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女攻略 >

第383章

庶女攻略-第383章

小说: 庶女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一听,立刻起身往后罩院去。就在屋檐碰到了携手而行的五夫人和七娘。

五夫人笑盈盈,精神焕发,七娘虽然两眼红胀,脸上却有淡淡的笑意。

四娘看着一喜,十一娘也笑了起来。

“还以为你们要秉烛长谈呢?”四娘迎了上去,“饿了吧?”吩咐身边的小丫鬟,“快传膳!”

“余太太,”五夫人忙道,“今天时候不早了,我们改天再来打扰。”

“那怎么能行!”四娘说着,七娘已道:“四姐,你就别留了。诜哥儿一个人在家一天了,丹阳正惦着呢!改天我们再留她吃饭吧!”

“哪有像你这么说话的!”四娘听了哭笑不得。

七娘却道:“我和丹阳又不是别人,说些让人为难的客气话做什么!”待丹阳比从前又亲呢了几分。

看样子,两人谈得很不错。

十一娘在心里暗暗点头,一面和四娘、七娘寒喧着,一面由她们陪着出了门,上了马车。

七娘站在车前依依不舍地和五夫人告别:“一有什么消息,我立刻让贴身的妈妈给你报信。”又对十一娘道,“太夫人那边,十一妹帮我说说。说我心情安宁些了,再去给她老人家磕头。免得这样冒冒然的去了,没个好脸色的,惹得她老人家也跟着不高兴。”

“知道了!”十一娘和她作别。

马车“得得得”驶出了胡同。

五夫人的脸就沉了下来。

“四嫂,我着这件事,你还是回弓弦胡同和舅老爷商量商量吧?”

十一娘听着心头一震:“出了什么事?”

“把余家小儿子过继给七娘的事,一半是因为当初朱安平答应过七娘,如今朱安平变了卦,七娘觉得朱安平说话不算数,心里的坎过不去。一半却是罗家二老爷!”

“我二叔?”十一娘很是意外。

五夫人点头,斟酌道:“听七娘说,当初她为这件事回娘家的时候,二老爷开始喝斥她胡闹,后来听说是族里的人怂恿着朱家老太太出面闹腾,就改变了主意。说,朱家的这些亲戚在朱安平的曾祖父那一辈就分了家,朱家的产业产业一小半是朱安平的父亲、祖父留下来的,一大半是朱安平自己挣下的。凭什么让那些快出五服的兄弟分了去?然后写了封信让七娘带给余太太……”

之前虽然猜到这件事罗家二老爷和二太太知道,甚至因为太过溺爱女儿默许了七娘的所作所为,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二老爷在这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十一娘通体生凉。

现在连大方得体、明理大义的四娘……

她有些不相信。急急地打断了五夫人的话,低声道:“那我四姐怎么说的?”

“余太太觉得这件事太荒唐。别说是她了,就是余大人,也断然不可能同意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朱家。劝七娘快回高青去,无论如何要占着正房不走。她后脚就去高青,帮七娘和朱家的人理论。过继什么的,想也别想。立刻给朱安平抬姨娘。如果生了儿子,到官府去备报,养在自己名下。如果生不出来,那道理就全在罗家。到时候让那些提过继的人吃不了兜着走。”

这才是自己了解的四娘!

十一娘透了口气。

“可当时的七娘正满心欢喜的投奔四姐而来,”她轻轻地道,“准备四姐为她主持公道,要朱安平兑现承诺。这样的话,哪里听得进去。”

“是啊!”五夫人叹气,“她当时觉得二老爷说的有道理。还说,如果朱家的人对她尊敬也就罢了,可自她嫁进朱家,从吃的到穿的,朱家的长辈、妯娌处处挑她的刺。知道朱安平为她不纳妾,个个等着看她的笑话。如今让她主动给丈夫纳妾,岂不是让她自打嘴巴。”

“结果她当时就闹腾起来?”十一娘猜测道。

五夫人苦笑:“拿了把剪刀就朝胸口扎下去……要不是身边的丫鬟眼明手快.只怕……”然后庆幸道,“还好只是把那丫鬟的手给扎了个洞!”

还好只是把丫鬟的手给扎了个洞!

望着五夫人不以为然的样子,十一娘望着她欲言又止。

五夫人却没有多想。

任谁摊上这样涉及长辈是非的事都会难堪!何况自己是十一娘的妯娌,十一娘觉得不在自也是常理。

她装做没看见,继续道:“二老爷知道余太太不愿意把幼子过继给七娘后,连着来了几封信不说,还特意差了身边的一个幕僚来了趟燕京,说如果余太太不说,那二老爷就亲自来会会这个曾被二老爷当成亲生儿子养的女婿。余太太就同意了。”

所以四娘什么也不能说……

十一娘垂着眼险,默默地坐在那里,没有做声。

五夫人望着她脸上透出来的悲愤,生出几份同

情之心来。

她想安慰一下十一娘,两人平时的交集实在是少,又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话。

沉默中,车外鼎沸的人声传进来,越发的喧嚣了。

过了这商铺林立的西大街,就是安静肃穆的正安街,荷花里遥遥可望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道:“四嫂,我看这件事的关键还是二老爷身上。已经不是我们这些晚辈能左右的了。你还是早点拿主意吧!”

十一娘抬起头来,眼底闪过一丝感激之情:“五弟妹,多谢你提醒。我明天一早就走趟弓弦胡同。”又问,“我七姐……现在有什么打算?”

五夫人闻言不由露出几分得意之色来:“我告诉她,与其要朱安平兑现承诺,不如追究朱安平不守诺言!”

十一娘吃惊地望着五夫人。

五夫人看着像冬天里喝了杯热茶似的舒服。

她眼底的得意之色更浓了。

“这男人啊,一高兴起来,什么话都说得出口。我们女人要件件都记在心上,那可得找本帐册,专司个小丫鬟记帐才能行。”五夫人笑道,“七娘膝下空虚,这就是七娘的不对。可朱安平答应七娘在她姊妹中过继儿子,这就是朱安平的不对。两相对比,就能扯平了。”

有些人,天生就很会处理夫妻关系。

五夫人就是有这种天赋的人吧!

这么多年以来,七娘没有为夫家生育子女,心虚,所以才会拼命的闹腾,一点点小事也能让她弄成泼天的大事。而五夫人的话,正好给了七娘一个理由,填平了她心里那个坑。

第531章 劝解(中)

五夫人的正正中七娘的下怀,七娘应该可以听得进去吧!

十一娘精神一振,道:“那我七姐怎么说?”

“七娘自然是赞同我的话了。”五夫人笑道,“说起来,这件事只有两种解决的方法。一是纳妄。二是过继。可我觉得,如果这今时候七娘同意纳妾,在外人的面前,就失去了朱安平的宠爱,也就失去了在朱家立足之地。纳妾是万万不能的。”

这又说到了七娘的心坎上去了。

十一娘缓缓地点头。

五夫人的笑容就有了几分灿烂的味道:“朱家老太太不是要死要话地嚷着过继吗?我们就过继好了。而且老太太愿意过继谁,我们就过继谁好了。

到时候,我们好吃好喝、穿金戴银地把那孩子养着。既然急巴巴地把儿子送给人做嗣子,我就不相信,那孩子的亲生父母没点什么想法。就算他们没有想法,我们整出点想法来还不一样。到时候让那老太太自食其果、有苦难言!然后再找个机会告那嗣子不孝,我们又在官府有人,不就什么事都解决了。看朱家老太太还怎么嚣张!把老太太拿捏住了,朱安平又因为这件事对七娘心有愧疚,到时候朱家怎样,还不是七娘说了算。这个时候和朱安平斗来斗去的算是怎么一回事?朱安平可是她一生的依靠。”

十一娘冒汗。

想到她们临走的时候七娘的话…七娘十之八、九已经决定采纳五夫人的意见了!

而五夫人见十一娘没有做声,不悦道:“怎么?四嫂觉得我这个主意不好吗?”

说起来这也是一种解决的方法,最主要的是这种方法七娘能听得进去。过继四娘的幼子,虽然说二老爷的话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可最终还是要看七娘的。七娘同意,只怕请了罗大老爷来作用也不大。七娘要是撂挑子,二老爷就是亲自来燕京找余恰清也没有用。

五夫人无意间完成了她釜底抽薪的计划。

“这主意极好!”十一娘感叹道,“这样一来,我二叔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一个巴掌拍不响,可能朱家老太太和七娘都有错。但她们只认识七娘,听得也是七娘的片面之词,维护的也是七娘的利益。

她真诚地向五夫人说了声“谢谢”:“这件事多亏你能出面,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自家人,请什么好各气的。”五夫人掩了袖笑,“四嫂只是关心则乱,一时想不到而已。”

两人说着话,马车停了下来——到家了!

五夫人嘱咐:“明天四嫂还是回一趟弓弦胡同的好。七娘虽然拿定了主意,可二老爷毕竟是做父亲的,只怕一时还想不通。还有余太太那边。有个出面帮着说话的人,也都好推了自己的责任。”

“我记下了。”十一娘说着,和五夫人下了马车,又坐着青榷小油车去了太夫人那里。

“怎么?记得回来了!”太夫人打趣她们两人个,“七娘还好吧?”

她们对太夫人解释七娘来燕京的理由是为了看病。

“心里难受着。”五夫人坐到了太夫人身边,“她说明天一早来给您问安,我拦了。”帮着七娘说话。

“你拦得对。”太夫人点头,“她心时估计是乱的,就不要再给她添事了。等她的病有了个眉目,到时候欢欢喜喜的来见我,我看着也高兴。”

然后问她们,“吃过饭了没有?”

十一娘正要答话,五夫人巳道:“吃了。吃了。余太太留我们吃的晚饭。所以回来晚了些。

“那你们快回去吧!”太夫人笑道,“铣哥儿和勤哥儿可一天没有看见母亲了!”

两人曲膝行礼退了出去。

十一娘歉意地道:“为了我的事让弟妹在太夫人面前相帮……五弟妹不如到我那里去吃晚饭吧?

我来做两道小菜招待你。”

“你惦记着勤哥儿,我惦记着铣哥儿。还是改天打扰四嫂吧!”五夫人说着,就要和她分手。迎面走来了三夫人和方氏。

“来给娘问安?”五夫人打着招呼,大家见了礼。

“是啊!”三夫人笑道,“听说你们去余太太家串门了?”

五夫人笑着点头,道:“我听娘说,三嫂觉得大少奶奶知书达理,孝顺贤淑,根本不用你教规矩?那三嫂岂不是可以回山阳了?如果三嫂回山阳,大奶奶可跟着一起去?”

三夫人一愣,合含糊糊地道:“这要着娘的意思。”

五夫人就“哎呀”一声,半是调侃,半是正经地道:“我可不管这些。总而言之,谨哥儿周岁礼,大少奶奶送了本价值连城的古藉给谨哥儿做贺礼。我们铣哥儿周岁礼的时候,大少奶奶也得送古一样的古藉给我们铣哥儿才行,要不然,小心我追到山阳去讨!”

三夫人、方氏和十一娘闻言都微微神色一变。

“价值连城的古藉?”三夫人喃喃地望着方氏。

方氏显得有些拘束,低声道:“是大伯父给的陪嫁,正好用得着而已!”

十一娘眉头直皱,拉了五夫人:“一天没落屋了。三嫂他们还要去给太夫人问安呢!”然后催促三夫人,“小丫鬟已经进去禀了,你们再不进去,太夫人要差人来问了!”然后拉着五夫人走了。

三夫人盯着十一娘和五夫人的背影良久,这才回眸深深地望了方氏一眼,然后转身进了正厅。

方氏眼神一暗,轻轻叹了口气,蹑手蹑脚地跟了进去。

十一娘不由劝五夫人:“我们做长辈的,何必为难小辈!”

“先人栽树,后人乘凉。”五夫人不以为然,“谁要三嫂待人苛刻?要不然我也不会专挑她的刺了。”又道,“不过,话又回来了,我这样,也是为了大少奶奶好——三嫂当着别人的面猛地夸大少奶奶。可平日里对大少奶奶却十分严厉。别说是早晚的昏晨定省了,就是一日三餐,大少奶奶也要在一旁立规矩。我们也是做媳妇的,娘可曾这样对待我们?她真是摆谱摆得没个正经了!要不然娘也不会这样一回两回地压着她。

“我这次索性把话挑明了,以三嫂的性子,如果搁在平时,肯定会惩戒大少奶奶一番。可她如今想去山阳,就只能把脾气忍着。不仅要忍着,还要继续在太夫人面前夸方氏。这样方氏知道怎样拿捏她,以后也不至于像个小媳妇似的,唯唯诺诺地看她的眼色行事。而且就算哪天大少奶奶有个什么不是的地方,三嫂先前把媳妇夸成了一朵花,之后也不好明着发落。”又道,“方家毕竟是湖州望族,在士林里又享有清誉。要是有个什么话传出去,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也脸上无光。四嫂可别忘了,我们家的歆姐儿、诜哥儿,还有你们家的……”她说着,语气一滞,“诫哥儿、谨哥儿还没有说亲呢!”

十一娘无奈地笑。

明明是自己要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