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圣仙王途 >

第431章

圣仙王途-第431章

小说: 圣仙王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象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象显而征,虽愚不惑,形潜莫覩,在智者迷。况乎圣道崇礼,道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圣心不灭,历千劫而不古……”

“大匡皇朝百圣太庙真鉴述圣道圣教序记,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躅也……”

“正教神圣,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名曰为儒。儒者,圣道之序,苍生之仁义也,大匡皇朝修真寻圣者,修身治国平天下,同尊仁义礼智信,共仰天人造化……”

这是《圣教序》,由几位圣写,作为立起儒教的序言,告知天地人神鬼,通达于先圣,显法于过去未来。

煌煌篇章吟诵,整个正殿的香火逐渐汇聚起来,在正殿上空形成一团,形成一枚紫光闪闪的神圣赦令。

吕杨举目望去,分外诧异。

若是所看无误,那神圣赦令上面,书写着无数神秘的符文,所有符文汇聚起来,又形成一个恢宏的神文,这个神文,正是“儒”字。

随着香火和意志的加持,儒字神文渐渐升格,变化为天一灵文,隐隐含有某种玄妙的天位规则。

“隆运七年九月初九,大匡文武百官,百圣太庙诸圣、宗师,乞天地大道,垂兆圣教,立儒教,垂范正统,以克万世不易之大业,圣哉!”

“立儒教,垂范正统,以克万世不易之大业,圣哉!”所有人纷纷弯腰行大礼,极尽恭顺虔诚。

浩荡的声音震动十方虚空,传到了四海,但凡是修为能够观照虚空者,都能够听到这个宏大浩瀚的声音,这是庄严的立教之誓,天地人神鬼共鉴。

轰!

正殿上方的神圣赦令终于凝聚完成,最终形成一块紫色的真赦令牌,上面书写天一灵文,蕴含儒字天位规则,玄妙不可揣度。

真鉴圣人和众人也看到了真赦令牌,那是天地人共生的产物,是儒教立教的信物,这样的东西,自然而然会成为儒教的至高权柄。

好一会,真鉴圣人放下金卷,抬手一招,真赦令牌落到手里,他看了一会儿,抬手举起令牌,朗声笑道:“天道和诸圣不弃,儒教新立,即可通达与天地神明,此是我正教至高无上之真赦令牌,日后便为我儒教教宗之信物,儒教教下,一切圣道诸子,均要遵令而行!”

众人凛然,齐齐揖礼。

立教仪式进行了半日,然后儒者们又在百圣太庙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法会,儒者们这才逐渐散去。

吕杨礼完毕,和皇极圣人并肩走出太庙。

“儒教新立,俨然已经是大匡第一大教,囊括四海之内所有读书明理之人,此是正教,一切教派若是不降格,比被打为外教,不知纯阳如何应付?”杨华兮看了吕杨一眼笑着。她是知道吕杨在外面建立的几个教派,其中焰州的取教,还有河州的南山教在这两个州颇具影响力。

儒教的建立,对这些教派肯定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吕杨苦笑,无奈摇头道:“没有想到儒教这么霸道,它把自己标榜为正教,这是逼迫别的教派为旁门左道,若是不降格称门,其他教派都没有好出路了!”

吕杨看了一眼皇极圣人杨华兮,她估计还不知道,自己还想在东来国建立一个大教,以阎罗大尊为教宗,立所谓的冥教。

现在儒教建立,自封为正教,那么以大匡皇朝亿兆苍生的信念,冥教若是建立,只能沦为旁门外道的外教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谁让百圣太庙处于强势地位呢?人家是行业老大,老大一发话,下面的小弟自然是要听话的。

“这么说,你也要响应百圣太庙的规范,将那两个教派降格称门了?”杨华兮诧异,她心里原本以为吕杨会不太甘心的。

“没有办法!”吕杨摊开手,神情悠然,不过话题一转,又道:“前辈也知道取教和南山教,那两个教派虽然最初是从天人武道的修者手中建立,但是现在已经在向圣道靠拢,两教弟子之中,已经有人开始转修圣道,这便是为往圣继绝学的功业!”

杨华兮颔首,从心底是佩服吕杨的,吕杨能够在外扯起两个规模不小的教派,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杨华兮迟疑一会,谨慎建议:“或许,你可以考虑将两教隐藏起来,教下分立诸门!”

吕杨叹息一声:“多谢前辈好意了,不过这两个教派,我并不想过多的参与,而且我的意见也不一定有用,不过即便是外道外教,也可以执掌天地权柄,占据大道天位,这个世界,并非只有圣道才是唯一大道!”

“这个自然,天人武道也同样是大道!”杨华兮深以为然。

“独木难以成林,一个世界,道统还是百花齐放才好!”吕杨笑着。

“话是不错,不过圣道若是传播开来,只怕其他道统会很难捱,甚至会被排挤消亡!”

吕杨呵呵一笑,摇摇头:“或许会难捱,但是却不至于消亡,那些消亡的,必然是没有亏得大道真义的,那些继承大道真义,必定是真金不怕火炼,再怎么经受挫折,都会与世长存,除非苍生不需要它!”

“……”杨华兮感觉吕杨另有所指,仔细注视吕杨,想要洞察吕杨真正深层次的意思。

吕杨摆摆手,也不忌讳,笑道:“前辈,我圣道……不,道以教传,现在称为儒教了,其实我儒教的教义其实并不全!”

“这个倒是,一个教派,岂能囊括所有?”杨华兮理所当然点头赞同。

“所以外道才有存在的必要!”

“譬如呢?”杨华兮微笑,一下子明白吕杨的想法了,吕杨这是想要另起炉灶,另立外道,这可需要极大的魄力和超绝的智慧才行啊,诸如当年的太道圣人,在天人武道之外开辟了圣道。

这些都是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分离和创新,杨华兮虽然也是圣人,但是她自知没有这样的本事,也没有这样的智慧、魄力和毅力。

另起炉灶,这哪里是容易的事情,吕杨这是吃力不讨好啊!

吕杨看到杨华兮摇头,微微一笑:“前辈,实际上立外道比想象中要容易一千倍一万倍,当然前提是这个外道具备独立的道性,并不可替代!”

杨华兮思索,不得不感叹,吕杨说的有些道理。譬如圣道,人以类聚,苍生需要礼,需要秩序和仁义之心,圣道将人心凝聚起来,于是才能不断壮大,苍生才可以发展长存,圣道亦可不灭。

世人最初是没有善恶概念的,圣道将善与恶定义,人于是崇尚真善美,弃绝假恶丑。圣道让劝人心存道德,人人尊崇道德,是以圣道将得以弘扬,这就是圣道思想的力量,深入人心,一代代薪火相传,永不磨灭。

吕杨笑道:“圣道固然如此,那么生死呢?”

“生死?”杨华兮微微一愣,颔首:“生死自然也是如此,人人不可避免,是天地自然之性,拥有独立的道性,不可替代!”

“那么有没有一种道,主宰苍生的生与死?或者主宰万物的终结和诞生?”吕杨笑道。

“肯定是有的,但是别开玩笑了,我等均是凡夫俗子,人微力薄,如何能够掌控这种大道?”杨华兮哑然失笑,不禁摇头,她感觉吕杨有些不切实际。就如同一只蚂蚁,却妄想着拥抱苍天,投身于苍穹。

“确实任重而道远啊……”吕杨感叹,不过他已经想好了,他要立冥教,以阎罗大尊为根本,聚集天心人意,炼造一个能够让众生轮回不灭的平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人死后灵魂自灭,或者落入幽暗、深渊、九幽这三个界域,任其自生、自灭或自然轮转。无论如何,吕杨都想要在人的生死大事上插上一手,干涉生死,获取一席之地。

貌似这个道路有些困难,不过有阎罗大尊这个存在,这件事总算有些眉目,将来情况如何,谁也无法断言。

……

第五百九十四章 阎罗

焰州,大苍山,整座大山郁郁青青,常年笼罩着仙雾,大有仙山福地的景致,一座座大殿以及亭台楼阁掩映在云雾之中,平添了几分神秘,一道金光从远空飞来,落入一座大殿之中。

苍龙白风逆伸手接住金光,手上已然多了一枚小小的金剑,金剑完全是由神识意念构成,缥缈若虚,老龙神识察看,金剑渐渐消失不见,其中要传递的意念,已然尽知。

这是金剑传书,吕杨从神都传来的讯息,日行万里,极耗法力,若非有重要的事情,等闲不用这样的传讯之法。

老龙沉吟半晌,挥手叫人敲了山顶的金钟。

三响悠长嘹亮的钟声过后,取教所有的长老、殿主便前来商议大事。

老龙看到几位长老和殿主基本到齐,不禁有些欣慰,这些年,取教发展极其顺利,这得益于教中完善的制度。

身为掌教,他自然要佐中调和教内教外各种关系,而教中事务,自然由二堂三殿主掌,正因为有着完善的制度,教中大小事情都被理得井井有条,全教上下有条不紊,他这个做掌教也分外轻松。

可惜,吕杨这些年在外忙碌,回山门的日子不多,对于吕杨这些年的建树,老龙还是颇为满意的。

吕杨身为三教主,地位越发尊崇,他也与有荣焉,特别是吕杨成为南海国主,这让整个取教上下精神一震。

取教的势力,也从焰州顺利向南海国发展,而今的取教,已经和当初建立之时不可同日而语。

“掌教召唤我等前来,不知道有什么要事?”说话的是清婆婆和谭婆婆。

这两位是九尾天狐,九玄清和九玄潭,身为长老,地位尊崇,她们的麾下,有一批九尾天狐,数量众多,修为高超。一部分天狐,竟然放弃了传统的天狐秘法,转而修持五皇正道,而且小有所成,前景光明。

最轰动的一件事便是教中一天狐,刚刚化形三年,便将五皇正道修得高绝,道业晋升鸿儒,直逼宗师,她一度前往神都游学,以异类得道轰动全神都,这也让神都各州万千学子明白有教无类的道理。

“是极,教主有何吩咐,请示下!”黄九笑呵呵。

老龙抬手示意,开口说话:“本教尊刚刚接到三教主的金剑传书,说是神都百圣太庙正式立了儒教,宣布其为圣道之下唯一正教,没有儒教的同意,天下圣道之教派、学社以及团体,均不得以大教自居,而降格称门,允许正教之下百门共存!”

“霸道……”霸天黑风大怒,立刻拍案大叫,“凭什么百圣太庙弄出个儒教便是正教,咱们取教就做不得正教吗?”

“若是本教改为取门,成何体统?!”二教主崇黑皱眉说着。

老龙抬手,无奈道:“百圣太庙立庙四百余年,与圣道相伴相生,一直执掌圣道至高之权柄,是天下圣道中人仰望之圣地,它自然有足够的权力立起正教,斥责别教外为旁教,我等也只好认了,奈何我取教并非天下圣道之正宗?”

“百年河东,百年河西!”白泽不服气,“焉知我取教数百年之后不能成为圣道之正宗?”

“就是,就是……我取教立教虽短,但是前程不可限量,将来未必会输与那百圣太庙!”谭婆婆附和。

“那诸位的意思是什么呢?”老龙摆摆手,示意众人不要太激动,这件事情激动也于事无补。

“不知道三教主有什么主意?他可曾表态?”清婆婆连忙询问。

众人颔首,看向苍龙。

老龙呵呵一笑,手抚了一下花白的胡须,“还别说,三教主建议咱们隐藏取教之名,行不教而教之实,教下可立诸门,宣扬本教教义!”

“这个方法可取!”黄九立刻附议,“当年咱们建立取教,就存了心思分夺圣道气运,若是降格,在名义上肯定会被儒教死死压上一头,万年不能翻身,索性咱们就将教名隐而不显,传教义,和那儒教分庭抗礼!”

“对对对,我就不相信,他儒教是正教,我取教日后也混不出个正教来?”霸天黑风不服气大叫。

老龙颔首,点头同意:“原则上本教主是同意的,毕竟三教主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取教有独立的教义,如何就做不得圣道之下的大教?”

众人颔首,均深以为然。

“那么投票吧,这件事情本教主也不能一言而决,还是要尊重大家的意见!”老龙表态,众人响应。

……

取教的反应暂且不去说,吕杨身在神都,心思却不在神都,而是在东海之中。

东海之中,狭长的链岛由北至南,分为无数的狭长小岛,遍布波涛之上,形成一条链带,长达数千里。

链岛中央的岛屿最大,通幽白骨门便被立于中央大岛之上。

骨门虽然立于人间界域,但是其投影,贯穿幽冥三大界域,一是幽暗界域,一是深渊界域,一是九幽,神秘不可测。

十二座大金塔悬于骨门上空,镇压下来,大有天倾之势。地面上,黑塔林立,由魔头镇守,结成阵势法界,镇压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