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门锦商 作者:靓(起点vip2013.6.5完结,空间、平凡生活、种田) >

第126章

农门锦商 作者:靓(起点vip2013.6.5完结,空间、平凡生活、种田)-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荣耀,以后的日子,会过得更好。

    “可惜,四儿突然出水痘,不能一起来考,不然,咱们落日村一次就出两个秀才。”温氏忽然有些惋惜地说道。

    “秀才年年考,四儿哥今年没法考,明年再考也不晚。”小树说道。

    得知阿旺考了秀才,明南靖、陆海兴都备了礼送来祝贺,陆韶阳、明笙儿也各送了礼物,温氏在自家酒楼宴请了一桌最好的席面款待,又另备了三桌中等席面,让酒楼的员工,以及两家巧味道的员工,都一起来庆贺。

    好儿家的酒楼冬天和初春做火锅烧烤麻辣烫,如今已进入暮春,即将迎来初夏,酒楼已逐日减少冬天的食材,推出春夏秋的极品粥系列。明陆两家的老爷子老太夫人尤其喜欢喝极品粥,让府中大厨做了几次,做不出那味道来,只能作罢。好儿得知后,让掌柜每天做出四碗极品粥,让明陆两府派人早上来取,另取个账册单独入账,季度结算一次。

    从彭城回来,主仆六人之外,还多了一个小芹同行。

    原来,关福在过年回家跟老母讲了后,老母不赞成他找那么远地方的媳妇,关福便回了那个热心大娘,说家中老母不同意。温氏让关福不要急,她这趟回去,定找媒人为他找一个品性好,能善待小芹的媳妇。

    而好儿建议让小芹跟回温家,跟大伙儿一起读书认字,等关福找了媳妇,再接小芹回去。小芹喜欢亲近好儿,愿意跟回去,关福对好儿一家是极放心的,完全无异议。

    温家出了个秀才的消息,立即传遍邻近几个村。村长万友田特别高兴,落日村是个小村,人口少,又是杂姓,从来没出过秀才。如今终于出了个秀才,不单是村长高兴,全村人都高兴,以后他们出村,腰杆子都要比别村人硬上三分。

    这可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大事,温家上下一片欢喜,温氏在家大摆酒宴,请来全村人。像韩广斌、钱掌柜、蒋涛、钱松劲等人,则是不请自来,还有附近其他村的乡绅,也都自发地提贺礼上门恭贺温家之喜。最叫好儿一家诧异和意外的,是北封县的胡老爷,竟然也派人送来了贺礼。

    平日交好的那些个人家,都过来帮忙做饭烧菜,照应客人。阿旺作为主角,他的一些同窗也过来贺喜,并帮他一起接待男客,女客则是温氏母女及蔡家嫂子一起接待。

    这顿筵席,直吃了差不多两个时辰,宾客们才告辞散去。阿旺的几个同窗,则是近日落时分才告辞离开。常四婶、林大梅等人帮着温家下人收拾一番,都进花厅歇坐说话。

    温氏关切地问起四儿情况如何,常四婶、蒙氏婆媳俩均是一脸担忧,常四婶说这些天都捂在家里,前几天还发高热,请了大夫来家看,如今高热退了,情况也在好转,但是大夫说,四儿出水痘出得太晚,以后极可能会留下疤印。

    温氏便安慰二人,说她认识北封县的一位名医,过两天她就去找那位名医,看能否为四儿开可祛除疤痕的药方。常四婶和蒙氏闻言一脸欣喜感激,连声道谢。

    等常四婶一众人都走了,好儿一家才真的松闲下来,都窝在好儿和温氏住的起居室和内室里歇息。

    小芹年纪小,温氏便安排她跟平彤住一个房间,让平彤多照应着点。小芹是温家一间铺子的掌柜的女儿,长得纤细秀气,平彤平卉对她颇是好感,自是多加关照。

    白天里忙碌,大家均感疲累,晚上吃过饭洗漱一番,便各自睡去。

    第二天早饭后,好儿拿着昨天陈小福登记造册的贺礼册子,带上陈小安和平卉二人,到库房去逐一清点对账。

    之后一家坐在花厅里,看着贺礼册子,商量给这些宾客都回什么礼为宜。需要回礼的,是那些不请自来的乡绅,韩广斌钱掌柜等有头脸的人。都商定完毕,写下个单子,交给陈六声带人去县城采买回来,一一包装好了,让阿旺小树兄弟俩带上小厮林小当,坐了马车逐一上门谢礼。

    “娘,咱们得为哥哥请一位学问好的夫子到家来,这样哥哥以后考举人的胜算大些。”

    在去北封县的路上,好儿和温氏商量起请夫子的事情。如何寻找一位学问品德皆好的夫子,好儿想到了明南靖和陆海兴两人,少不得备厚礼去登门拜访,请他们帮忙引荐。

    温氏毫不犹豫地点头,“是得请夫子到家来教阿旺,小树也能跟着旁学。”

    母女俩又说起自家的甘蔗地,如今是四月,下个月,甘蔗就进入收获期了,依然派李东信和文成峰回东信老家南方,购买榨糖机,顺便把家里安置妥当,把家人接过来。

    而这次去北封县,主要三件事,一是给胡老爷回谢礼,二是察看自家铺子,以及庄上的稻田、鱼塘、金银花。三是找高山找庄子。

    去年的收益比上一年还要好,好儿一家经过商议,决定再买庄子,还是在北封县买,以后察看几处庄子来回也方便。

    去胡府拜访,得知胡老爷去了文秀镇的庄子,好儿母女便调转马车,出了北封县,往文秀镇驶去。

    孟大兴和张全带着家人正在稻田间行走察看,院里只余两家老人和幼儿在,孟母要出门找儿子回来,温氏忙让说不用,让老人在家中看孙,带了好儿往稻田去。

    庄上的稻田绿油油地喜人,鱼塘也管理得挺好,金银花开了少许花,再过五六天便可摘下来。

    “小姐,这金银花长得都极好,连虫子都没生过,怎么就开这么点花?是不是我们没护理好?”大兴媳妇问出心里的疑问,又带点儿不安。

    他们都没种过药材,眼见这金银花被他们护理得极好,连虫子都不长,就是花开了这么点儿,不知道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好儿含笑道:“你们护理得很好。是金银花生长的特性,头一年能开少许花就不错,等第二年起,会开满整个坡地,到时候,可有得你们忙活。”

    大兴媳妇等人听了,明白地点点头,同时心里也松口气。

    看完庄子,进屋歇了片刻,好儿母女带上谢礼,到隔壁庄子去拜访胡老爷。

    开门的是个六十出头的老头子,好儿报上名字,老头子立即笑脸相迎,请好儿母女进去。

    “我们老爷早前吩咐过,好儿小姐要过来观赏石头花,只要好儿小姐喜欢,随时都可以过来。”

    “谢谢老爷爷。”好儿也朝对方漾开一个甜甜笑脸,温氏将备好的一个红包递过去,老门房赶紧摆手不肯拿,说是老爷有规定,无功不受禄,不许乱收客人东西。

    “老伯,你就收下,当是见面礼,以后好儿还会过来看花,少不得要给您添麻烦。”温氏和气地笑着,把红包放到老头手上,带着好儿往里去了。

    “这位夫人真和气。”老门房拿着红包,左右瞧了瞧,赶紧揣进口袋,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胡汉正在侍弄花花草草,忽听有脚步声传来,他转头看过去,只见一年轻美妇,一手拎了礼盒,一手牵着个粉衣小姑娘,正往这边漫步过来。

    胡汉眼睛蓦然一亮,放下手中小铲,眼里带着微微笑意,看向这对赏心悦目的母女。

    温氏携好儿走过来,上前施礼道:“民妇见过胡老爷。”

    “给胡老爷请安。”好儿也屈膝一福行礼道。

    “夫人,好儿,不必多礼。”胡汉稍避让身子,瞥眼沾了泥巴的双手,呵呵一笑道,“让二位见笑了。”

    转头对不远处侍立的一个小厮道:“小盖,领客人到客厅去。”又对好儿母女道,“夫人带好儿先去客厅坐,我去洗洗手,稍后便来。”

    ☆、177如故

    小盖将好儿母女领往客厅,便有丫鬟侍奉上茶水,好儿浅呷一口,是上好的铁观音。而座下的椅子和旁的茶几,隐隐散发一股沁心木香,好儿并不善于辨识木料,但檀香木她最是认得,这股木香,正是能令心沉淀的檀香气味。

    温氏将礼盒放在桌上,这次备的回谢礼,除了一方上好墨砚,一支上乘白毫是温氏所备,另有一张折叠的绿叶纸笺。好儿觉得,当胡老爷看到里面的内容,定会喜欢的。

    母女低声聊之际,忽听外面传来轻微脚步声,便收声望向门口。只见胡汉脚步轻快地从外面走进来,身上却换了另一套衣裳,好儿低眸看去,刚才的鞋子也换掉了。想必是刚才侍弄花草,沾了泥巴草末,故而换了来见客人。

    好儿跟着温氏站起身,上前和胡汉一番见礼,彼此落座,丫鬟立即为主子奉上新茶,拿着托盘退出厅堂。

    “拙儿考上秀才,算不得什么天大喜事,难得胡老爷有心,派人送了贺礼过来。民妇在此替拙儿多谢胡老爷抬爱。”温氏说完,起身双手奉上礼盒,含笑道,“民妇备了一份薄礼,还望胡老爷笑纳。”

    “温夫人客气了。那我就却之不恭,收下这份薄礼。”胡老爷说完,让丫鬟上前接过。又笑着看了好儿一眼,方继续说道,“令子读书上进,继续用功,他日必成国之栋梁。”

    “承蒙胡老爷贵言。”温氏亦微笑回道,“民妇没什么奢想,只知道耕田种菜,能守着那几分地,几个娃儿一生健康平安,一家人和乐一生,民妇足矣。”

    这可是温氏的真心实话,她说得自然真情流露,让胡汉心里倍感惊诧,从来寒门学子刻苦用功,莫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其家人更是日夜盼想,有朝一日脱离贫寒和农门,扬眉吐气,高高在上。胡汉从温氏身上看到了有别于其他女子的崭新的一面。

    “温夫人所言有理,俗话说,平安健康即是福。世间种种,追求永无止境,倒不如一亩三分地来得自在啊。”胡汉似有感慨地说道。

    温氏笑笑,同感道:“世间百态,便有百样人,不过是人各有志罢了。”

    胡汉扬起笑脸,掩饰去眼底的惊讶,温氏,似乎并不像她所说的,只是一介农妇那么简单。如果说年前那一次偶然相救而相识,温氏给他印象是柔弱温婉,今天再见温氏,却于端秀中透出沉稳干练。

    带笑目光掠过温氏,看向好儿道:“我今天侍弄花草时,正在想,那个喜欢石头花的小姑娘,怎么还不来看石头花呢?石头花春秋开花,如今盛开正艳。既然今天来了,不如由胡某领你们庄园一游,如何?”

    这正中好儿下怀,笑着点点头应道:“好啊,就是胡老爷您不提,我一会也想跟您提这个请求呢。”

    温氏在旁忙道:“胡老爷莫介意,这娃儿在家自在惯了,说话没个大小。”

    胡汉呵呵一笑,领着二人往厅外走,边说道:“好儿天真可爱,我很喜欢。”顿了顿,又道,“不怕温夫人见笑,我第一次见好儿,是在后山山顶,那会看见好儿,我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亲切感。”

    好儿微微惊讶,不由得抬头看向胡汉,她当初在大街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时,内心也有种说不上来的亲近感觉。

    温氏笑道:“我这小闺女爱笑,人看见她笑容,都说她是吃了蜜糖才出门见人。”

    好儿掩嘴直乐,她可是头一回听见温氏说话这么风趣呢。

    胡汉不由打趣道:“好儿,那你是不是偷偷吃了蜜糖,才出门见人?”

    蜜糖?好儿来这都五年了,还没见过蜜糖,更别说吃到了。抿嘴笑道:“胡老爷,我做梦里吃糖,算不算呢?”

    胡汉不由朗笑,这小丫头笑起来眉眼弯弯,如月讨喜又甜美,仿佛世间所有忧愁,都被她的轻轻一笑挡在门外。

    那移栽自山上的石头花,在去年秋花开后,胡汉收集了花种子撒在路边,如今已长得有好儿小腿的高度,相信到了秋天,石头花会开得更多更盛艳。

    偌大的庄园,常绿乔木叠立路边,青石板路和鹅卵石铺就的小径纵横其间,流泉从山上引进来,蜿蜒流淌半个庄园,假山莲池,亭台楼榭,一叶竹桥相连。园内四季花草绵延成片,十步皆成一景。

    转出第二个月亮门,前方豁然开朗,但见大片的稻田麦田,呈现出欢快明亮的黄色,在风中频频点头致意,靠山坡地带,有一片竹林,再看过去,又是一片翠绿宜人的菜园。而一条羊肠小道,绕着山坡蜿蜒往稻麦田地远处的山脚。

    一路走来,不时遇到胡家庄园的长工奴仆,见到胡汉,纷纷恭敬地行礼问候,尔后是不约而同地,会惊讶地快速地掠一眼好儿和温氏两人。

    “胡老爷,那条路可以通往山那边吗?”。好儿指着那条羊肠小道,好奇地问道。

    胡汉道:“原本可以,我买下庄子后,为安全起见,在尽头做了阻隔。”

    他的庄子太大,如果防范措施不做好,就是进十个八个人,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察觉。

    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