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隋末逐鹿记 >

第420章

隋末逐鹿记-第420章

小说: 隋末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且军中大多为雁门等边郡子弟,河东人是少之又少,故而,一时之间,李世民并不能掌握其行踪。

在殷开山等人看来,由于刘弘基,张纶,李仲文等人占据浩州,威胁到了定杨军的粮道,并且多次急退晋阳方向刘武周军的攻击,使得定杨军的粮草转运不济,前线的宋金刚大营缺粮,故而不得不率军后撤。

为了防止唐军追击,宋金刚才不得不采取分批后撤的战术,寻相部乃是第一批次撤退的军队,为了防止定杨军逃离,事不宜迟,唐军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营压迫宋金刚,使其不敢轻易后撤。

可是,在李世民看来,宋金刚军中虽然缺粮,却也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刘弘基等人虽然占据浩州,威胁到了定杨军的粮道。然而,终究未能完全断绝定杨军的粮道,定杨军虽然粮草运转困难,损耗极多,绕是如此,也还是有一定地粮草运送到前线的宋金刚大营来,毕竟。晋阳乃是李渊地老巢,在那里的库房,存储着大量的粮草。

因此,李世民认为,寻相率军离营北上,并非是为宋金刚大军的后撤探路,而是另有图谋。

由于晋阳的刘武周军攻打浩州不利,多次被唐军击退,故而。寻相部北上有很大的可能是为了和晋州方向地定杨军合流,前后夹击浩州地刘弘基部,将本方这颗深入定杨军要害之地的钉子拔除。

除此之外,李世民认为还有另外一个可能,不排除这是宋金刚的一个诡计,他故意让寻相率领精锐离营,摆出一副粮尽不得不退兵的态势,其实,寻相地大军并未真地北上。而是埋伏在不远处,等唐军被其迷惑,大举出兵,倾巢而出之际,再突然出现在唐军侧翼,发动致命的一击。

宋金刚非常清楚,继续对峙下去,定杨军是拖不过唐军地,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唯有行险一击了!

站在宋金刚地角度来考虑。李世民认为这是定杨军故意露出的破绽,为的就是引唐军离营出击,逼迫唐军和定杨军野战。

果不其然,在今日的军事会议上,大多数唐军的高级将领都认为定杨军粮尽,不得不退兵了,为了不让宋金刚跑路,他们强烈要求李世民率军出击。

李世民则认为在没有搞清楚寻相部的行踪之前。最好不要冒然行事。

只是,这个时候军中士气高涨,如果李世民强行按捺众将的请战,无疑对士气是一个极大的伤害,因此。他希望有人会站出来。说出不同的意见。

这个人自然是秦琼了!

反正作为降将,他和唐军地大多数将领都不太和睦。自然用不着照顾其他人的情绪。

当李世民的视线落在秦琼脸上时,他微微点了点头,轻咳了两声,然后说道。

“秦王殿下,末将和殷将军的看法有所不同!”

“是吗?”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微笑着说道。

“军事会议本就是让大家集思广益,秦将军既然有不同看法,但说无妨!”

一干人的视线顿时移到了秦琼脸上,其中,不屑者有之,嘲笑者有之,嫌恶者有之,秦琼面不改色,神情沉稳地说道。

“秦王殿下,诸位将军,在末将看来,寻相部离营北上,乃是定杨贼子设下的一个计谋!”

李世民举起手,压下了其他人的呵斥之声。

“秦将军,此言可有依据?”

秦琼点头说道。

“浩州落入我军之手,定杨贼子粮道因此被我军威胁,宋金刚大营粮草不济,战败在所难免,穷途末路之下,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贼子只能行险一搏,引我军出营与其野战,故而,对方才摆出一副粮尽不得不退兵的样子,无非是引我军出营而已!在没有确切地掌握寻相部的行踪之前,末将认为,还是小心行事为好!”

“哼!”

不待李世民发话,殷开山猛地站起身来,指着秦叔宝怒喝道。

“秦将军,莫非是怯战了吧?打仗不冒险怎么行?如果事事都求太平无事,不如回家抱孩子去吧?”

眼见秦琼面沉如水,却没有出言反驳,殷开山转过身,向着李世民抱拳说道。

“秦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请秦王下令,出营作战,末将愿为前锋,将亲缚宋金刚到大王马前!”

殷开山此言一出,附和着甚多,帐内群情汹涌,人人奋而请战,争做前锋,虽然也有一些将领老成持重,认可秦琼地建议,却也淹没在一片请战之声中。

就在这时,一个青衫文士从帐外行了进来。此人姓杜命如晦,乃是李世民的心腹谋士,他和留守长安的另一个谋士房玄龄被李世民称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深得李世民信任,此次随军,一方面参赞军务。另外,唐军的后勤供应皆由其负责,一应事务,摆弄得井井有条,数月以来,李世民皆无后顾之忧,乃是一个有大能力的人。李世民常言,杜如晦地作用比得上一个军团。

杜如晦急匆匆地来到李世民身前,将领们纷纷放低声音,帐内安静下来之后,杜如晦在李世民耳边小声地说着什么。

“此言当真!”

李世民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杜如晦重重地点了点头。

“依卑职看来,此事无虚,过一阵子,还会有信使快马报来!”

“如此甚好!”

李世民脸上掠过一丝欣喜,不一会。他转过身,面向帐内诸将,高声吼道。

“众将官,听我号令!全军出击!”

李世民之所以改变初衷率军出战,乃是因为他从杜如晦那里得到了一个天大地好消息,如果,那个消息确实的话,宋金刚的确已经走投无路了,胜利的契机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虽然,自从浅水原一役被西秦霸王薛举打得一败涂地,士卒死伤十有六七之后,李世民用兵就越发谨慎了,这也是他能够按捺住年轻人地热血和好胜之心,在柏壁与定杨军对峙,任凭宋金刚多方挑衅和激将,依然坚守不出,坚持既定战略地原因之一。

不过,李世民终究是李世民。第一次浅水原大战战败之后,他用兵虽然变得谨慎了,却并未因此而变得胆怯,不然,也不会有第二次浅水原大战的一雪前耻,纵然,那个时候他地对手由老子薛举换为了趾高气扬的儿子薛仁果,使得他得胜后的感觉显得不是那么完美。,然而,从某种角度出发,这也证明了他是一个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在失败中沉沦的人物。

虽然。在和定杨军宋金刚的对峙中。他为了避免和定杨军正面交锋不得不采取消极的防守战略,然而。一旦看到了胜利地机会,他仍然敢于下令全军出动,正面和擅长野战的定杨军交锋。

杜如晦带给李世民的好消息来自于北面的李秀宁部,就在几日前,李秀宁集结部众,在张难堡(今山西平遥西南)袭击了定杨军运送粮草的部队,斩杀了运粮官黄子英,占领了张难堡,截断了汾水东岸宋金刚大军的粮道。

宋金刚大营的粮道原本有两条,一条在汾水西岸,由晋阳沿汾水经浩州东侧进入雀鼠谷,然后,途径霍邑等小城进入临汾,来到宋金刚大营,这条粮道由于路都随着汾水而行,极为方便,宋金刚大军的补给一直以来都依赖于它。

然而,李世民在柏壁扎营,阻挡宋金刚南进和西向的通道后,并未像他前面地统帅裴寂那样胆小怯战,只是固守营寨,采取完全消极的防御措施,李世民在采取防守战略的时候,如同绵里藏针一般,他一直在暗中布局。

于是,这才有了刘弘基率领两千精锐绕过定杨军大营北上,由隰州(今山西隰县)奔浩州(今山西汾阳)的具体战术,当刘弘基和张纶,李仲文等被定杨军击散的唐军残部合流,占据浩州之后,他们就多次率军出击定杨军的粮道,使得前方宋金刚大军的补给转运不及,陷入了缺粮的困境。

浩州被唐军占领,对刘武周和宋金刚来说都是难以容忍的事情,因此,盘踞在晋阳的刘武周才多次派大将张万岁去攻打浩州,想要将浩州重新夺回来,然而,由于定杨军地军纪败坏,在河东并不能得到当地乡绅以及豪族世家的支持,就连平民百姓也对其极其反感,常常心念李唐,故而,在浩州子民的支持下,刘弘基等人多次击败张万岁的攻击,定杨军的粮道也就一直无法正常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刘武周唯有舍弃那条粮道,让运粮队走另外一条道路,那条道路由于远离汾水,因此转运比较困难,道路有些崎岖,不过,总比无法运送为好,这也是宋金刚能够继续支持下去,还能策划计谋算计李世民的原因之一。

刘武周的运粮队对浩州的刘弘基部异常警惕,虽然在邬城泊东面,距离浩州和汾水有一段距离,在押送粮草地过程中。黄子英仍然不忘派遣斥候前往浩州附近,监视唐军动向,自己则极其谨慎地率领大军步步为营地押送粮草缓缓南行。

然而,黄子英忽略了放弃苇泽关后仍然在定杨军后方活动的李秀宁部。

一直以来,李秀宁都依托于那些仍然拥护李唐地世家豪族在定杨军所占据的地盘内打游击,为了隐藏踪迹,她将所部打散。化整为零,分为数个小队在定杨军的地盘内活动,要不袭击被定杨军占领地城池,要不就攻击定杨军地粮道,抢夺对方的粮草,由于她每次出动地兵力都不多,攻击地也是一些小股的运粮队,一直没有攻击像黄子英这样由数千士卒押送的大的运粮队,因此。黄子英对李秀宁部并未认真提防,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了西面驻守浩州的刘弘基身上了。

他没有想到的是李秀宁为了吃掉他这只运粮队,彻底截断晋阳和前方宋金刚大营的联系,暗中将部众集结了起来,并且在运粮队中安排了不少斥候,为了押送粮草,刘武周强征了许多晋阳和河东的民壮入伍,要安排奸细入内,并不是一件困难地事情。

张难堡是定杨军的粮草中转站。黄子英将粮食运送到张难堡之后再转运到前线宋金刚的大营,张难堡是一个占地不广的小镇,城墙不高,完全由泥土垒成,也没有什么护城河,定杨军也是没有办法才把这里当作了粮草中转站,要是浩州还掌握在定杨军手中,他们也不会选择这个小地方。

在率领运粮队进入张难堡前,黄子英安排在浩州附近的斥候得到了刘弘基出动的消息,方向正是朝他而来。兵力大概有两千余人。

对此,黄子英早有防备,浩州的唐军兵力一共有多少,他也是心知肚明,这一次,他足足率领有五千定杨军押送粮草,人数几乎赶得上运粮的民夫了,为的就是防备浩州地刘弘基。这次黄子英部几乎运送了晋阳一个仓的粮食,足以前方的宋金刚部一个月的消耗,千万不容有失,故而,他统率的这五千人乃是刘武周的精锐部队。除了足够镇守晋阳的兵力外。刘武周差不多把多余的兵力全部派了出来。

得到刘弘基出浩州的消息后,黄子英将大部兵力放在运粮队的右侧。也就是靠近浩州地那个方向,他并没有将那两千唐军歼灭的打算,他只想保住运粮队,安安全全地将粮草运送到宋金刚大营即可,之所以把重兵放在右侧,就是让唐军知难而退,少做一些在他看来的无用的功夫。

最初,他认为自己的这个布置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果然,从浩州出发的唐军将官瞧见定杨军已经严阵以待之后,并没有强行向运粮队发起进攻,毕竟,唐军的主将也担心这只运粮队是诱饵,定杨军会趁他们这只军队出击,浩州空虚之时出击浩州,因此,他们只是远远地尾随了一段路后,就摆出了撤军地态势。

黄子英虽然松了一口气,然而,他并未放松警惕,并未将右侧的军队撤回,毕竟,很难说唐军不会杀一个回马枪,等他的注意力放松之后,再突然杀回来。

出乎黄子英意料的是,这只唐军似乎真的要离开了,虽然看上去有些不舍,不过,也已经在慢慢和定杨军脱离接触了,看来,这次唐军地统帅是一个理智地将领,并不疯狂。

然而,就在黄子英慢慢松了一口气,放松警惕之际,李秀宁率领部众突然从他防守薄弱的左翼杀了进来。

黄子英大骇,急忙调动兵力迎向左侧,在他看来,敌军地袭击虽然突然,事情也没有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李秀宁部由于长期在定杨军后方活动,虽然,有许多支持李唐的豪族世家支持,人力的补充并不是很困难,粮草方面,豪族支持一部分,再从定杨军那里抢来一部分,勉强也能支持,只是,军械和盔甲方面的补给就比较困难了,军械和盔甲一旦坏了,要想重新修好,在缺少匠户和工具的情况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黄子英的眼中,向他发起进攻的李秀宁部并非唐军地精锐部队,那些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拿着破烂军械的唐军士卒不过是些草寇流民,为了活命,这才在唐军将领的蛊惑下。临时召集而来向运粮队发起了攻击,无非是声东击西的老调重弹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