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作者:有时糊涂(起点vip2012-8-23完结)-第1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铭枢和黄琪翔没有送李之龙出门,依旧在小院内。望着李之龙的背影,黄琪翔有些不解,李之龙传递的内容固然重要,但用不着李之龙亲自跑一趟,让蔡廷锴传达不就行了。
“这就是庄文革谨慎小心的地方。”陈铭枢叹口气。
这次李之龙过来是代表庄继华过来,主要问题是两个,一个是政治问题,一个是军事问题,庄继华担心他们有疑惑或意见,所以安排李之龙来告诉他们,也向他们解释;当然,同时也是为了保密。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二节 反击之反击(六)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二节 反击之反击(六)
“看报看报看平津前线最新消息国军包围固安,倭寇猖狂反扑”
“看报看当今武圣大战平津倭寇死伤惨重退守固安廊坊”
福特轿车鸣叫着喇叭,从精神堡垒(现解放碑)下穿过,精神堡垒巍峨的基座上方悬挂着巨大的华北地图,上面用红蓝两色清楚标明前线战况的进展。
从南京保卫战开始,但凡重要会战,精神堡垒便会悬挂起大幅地图,新闻报道报告的战斗进程标注在上面。
这种方式已经从重庆蔓延到成都、昆明、贵阳、武汉、西安、广州等重要城市,连刚刚光复的郑州济南,都在闹市区悬挂起大幅地图。每天都有大批市民在地图下焦急等待工作人员将新进展标注上去,只要有点进展便会响起欢呼声。
平津会战,从一开始便被新闻界炒到最高热点,《渝州晚报》以决战平津为主题进行连续报道,每天发布从前线传来的消息,刊载军事专家的分析。《中央日报》则以对日寇最后决战为轴线,连续报道前线消息,《新华日报》《醒狮周刊》《新民日报》等所有报刊每天都在头版刊登来自平津前线的战报。
平津前线,吸引了全国目光,前线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全国各阶层的心。
轿车穿过人群,人们看着车头的上的星条旗,自觉的让开道路,史迪威面无表情的望着车窗外,他是上周从缅甸返回的。缅甸现在被记者们形容为安静的战场。这条战线实在太安静了,日本人守在萨尔温江东岸,英国人守在萨尔温江西岸,中国人守在仰光附近,双方谁也不想开枪,生怕引来对方的报复。
整个缅甸战场最有战斗精神的恐怕就只有史迪威这个醋性子乔,醋性子乔,这是记者们给史迪威起的绰号。史迪威为了让中国人英国人同意进攻,使尽手腕。
恐吓,利诱,但所有手段都无效。逼急了,中国人便推到英国人身上,英国人便提出种种要求,这些要求又引起中国人的反驳,于是双方开始陷入无休止的扯皮中。
史迪威给马歇尔的报告称,这里唯一的敌人是缅甸潮湿的气候,他在缅甸已经没有任何作为,缅甸的中国人和英国人都希望中国国内战场决定这场战争的结果,然后接收印度支那日本人的投降;中英两国士兵在缅甸的唯一目的是与缅女**。
可让史迪威失望的是,一直支持他的马歇尔这次没有支持他,马歇尔在回信中明确告诉他,目前中国国内的进展非常顺利,中国人已经收复山东,这里距离东京更近,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美国向远东提供的物资要首先保证华北作战,至于印度支那,就让苹果熟了,自己落下来吧。
史迪威失望至于,心生去意,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离开中国,可等了几个星期后,他的调令来了,随着调令来的还有一份决定。
新任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中将在详细考察了中国军队和军事工业后,认为美国从开始就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力量,经过五年发展,中国工业能力大为增强,虽然还不能满足全部军队需要,也已经能满足一百八十万到两百万部队的需要,中国人很快便会不再需要美国,仅凭他们自己便能在大陆上击败日本。为保持战后美国对中国的影响,美国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军事和政治合作,这种合作应该现在就开始,具体是华北作战应该除了有美国的物资外,还应该有美国军队的人员,经过与蒋介石商议,决定在每个战区设立一个美军参谋长。
罗斯福很爽快的同意了魏德迈的建议,马歇尔决定将史迪威调到华北,作为华北战区的参谋长,与史迪威同到华北的是美国在南亚的唯一一支作战部队,梅里尔突击队,这支突击队是美英联合部队,总兵力三千多人,但英国人不愿离开缅甸,梅里尔只能带美国人到中国战场,兵力也就不到两千人。
史迪威很是郁闷,他不是很愿意到华北战区,在他看来,江南日军实力薄弱,而国民党军在江南四周有超过百万兵力,如果趁机在江南发动进攻,可以很容易收复京沪杭。
其次,华北战区司令庄继华是个很难相处的家伙,当初自己将他赶走,现在自己又到华北战区,去当他的参谋长?成为他的下属,他能听自己的吗?
魏德迈看了眼史迪威,心里微微叹口气,史迪威在庄继华问题上犯了个大错,严格的说,史迪威在战略上犯了错。他之前向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总统的报告中,对中国军队和中国将领的一切指责,在最近两年的战争中被证明是错误的。中国军队极其将领不但不畏缩,相反他们骁勇善战,足智多谋。
两年里,他们两次在缅北击败日军,收复了大片国土,消灭了几十万日军,将战线推进到七年以前战争爆发时的地区。
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越多,史迪威在华盛顿的军政高层的威信就越低,按照他的判断,史迪威将很快调离中国战区,可能到欧洲去,英格兰现在大军云集,艾森豪威尔急需大量有经验的将领。
魏德迈向华盛顿推荐的华北战区参谋长是原五战区顾问布雷恩,可马歇尔出于私谊,将史迪威调到华北战区,魏德迈猜测,这是马歇尔在挽救史迪威的军人生涯。
“华北战局非常激烈,目前中国人的情况不错,”魏德迈开口打破车内的沉默:“中国人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作战。”
史迪威将目光从车窗外收回,闷闷的回答道:“在华北战区,我发挥作用的可能很小,我倒愿意去江南战区,要不然去江淮战区也行。”
魏德迈心中直摇头,这个问题他向蒋介石提过,但蒋介石和陈诚都坚决拒绝,蒋介石甚至不愿意他去华北战区,委婉的告诉他,他认为史迪威是个果决的将领,最好能单独领导一个方面。
在中国战区实现单独领导,这显然不可能,印度的蒙巴顿勋爵也不会同意,中英两国现在默契的联手压制史迪威,认为他现在是个麻烦。
“江南战区最近也没有作战任务,中国军队实行防御作战。”魏德迈耐心的解释道,这个问题史迪威此前已经表示过,魏德迈也解释过一次。
“为什么?战争必须付出代价,战争结束后,可以重建麻。”史迪威还是不能理解,魏德迈解释了中国的战略,以及为什么不对江南实行进攻的原因,但史迪威不能接受这样的解释,他认为如果在江南战区发动进攻,江南战区和江淮战区南北夹攻,可以消灭日军江南主力,收复京沪杭。
魏德迈有些失望,史迪威显然没有听懂他话里的意思,他的目的是提醒史迪威,在作决定时,要考虑中国人的想法,而不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委员长告诉我,中国财政非常困难,京沪杭地区是中国财税的主要来源,一旦这个地区被破坏,中国没有战后重建的资金,就会陷入内乱。”
这几乎是蒋介石告诉他的原话,魏德迈开始还不是很明白,后来在高斯的提醒下才明白,蒋介石担心,这个财税之地,一旦被破坏,国民政府没有力量进行重建,无力救助大量难民,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延安势必利用这些问题向国民党发起挑战。
魏德迈理解蒋介石的决定,况且,击败日本,只要华北决战获胜,是不是攻克京沪杭就没那么重要,攻克了东京,战争就结束了。何应钦说得更直接,进攻京沪杭,在战略上没有那个必要。
史迪威冷笑一声:“这就是花生米的行事方式,就想不劳而获。”
“乔,他们正在华北力战。”魏德迈对固执的史迪威很是无奈,只能摇头苦笑。
轿车渡过长江,驶入南坪,不过没有去黄山官邸,而是径直驶入新成立的总参谋部,总参谋部是个新单位,是魏德迈到中国后的一个成果。
蒋介石通过军事委员会侍从室总览军政大权,随着抗战的胜利进行,民主党派要求进行政治军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指责军事委员会为第二政府,杨永泰领导的国民政府不过是他的傀儡。
另外军事委员会内的委员们也要求对军事委员会进行变革,副委员长冯玉祥公开声称,军事委员会机构臃肿,人员庞杂,效率低下,必须加以变革。这样在内外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同意对军事委员会进行改革。
改革总是艰难的,军事委员会先后提出了七八个方案,每一个方案都是以自己的部门为主,削减其他部门,这自然难以服众。蒋介石为了表示公平,同时向新入华的魏德迈示好,便请魏德迈帮忙。
魏德迈抓住机会建议干脆抛开军事委员会,直接成立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同时仿照五角大楼的组织机构,拟定了一个组织机构,蒋介石在这个基础上作了些修改便接受了,比真实历史要早了两年。
在具体执行上,蒋介石却很直接,他将大本营和军事委员会的相对应部门长官换个身份直接调入国防部,比如,军令部,原来主管作战,后勤部原来是大本营直属,现在都划入总参谋部;军政部便划入国防部,下面的部门也分属各个部门。在指挥权限上,总参谋长直属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与国防部部长平级。
总参谋部成立后就设在南坪原铜圆局办公楼内,铜圆局是刘湘主掌重庆时印钞票造银元的工厂,庄继华夺取重庆后,这个工厂自然被废弃,机器被刘湘拉到成都去了。
铜圆局办公楼又称为大花厅,是仿照前清道台衙门所建,是座前后两院的四合院,新成立的总参谋部便在这里办公。
魏德迈和史迪威进入大花厅后,便感到气氛不对,以往他们要来,早就有人过来迎接,可今天却没有,看到的军官都神色紧张,脚步匆忙。
魏德迈和史迪威互相看了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色中看出担忧,难道平津前线出问题了?俩人也加快脚步,快到陈诚办公室时,才遇上总参谋部的美军顾问琼斯少将。
“琼斯,出什么事了?”魏德迈问。
“是不是华北?”史迪威问。
琼斯摇摇头:“是出大事了,刚刚接到报告,新疆发生叛乱。”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二节 反击之反击(七)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二节 反击之反击(七)
伊犁,在燃烧伊犁,在流血
马队在街道上奔驰,穿着苏式军装的骑兵在马背上高声宣读可兰经词句,街道两边的房顶上,院子边不断有涌出来的男人,他们兴奋的呼喊着,挥动着手中的弯刀呼应。枪声在城内到处响起,数十道黑色烟柱升上天空。
穿着条纹长袍的叛乱牧民冲进伊犁东北残废军人救济院,将残废的义勇军士兵和孤儿拖出来,捆在马后,在大街小巷奔驰,一批批汉人坐在马车上被押出城,沿途的叛乱者向车上投掷石块。
伊犁河边,一个穿着苏军军装的乌兹别克人高声宣读伊犁临时政府令,周围民众不时打断他的话,响起整整欢呼。数百名汉人被叛军当场砍下脑袋,汩汩流淌的鲜血染红了伊犁河水。
欢呼声中,传来整整炮声,伊犁河北上空升起一片乌云,几匹战马从远处飞驰而至,马上穿着苏军军装的军官冲着人群高声宣布命令,随后河边的男人们纷纷跨上战马,越过伊犁河大桥向北飞驰而去。
伊犁告急塔城告急惠远告急阿山巩留新源特克斯告急
告急电报雪片般飞向迪化,飞向重庆
魏德迈史迪威琼斯进入作战室时,陈诚正在听参谋们的情况汇总,看到魏德迈他们进来,陈诚打断了参谋的汇报,先与魏德迈他们寒暄了两句。
“情况很危险吗?”魏德迈关切的问。
陈诚苦笑下:“情况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叛乱是肯定的,目前伊犁县城已经沦陷,国军驻守伊宁的预备七师第20团大约一千六百人退守惠远老城和预七师艾林巴克,与国军中央航空队教导队坚守机场,根据预七师副师长杜德孚报告,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