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第1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学良心情舒畅笑意融融:“最近拜读了委员长的中国之命运一书,有些想法,我写下来了,岳军兄,你给我转给委员长。”
张群含笑点点头,他心知肚明张学良够聪明,其实这些想法恐怕早就让刘乙光他们检查过了,要是不能入目,也早就被没收了。
“中国之命运实际规划了战后中国的发展道路,统一军令政令,是为了消灭地方军阀,真正完成国家的统一,在这点上我张学良举双手支持,经过七年战争,国家民族付出极大代价,民众希望国家不再分裂了。”
“可,将军,”刘乙光好奇的问道:“若GCD不愿意呢?他们也有政权有军队。”
“对于GCD问题,的确是个很难办的问题,不过,我认为,委员长既然能领导这样艰苦的抗战,也同样能领导国家整合。”
刘乙光问的实际是战后的国内的战和问题,可张学良的回答很巧妙,既吹捧了蒋介石又没明确表明态度,不会被人利用。
有这几句话已经足够张群回去交出一份有利于张学良的报告,他不能让刘乙光破坏了这个成果,立刻将话题岔开:“说得对,我们相信委员长一定能完成一统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汉卿,你让我出乎意料呀,我完全没想到你还会看委员长的书。”
“身在囚中,心在国家,岳军兄,我在西安闯下大祸,目的是为抗战,现在抗战胜利在望,我还有什么可求的呢?此心已经无所求,唯愿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张学良一口将酒喝干。
张群陪着喝了下,他点点头说:“是呀,在西安你的确太冒失,看来这些年你自身反省很好,委员长知道后,一定会很高兴。”
赵一荻秀眉微蹙,正要反驳,脚下却被张学良踩了下,她扭头看了张学良,从张学良的目光中,赵一荻感到其中有蹊跷,便改口连声劝菜。
一餐午饭,宾主双方尽兴而毕,饭后,赵一荻有午睡的习惯,回房休息去了,张学良陪着张群在院内喝咖啡闲聊,刘乙光在一旁相陪。
三人随意的聊着国际国内的情况,张群给他们讲了北平天津的情况,讲了冈村宁次投降的情况,张学良听说马占山担任投降仪式指挥官,眼前不由一亮。
“当年,我曾给东北军将士说,我要带他们打会老家,现在他们终于打回老家了,我张汉卿虽然食言,可国家没有食言,我们终于打回老家了。”张学良有些感慨也有些悲凉。
聊了一阵后,张群看看时间不早了,便起身向张学良告辞,这时张学良的神情有些伤感,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张群明白张学良的感受,自己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外面才能有人进来,他拍拍张学良的手,才转身你去。
坐在滑竿上走了老远,回头望去,依稀还能看见张学良站在庙门前。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一章 朝天阙 第七节 生机(八)
几天之后,张群的报告便交到蒋介石的案头,连同报告一起交上来的还有张学良的读书笔记,包括那篇《中国之命运》的笔记心得,蒋介石看后什么也没说便锁进书房的抽屉内,宋美龄假装不知道,暗暗留心蒋介石的态度。
战争临近结束,国内事务又成了蒋介石重点关心对象,聚集在西南三省的工业企业开始逐步向中部迁移,武汉成为迁移的重点地区,经过两年抢修,汉阳钢铁厂恢复生产,新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第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通车那天举国轰动,湖北省主席余汉谋、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宋子文,纷纷出席通车仪式,中外记者数百人从各地赶到,桥梁总设计师茅以升宣布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将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成一线,军事运输变得通畅,从广州出发的火车可以一路直达山海关,缓解了前线后勤物资压力。
随着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国民政府宣布交通发展十年规划,决定在十年内,修建郑州黄河大桥,济南黄河大桥,以陇海线和平汉津浦一横两纵铁路大动脉为轴,建设遍及全国的交通网络。
在报纸上,关于战争的消息大为减少,三十万日军盘踞江南,江淮战区和江南战区近两百万兵力却没有进攻的想法,薛岳关麟征专心整军练兵,关麟征以新12军和九十二军为核心,大力整编地方部队;薛岳则以土木系为核心,将江南战区内的地方部队悉数整编。
西北方面,新疆叛乱彻底平息,白崇禧调离新疆后,蒋介石任命张治中为新疆省主席,蒙疆委员会主席,蒙疆绥靖公署主任;刘文辉为南疆行署专员,蒙疆委员会副主席,蒙疆绥靖公署副主任,陶峙岳为新疆保安司令。
张治中上任新疆后,开始推行一系列和解政策,邀请大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加入省政府,缓解了新疆的紧张局面。
新疆平叛的另一个结果是,原苏俄在新疆投资建设的大批企业矿山银行被收归国有,尽管苏俄提出抗议,中国政府以这些企业是在盛世才与苏俄签订不公平条约下建立的,予以拒绝。随着这些企业的被没收,苏俄再也无法控制新疆的经济。
军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可国内政治却始终不平静,全国各地成立了数十个党派,蒋介石看着这些党派就头疼,民盟,民建,人民联盟阵线,这些还算好的,还有什么妇女解放党,素食党等等,几十个人也成立个党。
让蒋介石感到威胁的还是GCD和人民联盟阵线,GCD似乎始终不安定,在东北会战结束后,周EN来又在两党常规会谈中提出抗议,指责东北战区部队对南满的八路军游击队进行攻击,策反新11军部队,陈诚对此不予承认,不过答应让东北战区进行调查。
东北战区很快回函,对前者承认,对后一个指控进行反驳,认为是新11军南下导致原伪满洲国防军叛乱,与**无关。
至于前者,东北战区并不知道南满有八路军游击队,根据情报,东北地区并没有八路军部队,新11军在北满作战,南满没有八路军部队,故部队在作战时将八路军游击队当作了伪满洲国防军,战区发现这个事情后,已经下令部队注意。
陈诚当然清楚,这肯定有庄继华有意所为,八路军在东北会战前便有两支部队进入东北,一支向北,一支向南,向北的杨C武部挺进到黑龙江地区,在现在的滨江省南部地区开辟了根据地,曾K林所部则南下,向南满挺进,这支部队面临的困难更大,日本人在南满经营多年,统治严密。
曾K林不得不将部队分散游击,华北会战后,伪满洲**心动摇,日军主力开始向山海关集结,游击队获得发展空间,一些伪满洲国地方官员和警察开始与游击队联系,游击队借机开辟了一些小块根据地。
可在东北会战中,南满是重点战场,双方大军云集,迅速将游击队的空间压缩,庄继华更是抓住机会,将游击队组建的地方政权消灭,军队要么被收编要么被赶走。
东北国民党占据绝对优势,两党虽然冲突,可由于是庄继华在主持,冲突还在控制范围下,严重的是山西。
在山西,八路军占领大约一半地区,晋北晋西北晋东和晋东南,均被八路军占领,阎锡山和中央军各占剩下一半。阎锡山占领太原地区,山西最平坦和肥沃的土地,中央军占据了晋南地区。
对这种局面,阎锡山并不甘心,他一方面与GCD保持表面的友好,双方高层经常见面,时常还合作点事,暗地里却不断向东向北扩展,频频挤压GCD根据地政权,挑起双方纷争,小规模冲突不断,周EN来在重庆频频抗议。
对山西的情况,陈诚表示爱莫能助,中央对阎锡山影响有限,晋军不听中央的听阎锡山的,让延安与太原交涉,可私下里,蒋介石在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向山西提供了两千万法币的资金,同时向晋军提供了两个整编军的全部装备,从各地抽调军事干部帮助阎锡山整编军队。
为了对抗国民党的军事威胁,延安加紧调整部署,林B率新11军主力六万人南下返回关内,出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陈Y出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刘B承出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
在加强军队的同时,政治上,延安也进一步整顿统一内部,第七届代表大会正在加紧筹备,各地领导人纷纷返回延安。
在军事上加强防,在政治上加强进攻,是延安的既定策略。
红岩办事处工作人员频频出席各党派集会,在各种场合宣扬政治改革,推行民主,组建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大多数党派的支持,民盟和人民联合阵线也相继提出自己的主张,这些主张都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行宪政。
可陈诚也知道,延安也在加紧备战,军统绥远站传来的情报表明,最近一段时间,中蒙边境地区运输繁忙,包括105榴弹炮在内的大批 武器装备从蒙古越境进入八路军控制区,隐藏在绥远地方的情报人员估计,这些武器足以装备五万兵力。
这些情况报上去后,蒋介石却没有多少反应,延安从苏俄获得武器装备在意料之中,他指示驻苏大使向苏方交涉,便没有其他动作,他现在最关注的还是邓演达。
邓演达严重到沈阳后,一反常态的显得很低调,除了接受美国记者韦伯和白修德的采访外,再没有接受其他记者的采访。
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的人民联盟阵线分部低调成立,邓演达只是出席了沈阳分部的成立仪式,便很少露面,似乎路上的刺杀已经让他胆战心惊。
注意邓演达主要是因为庄继华,庄继华现在的态度捉摸不定,上次的愤怒通电后,庄继华便再没提及此事,也不知道他是怎样说服邓演达的,让他保持了沉默。
看上去庄继华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东北重建上,他将西南开发的经验又搬到东北去了,原西南开发的专家们被他请到东北,随后便提出东北道路交通建设方案,开始着手重建东北交通。
五亿法币投入东北后,为东北经济注入了能量,工厂开工,银行开门,商店营业,民众将藏起来的伪满洲币拿到银行兑换,满洲银行和日本银行被收归国有,庄继华也没有交出来,而是组建了一个新银行,东北银行。
东北银行是个合资银行,工商银行和四川发展银行,还有虞洽卿控制的四明银行先后给东北银行注资,成为东北银行的股东。东北银行借助传统优势,凭借先后注资的数亿资金,迅速成为东北第一大银行。
战争让整个国家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整个中国北方成为一个庞大的工地,华北平原的重镇天津、廊坊、塘沽,到处都是工地,各地都在向中央要钱。
宋子文这时也让蒋介石感到头痛,蒋介石将兜里翻遍了也找不出几块法币,他希望采取孔祥熙的方式,实行赤字财政,可宋子文不干,认为这会造成猛烈的通货膨胀,蒋介石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发行债券募集些资金,可宋子文依旧拒绝。
在这个问题上马寅初和财政部次长刘航琛却支持了蒋介石的意见,马寅初认为,随着战争的胜利,法币的流通范围也扩大,
“日军以前实行经济战,不准法币在沦陷区流通,目的就是为了打击我国经济,现在华北,东北光复,这些地区有人口一亿以上,以平均每人每年使用一百法币计算,可以容纳法币一百亿,通货膨胀并不可怕,只要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也是可以接受的。
刘航琛也认为,可以执行赤字财政,增发十亿法币,并不会带来多大的膨胀,而且华北重建需要的资金巨大,仅仅天津一地需要的资金便超过二十亿,即便算上民间资本,也需要三亿作为启动资金。
“庄队长有句话很正确,社会保持稳定,首先便是要让人有工作,有工作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买粮食,才能养活家人,增发一部分货币可以让经济盘活,让急需资金的工厂盘活,促进就业增长。”
马寅初和刘航琛的支持,让宋子文不得不让步,同意增发十亿法币,蒋介石大笔一挥增加到十五亿,宋子文也只能无奈接受,这十五亿拨出五亿给了东北,五亿给华北,剩下五亿中,有一亿给了新疆,一番折腾,蒋介石手上还剩四亿。
让蒋介石真正高兴的是国际问题,罗斯福终于同意说服斯大林,雅尔塔会议不是三国会议而是四国首脑会议,上次美国大使高斯来便是通报这件事,罗斯福罕见的对斯大林强硬起来,他警告斯大林,如果中国不能出席,那么雅尔塔会议便没有举行的必要。
斯大林也同样需要雅尔塔会议,苏军打出国门,战后欧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