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恶犬天下 >

第110章

恶犬天下-第110章

小说: 恶犬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前日里屈虎泽已在城中买下了一座宅院,要建成“铁剑宗”在长沙城的分坛,因此公羊泰要带着门人弟子搬到那座宅院中去住。公羊道长言语之间颇为客气,说等到分坛正式建成,再设宴邀请众人过去吃酒。

那座宅院位于长沙城中央的繁华大街边,共有二十多进,比孙家老宅还大上一倍,“铁剑宗”用了十余万银两才买下来,加上翻修的花费,尽管前些日子售卖兵器赚得了不少银两,公羊道人这一次恐怕也要掏空腰包了。

既然“铁剑宗”已决心在长沙城扩张势力,购置产业设立分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公羊泰银两花得越多,莫问天心里却是越高兴,因为投下了那么多的本钱,公羊泰便不可能再轻易抽身而退,日后与魔道中人的一战,他们也就会越卖力气。

倒是沈滢儿和神猴沈家的一干人等住在孙家老宅里,十分心安理得,仿佛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一般,没有一点要搬出去的意思,令莫问天心里不免有些犯嘀咕。

一晃之间,十日已过去。

“三大恶”对各自地盘和产业的接收已经基本完成,接收过程亦是十分顺利。有本地最大的门派“洞庭帮”撑腰,又有马五花这等高手坐镇,城里的其他帮派根本不敢妄动,何况“三大恶”的自身的实力也不弱,即使有少数人胆敢反抗,也立时就能轻松解决。

此时长沙城中的局势,“洞庭帮”占有超过六成的地盘,“三大恶”的地盘相加大约二成,余下的一成多则由十余家小门派所有。而“洞庭帮”和“恶狗门”已结为同盟,城中大于八成的地域都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偌大的长沙城可谓完全被“洞庭帮”和“三大恶”所掌控。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是如此。

局势已安定下来,长沙城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街道上车水马龙,商铺中人来人往,比往日还热闹三分。

华不石的心情也很好。

他当然有高兴的理由,一是杨绛衣的毒伤已撤底痊愈,有她陪在身边,这位大少爷的心情自是舒畅了许多,而第二个原因,是“青云卫”,终于训练完成了。

这四十九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弟子,这一个多月的训练,华不石已在了他们的身上花掉了近十万两银子,而杨绛衣为了训练他们,也耗费了不少心血。

杨绛衣把华不石拉到练武场上站定,叫四十九名弟子演练起“青云剑阵”。七路剑阵还没有演练完,华不石就抓着杨绛衣的手,高兴得几乎要流下泪来。

以他的眼光,自然能看得出此剑阵的精妙之处。虽然未经真正的战事考验之前,剑阵究竟有多大的威力还不得而知,但是这些弟子对于这套阵法已演练得十分熟练,各自使出的剑法亦有了一定火候,已经大大超出了华不石的预期。

八月十五中秋将至,长沙城中依然风平浪静,形势一片大好,所有事情都象悬挂在夜空中的月亮一样日渐圆满。

但是,在这平静圆满的表象背后,却似有危机四伏,正值秋风萧瑟,整座城市笼罩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之中。

※※※

骏马如龙,在山道上奔驰,十分矫健迅捷。

马是高头大马,六尺余高,全身毛色如雪,配着铁镫银鞍,不同寻常。但马上的人,却不是王子,更不是英雄。

华不石虽然穿金佩玉,衣着考究,满身的富贵之气,却既没有白马王子的翩翩风度,也无英雄豪杰的雄壮气魄,怎么看都象是个弱不禁风的纨绔少爷。

他从“恶狗门分舵”出来,并未带任何随从。这些天来,除了安排门中人手接收长沙城中的地盘产业,就是在酒桌前陪着马五花等众人喝酒,他已有半个多月未曾踏出孙家老宅的大门一步。

如今诸般事宜都告一段落,华不石难得有了半日空闲,只是想骑着马在四周兜一兜风,舒展一下筋骨。

他漫无目的地纵马疾驰,不知不觉之间,就上了半山腰,前方的竹篱之后,便是之前从孙家姐妹手中买下的五亩药园。

药园外那两间茅屋依然如故,茅屋里住着的却已不再是孙巧云姐妹。孙家姐妹搬回山下的宅院之后,华不石命人去雇了一家农户来栽种药田,这座茅屋也就给了那家农户居住。

隔着篱笆,华不石望见药田之中所种植的一排排草药茎叶翠绿,长势极好,已经快到了可以采摘收获这时候,不由得心中一喜。

在药园外勒缰停住,华不石跳下马来。药园门口站着一名“恶狗门”的帮众,却是专门负责看守此处的,一见华不石走了过来,连忙躬身行礼。

华不石把马缰递给帮众,便信步走进了药园。

栽种药草与种植普通的庄稼有所不同,大部分的药草都比较娇贵,一旦照料不周,缺水少肥,便很容易枯死,还有不少药草对于阳光和土质的要求甚高,因此栽种之时须得时时注意,搭棚培土,才能种得活。

这座药园中的药材虽然不是十分名贵的品类,但要种好也不容易。华不石蹲下身来细细察看,却见每一株草药的根茎边都经过细致地培土浇灌,被照料得十分得当,栽种者显然下了不少工夫,才会让这药园中的草药长势如此旺盛。

那雇佣来的农户竟然会如此细心地栽种药材,倒是有些出乎华不石的意料。

他站起身来,向药园深处走去,却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嘤嘤的哭声,还有女子说话的声音。

第158章 狗尾巴草

此时天将近午,阳光强烈,药园里所种的一些喜阴药草上方都搭有棚架,上面盖着帖布,用于遮挡阳光,华不石从一个棚架旁边探出头去,立刻就看见了孙巧云和孙小云两姐妹。

孙巧云蹲坐在田梗上,双手掩面,正抽抽答答地哭泣,妹妹孙小云站在旁边,象是在劝慰。一旁还放在簸箕,木桶和药锄等物。

她们二人都背对着华不石的方向,显然并没有发现棚架后面的华不石。

只听得孙小云道:“他不肯理你就算了,你也不要理他,看看谁在乎谁!他有什么好,只有一条手臂,还那么神气,好希罕么!”

孙巧云却不说话,泪水仍是从眼睛里不住地流出。

孙小云见姐姐哭个不停,有些无奈,道:“好了好了,别哭了好么!姐姐你也真傻,把我们家的武功密籍白白送给那黑心的大少爷不说,又没事找事,跑来照看这药园,还把我也一起拉来,人家根本就不会念我们半点好,实在是不值!”

孙巧云抽噎道:“华少爷救过我们姐妹……帮他照管药园……也算做报恩了……”

孙小云道:“那好吧,现在也算是报过恩了。依我看,我们不如离开长沙,到京城里去,留在这儿老是受他们的欺负,真把我给气死了!”

孙巧云还未说话,只听得有人说道:“有谁胆大包天,竟敢欺负小云妹妹,小可一定打他的屁股为你出气,好不好?”

却是华不石从棚架后面走了出来。

孙巧云看见华不石,连忙用衣袖擦去面颊上的泪水,起身行礼道:“巧云拜见华公子。”

妹妹孙小云却挺直腰杆,双手叉腰道:“就是你这坏蛋,欺负我们姐妹,还有你那个徒弟也不是好人,把姐姐惹哭了!”

华不石伸手扶起孙巧云,道:“莫非是千里做了什么事情,得罪了巧云姑娘么?”

孙巧云低头不语,孙小云却大声说道:“他那天从‘铁水山庄’回来,就不理姐姐,到现在过了十多天了,也不肯正眼看姐姐一眼,整天都拿着把剑舞来舞去,以为自己好了不起么!”

听到孙小云的话,华不石立时就已猜出了事情的原委。

俞千里在“铁水山庄”中与“雷公”一战,悟出了“孤星剑法”的第五招剑式“滴水穿石”,回到孙家老宅后,自然要对这一剑式细加练习改进,使之更加完善,这是剑客创立新剑法的必行之举。因此这些天来俞千里心无旁焉地研究剑法,难免会冷落了孙巧云,惹得她伤心哭泣。

虽然猜到原因,华不石却并没有解决的办法。男女之间的情爱,本是旁人无法左右的事,华不石自己在此方面都有些纠缠不清,头大如斗,哪还能帮得了别人。

孙巧云脸上一红,道:“公子不要听小云乱说,巧云适才自怜身世,才忍不住哭泣,和俞少侠无关。”

华不石嘻嘻笑道:“俞千里竟敢不理巧云姑娘,实在不该,不过对于小可来说,倒是天大的喜讯!”

孙小云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华不石道:“巧云姑娘慧质兰心,小可钦慕已久,只是苦无机会,如今千里冷落了姑娘,正是小可向巧云姑娘表白的大好时机,岂不是天大的喜讯么!”

孙巧云的脸颊更红,宛若红霞,低头道:“华公子早已有了意中人,何必还要开巧云的玩笑。”

华不石愕然道:“我已有了意中人么,巧云姑娘怎么知道?”

孙巧云道:“公子喜欢的是杨姐姐,谁都能看得出来,巧云怎么会不知道。”

华不石呆呆道:“原来我喜欢的是姐姐,你们都看出来了,唯有我自己竟然不知道!”

华不石与杨绛衣之间有换命的约定,在他心目之中,杨绛衣十分重要,他们在一起数度同生共死,当日为了救她,华不石还差一点丧命。可是在华不石的意识里,他这么做是因为杨绛衣是他所见过习武天赋最高的人,是他实现梦想最大的希望所在,而并非因为情爱。

孙巧云见华不石一脸呆傻的模样,不禁抿嘴一笑,道:“杨姐姐也喜欢华公子,连傻子都看得出来,只是她心胸比巧云豁达得多,也比巧云坚强,不象巧云这般受了委屈就伤心流泪。”

华不石口中呐呐地说不出话来。杨绛衣也喜欢他,而且连傻子都看得出来?可华不石自己却偏偏没看出来,原来他连傻子都不如!

他一向机智,本是不至于发生这种后知后觉的事,但此时却心绪纷乱,竟想不清楚是杨绛衣和他之间确是存在着男女之爱,还是别人不明内情而产生了误会。

一旁的孙小云哼了一声,道:“他们这些男人,一个个都是花心大萝卜,哪里会晓得别人对他的好!”

华不石头脑之中一阵恍惚,但他毕竟是极能自制之人,很快便稳定住了心神,轻咳了一声,说道:“小可或许是有点花心,可千里却绝对不是花心之人,巧云姑娘莫要错怪了他。”

孙巧云道:“他用情专一,我怎么会不知道,只不过他的情全用在了剑上,从来没有把巧云放在心上!”

她眼眶泛红,眼泪又快要掉了下来。

华不石忽然伸出手,手指抚过身边的一株草药,问道:“巧云姑娘可识得这是什么药材,有何功用?”

孙巧云道:“这是黄精,又可称作鸡头参,用根茎入药,可补气养阴,健脾润肺,是常用的草药,巧云自是识得。”

华不石道:“这黄精本是很不错的一味药材,但栽种之时,却喜好荫凉,而且极为娇弱,阳光若是太炙,就须得搭起棚架为它遮挡,否则就会枯萎而死,巧云姑娘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孙巧云点头道:“巧云知道华公子的意思,是说俞少侠也象这草药黄精一般,把巧云比作阳光,是说巧云不能过于接近俞少侠,对么?”

华不石道:“巧云姑娘聪明过人,听得懂华不石的比喻。但小可言中之意,并不是说巧云姑娘不能接近千里。千里的身世华不石略知一二,他本是个性孤独之人,不习惯接受别人的情感,就象这黄精一样,若在全无光照的暗屋之中固然无法生长,但阳光太过猛烈,也会使其枯萎。”

妹妹孙小云插口道:“你说俞千里象是黄精,那你自己又象什么草木,说来听听!”

华不石微笑道:“小可就象那石榴树,最喜阳光,若得不到太阳照射就不能开花结果,小云妹妹可满意了么?”

孙小云却摇头道:“不满意,你哪里象石榴,我看你瘦弱无能的样子,就好似狗尾巴草,活不过一个夏天,就一定要枯死了。”

华不石面色讪讪,苦笑不语。

孙小云却得理不饶人,道:“我说你象狗尾巴草,你不吭声,难道还不服气么?”

华不石道:“小可岂敢不服气,小云妹妹既说我象,那我象就是了。”

孙巧云一拉妹妹的手,道:“小云不得无礼,华公子对我们有恩,你怎能拿人家乱做比喻!”

孙小云向华不石做了一个鬼脸,嘟起小嘴却不说话了。

华不石早已领教过孙小云的娇蛮,自是不会在意。他忽又问道:“巧云姑娘,适才我听到你说得出黄精的功用,莫非姑娘对于诸般草药都有所了解么?”

孙巧云道:“巧云自幼对药理医术很有兴趣,曾读过东璧先生所著的《本草纲目》,对于其中记载的草药倒是尽数知晓。”

所谓东璧先生,便是大明朝著名的药理学家李时珍,那《本草纲目》出版之后,在大明境内流传甚广,华不石不仅知晓,而且还曾研读过。《本草纲目》对于他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