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 >

第10章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第10章

小说: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解了日本的发展历史后明白的。原来中日《马关条约》后,中国赔给日本两亿
两白银,日本一下子发了横财,致使日本的历史拐了个弯,日本在国际上的竞争
力和国际信用程度,不仅超过了亚洲,还超出欧洲许多大国。日本正是用中国的
这笔巨额赔款,发展了军事,疯狂地造枪造炮,酝酿了再次进攻中国,以掠夺更
大利润的野心。

    〃 九。一八〃 事变以后,日本抢占了东三省,又侵占了山海关,争夺热河、
长城,直到签订《塘沽协定》,策划华北自治。这时候的蒋介石缘何对日本人一
让再让,能够让日本鬼子长驱直入中国的领土?原因就是他的〃 攘外必先安内〃
的指导思想作祟。他一心想集中兵力剿共,想等到剿完了共产党,再收拾日本人。
可是,事与愿违,日本人不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将侵略的魔爪向中国继续延伸,
他们得陇望蜀,占了长城又想再饮长江水。蒋介石一心想剿灭共产党再扛抗日旗。
可是,红军不仅没有被剿光,还长征到达陕北,率先打起了抗日救国的旗帜。此
时热心内讧的蒋介石仍痴迷在剿灭红军的梦境里,没有清醒过来。直至爆发了〃
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蒋介石惶惶觉得自己的生命受到严重威
胁之时,在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调停下,蒋介石终于答应六项协议,即:(1 )
改组国民党与国民党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2 )释放上海爱国领
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力;(3 )停止〃 剿共〃 政策,联合红
军抗日;(4 )召集各党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5 )与
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6 )其他具体的救国办法。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7年2 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正式提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五项条件和四项保证。蒋介石被迫同意确立停
止内战的国共合作政策。此时,国共两党表面上握手言和,携手抗日,实际上,
蒋介石将抗日二字还只是挂在口头上,没有真正放下他〃 攘外必先安内〃 的方针。

    早在五年前的1932年1 月28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日本海军竟然要登岸
保护闸北一带日本侨民,要求十九路军撤退30公里。蒋介石当时想的是,中日矛
盾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暂且答应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所以,他完全不考虑
中国人民的利益,命令十九路军撤退30公里。

    蒋介石的软弱给了日本侵略者更大的野心,日本出动飞机,对闸北、真如一
带狂轰滥炸,炸死炸伤我许多无辜老百姓。十九路军官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
起反击。震惊中外的〃 一。二八〃 淞沪战役爆发,国民党十九路军击毙敌军万余,
逼得敌人换了三次指挥官。明明是胜利者,南京政府竟同日本签订了妥协退让的
《淞沪停战协定》。蒋介石让中国人民再次蒙受屈辱。

    卢沟桥的枪声,又让蒋介石寝食难安。

    7 月8 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了〃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 ,
指出:〃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
的出路。〃 同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九人联名打电报给蒋介石:〃 红军将
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 7 月9 日,
又由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林彪等人率领全体红军,打电报给蒋介石表示:〃
我全体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名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
在中国共产党及全国民众的鼓动及催促下,蒋介石在庐山召开谈话会,中共代表
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参加了庐山谈话会。

    7 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就卢沟桥事变发表了较为强硬的讲话:〃 卢沟桥事
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继续之关键,全系
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用
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事的解决。〃 蒋介石在讲话中还提出了中国政府的四点明
确立场:(1 )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2 )冀察行政组织,
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3 )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
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4 )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
的约束。这四点立场,是我国外交最低限度。

    蒋介石在7 月17日的讲话中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
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
心。〃 蒋介石的这次庐山讲话,于7 月19日以〃 最后关头〃 为题,在报纸上公开
发表。

    7 月20日,蒋介石由庐山南京,召集全国军政负责人,到南京研讨抗日对策。
同日,反蒋派的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通电表示拥护中央,决心抗日到底。国民党
内部的其他反蒋派系也纷纷表示拥护蒋介石抗日,服从蒋介石的指挥。

    此时的蒋介石在抗日态度上,仍在谈与打中犹豫,不过喊打的声音提高了一
些。

    一意孤行的日军,不管蒋介石采取什么态度,野心不改,我行我素。7 月中
旬,日军从东北和日本向平津及华北大量增兵,7 月28日深夜,日军向平、津两
市大举进犯,第二十九军士气旺盛,以大无畏精神顽强抵抗。副军长佟麟阁在北
平南苑阵地指挥战斗中,以身殉国。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突围中光荣牺牲。
由于蒋介石备战不足,第二十九军节节败退,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由于平、津失守,日军利用优势装备,采取南北夹击战术,一面以精锐之军
沿平汉路南下,一面以海军陆战队从东边上海登陆。企图以武汉为中心目标长驱
直入,剖分中国为东西战场,抢占中国沿海物资,分割中国应战军队,中国政府
的整个抗战部署,就会支离破碎,从而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目标。

    8 月上旬,日军按预期战略计划实施,主力南下的同时,另一部从上海登陆,
淞沪战役应势发生。日军进攻上海也炮制类似狼吃小羊的借口。8 月9 日下午,
日本两名海军陆战队官兵,驾车强行冲入虹桥军用机场,明目张胆地探测中国军
队的情报。中国哨兵喝令他们立即停车退出,谁知那两名日军不但不听,反而开
枪射击。守军当即予以还击,把那两名官兵当场击毙。驻扎在上海的日军立刻提
出〃 抗议〃 ,要求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拆除防御工事。在遭到我方严词拒绝后,
日军就将海军陆战队和军舰集中到吴淞口一带,作好了大举进攻上海的准备。日
军虎视眈眈,战争一触即发,京(南京)沪(上海)警备司令长官张治中立即亲
率第五军驻守上海周围,同时调集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八十八师火速赶到上海,
准备迎战。

    蒋介石之所以能下定决心抗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西安事变以后,
国共两党代表分别在杭州、庐山会议上,达成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口头协议及部分
条款的文字协议,尤其是8 月12日,中共代表在蒋介石召集的国防会议上实事求
是的发言,对蒋介石的启发和鼓舞极大。

    8 月12日这天上午10时,南京的主要街道两旁增加了一些抗日的标语,从机
场到中央饭店的马路上,一下子平添了许多军警、岗哨。明眼人一看便知,今天
将有不平凡的人物到来。

    果然,先后从西安飞来的飞机,给南京送来的贵宾是红军总司令朱德、苏区
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红军副总参谋长叶剑英。

    将近中午,来自延安的贵宾被邀请到中山东路的中央饭店进午餐。主人当中
有军政部长何应钦,蒋介石的代表、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兼侍从室副主任姚琮,高
级将领陈诚、顾祝同、周至柔等国民党要人。昔日在战场上交锋的对手,今天重
又举杯共饮。他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同饮黄河水、长江水长大的,如今都是肩
负着治国重任的一代军人,在民族危难之际,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化解不了
的历史旧账。

    午后3 时,中共的三位代表出席了蒋介石召集的国防会议。这是一次难得的
会议,议程中有内部关系的调整问题,也有对敌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国共两
党在敌对了十年之后,双方高层人物终于坐在一起,这是历史的进步,是中华民
族的希望。

    会议开始,蒋介石先说了几句开场白,接着何应钦将他在庐山谈话会上的那
篇充满了悲观情绪的讲话,重新在会上搬了出来,而且经过修改加工,悲观主义
的论调似乎更加完整。他认为,敌强我弱,中日双方军事力量过于悬殊,强调种
种困难,特别是缺乏装备,抗战前途令人忧虑等等。

    何应钦的悲观论调给国防会议蒙上了一层阴影。周恩来感到问题严重了,如
不立即批驳,将给会议和抗战前途带来有害的后果。他迅速站了起来,指出日本
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政治组织力量在亚洲是
一等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定。这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条件。但是,日本
是千岛小国,钢铁、煤、石油靠进口,资源先天不足,人力、军力、财力和物力
极其匮乏。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具有退步性和野蛮性。它虽然和德国法西斯
勾结,但失道寡助,不会得到国际上的援助。中国的确是一个弱国,不论军事力
量、经济力量和政治组织力量各方面都不如日本。可是,中国是个大国,地大物
博,人多兵多,可以进行长期战争。中国进行的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
助。中国已经受到并且还要受到国际上广大国家的援助,这和日本恰恰相反。因
此,对抗战前途的悲观情绪是没有理由的,也是没有根据的。困难是可以解决的。
坚持长期全面抗战,是可以获得胜利的。

    朱德站起来补充说:〃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获得战争胜利不仅仅由武器装
备的强弱决定,主要是人的因素,人的勇敢精神起着决定作用。辛亥革命时蔡锷
将军不过是一个协统,他的人数少,而且武器装备差,几乎全是大刀长矛。而当
时的总督李经义统帅着近十万人马,并拥有洋枪洋炮,却敌不过蔡锷的一万人马。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它说明战争的胜负往往不是靠装备的精良,也不是靠人马
的多少,而是靠指挥员的指挥艺术及部队的勇敢精神。李经义是大清王朝的大将
军,但他是腐败朝廷的看门狗,代表着反对势力,人少武器差的蔡锷将军却代表
着正义和进步力量,得到四川民众的广泛支持。他最终打败了李经义,就是印证
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日本对中国采取的逐步蚕食政策,由于他们国小、
地少、物少、人少、兵少,对长期作战不利。他们采取的是速决战,我们根据我
们国家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大物资丰富,人多兵多,可以充分动员民众参战,可
以坚持持久战。而持久战是弱者对付强者的最佳的选择,持久战是战胜敌人的‘
绞肉机’,我们不妨来个以我之长,击其之短,用持久战来消耗他们的力量。当
前,我们一要反对亡国论;二要反对速胜论;三要反对单纯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
战。惟有军队和民众相结合,才能战胜日本。〃 朱德一口气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挥舞着握紧的拳头,充满自信地总结了一句,〃 我坚信,只要坚持发动民众,坚
持持久战,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将日本强盗拖死!〃 话音一落,掌声四起。

    蒋介石也被他的一番分析所感动,更从周恩来、朱德那深邃的目光中,看到
了中共代表的真诚和坦率。会议结束时,蒋介石握着朱德的手说:〃 玉阶(朱德
的字)将军讲得好,如果打持久战能获胜,我一定抗战到底。〃 朱德看出蒋介石
话里的真诚,笑着说:〃 此次委员长的话可算数?〃 蒋介石听出朱德话中有话,
他是对自己说话的诚信度有怀疑,便十分认真地说:〃 玉阶将军,这次我是吃了
秤砣铁了心了。〃 中共的态度促使蒋介石果断地下了抗战的决心。蒋介石的表态,
令朱德十分宽慰,他诚恳地说:〃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又都是军人,中华民族到
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我们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军人的责任与贡献。只要
尽力了,就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良心,无怨无悔。〃 谁知,此时信誓旦旦要抗战
到底的蒋介石,时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