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景文部等相当活跃。伪军多次围剿均告失败。关东军在东边道击溃唐聚五的辽宁民众自卫军后,把“南满治安”的下一个重要目标指向三角地带。
1932年12月上旬,关东军调集第2师团主力、独立守备队,以及伪军组成岫岩和庄河两个讨伐队,围剿抗日义勇军。岫岩讨伐队在大偏岭、关门山等地与义勇军刘景文、李纯华等部进行了激战,义勇军利用地理优势;多次伏击敌人,在黄花甸战斗中击毙了日军中队长,歼敌140余人。庄河讨伐队于12月中旬进入庄河境内,受到大刀会的围攻,伪靖安军队顾问森秀树被击毙。而后敌增加兵力,从东西两面夹攻自卫军根据地龙王庙,邓铁梅由于缺乏对付大规模围剿的经验,被敌各个击破,义勇军被迫转入山林地带。
12月中旬以后,由于第2师团换防撤回日本,敌攻势有所减弱,自卫军再度出击,刘景文部于21日夜袭岫岩县城,予敌重创。月底,敌增加骑兵第6联队等加入讨伐,集中进攻岫岩,使刘景文部损失不小,刘部被迫向东转移,接近邓、李。敌遂跟踪追剿,在文家街、红花岭等地,遭到义勇军袭击 。1933年1月,敌疲于追击,逐次收兵。
这次讨伐使义勇军损失较大,刘景文部减员近半,李子荣部基本瓦解,邓铁梅部由战前的15万余人减少到5000余人。关东军亦有相当损失,据其自称,战斗50余回,伤亡80余人。据我方资料,战斗伤亡不少于200余人。
继辽宁三角地带讨伐之后,关东军又于1、2月间在辽西和辽河地区进行了大规模讨伐,其目标是王全一、老北风等义勇军。经过激烈战斗,义勇军损失不小,李纯华率领的主力部队,突破敌人包围,转进热河,余部在当地仍坚持游击战争。
这期间东北民众自卫军得以休整,于3月再次掀起抗日高潮,第3次攻打岫岩,虽未攻破,但对敌震动很大。4月;敌对三角地带进行了第2次讨伐。在反讨伐斗争中,义勇军浴血奋战,刘景文部损失较重。邓铁梅部被迫离开老根据地,转入山区,抗日武装斗争转入低潮。
至1933年3月热河沦陷后,东北地区大规模的抗日义勇军相继失败或瓦解,总人数由最盛时的30万人(也有40万之说)锐减到7万人左右。抗日义勇军的武装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其在抗日战争史上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首先,义勇军的斗争冲破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打响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其次,义勇军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以关东军为首的日本侵略者,延缓了日本侵华的进程。据日伪官方报告,自“九·一八”事变至1933年2月,日伪军战死人数为6541名,平均每月讨伐150多次,阵亡官兵73人,日军尸体从中国东北经神户运回日本者,平均每月50具。《救国时报》第9期。这个数字显然是日伪当局缩小了的统计。据周保中估计,到1933年上半年,日军被击毙总数在25万人以上。再次,义勇军的斗争表明了中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的心愿,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制造伪满洲国的阴谋。最后,义勇军的斗争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积累了经验教训。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写下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光辉篇章。抗日义勇军的将士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第四部分:刺刀下的“新国家”围剿抗日武装第2期(1)
第二节围剿抗日武装第2期(1933年5月至1936年3月)
一东北抗日义勇军继续战斗东北人民革命军兴起
热河战役后,东北四省全部沦陷。各大集团抗日义勇军相继溃败,抗日武装斗争受到很大挫折。但东北人民并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新的抗日斗争局面开始形成。一方面原有的一些抗日义勇军继续顽强战斗,一方面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越来越强大,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战场的主导力量。1抗日义勇军继续战斗
抗日义勇军继续在各地坚持战斗的主要队伍有:
在辽东,原自卫军系统的王凤阁部较为完整,仍有3千人,活跃于通化、辑安等地;方春生、梁锡福、徐达三、英若愚等部也拥众千人,坚持斗争。在辽宁三角地带邓铁梅部仍英勇抗战。1934年5月邓铁梅殉国后由苗可秀组成“少年铁血军”;后由白君实等领导继续战斗。李春润部由新宾转到凤城一带,会同李春光部坚持斗争。刘景文也重整队伍与敌斗争。在辽南张秉林(小北风)、顾冠军(靠天)、卢士杰等部,各率队5000余人开展游击战争。在辽西有高鹏振(老梯子)、贾秉彝等,在辽北栾法章领导的“辽宁中央地区民众抗日自卫军”威震一方,其队伍发展到4000余人。 还有金山好、赵亚洲等部也都顽强抗击日伪。
在热河较有影响的有:蓝天林创建的“抗日灭满救国军”,发展到3000余人。李天德领导的“热东抗日救国义勇军”,在喀左、朝阳、建昌一带打击敌人。郭文联领导的“仁义军”,人数几百,但威震敌胆。王文福(王老凿)率领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队伍,在朝阳山区一直坚持抗战到光复。
在吉东,原救国军由代理司令吴义成和总参谋长周保中,将所部整编为4 个路军和1个救国游击军。主要有吴义成、周保中、姚振山、柴世荣、李延禄等万余人。在下江地区原自卫军孙朝阳、陈子鄂、郭怀堂、刘化南、李华堂等部5000余人坚持斗争。陈大凡等在绥滨、桦川组织抗日军1700人, 高玉山在虎林成立东北国民救国军,拥众5000~6000人。吉南宋国荣有千余人等。
此外,大刀会、红枪会、绿林武装等离散后潜伏各地,成为小股的反日山林队或百十人、或几百人,大小数百支,出没无常,袭扰敌人。
2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在日寇入侵之初,就表明了坚决抗日的决心,但当时党在东北的力量薄弱,且受错误路线的影响,党的影响和作用并不大,但仍派人深入义勇军开展工作,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同时也组建了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在南满地区,磐石游击队创立较早。在中共磐石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得到满洲省委等的支持和帮助,于1932年6月4日,在磐东小金厂成立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对外称“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1军第4纵队”。11月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杨靖宇到南满巡视,将队伍整顿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1933年初再经整顿,由袁得胜任总队长,杨靖宇任政委,下设3个大队,1 个教导队。 到1933年5月底,队伍发展到300余人。成为南满抗日骨干力量。
南满另一支游击队为海龙游击队。抗战初期,中共海龙县委派人到辽宁民众自卫军第9路包景华部开展工作。1932年底第9路瓦解, 海龙工农义勇军独树战旗。
1933年1月经杨靖宇整顿,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7军海龙游击队”。后与义勇军苏剑飞部会合,发展到80余人。
在东满地区;有4支党创建的抗日队伍。1931年12月,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提出创建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的任务。在延吉、珲春、汪清、和龙等县开始创建游击队。
在汪清县,1932年3月在小汪清成立了以金哲为队长的游击队。在王德林救国军中成立了别动队。11月别动队及从宁安、安图退下来的抗日队伍加入游击队,组成汪清游击大队,梁成龙任大队长,下分3个中队。
在珲春县,以先期成立的别动队和赤卫队为基础,于1932 年夏,在大荒沟成立了以姜锡焕为队长的岭北游击队,在烟筒砬子成立了以姜一武为队长的岭南游击队。11月两部合并为珲春县游击队。1933年4月, 吸收救国军吴义成部30余人,成立了珲春游击总队,孔宪琛任总队长,朴泰益为政委。队员120 余人。
在和龙县,1932年春夏,在开山屯、大砬子、平岗、三道沟组建了4支小游击队。同年秋各队集中组成和龙县游击队,1933年春扩大为游击大队,大队长张承汉,政委车龙德。队员80余名,枪械50余支。
在延吉县,1932年春,在依兰沟和老头沟成立了两支游击队,后吸收花莲里赤卫队及山林队,于1933年1月成立了延吉县游击大队,大队长朴东根,政委朴吉,分3个中队,130余人。
在以上游击队的基础上,1933年春,东满特委组成东满游击队,王德泰任大队长,各县游击队编为中队,总计200多人,枪械80余支。并在4县地区建立了10块抗日游击根据地。
在吉东地区,先后组成了绥宁救国游击军、饶河农工义勇军、密山游击队、宁安游击队等。
绥宁救国游击军:1932年冬王德林救国军趋于瓦解,绥宁中心县委决定将李延禄领导下的补充第1团和赤卫2团3营从救国军脱离出来,于1933年1月组成抗日游击总队,后联合救国军王毓峰、冯宁臣部;成立“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李延禄任司令、孟经清任政委、张建东任参谋长,下辖3个团,2个独立营和1个游击支队,全军共800余人。后转进密山地区。
宁安游击队:1932年4月,党派周保中到宁安开展抗日斗争。5月宁安中心县委组建了绥宁工农义勇军,不久加入了汪清游击队。同时派人到抗日队伍“平南洋”中开展工作。1933年5月,将其改编为“宁安工农义务队”,大队长李荆璞,下辖6个分队。1934年2月,周保中联合救国军柴世荣部等,与宁安工农义务队组成“绥宁反日同盟军”。5月宁安县委又组建了宁安反日游击队。一度受挫,8月重建,队长马连山,政治指导员陈翰章,有队员62人。
饶河农工义勇军:1932年10月,在饶河县委的领导下,组成了以崔石泉为首的6人特务队。1933年4月发展到40余人,在大叶沟成立了“饶河农工义勇军”,崔石泉任队长,金文亨为政治部主任。不久加入救国军高禹民部,编为第1 旅特务营。1934年2月重新独立,改为“饶河民众反日游击队”, 成为活跃在虎饶地区的抗日中坚力量。
密山游击队:在密山一带;中共密山县委于1934年3月20日组建了密山游击队;队长张宝山。队员34名。不久;张宝山叛逃;改由周子岐任队长。
在北满地区,党创建的抗日武装主要有巴彦游击队、珠河游击队、汤原游击队、海伦游击队等。
第四部分:刺刀下的“新国家”围剿抗日武装第2期(2)
巴彦游击队:共产党员张甲洲回故乡发动抗日,于1932年5 月组成“东北工农义勇军”江北骑兵独立师,下设2个中队,200余人。6 月满洲省委派军委书记赵尚志等人帮助整顿队伍,赵任参谋长,下辖3个大队和1个模范队。8月攻下巴彦县城时达700人。11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政治部主任,辖3个团。后屡遭挫折,年末减至70余人。
珠河游击队:1933年春赵尚志到义勇军孙朝阳部工作,任参谋长。同年秋孙部溃败,赵等7人携枪到达珠河。在县委的支援下,于10 月在三股流组建了“珠河反日游击队”,全队13人,赵尚志任队长。年底发展到70余人,辖5个中队。1934年6月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任支队司令,李兆麟任政委,辖3个总队及直属部队,共400多人。
汤原游击队:1932年10月,汤原中心县委在省委秘书长冯仲云的帮助下,以反日同盟会为基础,成立了“红33军汤原游击中队”,中队长李福臣,辖3个小队,由党团员40余人组成。不久受挫溃散。1933年1月重建,一度发展到60余人,又遭失败。是年冬在县委书记夏云杰的领导下,第3次建立“汤原反日游击队”,戴鸿宾任队长,夏云杰任政委。由80人很快发展到600 余人。
海伦游击队:1932年夏党派人策动伪军哗变,组成以顾风为首的抗日义勇军,编成1团,约200人。不久顾风牺牲,队伍瓦解。1934年春,党员孙玉久将义勇军“全友”队改编为海伦游击队,发展到200余人。1935 年春夏海伦县委派张云峰争取“明山”、“草上飞”两支队伍,组成另一支海伦游击队,共百余人。后张云峰牺牲,队伍溃散。
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和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至1934年建成15支,活跃于东三省各地,虽然人数不多,武器也较差,在当时的抗日队伍的总数中微不足道,但党的领导有明确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严明,个人的政治素质较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