我们这些港商以及其它的外商就不行我们只能是参观、调查或者和内地厂商谈合作我们不能展示我们的产品。”

“还有这事?”

周兴盛一怔心里有些惊讶。不过旋即他就不在意的说道:“不用去管它反正我们也没有产品我们只是去那边投资而已。而且相信这个问题那边的政府很快就会解决到时就会是双边交易会了。”

“或许吧!”梁伯韬笑道显然没有放在心不过又像是想到了什么补充者说了句:“不过要去广交会的话总经理的两个保镖还真有用武之地前几次广交会的时候听说还有人冲击广交会现场。”

周兴盛点了点头没什么惊讶的。

这个时候的改革开放虽然已经有六年了但并不像后世那样深入人心。各地因为改革开放而丢了铁饭碗的人闹事的一大把别说冲击广交会会场了就算是冲击政府机关大楼冲击zhōngyāng政府大楼都发生过。

再者世界哪个国家没这样的事发生?

比之欧美各国民众动不动就大游行随便一个理由就算是自己被公司给炒鱿鱼了都能引发大游行铁路公路堵车甚至枪支弹药乱飞的情况内地的治安可以算是天堂。

见周兴盛对这事不感兴趣梁伯韬便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