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049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旧版 >

第12章

049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旧版-第12章

小说: 049 爱是至奢华的一件事-旧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书笑嘻嘻地说:“你要为难我?我偏不让你如愿。我要是输给你,我就不姓潘。你想听是不是?那我就清清楚楚讲给你听。”把嘴凑在他耳边,“买套是寻开心的唯一乐趣。”
  何谓说一句“不得了”,看见路边有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马上停车,冲进去拿了只小盒子,付了钱又冲回来,把小盒子扔在副驾座上,一路把车开得飞快。好在是深更半夜,浦东路宽车少,黄灯闪亮,车进了一处住宅小区,潘书还没看清是什么名称,就一晃而过。三转两转停在一幢高楼下,何谓下车拖了潘书就走。
  潘书说:“包。”何谓返身拿包,潘书又说:“套。”何谓又回去拿小盒子。两个人挤挤挨挨地进了电梯间,一下子就老实了,像两个陌生人一样隔开一拳站着。
  电梯停在九楼上,何谓拉着潘书往家去,说:“这里是麦克花园二十二号9楼903,你要记住,别忘了。”
  “你当我幼儿园的小朋友?”潘书别转脸不敢看他,故意说些不关痛痒的话。
  何谓打开房门,潘书踏进去,哪里都不看,只说:“我要先洗澡。”
  “事情真多。”何谓咕哝一声,领着她往卫生间去。
  潘书关上门,问:“有什么穿的?”
  “光着。”何谓答一句,还是去找了件干净浴袍,敲敲门,潘书打开一条缝接了,何谓探头探脑。潘书索性开大点,让他看。何谓“切”一声,又走了。潘书笑着关上,她只把大衣脱了,正挤牙膏准备刷牙。
  卧室里,漆黑一片,潘书说:“何谓,你和多少女人做过?”
  “闭嘴。”
  “你不问我?”
  “闭嘴。”
  “你真粗鲁。”
  “不,我很温柔。”
  “对,因为你很丑。”
  “不说话好不好?”
  “好。”
  很久都没人说话,然后何谓问:“看见什么了没有?”
  “看见有烟花焰火在眼前绽放。”
  “真有诗意。
  “你呢?”
  “我跌进了黑暗的深渊里。”
  “真可怜。”
  “不,是很满足。”
  除夕夜,两人去正大广场买衣服。潘书的衣服都留在自己家里,没有拿出来,只好先买些替换的内衣袜子,又买了一件毛衣,一条长裤,最后买了一件外套。把东西都放进车厢里,两人去吃年夜饭。哪里的饭店都是爆满,都没有空位。何谓自己的梅花阁早就订出去了,两人也不想过浦西去,来来回回的浪费时间。两人拿了电话一通找,打了十几个电话,才有一家相熟的西餐厅的领班答应挤出一张桌子,不过也在九点以后了。
  潘书饿得受不住,去超市买了巧克力,两人坐在车里吃,何谓在剥榛子。剥出来,一粒塞进潘书的嘴里,一粒放在自己嘴里。潘书说:“我这是榛仁巧克力,这么大粒的榛仁,美得很美得很。”
  何谓说:“我倒从来没想到过吃个饭这么困难。”
  “要不我开家餐厅吧。我看餐厅的生意都不错,只要菜好,不愁没有客人。”潘书说。
  “你不是说在家做贤妻良母,准备要宝宝吗?”
  “我还说去束河开客栈呢,想想不行吗?”
  “民政局初四上班,我们一早就去吧。你身份证在哪里?不要说在家里,搞得不好我又要去撬门。这次可不光是撬门这么简单了,还是偷拆封条。这可是犯罪。”何谓笑。
  潘书摇头,“你就佩服我吧。身份证在我包里。”
  “你带在身边是为了随时搭飞机潜逃国外?”何谓剥出一粒,吹吹浮皮,放在她嘴边。
  潘书张嘴噙了,“那天我不是上公司转让的吗?我想身份证带在身边,说不定要公证什么的,省得多跑一趟了。”
  “真够聪明的。”何谓抱一抱她,“户口薄呢?”
  “呀,我的户口页还在陈总的户头上。”潘书吐一下舌头,“看来我和他是撇不清关系了。”
  “转到我的户口薄上来好不好?这样我的名下也有兵了,不是光杆司令一个。”
  “那当然,你当我愿意和他放在一起啊。他已经有了新太太,还有两个儿子,人家是一家人了。你说那两个男孩和我有什么关系没有?他们管我叫什么?”
  “表姐。”
  “其实我还真的有点想见见这两个男孩,双胞胎男孩,才三岁,圆嘟嘟的脸,胖手胖脚,走路跌跌撞撞,会叫人会说话了。想想都可爱得不得了。”潘书有些向往。
  何谓揽紧她说:“自己生。”
  潘书想一想说:“再过些时候吧,我这件事还不知怎么定性呢。”
  “你放心,有我在,他们不会把你怎么样的。”何谓心痛地说:“陈总怕是难保,就算补上税款,罪名也难逃,怕是要有个三四年了。”
  “两个男孩子怪可怜的,这么小,就要见不到爸爸了。陈总都五十六了,出来就六十了。也真是,这么大把年纪,生什么孩子。等孩子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他都快八十岁了,不知是叫爸爸好呢,还是叫爷爷好。”潘书说着,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觉。
  何谓赶紧说:“所以我说咱们也生一个,不要等到八十岁时,看着儿子不知是叫爸爸好还是叫爷爷好。何苦为难咱们儿子。”
  潘书笑死,“我离八十岁还早得很,你这是纯粹的杞人忧天。”
  “是,还有五十年。”
  何谓想,如果今后五十年都是这样的日子,那还有什么可苛求的?
  吃过年夜饭出来,已经快十一点半了,四处都是放鞭炮的噼啪声,震得人没地方躲。潘书低头四处找东西,何谓问:“找什么?火星溅着了?”
  潘书说:“不见了一只手套,大概是掉了餐厅里了。”
  何谓把她那只光着的手握在自己手里,放进大衣口袋里,两人沿着东方路走,忽见会议中心那边有烟花升起,“卜”一下爆开来,化作满天星雨。路上的人“哗”一声欢呼起来,都往那边跑去。
  礼花弹一枚又一枚地燃放,焰火照得半天一片光华灿烂,霎时姹紫嫣红开遍了漆黑的冬季夜空。接着各家居民楼前点响一千响五百响的长辫子电光炮,噼噼啪啪炸成一片,一只只高升也“呯——嘭” “呯——嘭”地震得人耳聋。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型焰火在也楼前空地上燃放。有一处干草地烧了起来,马上有人端了一面盆水来烧熄,放的人烧的人看的人都没有一点惊慌。
  一地的碎纸屑,空气里都是硫磺的味道。但所有的人都是兴高采烈的,笑嘻嘻烧去霉运,迎来新年。
  潘书把耳朵捂住,把头埋在何谓的衣服里。
  何谓用大衣包着她,在她耳边问:“看到烟花了,嗯?”
  潘书在嘴上从不吃亏,回应说:“在黑暗的深渊里。”
  何谓大笑,“我们回家去,一起跌入黑暗的深渊里,再一起看烟花。”
  初四早上,何谓等上班时间到了,便先打电话去民政局预约登记,问清要带的证件,然后刮胡子洗脸,对潘书说:“你去把我的身份证找出来,在书桌中间的抽屉里。”
  潘书答应了,去书房找身份证。何谓吹着口哨,打着领带。等了一会儿不见潘书出来,便找了过去,问:“是不是找不到,我来吧。”却见潘书坐在书桌前,双手捂着脸,听见他进来,用颤抖的声音说:“我就知道,当什么事情好得不像真的,它就不是真的。”
  何谓不知道她指的是什么,但却知道他一直害怕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他走过去,轻轻问道:“书?”
  潘书抬起头,泪流满面,“你这个傻子,你要瞒就瞒到底,就要把所有的证据全部销毁,你留着它做什么呢?这下我该怎么办?”
  何谓看见她面前放着的是两张身份证。一张是绿底网纹的一代证,一张是的白色的第二代证。二代证上住址是写的这里,麦克花园,姓名是写的何谓。但他和公安局关系好,人家没收他的一代证就把二代证给他了。那张一代证上姓名是何卫国,住址是威海路张家花园十一弄3号。
  何谓闭一闭眼睛,鼓起勇气过去,把她的头揽进怀里,说:“你有两个选择,一是原谅我,我们可以做天下最幸福的夫妻,一是不原谅,那我们两人都会活在真正的黑暗深渊里。”
  潘书抱紧他的腰,说:“你太残忍了,把这个选择让我来做。你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做到,怎么能要求我眨个眼睛就行?”
  “书,让我用以后的五十年来弥补我的过错,让我做你的奴隶,只用一个‘喳’字就够用了。”
  “你不要再说这个笑话了,你也不该叫我‘书’。”潘书放开他,站起来,“我该走了。可现在我能走到哪里去?我没有家,没有房子。”
  何谓抱住她,“不要走,留下来,我来照顾你。我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得到你,你可以相信我是真心的。”
  “我相信你是真心的,但我一时接受不来。”挣脱何谓的手臂,拿起自己的包,披上大衣,走到大门边。
  何谓叫住她,“书。”
  “侬叫我啥?”潘书扭转身子看着他。
  “襻襻头。”何谓用上海话叫她。
  何谓从不说上海话,他从不说他是哪里人,一定要说,就说是无锡人。“襻”字的发音极为刁钻,不是从小说惯了的,是说不好“襻襻头”三个字的。
  潘书一笑,“没想到介许多年过去了,还有人记得我叫啥格小名。”穿上鞋,打开门,离开了何谓的家。
  

  第十四章 襻襻头

  潘书离开麦克花园,随手拦了辆车坐上去。司机问她去哪里,她想了半天,竟是没地方可去,只好说:“过江。”
  车子过了江,停在和平饭店门口,司机问:“这里可以吗?”
  潘书点点头,付了钱,下车昏昏然乱走。不知不觉走到汉口路,站头上停着一辆49路,潘书看着觉得熟悉之极,便上车找个空位坐下,头靠在窗户玻璃上,一晃一晃地晃回老家。
  挤过拥挤的福州路,穿过人民广场,车子在威海路上开,石门一路到了,站头停靠的是民立中学,那是她上初中的地方。潘书下车,过马路,往西不远,有一道铁门,里头就是张家花园弄堂。前头是威2幼儿园,她的幼儿园。再前头是海港宾馆,向北出口就是南京西路,出去一拐就是梅龙镇广场,第一西北利亚皮货,红宝石的点心,凯司令的西点。她对这个地方了如指掌,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
  张家花园,其实没有花园,连个花坛都没有,树也没有,地是水泥地,房子是石库门,门是两扇,用黑漆漆过,被太阳晒得爆裂剥落。小弄堂极窄,只能推过一辆自行车,但主弄堂却是附近最宽的。夏天有个老头搭个棚子卖西瓜,不穿上衣,亮着肚皮,那个肚皮又圆又胖,像灵隐寺的弥勒佛。每过一阵子会有个老头来钉碗,碎成几大片的碗被他钻上几个小眼,用一把黄铜小锤敲进两枚铜钉,碗就修好了,不漏不碎。潘书要是打碎了碗,从来不扔,就等着这个老头来锯碗,她在一边看着,恨不得跟他学手艺去。
  那是早些时候的事了,后来锯碗的老人不来了,西瓜棚子倒是年年搭。再后来,她去上海中学读高中,因是住读,就不大回来了,然后就是这么多年。有多少年,潘书算一算,有十五年了。是她一生的一半。她的前半生就在这里渡过。
  年初四,还是节里,人家厨房里飘出炖笋干肉的香味。有走亲戚的人来,主人家迎出来,大声地说笑。潘书走进十七号,摸着黑上到二楼。这里的楼梯灯从来不亮,大家都不愿意多付一点路灯费,为这个吵了无数次,后来索性就把灯拧了,大家不用。谁家有事晚上要上下,拿个手电筒。潘书走在黑暗的楼梯上,脚抬多少高,什么地方转变,她想都不用想。不会走错,不会踏空。
  她停在二楼一间房间的门口,从包里摸出钥匙来开门。里面有一张捷克式的双人床,一只三开门的大衣橱,一张方桌,三张骨牌凳,一张藤圈椅,一只竹书架。东西不多,但还是把这间十二平方的小屋子挤得满满的。床和藤椅上盖着旧床单,是那种传统的雪青色,四角有角花,中间一朵大花,人称四菜一汤。洗得褪色发白了,老人家会撕开来做婴儿的尿布,潘书拿来覆在床上。
  她说她没有家没有房子,其实她错了,原来是她忘了,这里还有她最早的家。这个家的钥匙还挂在她的钥匙圈上,这么多年都没扔掉过。她把窗户打开,换一换多少年都没有对流过的空气,再把旧床单慢慢卷起,小心不让上头的灰尘扬开。天气真好,太阳那么明亮,潘书几乎有晒被子的念头。她把大衣橱打开,取出枕头和棉被,放在床上。枕头套子是浅蓝色,绣着花篮和杂花的图案,那是她中学时暑假的手工。被面子是桃花色的缎子,织成龙凤花样,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