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女攻略 >

第250章

庶女攻略-第250章

小说: 庶女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侯爷哪怕是一句话也不说,只要有那个意思透出去,这件事就能稳成。”说着,呵呵笑起来。“陈阁老如今四面受敌,侯爷可是站在旁边没说过他一句话的。这个帐怎么算,想来陈阁老无论如何都要仔细思量思量的!”

十一娘完全明白过来。

赶情李家找了梁阁老,梁阁老怕担责任,希望徐令宜能表个态!

为什么不是别人,偏偏是徐令宜?

她望着李夫人的眼睛微微眯了眯。

连李总兵知道去福建平乱是一个契机,梁阁老之流就更是清楚明白了。这样好的机会,谁不想着用自己的人。李总兵能求到梁阁老那里去,十之八、九打的就是徐令宜的旗号,说不定,还私下和梁阁老说两家正在议亲。

可梁阁老是什么人?这样的事情肯定经历了不少。但口说无凭,得拿出证明来。既然说和徐令宜有关系,那就请徐令宜出面打声招呼。这样一来就可以试探出真假了。他如果有自己的打算,也会因此会计算一番得夫。加重李总兵在梁阁老心目中的砝码。

李家可真会钻营!

以十一娘的经验,这样的人虽然不必近交,可也不能得罪。

“李夫人说的这些,我都不十分懂。”十一娘把自己摆到一个比较低的位置,免得这位李夫人有什么事又找到自己头上来,她略带歉意地道,“而且侯爷不喜欢家里的女眷参合到这些事里面去……”

李夫人当然知道。哪个男人愿意自家的女眷参合这些事。他们俩口子这也是没有办法了!

“夫人,”她表情真挚,“我也不懂这些。我只知道担心霁儿的前程。这些事,也是我和老爷商量孩子们的事时听老爷说的。”她目光灼灼地望着十一娘,暗示她,“夫人也是做母亲的,自然也要为孩子的未来打算。侯爷知道了,只会高兴,又怎么会责怪?”

拿贞姐儿的婚事做借口吗?

十一娘在心里冷笑,却沉着气笑道:“那我就照着夫人的话说给侯爷听听!”

李夫人觉得十一娘回答大为不妥,又想到刚才她听到徐令宜在山东遇到宵小时的表现,略一犹豫,悄声道:“我这也是为了夫人好。常言说的好,一个女婿半个儿。夫人有个能使得上力的女婿,以后有什么事也能有个知会的人。总比事事都吩咐外院的管事要方便一些。”

这位李夫人,真有苏秦、张仪之才!

十一娘忙不迭地点头,送了李夫人出门,立刻差了琥珀:“去看看侯爷在哪里?”然后若无其事地转身回了太夫人那里。

“送了什么东西不敢接?”太夫人趁着几个孩子都在炕上玩翻绳,五夫人在一旁看的确机会避开众人轻声问十一娘。

“是一个赤金的老虎。”十一娘比划了一下,“听琥珀说,还是实心的。”

太夫人笑了笑,显然对十一娘的应对很满意。

十一娘坐到炕边,和五夫人一起看孩子们玩乐。魏紫端了桑茶饮进来。

孩子们下炕去喝茶饮,五夫人和十一娘依旧坐在炕上,由小丫鬟奉茶。

五夫人端着青花瓷铃铛盅,突然笑道:“贞姐儿应该说亲了吧?”

十一娘心中警铃大响。

五夫人说亲,要是拒绝了,只怕让她心中不快,偏偏两人又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正说着呢!”十一娘笑道,“有好几家,侯爷正一个一个地差人去打听呢!”

五夫人笑道:“我娘家婶婶的侄儿,和贞姐儿年纪正相当,让我来问一问。”然后把男方的情况说了说。

既然来说亲,自然都将好话说。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十一娘不得而知,可有一点却听得明白。五夫人娘家婶婶的这个侄儿,来自军方,有千户的袭职。

“我回去跟侯爷商量商量。”

五夫人点头,起身去了太夫人那边,问谆哥儿:“赵先生又放你假了?”

“不是。”谆哥忙道,“先生让我描十二个字,我提前描完了,而且描得好。先生才放我一天假的。不是因为我生辰所以才放我假的。先生说了,不能因为找借口给自己放假。”

五夫人听了咯咯地笑:“他每逢大节小节都放假,还说不是找借口!”

“不是找借口!”五夫人是他的长辈,谆哥不敢辩驳,脸涨得通红,呐呐地道,“先生说了,那是有张有弛。”

“看样子我们谆哥很喜欢赵先生!”五夫人继续逗着谆哥。

十一娘的思绪却飘得很远,想着琥珀怎么还没有来回信……
 
第346章动荡(中)

十一娘没有等到琥珀来回禀,而是直接等到了徐令宜。

琥珀跟在他的身后,虽然极力掩饰,但举止间还是露出几分紧张。

十一娘心中暗暗奇怪,太夫人却想着琥珀是十一娘的丫鬟,不疑有他,笑呵呵地和儿子打着招呼:“过来了!”又吩咐魏紫,“吩咐婆子们摆饭吧!”

大家簇拥着太夫人去吃晚饭。

十一娘笑盈盈让其他人先走,自己落在了最后。

琥珀知道她的心意,上前两步,快速地道:“我去的时候皇上正和侯爷在书房里说话。我被禁卫军拦在了厢房。只敢说是去传饭的。”

皇上突然来访,难道与李夫人说的话有关系?

十一娘心中惊悚,朝着琥珀微微颌首,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笑着丢了东厢房。

回到屋里,她站在炕前上上下下打量着正在喝茶的徐令宜。

徐令宜看着在奇怪,想了想,道:“没事。皇上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到我这里来瞧瞧。你不用担心!”一副轻描淡写的模样。

“妾身倒不是担心这些。”十一娘含笑望着徐令宜,“妾身只是觉得侯爷十分沉得住气。我怎么也没有看出来,原来侯爷在山东的时候曾遇到过宵小?”

徐令宜错愣,半晌才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十一娘就把李夫人来访的事告诉了徐令宜。

徐令宜越听眉头锁得越紧,最后沉吟道:“李夫人来找你,让我跟梁老阁说项,推荐李总兵做福建总兵?”

“听李夫人的口气,是这意思!”十一娘斟酌地道。

徐令宜大拇指摩挲着茶盅的盅口,半晌没有做声。

“侯爷!”十一娘见他眉宇间还算温和,不由低声道,“您当时真的遇到了宵小了吗?”

这话大有深意。徐令宜很是吃惊。

他抬头望着她,沉吟道:“自然只能说是宵小!”

十一娘神色平静地点了点头。

徐令宜脸上有难掩的惊愕。十一娘,有胆色!

而十一娘想着徐令宜的话,却在心里思忖着:也就是说,不是宵小!

她联想到靖海侯世子的失踪,想问一问,转念又觉得这件事实在是太重要了。喧之于口不如藏之于心。说到底,是不是徐令宜做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皇上来,”她神色渐肃,“有没有提起靖海侯世子失踪的事?”

徐令宜眉角微扬。区家敢用调虎离山之计半路伏击他,他就敢用王九保这个地头蛇的关系网,派出武技高潮的死士除了靖海侯世子,让区家从此陷入世子之争、嫡庶之争的内乱,达到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他在区氏被封为贵妃就开始着手对待区家了。待章丘那个卖地人行为超出常理的时候,他已起了疑心。这才不顾身边人的劝阻,以身为饵去了山东。区家的人果然动了手。他也从中证实了自己得到的消息,从而决定以雷厉手段除去世子。为了不让人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他当时把活下来的人全都交给了山东指挥司。要不然,皇上见到他的时候也不会语带愧疚了。

这些事,瞒过了别人,却没瞒过十一娘这个枕边人。

她是个聪慧又敏感的人。与其继续瞒着,还不如告诉她实情,也免得她不安。

“区家前些日子行事没有个章程。”他含蓄道,“加上我这些日子又韬光养晦,皇上还以为是区氏兄弟祸起萧墙。倒没有想别的。”

十一娘想到了五皇子的死,徐嗣诫的暴光,徐令宜被攻讦和免职……化被动为主动,到了今天,终于扭转了局面!

她长吁了口气。自从听到李夫人一席话后就高悬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然后想到了贞姐儿的婚事。自己两世为人,徐令宜功成名就,都不时有战战兢兢的时候。要是贞姐儿嫁到汲汲营营的李家,跟着李霁的仕途沉沉浮浮,只怕没几日就要心力憔悴。

思忖间,却听到徐令宜突然道:“至于贞姐儿的婚事,就定邵家的小子吧!”

两人难道不约而同地在考虑贞姐儿的婚事?

十一娘微微一愣。

徐令宜已道:“这世间事,没有十全十美的。相比远嫁,我更愿贞姐儿生活安稳。李家小子虽然不错,但李总兵行事激进,却不是良配。何况李总兵是靠妻族起家,李夫人必定会看重媳妇的身份地位。一旦李公子遇到为难的时候,只怕会鼓励媳妇为儿子奔走。贞姐儿又是个温良恭顺的。到时候,贞姐儿岂不是第二个李夫人?邵家却不同。百年望族,人丁兴旺,家风稳健,不会轻易卷入庙堂纷争。有了家族的庇护,贞姐儿嫁入邵家,可以相夫教子,安心过些小日子。”

十一娘比较赞同这个观点。李家根基薄,正是创业的时候,娶媳妇巴不得能帮上一把才好。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徐家有什么事,只怕贞姐儿立刻会被嫌弃!

“而我们徐家的困境却不在眼前,而是在以后。”徐令宜说着,眼底闪过一丝凌厉之色,“我们纵然不找个帮手,也不能找个拖后腿的。”

徐家的危机在以后的立储和继承大统。邵家也是多次经历这些事,且家大业大,自然会慎重行事。而李家到时候看着场面混乱,利令智昏之下,不仅不会保持中立,恐帕还会想着拥立之功。局面如果对徐家有利还好说,如果情况危急,别说和徐家一条心了,甚至有可能出现反戈相向的情况……

“李家的事,我来处理。”徐令宜望着十一娘,“他不是想求福建总兵吗?找到时候我会出面跟梁阁老打声招呼的。至于梁阁老卖不卖这个面子,那就要着梁阁老有什么打算、李总兵使得劲大不了大了。至于婚事,就说两个孩子的八字不合吧?这样一来,李家的怨怼也少一些。”

这样最好。有时候,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想到这里,十一娘想起五夫人为贞姐儿说媒的事来:“……侯爷早点做决定也好。免得拖来拖去的,我们贞姐儿反而落个挑剔的名声。”

徐令宜听着很是意外,想了想,道:“只怕靖海侯这样一闹腾,有点资历的人都会盯着福建总兵这个位职。”竟然怀疑五夫人做媒的那家人和李总兵一样,想利用贞姐儿的婚事拉关系。“我们明天一早就去商量太夫人,然后你去和林大太太商议这件事。”

这样更好。可以借口徐令宜和别家已要口头的决定,名正言顺地推了五夫人做的那桩婚事。夫妻两个商量好了,十一娘送走了徐令宜。

搬回来以后,他们恢复了以前的生活。按日子,徐令宜这五天歇在秦姨娘的屋里。

十一娘叫了文姨娘过来。

听说决定和邵家结亲,文姨娘长长地透了口气,曲膝向十一娘行礼:“夫人,您的大恩大德,大小姐一定不会忘记的。”

凭心行事,忘记不忘记有什么关系?

十一娘笑着没有说话。

半夜,值夜的雁容被惊醒。守门的婆子低声禀道:“秦姨娘那边,灯火通明的。有些不寻常。”

雁容赏了那婆子半吊钱,派了小丫鬟去瞧,自已轻手轻脚地住内室去。

内室槅扇紧闭,室内一片漆黑。

她贴了门听,没有一丝声响,犹豫片刻,转身回了屋。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小丫鬟来禀。

“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悄声道,“只知道侯爷去的时候都好好的,突然就吩咐秦姨娘身边的大丫鬟玉儿帮着把东厢房收拾出来。玉儿跪在侯爷面前直磕头。侯爷气得脸色发青,自己开了后门去了半月泮。”

雁容吓了一大跳:“已经去了半月泮吗?”

小丫鬟点头:“我去的时候,侯爷正从秦姨娘院子里出来!”

“明天帮我去打听打听,看到底出了什么事?”雁容说着,又拿了半吊钱出来,“这个给你买零嘴。”然后第二天趁着服侍十一娘洗脸的功夫把这件事告诉了十一娘。

十一娘沉思了一会,道:“既然侯爷去了半月泮,只怕是不希望有人知道这件事。大家就不要再提了。”心里却好奇到底出了什么事,竟然把徐令宜惹得去了半月泮。

吃早饭的时候遇到徐令宜,他什么也没有提,十一娘装作不知道,去了太夫人那里。

听说两人的决定,太夫人想了想,没有提出异议,只是道:“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就是在燕京,也是轻易不能回来的,何况那沧州来往也不过三天的功夫。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吧!”不知道是在说服徐令宜和十一娘,还是在说服自己。

十一娘提出来让贞姐儿满了十六岁再嫁。

太夫人有些惊讶。

十一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