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生活顾问-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尹的一颗心, 自然是偏着张家的,于是喊了退堂,将张伯临叫到后面,道:“凡事得有证据,不然就算本官相信你们也没用。”
张伯临明白,府尹处在这个位置,也极难做,于是道:“请府尹暂时缓几日,待我回去问一问母亲,查明真相。”
府尹允了,放他回去。
此时方氏并不在家中,而是赖在祥符县,任人赶也赶不走,她的心思,大家都明白,她是怕这场官司,让张梁知道了,因此要躲起来。只是纸终究包不住火的,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众人都晓得这道理,于是也就懒得理她了,任由她一人在院门口焦躁踱步。
张伯临刚迈过门槛,方氏就迎了上去,抓住他喜悦问道:“案子审得怎样?她们招了罢?钱追回来没有?”
张伯临很气恼,非常气恼,没好气地回答道:“还追钱呢,人家差点反告你诬陷。”
“啊?”方氏诧异非常,连退三步,但马上又反应过来,重新扑上去,晃着张伯临的胳膊道:“这你也哄我?那张契纸,白纸黑字,还有通红的手印,这能有假?”
张伯临硬拽着她,一面朝第二进院子走,一面道:“娘说对了,问题就出在这张契约上。”
说话间,他已拖着方氏到了厅上,一手拉开她,硬按到椅子上。张仲微和林依都在厅里候着,闻言都很惊讶,问道:“契约有问题?”
张伯临自怀里取出契约,展开来,指着最末端道:“府尹当堂对过笔迹和手印,与牙侩和林娘子的都对不上。”
方氏惊讶得动都动不了,僵在椅子上问道: “怎么会这样?这是怎么回事?”
张伯临带着气,语气不善:“怎么回事?这得问您哪。”
张仲微理解张伯临的心情,便这般与娘亲讲话,传出去像甚么样子,何况是为人师表的人,于是从后将他撞了一撞,自己问方氏道:“婶娘,她们当着你的面签名和按手印时,可有甚么异状?”
方氏已有些傻了,茫然道:“她们并不曾当着我的面签名和按手印。 那张契约牙侩拿出来时,就已经答好名字按好手印了。”
几人都瞪圆了眼睛,望着方氏;不敢置信,身为二房当家主母,竟然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方氏一辈子都住在民风质朴的乡下,哪里见过这样的骗术,加上她当时买林娘子时,是相信牙侩的,自然就会疏忽了这样的小细节。
张伯临颓然跌坐在椅子上,念叨着:“完了,就算那两人不敢反告一状,两百贯也是追不回来了。”
方氏一听,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张伯临听得心烦气躁,大吼:“人呢,快把二夫人送回东京去。”
方氏这会儿哪里敢见张梁,立时住了声音,可怜巴巴地看看张伯临;又看看张仲微;忽得扑到林依跟前,道:“仲微媳妇,你一向最有主意,快帮着想想辙。”
林依不着痕迹地退后一步,冷冰冰道:“婶娘想把钱追回来,再与我们买个妾?”
方氏经这话一顶,转向张仲微,委屈道:“仲微,看你媳妇……”
张仲微正烦闷着呢,根本没留意到这边的动静,只与张伯临商量 :“哥哥此事不能就这样算了,传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张伯临恨道:“极是,这口气怎能叫人咽得下。”
张仲微想了想,站起来道:“我再去东京一趟。”
张伯临问道:“你还要去寻府尹?可没确凿的证据,他也没法子。”
张仲微摇 了摇头,道:“我不去寻他。”
林依听说他要进城,忙让他顺道把方氏送回去。方氏一听,直接两眼一翻,晕死过去了,也不知是真晕还是假晕,反正青梅掐了半天的人中,她就是不醒。
林依无法,只得禀明杨氏,将她抬去了张伯临现住的屋子隔壁,叫杨婶看着。张伯临到底还是担心亲娘,又取了钱,亲自去找郎中来瞧。
张仲微袖了那张假契约,骑马奔向东京城。到参政府下马,递帖子,求见欧阳参政。欧阳参政消息灵通,晓得他家在打官司,本来想避嫌,不见他,但3因为林依送的股份,月月都有进账,就替他讲话道:“若学生真有了难处,你这当老师的却不管,岂不是寒了人家的心?”
欧阳参政向来很敬重这位夫人,于是就听了她的话,命人将张仲微请进来。等到张仲微将案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欧阳参政自己愤怒了,东京城居然有这样的狂妄之徒,行骗到他学生家不说,还欲反咬一口。这事若不解决,不是打了张仲微的脸,而是打了他的脸。
他这样想着,赶忙命人去知会开封府府尹,再抓牙侩与林娘子,直接用刑。
张仲微十分感激,谢了又谢。
欧阳参政却道:“这回能直接用刑,全因一个是布衣,一个是逃奴,若下次换成有身份的,该怎么办?”
欧阳参政的话,十分明确,即叫张仲微管束愚笨的家人,莫要再贪图小便宜,中了这样低劣的骗术。
张仲微听得无地自容,只能诺诺应了,告辞出来。开封府那边一时半会儿还出不了结果,但张仲微还是上街买了几样礼物,拜访过府尹,再才回家。
他一回到家,方氏就醒了,将他叫过去问详细。张仲微到底还是心善,不忍将欧阳参政的责备讲给她听,只道有贵人答应帮忙,叫她放心。正巧 杨氏听说方氏醒了,前来探望,听见这话,马上接口道:“既然有贵人相助,定然出不了甚么大事,弟妹且回家去罢。”
方氏哭丧着脸道:“大嫂,你好狠心,我还躺在床上,你就要赶我走。”
杨氏拍了拍额头,道:“是我糊涂了,你赶紧躺下,安心养病同,我自会派人去东京一趟,知会二弟。”
方氏大惊失色,赶忙求她,但杨氏根本不听。走出门去唤张伯临,道:“不是我狠心,只是你娘病了,这样大的事,我担不了干系,你还是赶紧回家报信的好。”
张伯临一听就明白了,杨氏是存心要借这个机会,好好教训方氏一顿。他虽然也有些怨方氏,但毕竟是亲娘,听了杨氏这样的话,心内五味纷呈,但杨氏的话,合情合理,任谁也挑不出错来,更重要的是,她是长嫂,在讲究长幼有序的大宋,就算她明着教训方氏,别人也讲不了二话。
其实杨氏底下多的是人手,随便派个人,都能去东京传个话,但她却偏偏要张伯临自己去说,摆明了是想把自己,乃至整个大房择个干净了。
张伯临是个理智的人,对杨氏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些难过,但却十分地佩服,不愧是跟着张栋在官场上风雨几十年的人,形势看得十分清楚,该帮的地方不含糊,该利用的地方也绝不手软。
第两百五十七章 被逐出门
杨氏对张伯临讲完,转身就走了。张伯临还要在祥符县教书,依仗大房的地方多矣,对她的话不敢不听,便骑了马,亲自回家一趟,告诉张梁,方氏病在了大房,今晚肯定是回不来了。
张梁十分奇怪,方氏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会说病就病了?他拦着脚步匆匆的张伯临,不许他走,问道: “你娘究竟怎么了?”
张伯临先是支支吾吾,后来一想,反正爹和娘,总会 得罪一个,讲了得罪娘,不讲得罪爹,两害相较取其轻,还是先稳住爹罢。
张伯临暗地里一番计较,做出了决定,将方氏被骗,上衙门打官司险被诬告的事,大略讲了一遍。
方氏上当受骗,这事儿本身,张梁并不在意,他耳里只回响着一个声音,两百贯,整整两百贯!
张伯临见张梁的脸色不对劲,连忙扶他坐下,端了茶与他喝,又替他抚胸顺气。
张梁缓了缓,问道:“那两百贯是问谁借的?”
张伯临答道 :“娘说是向八娘子借的。”
张梁一听,把茶盏都砸了,怒道:“咱们住的这房子,还是八娘子借的呢,她还好意思去借钱,这下欠了债,还怎么好意思住下去?”
张伯临也为此事发过愁,但目前只能劝张梁放宽心,称开封府府尹还在提审牙侩和林娘子,相信案子很快就会有进展。
张梁听出了意思来,问道:“开封府府尹肯帮忙?”
张伯临道:“是仲微托人通了路子。”
张梁因为张仲微没能帮张伯临谋上个差遣,本来有些埋怨,听了这话,怨就淡了些,感叹道:“到底是亲了,还是不忍看着我们落难。”
张伯临赞同道:“仲微一直都很顾惜咱们二房。”
张梁叹道:“去把你娘接回来罢,总赖在大床像甚么,没得惹你伯母不高兴——咱们一家,以后仰仗他们的地方多着呢。”
张伯临应了,骑马回祥符县;说要送方氏回家,方氏死活不肯。张伯临只好骗她道:“爹出门去了,没有五六天回不来,娘怕甚么。”
方氏奇道:“他去哪里了?”
张伯临胡乱报了个勾栏的名字,听得方氏心头大恨,一时间把甚么都抛到脑后去了,急冲冲地自己就下了床,胡乱套了件衣裳,家去了。
张伯临是扯的谎,张梁自然正在家等着她,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张梁既没打她也没骂她,只叫她老实待在家里,街衙门断案的结果。张伯临见方氏无事,便放心地重回祥符县;尽管官司还没打完,便学馆还是开,不然没钱吃饭。
开封府那边,第二天下午就传来了消息,好消息,牙侩和林娘子都不耐打,没几板子下去就全招了。对她们合起伙来骗方氏的计划,供认不讳。林娘子还道,她本来是想到银主家住几天 ,还能不能顺点值钱的物事回来,但一听说对方是与贾家相熟的张家,心里害怕,这才半路上跑了。
开封府尹断完案子,追回了方氏的两锭大金子,交与了张伯临。又命人找到贾老爷,把林娘子送了过去。结果张家和贾家都备了厚礼谢他,让他十分得意。而张仲微也备了一份礼,送到了欧阳参政府上,但欧阳参政一贯清廉,并不曾收,只道他把官做好,就是给他脸上增光了。
方氏听张伯临讲了衙门断案的情形,恍然大悟:“怪不得林娘子一路上向我问东问西,原来是想去搬空仲微家。”
张梁遣她道:“你把钱与八娘子送家去。”
方氏这两天低头伏小,不敢违抗,二话不说就去了。她前脚才踏出院门,张梁就向张伯临道:“去雇一辆车,咱们搬家。”
张伯临大吃一惊:“搬到哪里去?”
张梁道:“还能哪里,我也只有你一个儿子了。”
原来是想搬到祥符县去,张伯临为难道:“我如今住的还是仲微的房子呢。”
张梁道:“我也曾教过两天书,到了祥符县;正好与你做个帮手,两个赚钱,还怕租不起房子养不了家?”
张伯临见张梁不再反对他以教书为业,大喜,亲自动手去搬箱子,决定先到大房借住两天,明日一早就去看房子。他们家人多,物事又少,很快就将行李收拾妥当,搬到了车上。张梁带着小坠子、锦书、青莲、冬麦和 张浚明爬上车,让张伯临骑马,命任婶去知会张八娘,告诉她搬家的事。
任婶早就觉着不对劲了,急得跳脚:“二老爷要通知八娘子,方才怎么不让二夫人顺道就说了?”
张梁不理她,叠声地催车夫开车,张伯临见状忙问:“爹,你不等娘回来?”
张梁黑着一张脸,道:“你娘替你祖父祖母守过三年孝,我休不得她,但留她在东京住,就是使得罢?”
张伯临与任婶明白了,他哪里是要搬家,分明就是变了相地赶方氏出家门哪。张伯临认为此举不妥,但又觉得,是该给方氏些教训了,于是不再出声,心想反正是老父的主意,难道他这做儿子的,还能不听?
他可以不在意,任婶却急了,要赶就赶方氏,赶她做甚么。林娘子那档子事,可是方氏一个人惹出来的,与她 无关哪。张梁要走,任婶不让,竟冲到车前一跪,央求张梁带她一起走。
张梁却道:“你走了,谁来服侍二夫人?你可是她的陪嫁。”一句话就打发了任婶;又叫车夫费力气,抽了她一鞭,然后一车一马,奔往祥符县去了。
他们到了祥符县;暂无住处,便由张伯临先进去,向杨氏讲了借住的事。杨氏听说方氏被张梁留在了东京,深感大快人心,忙请他们几口人进来,吃茶叙旧,安排房屋。张伯临带着两个妾住东厢第二间,张梁带着小坠子住东厢第一间,还剩下冬麦和张浚明没住处,就问过林依后,住到了第二进院子的东厢第二间,与小玉兰作邻居。
因为张家二房的到来,后衙两进院子立时就挤得满满的。林依听说张伯临的两个妾都来和他一起住,脑子里马上就不纯洁了,又不好冲着大伯子看,只好掐着张仲微的胳膊忍笑。
张仲微吃痛,自然要问个缘由,林依却不肯说,只好任由她把胳膊掐出了几个印子来。
他们这边因为没了方氏,而张梁又感激大房在这场官司中不遗余力地帮忙,因此两房人显得极亲热,吃着茶,聊着天,其乐融融。
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