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是大导演 >

第508章

我是大导演-第508章

小说: 我是大导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还不是全世界的演员都挤在好莱坞的缘故,如果光用美国本土演员,美国电影早没落了~!有种别用移民!”“好莱坞了不起啊?最近这几年拍了什么?不就是各种续集,这次奥斯卡都是翻拍我们香港的《无间道》,牛逼个毛!”

在索尼影视公司在中国的文博“北京“的官微上,一晚上就有超过11万条留言抗议cbs电视台,所有人都严正要求cbs为使用“chink·in·the·armor”做出公开道歉。

“快看看,你在国内人气这么高啊……”雷婷把笔记本电脑放在李小乐面前,有些兴奋地道。

“不是我人气高……”李小乐看到微博上已经吵翻天的阵势,倒是很有自知之明道:“cbs的主持人太蠢了,骂我就算了,非要带着中国人一起骂,这白痴根本就是找死。”

“嗯……真看不出来……这帮网友平时骂中国这不好,那不好的,关键时刻还真团结……”雷婷首次感觉到看微博都能这么带劲,就感觉他们在美国受了一点点委屈,全中国几百万的网友都帮着他们反击,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温暖了。

“那当然……移民了美国可没这待遇。”李小乐也愉快的双手枕在了脑后笑着道,现在这个时候,他真是能清晰感觉到背后那股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让他心里很踏实,这种时候他能感受到了这些平时忽略的支持,感受到那些网友们的可爱,这就是中国人,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是自己人受委屈,不管青红皂白都会站在自己人这一边,虽然有些过于偏激,但是却能感受到这个国家浓浓的人情味。

第676章 第676场 锐芒不可挡

这天晚上,cbs的官方微博管理员无可奈何,只能不断的删除负面的评价,没想到反而引发了网友更加强烈的反弹,很多倔强的网友因为被反复删除留言,反而被激怒了,开始在整个晚上不间断的发言攻击,第二天早上,李小乐与雷婷起来一看,就看到留言数竟然已经达到了三十万,都咂舌不以。

这些网友开始从“要求cbs道歉”转变成了:“号召全部抵制索尼公司的产品~!从今天起不买一台索尼爱立信的手机以及其公司的任何产品。”

微博上浩浩荡荡的留言,也让索尼日本总公司也感觉到来自中国强大的舆论压力,马上下达了命令,cbs不久后便作出道歉,并且随即在第二天的节目上雪藏了主持人乔治·贝斯特……并发表了一篇公开声明。

“我们意识到在cbs近期报道李小乐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多次使用不当字眼,我公司对此做出如下决定。

1、与文稿有关的雇员已被解雇;

2、cbs《好莱坞大道》主持人乔治·贝斯特被停职45天;

3、本台将在晚间新闻上,公开做出道歉。

我们再次做出道歉,尤其是对李先生,他所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他让全球的华人都的无比骄傲,这其中也包括cbs的华裔雇员们。未来,我们将进行自我检讨,提高对编辑的培训和掌控,并对所有富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做出回应,我们会做到更好。”

在cbs发表这条道歉宣言之后,新浪微博上的网友们都陷入了一场狂欢,所有人都在欢庆胜利,这是中国网友面对境外媒体罕见的胜利,仅仅在几天之内就逼着cbs道歉,这种事迹在网络渐渐兴盛的中国来说,让大家都极为振奋。

这件事情最大的收益者,毫无疑问是李小乐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小说,这部名不见经传的印度小说,也在短短的时间内被抄的火热,《洛杉矶时报》的专栏影评人杰森·兰德里在自己的专栏里高度评价了原版的小说:

“我看过《平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原作小说《q&;a》,我原本以为这是一部印度式的现实批判主义题材,可仔细看完之后却完全被它迷住了,该书作为中篇故事,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的叙事,悬念丛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的方法十分引人入胜。

里面既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有史诗片式的大格局,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不光光如此,出任人意料的是,刚刚才因为种族歧视事情道歉的cbs,竟然也大肆开始为李小乐的新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大唱赞歌,就连李小乐坚定不疑的唱黑者,cbs“现场之王”克朗凯特都对这部电影表示了巨大的期待。

“对于任何一位导演来说,这样一部立意深刻的印度电影,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如果一旦能掌握这个题材,并且完美的呈现书中描述的故事,那么我相信在下届的奥斯卡奖上,一定会有他的身影,如果说我现在看好哪部电影能成为明年奥斯卡最佳电影的有力争夺者,毫无疑问就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在各大媒体的高度褒奖之下,这部电影的原作小说《q&;a》在中美两地都销量大增,这部书的印度作者维卡斯·史瓦卢普自己都感到震惊,短短一个星期功夫,他的这本小说分别在中国与美国销售超过了30万本的佳绩,要知道《q&;a》在整个印度也才卖了18000本而已……

这样的氛围下,李小乐的影迷们都感到极度兴奋,今年六大与黑珍珠风起云涌,不仅仅是超级大片云集,就连奥斯卡级别的电影也是层出不穷,派拉蒙出品由科恩兄弟执导的《劳务所依》,华纳制作,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以及大卫·芬奇导演的《返老还童》都是一时之选,现在还有再加上李小乐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让人光是想想明年奥斯卡上的风起云涌,就让人无比兴奋了。

这段时间,无论是在谁看来,黑珍珠公司与李小乐都呈现着锐不可当的势头,可这种反常的势头却隐约让人感觉到不安……

傍晚,李小乐拿着组织好的剧组资料,再度去弗雷德的办公室,准备再度邀请他作为自己的艺术指导,一走进办公室,他就罕见的看到了老弗雷德坐在窗口抽烟,满脸严肃地望着外面发呆,看他进来,弗雷德才站起来:

“你来了啊,先坐吧。”

“您看起来心情不太好,难道《唐顿庄园》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吗?”李小乐好奇地问道,听老查理说,弗雷德肺有些问题,已经戒烟很多年了,今天这老爷子怎么又抽上了,

“哦?”弗雷德用那双昏黄的眼睛望了望他,似乎另有深意的摇了摇头:“不是,《唐顿庄园》剧本非常好,如果按照你的计划拍出来,效果应该不会比《神探夏洛克》差,我是在担心你……”

“您担心我什么?”李小乐笑了起来,这倒是稀奇,这严肃的老艺术家一直都不喜欢自己,今天竟然操心起自己来了,好奇的笑问道:

“现在我和黑珍珠一切都很顺利,《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剧组也已经完全组建好了,宝莱坞那边场地也签约了,因为我是华人的关系,就连美国媒体也都不敢肆意贬低了,还帮着我们宣传这片子,我看现在万事俱备,就差您这个艺术指导了。

“就是一切太顺利了……”弗雷德望着他的眼睛,用极为慎重的语气问道:

“你是不是拒绝了托德·哈迪想让黑珍珠与六大制片厂交叉持股的要求?”

“嗯……他想让我加入美国国籍,我没兴趣,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让华尔街的金融力量影响到黑珍珠的决策。”李小乐心里很惊讶,这种商业机密应该是被绝对保密,弗雷德这个平时看起来神神叨叨的戏剧理事会会长怎么会知道。

“你不该拒绝……”弗雷德很罕见地叹了一口气,摇着头道:“起码不应该立刻拒绝,让你与那些华尔街的投资之间完全没有缓冲的余地。”

“有没有缓冲余地我不在乎。”李小乐倒是一脸轻松,现在的黑珍珠公司可不是一年前任由六大摆布的小角色了,几次的较量,无论是正面的票房战场还是公众舆论风向战,六大制片厂都已经被他打落花流水了,现在他拥有海盗电视台,4分之一的北美院线资源,苹果公司的技术团队,甚至还有一家可以侧面做宣传的游戏公司,无论是面临何种挑战他都有办法应付。

“你了解托德·哈迪这个人吗?”弗雷德望着他的问道。

“不太清楚……”李小乐坦白地道,对他来说。在幕后超控好莱坞这架庞大的电影机器的金融资本们只是有个神秘而模糊的面貌,并不知道他们具体有什么作为,更别提其中的人物了,在此之前托德·哈迪这个名字他都很陌生。

弗雷德抬起头望向窗外,像是在回忆什么痛苦的记忆,用低沉而缓慢的语气道:

“从1985年起,华尔街的对冲基金公司就开始陆续的整合六大制片厂时,托德·哈迪就担任他们的法律顾问,在1989年他们完成了六大的交叉持股的计划,这个律师出身的混蛋正式成为了好莱坞大联盟的掌舵人……”

“1989年?”李小乐听到这个数字眉毛不由一挑道:“是这个托德·哈迪制定了好莱坞的全球战略扩张计划?”

“是的,就是他决定,他让原本致力于开放各种敏感题材只去讨好北美市场的六大制片厂,开始进入大片时代,剥离去所有血腥,暴力,恐怖,色情的要素,用最通俗的故事配配上巨额的华尔街资金的注入,大力拓展全球市场……托德·哈迪很早就洞见了北美市场的增长极限,而开始转而攻略世界其他的电影市场……”弗雷德描述着这位大联盟幕后超盘手的事迹,情绪却是越来越愤慨:

“他的金融团队用自由贸易的名义,在与其他国家谈判其他金融扶持,或者投资项目的时候,附带的条件就是让其他国家放开电影市场,让好莱坞电影毫无限制的进入他国市场……

可那帮愚蠢的政客们,为了实现金融上的短期利益,竟然牺牲了自己国家的电影市场,对这些好莱坞蝗虫们敞开大门!咳咳……”

弗雷德说的情绪太过激动,不由接不上气的咳嗽起来,李小乐赶紧上来轻拍他的后背,让他气息顺过来。

弗雷德喘了好一会儿,才冷着脸接着刚才的话:“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所有对他们开放电影市场的国家,本土电影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那帮提倡自由加入国际竞争的政客们根本就不懂,好莱坞这种有金融资本作为后盾的产品究竟有多么巨大的破坏力……现在所有的主流电影都是美国生产的,所有的年轻人价值观都是美国式……

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我们如果不把最好的电影人送去加入好莱坞,我们根本就生存不下去,全英国在80年代每年有上百部本土制造,而现在整个英国竟然连一年十部自己出产的电影都凑不齐……”

第677章 第677场 变革的机会

弗雷德情绪激动的说了这么多,李小乐也听终于开始明白了,他以前并不没有想过,好莱坞这部庞大的电影机器是怎么从80年代末开始逐渐征服全球市场的,可他一直只是从单纯电影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事情……

而现在弗雷德以另外一个经济化的高度谈论这个问题,他才意识到,这根本不仅仅是电影产业的力量,而是美国的金融资本在幕后导向的结果,是这些金融资本把六大制片厂从北美市场为导向,逐渐引向针对全球市场……

是他们改变了好莱坞的电影类型,然后在与各国谈判其他产业投资合作的同时,把电影市场开放作为附加值,逼使各国任由好莱坞的大片入侵自己毫无保护的市场……这才让那些好莱坞大片纵横全球。

“他制定了规则,灌输了全球同亿一种价值观,让世界的每一个电影都必须被迫接受他们这一套,让所有电影人都必须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这一切的每一步,都是托德·哈迪这个混蛋制定的。。”弗雷德咬牙切齿地道。

无限制的开放电影市场好吗?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短期内当然好,因为他们可以看到那些质量优秀的美国电影,但是在长久来看,对于除了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来说,这都是具有难以想象的危害的。

电影是一种文化产业,而在这种文化产业上,美国相比其他国家拥有天然的产业优势,在全世界没有任何的敌手,如果任何一个国家开放自己的电影市场,就意味着本国的电影产业会瞬间崩溃,这个行业里,只剩下好莱坞这一种声音。

那时,所有的电影人,就必须跟英国电影人一样,归入好莱坞这个利益集团中,参与他们的作品,美国电影就会成为彻头彻尾的垄断企业,这不仅仅会让美国在电影产业上获得巨大的垄断利润,同时他们在电影里传递的价值观,他们传递的美国式的优越感,他们在电影中给所有人树立他们自认为绝对正义的形象,都会对其他国家文化产生摧毁性的影响。

每个美国电影里大学都是自由而狂放,那些学生仿佛天天开派对最终都能成为比尔盖茨,每个美国总统都是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