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人史纲 >

第14章

中国人史纲-第14章

小说: 中国人史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之类,不但自己会懊悔浪费宝贵的光阴,即使家长和教师,也必大大地震惊。如果有人竟然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有兴趣,那更骇人听闻,会被他的亲友所不齿。知识分子被八股文硬拖到酱缸之中,没有自己的思想,更没有自己的感情。不知道人类还有别的知识和别的情操,只知道如何做八股文,和如何做官,于是一种只有中国才有的“官场”社会形成。
明王朝统治阶层曾由这类知识分子组成,他们对人的评价,完全以官为标准。──犹如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评价,完全以钱为标准一样。为了做官,不但忍受廷杖的耻辱,还建立一系列的奴才哲学,宣称皇帝即是父亲(君父),所以“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仅只廷杖,算不了什么。于是霎时间耻辱化为荣耀,本来应该愤怒的心情,因已找到奇异的理论基础的缘故,反而大悦。人性尊严被严重歪曲,这正是酱缸文化的特征之一。
──欧洲历史正开快车,本世纪(十四)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挣脱黑暗时代的枷锁,呈现一片耀眼的光明。而中国人却被糟蹋到这种地步,真是一个巨大悲剧。

//


朱棣的大屠杀



  靖难军跟中央军的战争,历时四年。最后,皇帝朱允炆失败。他本占有各方面的优势,甚至拥有最好的将领,但他缺少周亚夫那样杰出的统帅。黄子澄极力推荐李景隆,当总司令李景隆一败再败时,黄子澄又为他掩饰,希望他能扭转局势,李景隆反而溃不成军。黄子澄仍不主张处罚他,只撤职了事,无法挽救的颓势就这样造成。
○○年代一四○二年,靖难军渡过长江,挺进到应天(江苏南京)城下,撤职居家的李景隆率领他的家丁叛变,开城门迎接。朱允炆得到噩耗,纵火焚宫自杀。
──不过民间坚信朱允炆并没有死,据说,朱允炆在危急时打开祖父朱元璋留下的秘密铁匣,里面有一把剃刀,一份度牒(和尚证明文件),一件袈裟(和尚衣服),和碎银币若干(逃亡时零用)。于是剃发为僧,从宫后水门逃出,浪迹江湖三十余年。到四十年代一四四○年,当时的皇帝是朱棣的重孙第六任皇帝朱祁镇,恩怨已消。朱允炆才表明身份,回到宫中,终其天年。
朱允炆既死,朱棣继位。他可以说因祸得福,如果不是削藩,他不过仍是亲王。但他对力主削藩的黄子澄等一批人,并不因此而予宽恕。他效法老爹朱元璋的手段,展开合法的屠杀。在这次屠杀中,刑事诉讼法中的“瓜蔓抄”,发挥强大的威力。那就是,逮捕行动像瓜藤须蔓一样,向四面八方伸展,凡是能攀得到的,就攀住不放,辗转牵引,除非当权人物主动停止,否则能把天下人都网罗俱尽。
黄子澄当时担任祭祀部长(太常卿),处斩,全族被杀。齐泰,前任国防部长(兵部尚书),处斩,兄弟全体被杀。方孝孺,教育研究官(文学博士),朱棣对他特别厌恶,屠杀十族,连朋友学生都包括在内,八百七十三人死亡。财政部副部长(户部侍郎)卓敬,处斩,灭三族。现任国防部长铁铉,磔死。教育部长(礼部尚书)陈迪,磔死,六个儿子被杀,亲属一百八十余人,廷杖后贬谪蛮荒。总监察官(御史大夫)景清,磔死,用“瓜蔓抄”法,逮捕所有可能逮捕的他的家属和亲戚朋友,以及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使他故乡一连数个村庄的村民,全数处决,房舍一空。监察部副部长(左副都御史)练子宁,磔死,家族一百五十一人处决,数百人贬谪蛮荒。最高法院秘书长(大理丞)邹瑾,自杀,家族四百四十八人处决。最高法院副院长(大理少卿)胡闰,绞死,家族二百一十七人处决。
靖难的合法屠杀,大约死一万四千余人,比起朱元璋来自然大有逊色。不过有一项要特别提出的,即罪犯的妻子和女儿,除了斩首了的外,大都发配给家奴或奴隶,或发配给妓院卖淫,百般侮辱。生下的孩子,世世在妓院当龟奴。
──“瓜蔓抄”和妻女发配,不起于朱棣,而起于朱元璋,但在朱棣手中建立成为一种血腥制度。朱元璋就是用“瓜蔓抄”的刑事诉讼法,把仅只两个所谓的罪犯,牵引出五万余人的同党。至于眷属沦为娼妓,以朱元璋的性格,他绝不会放弃凌辱他人的机会。

//


朱厚照与刘瑾



  本世纪○○年代一五○五年,明王朝第十任皇帝朱祐樘逝世,把十五岁的儿子朱厚照托孤给两位宰相谢迁和刘健。
然而朱厚照是一个只对女人和游荡有兴趣的花花公子,荒唐而且任性。从小就跟他一起的玩伴宦官刘瑾,犹如他冥顽不灵的曾祖父朱祁镇的玩伴王振一样,事实上刘瑾一直崇拜老前辈王振的风范。
刘瑾有一个核心集团,被称为“八虎”,仅只这个名词就使人不寒而栗。不过八虎最初并没有干预政治的念头,他们只是引导朱厚照日夜不休地沉湎于声色犬马。于是谢迁、刘健跟各部部长(尚书),联合要求朱厚照排除“八虎”。宰相兼托孤大臣的威望,使“八虎”大为恐惧,他们只要求保留性命,愿意被放逐到南京,永不回到皇帝身旁。但谢迁、刘健根据“君子小人不并立”、“除恶务尽”的格言,坚持必须全体处斩。“八虎”环跪在朱厚照面前,哀哀哭求,当然加上一番足使一个大孩子跳起来的挑拨刺激,于是朱厚照果然发现谢迁、刘健的阴谋原来是要使皇帝陷于孤立。第二天早朝,文武百官以为皇帝一定会下令把“八虎”砍头时,皇帝却下令把谢迁、刘健撤职。
政府大权立即落到刘瑾手上,他用皇帝名义公布“奸党”名单,包括谢迁、刘健和儒家阳明学派的创立人王守仁;中央政府全体官员跪在金水桥南,恭听此项谕旨。刘瑾对朱厚照的控制力量,从下列事件上可以看出:一天早朝时,殿阶上忽然发现一封信,朱厚照命拣起来看,原来是一份揭发刘瑾种种罪行的匿名控诉状。朱厚照就在状上批示:“你所说贤能的人,我偏不用。你所说不贤能的人,我偏要用。”但刘瑾仍大发雷霆,命部长以下高级官员三百余人,跪在奉天门(宫门之一)外的烈日之下,追究事主。那些高级官员们从早晨跪到天黑,国防部科长(兵部主事)何釴,进士陆伸,跟北京地方法院法官(顺天府推官)周臣,焦渴过度,倒下来死掉。天黑之后,未死的人再被囚进锦衣卫诏狱。后来还是刘瑾发现匿名状来自宦官内部,跟政府官员无关,才把他们释放。
上述的事件显示出刘瑾已威不可当,自然而然地,他的摇尾系统迅速成立。宰相焦芳、刘宇,内政部长(吏部尚书)张彩,国防部长(兵部尚书)曹元,几乎跟刘瑾的家奴没有分别。政府大小措施,都在刘瑾私宅决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下列的两项:
一、设立内厂和创立罚米输边制度刘瑾为了加强对政府的控制,特别成立一个新的特务机构──内厂。诏狱系统除了锦衣卫、镇抚司、东厂、西厂外,又多了一个内厂。五个血腥的杀人机构并立,凡拒绝跟宦官合作的官员和人民,一律被宣称贪污有据,照例地廷杖拷打。同时刘瑾还发明了另外两种刑罚,即戴重枷和罚米输边。巨枷的重量达七十五公斤,一个人如果被判决戴枷示众三日,他就死定了。罚米输边,从数百石到数千石,由“罪犯”家属直接运到九边要塞,作为军粮。它只是一种从刑,主刑往往是廷杖或贬谪,如退休的前任国防部长刘大夏,被贬到军营做苦工,附带罚米二千石。一个人一旦得到这种处分,就等于破产,但破了产也不能免除输边。如果没有地方借贷,他跟他的家人就会死于追赃的拷掠。
二、建立镇守太监定期调任制度我们回忆上世纪(十五)交趾省(越南北部)的丧失,对肇事的宦官马骐一定还有印象,他的官衔是监军太监。这种制度有它的历史性,可以上溯到八世纪。但上世纪(十五)与监军太监同时并设的,还有一种镇守太监,却是明王朝的发明。到了本世纪(十六),已成为一种“祖宗制度”(祖制),而祖宗制度的特点是:永不可以变更。即由皇帝派出亲信宦官,到各省和各重要城市,长期驻留。这是政治性的,还有一种专业性的,如织造太监、税务太监、矿务太监。他们在事实上和名义上都是皇帝的代表,就跟一个土匪一样,所到之处,贪污勒索,甚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政府方面的惟一对策是:“养饿虎不如养饱虎”,使他们在大贪特贪之后,胃口变小,所以要求皇帝不去调动他们。但刘瑾当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旧人调回,而放出他的同党,这批饿虎迫使全国民怨沸腾。
刘瑾于一十年代一五一○年被杀,死于“八虎”的内哄。“八虎”之一的宦官张永,向朱厚照密告刘瑾谋反,朱厚照激动起来,刘瑾就活不成了。刘瑾当权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年,但整个明政府的结构,几乎被他拆散。
刘瑾死后,另一位宦官钱宁和边防军的一位军官江彬,接替刘瑾的位置。当人们盼望因刘瑾之死而有所转变之时,朱厚照在二人引导下,到南中国游荡,奸淫烧杀,比强盗还要凶暴。
──注意一个使人惊奇的现象,明王朝的皇帝,都好像跟明王朝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竞争着对它百般摧折,似乎不把它毁灭誓不甘心。

//


断头政治的恶化



  朱厚熜在父母的称呼上,因父子至情,闪电似地爆出一线灵性。大礼议过去之后,闪电熄灭,不久他就恢复了他祖先传留下来的冥顽不灵。
朱厚熜在宦官群的引导下,信奉了道教,而且十分热切。但他并没有把道教福音传播全世界的情操,他只有一颗私心,相信如果他利用皇帝的权力,召请天下法术高超的道士,建筑华丽的祭坛,用美好的中国古文颂词,向天老爷──玉皇大帝谄媚哀求的话,一定能感动那位世界上最高的神祗,保佑他逢凶化吉,长生不死。于是,建醮(筑坛祭神)和“青词”(用红笔把拍玉皇大帝马屁的颂词,写在青颜色的符纸上,在祭坛上焚化,玉皇大帝就可以看到),遂成为政治上的两件大事。
道士段朝用曾向朱厚熜建议,如果能不跟外人接触,静心修炼,就可得到炼金的法术和纪元前三世纪嬴政大帝所得不到的长生不死之药。朱厚熜乐不可支,四十年代一五四○年,他宣布要皇太子代理皇帝(监国),而自己准备退居到一个隐蔽的地方(静宅)一两年,一两年后即可修炼成功,然后以神仙之体再出来执政。交通部长(太仆寺卿)杨最,上谏章抨击这种修炼之术,说它完全是谎话,不可相信。朱厚熜大怒(因为戳破了他的白日梦),把杨最逮入镇抚司诏狱,用廷杖拷死。朱厚熜经过这次扫兴,不再提起太子代理皇帝的事。但从这一年起,他就不再出席早朝,不跟任何官员接触。明政府又回到断头政治的混沌之境。
朱厚熜自四十年代一五四○年到六十年代一五六六年逝世,二十七年间,总共跟群臣只见过四次面,平均七年出席早朝一次。平常完全靠“票拟”(宰相签注意见)和“朱批”(皇帝红笔批示),跟政府保持不绝如缕的联系。朱厚熜把全副精力用到追求“长生”上,对骨肉、亲属的感情,非常淡薄;对政府官员的感情,更是冷酷。大礼议事件使他疑心所有大臣联合起来跟他作对,于是,在断头政治期间──正是本世纪(十六)中叶,他只信任他认为无党无派,孤立于群臣之外的宰相严嵩。
严嵩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大政客兼大贪官之一,他完全靠精密的谄媚和撰写歌颂玉皇大帝的“青词”,而被擢升到宰相的高位,他谨慎小心地伺候着政治老板,外貌上对任何人都和蔼可亲,只有在排除他的政敌时才露出毒牙。最奇异的是他有一个绝顶聪明的独生子严世蕃,朱厚熜写给内阁的,或直接写给严嵩的谕旨,字迹潦草而辞意含糊,没有人能看得懂。严世蕃却能一目了然,代他父亲所作的回答,无一不适应朱厚熜的心理状态。这使得朱厚熜一天都不能离开他的宰相严嵩,严嵩也一天都不能离开他的儿子严世蕃。
严嵩的惟一工作不是处理国家大事,而是研究朱厚熜的性格脾气,他对朱厚熜大脑上每一根神经都了如指掌。朱厚熜自以为十分英明,严嵩在朱厚熜面前便处处表示自己窝囊;朱厚熜死不认错,严嵩在任何情形下都避免暴露朱厚熜的过失。朱厚熜反复无常,严嵩就永不提任何建设性的建议;朱厚熜猜忌大臣结党营私,严嵩对任何陷于危难的朋友都拒绝援救;朱厚熜残忍好杀,严嵩正好利用它来肃清异己。君臣之间没有一点道德性质或政治见解的契合,只有无微不至的揣摩和欺骗。朱厚熜用官位玩弄严嵩,严嵩用上述的方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