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澜纾叵日鞣泄挥鞣≈泄叵日鞣伞薄D洗卫稍凇岸交嵋椤鄙希魑骄辈文背ぃ斡肓嘶嵋楦倭斓摹√致塾胫贫ǎ⒊晌倭斓闹匾葱姓撸芸炀统晌毡厩致月苫疃募毕确妗! �
满洲“太上皇”南次郎(2)
1931年4月,若礼次郎出任内阁首相,刚被晋升为陆军大将的南次郎,由陆军三 长官会议举荐出任若内阁的陆相。当了陆相的南次郎,不遗余力地贯彻军部侵略中国的政策。他想尽办法支持关东军武力侵占我东北三省的计划。
1931年6月,日本军事间谍中村震太郎等人,在中国东北兴安岭一带进行间谍活 动,被当地东北军抓获,后逃脱“失踪”。日本关东军以此事为借口,乘机挑起事端,诬蔑 中国军队杀死日本“农学博士”。南次郎以关东军的报告为据,拼命鼓吹“中村事件”是“全日本的事件”,“非彻底地干净地解决不可”,企图煽动起日本国民的仇恨报复情绪, 为日本政府最终出兵侵占中国东北制造舆论支持和行动借口。国民政府为避免与日军的冲突 ,一味妥协退让,接受了日方的要求,时机的不成熟才使南次郎以此扩大事态的险恶用心落 空。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看“中村事件”的“里应外合”没有 达到让日本大本营马上出兵侵占满蒙的目的,便开始急不可耐地策划另一个阴谋——九一八 事变。
大本营得知关东军的意图后,认为目前“国内外形势尚不成熟”,应该再“隐忍 自重一年”,于是准备派人前往“安抚”关东军。
本来,天皇是命令南次郎去制止关东军擅自行动的,而奉天皇的敕令,南次郎完 全有权,而且也能阻止关东军的行动。但是,南次郎先推脱关东军属参谋本部调遣,说服的 任务应由参谋本部派人去,借机赶紧把天皇的旨意泄露给参谋本部。参谋本部支持关东军侵 略行径的大有人在,立即有人给策划事件的主谋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连发三封密电,让 他们在大本营派人来之前,赶紧行动,造成既成事实。
在大本营,有南次郎的配合和参谋本部的“明智反应”,因而关东军原定于9月 28日发动的事变,在9月18日提前发动了,这就是蓄谋已久的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在九一八事变的既成事实面前,南次郎不仅在内阁会议上为关东军粉饰,声称关 东军的行动是“行使正当自卫权”,而且,暗中鼓动关东军扩大战争事态,以便迅速侵占全 东北。为此,南次郎在未经天皇和内阁批准的情况下,便擅自命令日本驻朝鲜军司令官林铣 十郎大将,派遣驻朝鲜的部分兵力,渡过鸭绿江,赶赴沈阳,支援关东军。
由于蒋介石对日本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命令东北军“绝对不抵抗”。几十万东 北军退入山海关内,日本关东军轻易占领了东三省,中国东北近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和3000多 万同胞沦于日本的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南次郎改任军事参议官,他又开始为关东军酝酿建立“满洲 国”而“出谋划策”。
1932年1月28日,作为军事参议官的南次郎为天皇作《满洲的近况》的报告。在 报告中,南次郎反复说明的是:日本应该在满洲建立“新国家”,以便使日本今后能向北发 展,从而使日本海变成“日本湖”(侵略苏联);日本和这个“新国家”共同经营该地区的经 济,可以使日本获得永久的自给自足(掠夺资源);如果在这个“新国家”进行移民,可以解 决日本人多地少的问题。南次郎显然是想极力说服天皇同意建立“满洲国”,从而把我东三 省变成其牢牢控制的殖民地。
事实上,1932年2月25日,“满洲国”宣告成立,南次郎的目的最终得以实现。 1934年12月,南次郎被任命为关东军总司令兼驻满特命全权大使。此前的10月份 ,大本营出台了驻满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驻满机构实行二位一体制,全权大使兼 任关东军司令;全权大使作为外交官,接受外务省的命令监督;赋予全权大使行政监督权; 全权大使的行政监督权直属内阁总理大臣的命令系统;全权大使下设参事官,掌管外交事务 。这个方案赋予了全权大使极大的权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太上皇”。
南次郎上任后,代表日本政府和军部手掌“满洲国”的大权。他是“太上皇”, 而溥仪则是前台受他操控的“儿皇帝”。
南次郎定在每月3号与溥仪会见,对溥仪“面授机宜”一番,溥仪则诚惶诚恐地 惟命是从。
南次郎还在关东军司令部内专门设立了一个宫廷课,负责与溥仪联络的事务。
“满洲国”政府的一举一动都要经南次郎的首肯才行。1935年5月21日,“满洲 国”国务总理、年老体弱的郑孝胥宣布辞职,熙洽和藏士毅二人都想当总理大臣。熙洽曾是 吉林军参谋长,在关东军占领吉林后就投靠了日本军队。藏士毅曾任“奉天省省长”,与关 东军也颇有渊源。
二人都是日本人豢养的走狗,究竟让谁当总理大臣,并不是由溥仪,而是由南次 郎决定的。
南次郎征询了属下的意见,认为二人虽然对日本都很忠诚,但他们手头本来就都 有一定的势力,若让这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当总理,都会使这一派势力坐大。南次郎这回全 然不顾这两个汉奸的“忠诚”之心,而是另选张景惠做国务总理大臣。将新内阁名单通知溥 仪,这个“儿皇帝”一句反驳也没有,就“奉旨”签字颁行了。南次郎做“满洲国”的“太 上皇”,耀武扬威,残酷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加强对“满洲国”的殖民统治,但他并 不满足。他开始阴谋筹划内蒙与华北的“自治”,企图进一步侵略我内蒙和华北地区。
满洲“太上皇”南次郎(3)
南次郎派人勾结内蒙古上层人物德王,唆使和支持其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
1935年9月,南次郎专门派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前往内蒙古乌珠穆沁右旗与德王谈判, “说服”德王答应日本关东军的条件,建立“新政权”,并许诺关东军会给予其财政援助。 德王答应与日本关东军“合作”,获得了关东军的支持。南次郎命令关东军资助德王50万元 ,并提供5000支枪,帮助德王扩编军队。1935年12月,南次郎还直接派遣关东军 一部,帮助德王扩大地盘,占领了察哈尔省北部。在南次郎及关东军的直接支持下,1936年5月,继召 开“蒙古大会”之后,“蒙古军政府”宣告成立。
南次郎积极策划的另一件事就是,使华北五省脱离国民政府,成立华北“自治” 政权,制造听命于日本政府的第二个“满洲国”。南次郎派遣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土肥原贤 二担此“重任”。土肥原贤二这个大军事间谍,果然不负南次郎的重托,他一方面拉拢收买 华北的实力人物,一方面利用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妥协投降政策,软硬皆施,最终 炮制了一个“冀察政务委员会”。
“冀察政务委员会”并不能完全令南次郎满意,因为这个“政权”表面上还是隶 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它的委员长宋哲元远没有“满洲国”的溥仪皇帝听话。因此南次郎很 早就制订了一份入侵华北的军事计划,上报参谋本部,并致信日本内阁,积极主张日本政府 出兵华北。
但大本营当时顾忌到美、英等国在华北有重大“利益”,如果出兵,会引起他们 的干涉,时机还不成熟,因而没有支持南次郎的计划。
没有得逞的南次郎闷闷不乐地离开了关东军司令一职后,于1936年3月再次赴朝 ,出任日本驻朝鲜军司令官。1942年,改任朝鲜总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让治下朝鲜 人知道大日本帝国的“武威”,1942年3月4日,南次郎专门要求将英国和美国战俘中的一部 分人关到朝鲜,宣扬“皇军武威”,以“使朝鲜人实际上认识(日本)帝国的实力”,同时“扫除大部分朝鲜人内心所存在的崇拜欧美观念的心理”。南次郎还下令将这些战俘全部押到 铁路、码头、煤矿去服苦役,许多战俘在非人的折磨下悲惨地死去。
%%%经过两年的庭审与辩护,南次郎被判为无期徒刑,但他却自认为无罪——“回顾我的一生,我坚信自己无罪”。在最后的时刻,也没有反省他自己所犯下 的侵略罪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1月19日,盟军驻日最高统帅麦克 阿瑟依据盟国最高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战犯进行逮捕和审判。
南次郎是第一次被逮捕的28名甲级战犯中的一个。这28名战犯,在审理过程中死 亡了3名,因而停止了对其审判,实际审判的有25名。这些人都是日本发动对华侵略战争的 罪魁祸首。
1945年11月19日,南次郎接到由盟军占领军司令部签发的逮捕令。逮捕令上列举 了南次郎的罪行,上面写着:南次郎大将,1931年,满洲事变时任陆军大臣,1936年至1942 年,作为朝鲜总督实行过暴政,1945年3月,就任大日本政治会的总裁,是日本主要军阀之 一。
经过长达两年多时间的审讯和法庭辩论,1948年11月12日,终于到了最后审判的 时刻。下午1时30分,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被美国宪兵依次押入法庭。脸色苍白、胡须垂胸 的南次郎,是第三个被押上被告席的。南次郎在这两年中,不断地担心着自己的命运会怎样 ,这时他抬起头看到法庭上悬挂的11国国旗,又默默地把头低了下去,等待着最后的判决。
南次郎最终被判为无期徒刑。听到自己被判无期徒刑,他一面庆幸自己躲过一死 ,但一面回忆自己的“峥嵘”岁月,又极为不甘,毫不反思地认为自己是“无辜”的。他在 被判决后,还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我人生的最后阶段将在监狱中度过。回顾我的一生,我坚信自己无罪,坚信所有 的证据都可以证明我无罪。但他们硬说我有罪。既然已判我有罪,夫复何言。我作为日本臣 民,作为陆军大臣、大将、驻满大使、朝鲜总督、大日本政治会总裁、枢密顾问和贵族院议 员,获得过显要的地位,尽了臣民的本分,受到明治、大正、昭和三代天皇的宠信。但现在 人生的竞争、争斗、倾轧、烦闷都已不存在了。
南次郎年纪很大了,因而巢鸭监狱给他和最年长的平治骐一郎调了一间条件较好 的房间。在监狱里,除了孤独,其他并没有什么改变,而南次郎也并没有真正深刻反思他自 己的罪行。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准备将日本作为对苏冷战的前线基地,因而 改变了对日政策。在战犯问题上,也开始大批释放乙级、丙级战犯,改善甲级战犯的待遇。 1954年,南次郎因病获假释。1955年12月5日,南次郎在半昏迷的睡梦中死去, 终年82岁。
这个享尽天寿的侵华战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中,是否对自己所犯罪行深深忏悔 了呢?
侵华幕后“谋略家”武藤章(1)
武藤章早年赴德国考察、学习,在法西斯式的军事教育之下,他很快成为一名疯狂鼓吹扩大侵华战争的军官。从担任关东军司令部第二课课长起,就开始 了罪恶的侵华生涯
武藤章,1892年12月15日,出生于日本熊本县一个家道殷实的小康之家。武藤章 自小就很受父母溺爱,因而行为做事非常任性和自大。小学毕业后,武藤章先进入了一所很 普通的中学读书。如果他一直在这里读书,那么,也许他的一生会有很大不同。然而,在这 所平凡的中学没待几天,1906年9月,觉得无聊的武藤章转入更吸引自己的熊本地方幼年学 校学习,这种舞枪弄棒的“刺激生活”深深吸引了他。
1909年9月,武藤章进入中央幼年学校继续学习。毕业后,1911年12月,进入陆 军士官学校,这是日本培养陆军中下级军官的重要军事学校。1913年5月26日,武藤章从陆 士第25期步兵科毕业,同年12月25日,21岁的武藤章被授予步兵下士官军衔,从此 开始了职业法西斯军官的军事生涯。1920年,身为步兵中尉的武藤章,凭着“出色”的表现 ,被选送入陆军大学第32期深造学习。陆大是日本培养法西斯高级军官的中心,许多二战中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将领,都在这里被“调教”过。
武藤章以该期学员第2名的“优秀”成绩毕业。毕业后,他又被送往德国进一步学习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