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佳媳 作者:卫幽(起点vip2013-06-30正文完结) >

第111章

佳媳 作者:卫幽(起点vip2013-06-30正文完结)-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搅菏虾岵逡坏怠�

    他脸上越显得孤寂惆怅,“都是冤孽……”

    继夫人梁氏嫁过来时,元夫人已经替裴相生了三子,哪怕她后来接连生了二子一女,可这镇国公世子的爵位却是再与她所出的儿子无缘了,梁氏夫人深谋远虑,想到以后若是世子的夫人与自己不同心,等裴相一去,她这个太夫人必然当得憋屈,便极力想要促成自己娘家的侄女与世子裴孝安凑一对。

    梁氏瞒着裴相快马加鞭去了西宁,以裴相的名义拒绝了这门亲事,她令嬷嬷好生羞辱了韩氏女一番,说了许多重话,约莫还有威胁逼迫之意,韩氏女颇有气节,又惹不起镇国公府的权势,不忍让族人担心,便只能答应与世子断绝来往。

    没有多久,韩氏女嫁给了西宁本地一位乡绅之子。

    裴孝安伤心欲绝之下,这才中断了在西宁的学业,重返盛京的。

    裴相虽然对梁氏所为很有些不满,但是事已如此,多说无益,他自身从不将情爱放在心上,对两任妻子都是责任维系,便以为世子也是如此,只要过些时日,便能将那韩氏抛诸脑后,是以他才会那样积极地请媒要替世子求永嘉郡主为妻。

    订亲之初,世子倒也是愿意的。

    永嘉郡主金尊玉贵的身份,但性子却出了名地温柔和气,她生得又美,再加上当时襄楚王的鼎盛威名,盛京城中要求娶她的贵介公子无数,世子拔得头筹,一时惹人称羡,倒也能够满足一下被打击地七零八落的自信心,因此这亲事合得十分顺利,几乎没有费太大力气。

    但忽有一日,世子收到西宁来的书信,快马加鞭地出去,半月后却将韩氏一并带回了镇国公府。

    期间到底发生了何事,世子死咬着不说,只是声泪俱下地求裴相能够留下韩氏,他将来定再不惹事,很是说了一些发愤图强的好话。后来,裴相派人前去西宁,查到的消息却是韩氏所嫁的乡绅之子暴病身亡,韩氏女伤心过度,亦已亡故。可韩氏好端端地跪在他面前,裴相又怎么可能猜不到缘由。

    但当时与永嘉郡主的亲事已经议得差不多了,只待钦天监算出了良辰吉日,便算是订下了,世子以此要挟,韩氏又只说甘愿为妾,裴相到底还是心软答应了下来,谁知道这一心软,韩氏便怀上了世子的骨肉……

    裴相从回忆里抽出神来,沉着脸问道,“西宁的事有新进展了吗?”

    石增脸上万般犹豫,想了良久这才咬了咬牙回答,“当年韩氏果然回过西宁,她生下了一名男婴,养到五六岁上,她得了急病过世,之后那男孩便有人送去了卫国将军韩秉城的府上,属下揣夺,那男孩很有可能就是现在的平章政事韩修。”

    他顿了顿,“若是所料不差,那么韩修也该是相爷的……孙子……”

    裴相目光深沉,脸上却不见惊讶,似乎早就料到了如此,“这些年过去了,韩氏长什么样子,我早就记不清,可大郎却是日思夜想的,五年前,大郎第一次见到韩修,脸上那见着了鬼一样的似狂非狂的表情,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我心里就隐约猜到了会是如此。”

    他摇了摇头,“但韩修藏得太深,后来我诸事繁杂,就没有将这件事继续追根究底,自你上回提起,我才又想起来的。若韩修果真是大郎和韩氏所生,那果真便是冤孽一场了。”

    石增忙道,“世子想必也早就知道了,属下每回沿着线索查去西宁,都会遇到重重阻挠,现在想来,那应该是世子做下的。世子不想相爷您知道韩修的事!”

    裴相的目光闪烁,良久才低声说道,“如今大郎心里唯一在乎的,便是韩修了,你便利用他这个弱点,想法子将他擒住。他心中忿怨太深,连我都敢下毒手了,倘若不制止他,不知道他还能作出什么样的事来,这一次,我不能再冒险了。”

    他脸上苦涩颓败,目光却是格外地清冷深邃,“将我移到东祠山上的那座别庄,我要引他来,杀我。”

    静宜院。

    明萱扶着额头问道,“大伯母想要见我?”

    严嬷嬷点了点头,“侯夫人自从上回移出了侯府去了别庄,一直都在庄子上养病,年前有一阵子还有过病危不治的传闻,连初七家宴都不曾回府,想来侯夫人的病情不容乐观,这会子想要见大奶奶,许是有什么临终遗言想要交待。”

    她脸上亦有些不解,“可论理说,侯夫人与大奶奶算不得亲近,这种时候派了人来请您过去,总觉得有些古怪。不过来送信的是瑞嬷嬷,那是侯夫人身边第一得力的人,想来这事不会有假。”

    丹红听了,却嗤笑一声,“侯夫人哪有什么大病?那日侯府家宴我听管嬷嬷说,侯夫人那是心上的毛病,跟侯爷闹了别扭,彼此又都太过骄傲,谁也不肯先拉下脸来认输,所以一个称病不归家,还将病情说得老严重的,另一个却也不去派人接,就这样闹僵了罢了。亏你们说得那样玄乎,哪里有那样严重?”

    她顿了顿,“叫我说呀,侯夫人最是势力,从前大奶奶在这府里四面楚歌,怎么就没有见她派人来问一声的,这一听说咱们大奶奶要做王妃了,就干巴巴地请了瑞嬷嬷来说要见您?莫不会是有事想要求着您的吧?”

    明萱眼眸低垂,沉吟片刻说道,“不管大伯母要见我究竟是为了什么,恰好我也有事情想要问问她呢。小素娘匣子里藏着的那单枚蓝宝石耳坠,如今咱们闹清楚和大嫂子头上的簪子是一个出处,与其这样追着多少年前的玉料铺子查不到线索,倒不如直接问一问大伯母,听说我母亲咽气之前,最后一个见的人,可是大伯母……”

   第156章 引火烧身

     侯夫人的陪嫁庄子也在南郊。

    出了南门往前两里地开始,便是盛京权贵置下的庄园田地。明萱的庄子是在东面,那处土地肥沃,最适宜耕地种田,每年庄子上的产出十分可观。而侯夫人的庄子却是在西面的月环山下,背靠着山脉,傍着清泉,其实是一座避暑休养小憩的别庄。

    前年末,明蔷对陇西李家的表哥做下了不规矩的事,侯夫人为了保全她,谎称她得了过人的毛病,连夜派了管事将人送到了南郊半年,便是在这座别庄上。后来,又是因为明蔷与皇上私下暗订鸳盟,还有了骨肉,永宁侯觉得侯夫人管教不力,败坏了顾家的名声,新仇旧恨之下,派人将侯夫人以养病的名义挪到了这处来。

    侯夫人这一呆,便是大半年。

    明萱刚下马车,便觉得一阵森寒,她下意识地将身体缩在斗篷里,说了一句,“这儿真冷。”

    正月里,正是严寒最甚的时候,南郊空旷,原本就要比内城更冷一些的,何况这座别庄背靠山脉,山风阴凉,在这寒冷的冬季毫不留情地肆虐,令这避暑的胜地在冬日里竟如同冰窖一般难捱。

    来迎接的是瑞嬷嬷。

    她穿着一身简陋的青布碎花棉袄,头上只用竹簪绾住发髻,素颜清淡,并没有涂脂抹粉,面容憔悴,眼角有些浮肿,倒像是刚哭过;说道“让七小姐受罪了,快到里面去,就不冷了。”

    明萱和丹红彼此对望一眼,心里都觉得有些奇怪。

    瑞嬷嬷是侯夫人身边最得力的心腹,替侯夫人担着一半的家事,这些年油水也没有少捞,身上穿的用的都是上等货色,三四品小吏的正房夫人都未必能有她的威仅。她是侯夫人的喉舌,亦是左膀右臂,说的话有时候比主子奶奶还要掷地有声,一向都是盛气凌人的多,何尝有过这样谦恭卑弱的时候?

    明萱心下便是一紧,趁着瑞嬷嬷不查,便向四处张望去。

    偌大一个别庄,一路行来,已经快要进到正房,竟然连一个看门守院的婆子丫头也没有看到,侯夫人好歹是正二品的诰命,从前出个门身后跟着的婆子媳妇都能坐两大车的,这会虽然是打着养病的名义在山庄静养,可侯府主母,不该如此冷静。

    联想到瑞嬷嬷的反常,她隐隐觉得侯夫人似该是出了什么事。

    一路跟着瑞嬷嬷进到正屋,从插花屏风绕到了内室,明萱看到侯夫人靠在床头,冲着她勉强一笑,“萱姐儿,你来了。”

    明萱望见侯夫人的脸色泛白,看起来十分虚弱,心里不由一惊。

    这种行将入土的疬朽气色,不久之前她在韩夫人脸上见到过,几个时辰之后,韩夫人就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可朱老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分明说侯夫人并无大病不过只是心上不舒坦和爷怄气罢了。

    她掩下心中的情绪,在床前的小凳上坐下,柔声说道,“大伯母,我来了。”

    瑞嬷嬷亲自倒了热茶进来,递了过去,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不是什么好茶,请七小姐将就着喝了暖暖胃。”

    明萱抿了一口,眉头轻轻地皱了,又苦又涩,的确不是什么好茶

    她心里想着,这杯次等的热茶应该也不是瑞嬷嬷故意拿出来招待她的,从她进内屋到现在,只有瑞嬷嬷忙进忙出,连个打杂的小丫头都不曾看到过,按说侯夫人病成这样,屋子里伺候的人都该候着才对,倘若不是侯夫人特意差遣开了她们,那便就是真的没有人手。

    可这不该啊!

    侯夫人生了两子两女,除了长女先建宁伯夫人没了,其余的都在盛京侯府。

    世子元昊和世子夫人蔡氏都是懂规矩会办事的人,五哥元显向来对侯夫人极孝顺的,便是侯爷断了侯夫人在别庄的供给,这两个亲生的儿子也绝对不可能不理不问的,再不然,侯夫人可还有一个当贵妃娘娘的女儿在宫里头呢。

    明萱长长的睫毛微微闪动,半晌笑着抬头问道,“不知道大伯母叫我来,是有什么吩咐?”

    侯夫人似是被方才明萱的皱眉刺痛了伤心处,眼神黯然地说道,“这座庄子原本就不大来的,所以屋子里简陋,也没有置什么摆设,你来了,连杯像样的茶水都招待不周,倒是委屈你了。”

    顿了顿,她又说道,“萱姐儿,我请你过来,其实是有事想要求你的。”

    倒也没有兜许多圈子,开门见山。

    明萱忙道,“大伯母有什么事吩咐就是了,但凡侄女儿能够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求不求的。”

    她内心里并不太想要管侯夫人的事,因此这话虽然说得亲热,但却大有余地。

    侯夫人似是察觉到明萱的疏离,她低声叹了口气说道,“原本这些话也不该我这个做伯母的来跟小辈说,只是如今,我也是没有办法了,”

    她目光微垂,脸上闪过几分至深的哀痛,“上回蔷姐儿被封了淑妃,你大伯父责怪我教女不力,让他被同僚私底下笑话,若不是为了侯府脸面,我恐怕他连休了我的心都有,他铁口直断,一句让我养病,就将我撵到了这里来,那样狠心绝情,三十年夫妻情义,他半分情面都不给我留。”

    瑞嬷嬷忙将手中帕子递了过去,一边愤愤说道,“侯爷真是狠心,侯夫人身子原本只是小恙,可这边简陋,吃用都不得力,延医请药都不容易,夫人生生地将小病拖成了大病。可我数次回禀,侯爷却总斥责夫人不安生,到后来连常请的那位太医也不准来了,这便算了,侯爷他竟然————————————————————一

    她越说越气愤,“侯爷竟然还克扣了夫人的月例。为了不让世子和五爷看了夫人心疼,特特地替他们两个请了差事,远远地遣去了南边办差。先前世子夫人倒是常来,但也不敢将府库里的东西搬过来,只能偷偷留下点银子,可夫人这病需要上品的人参吊着,那点银两又怎么够呢?”

    这说的是永宁侯的不是,明萱只是小辈,而且还是嫁出去了的侄女,自然不好随意评点什么,只能垂着头听着,可她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永宁侯和侯夫人感情不好,这是阖府皆知的事情,先有明芜的生母,后又有个周姨娘,侯夫人能够在不得丈夫心的情况下,陆续剩下了四个子女,已经是奇迹了,这也说明永宁侯是个看重嫡庶遵守家族规矩的男人。倘若只是因为淑妃与皇上私定终身丢了永宁侯的面子,他也不至于让侯夫人这样下不来台,侯夫人若是出了事,他永宁侯的脸上一样挂不住。

    最令人不解的是,若真有这样的事,瑞嬷嬷完全可以去回禀朱老夫人,去想法子进宫见贵娘娘讨个说法,去寻侯夫人的娘家禄国公府罗家的人,而为什么要来找她?她现在还没有当成王妃呢,便是已经当上了,那一个嫁了出去的隔了房头的侄女,能够做什么?

    瑞嬷嬷像是看不出明萱脸上的为难,接着说道,“先前淑妃娘娘得意时,三番两日宣夫人进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